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323|回复: 0

[案例] 理性情绪疗法经典案例(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4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性情绪疗法经典案例(九)


. e5 g( y8 q! o5 j$ w; \! ~2 b5 M
. K# [. n3 O! Y2 {1 w! ^9 `

咨  客—56:我怎样来让自己相信这是错的?


0 @7 V2 S0 E4 L8 \

治疗师—57:在你让你自己相信这是错的之前,你最好首先做的一件事情是——完全接纳你自己——“这是错的”,你对此很相信。如果你还没有完全认可你相信这一点,那么你可以抓住某个信念,并改变它。明白了这一点之后,第二件事情是明白你所拥有的这个信念的程度——它巨大而强烈。你这样做时首先是根据推论——根据对你的行为的观察,并问你自己这种信念所依据的是些什么观点。你的行为本身并不一定是可怕的。这种行为可能采取你处在惊恐状态中的感觉方式,或者也可能是防御性的。

3 M% j, o! j" s1 r3 M

咨  客—58:对,我的行为大部份是防御性的。

% G$ f7 X- r1 G' t! q) A

治疗师—59:好的。那么我们就从你的防御行为开始。

       观察这些防御行为,对这些行为发出质疑和挑战,这样就会看到——首先,根据推理——只有在你很恐惧时,才采取这种行为方式。

       那么,为什么在你并不害怕某些事情的情况下,你也是防御性的呢?要是你看到了你的恐惧的发生次数和强烈程度,我们就能让你看到,每一天你有多少次是不适当地限定在一个圈子里,采取防御性的方式,并因此而恐惧,不过我们至少能让你看到这个毒瘤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不看到这个毒瘤的最深处,你就不能真正理解这个毒瘤。好,我们走了第一步,这一步让你看到了你的毒瘤样的思考方式的最深处是什么。那么,就象你开始看到的这样,第二步是让你来平心静气地对它做出估量。第一个毒瘤是你的防御和防御后面的恐惧。

       第二个毒瘤是——这是很多人采用防御的原因——如果你容许自己,“上帝呀!我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那么你就会因此而责备你自己。换句话讲,你在第一个层面上说,“天啊,我是一个坏透顶的人,所以我毫无价值,我最好不让任何人知道这一点。”这样你就转而采用防御的方式,因为你真正的哲学是:“我真是个废物,因为我不完美;我有缺点;我有错误。”因此,第一个层面让你恐惧,原因是你感到没有价值——也就是相信有缺点的人都不是很优秀。然后,作为第一个层面所带来的结果,你到达第二个层面:“因为我有缺点,因为我恐惧,因为我神经质,所以我是一个寄生虫,我毫无价值。所以,我最好是否认我确实害怕(1)因为人们会发现这一点并且厌恶我;(2)因为我会用我的恐惧来对我自己证明我真是个寄生虫。

2 R( B4 y1 y+ N

       因此,我们首先要让你接纳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你恐惧、采取防御的姿态等等——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使你感到自己毫无价值。然后我们要让你明白,由于接纳了你的恐惧和防御,你就不是一个具有这些特质的寄生虫;还要让你明白只是因为你感到自己毫无价值,这种感觉并不意味着事实真的如此。所以我们要让你(1)承认你觉得自己象一个讨厌的人;(2)客观地认知识到——而不是抱着应当受到责备的态度来认识到——你相信你是一个这样的人;(3)实际上这只是第(2)点的扩展,这形成了你内心的一个概念,即你是一个讨厌的人……


+ ?. A( D& O2 t5 w& y9 }

咨  客—72:但实际上,你的父母就是以这种方式来教育你的。因为你淘气,你站在一个角落里;你不吃晚饭;你挨打屁股;或者有人对你说:“这一点也不好;这很不好!”


* S/ ^# O0 [  O1 C

治疗师—73:好的。他们不仅打你屁股——那并不太糟,因为那样的话他们就仅仅只是处罚你——但他们还说:“你不好!”他们在打你屁股时所抱的是一种愤怒的态度,这种态度的全部意味就是:你毫无价值。人们这样做,是为了在你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训练你;这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是,看看这种方法所造成的巨大的伤害吧!顺便提一下,我们想要让你丢开自责倾向的一个重要原因之一是:如果你结了婚,有了孩子,那么你往往会对他们做同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别人对你做过——除非你很清楚地看到别人对你做过的事情,看到你现在正在继续做这些事情。

5 _# Y" |/ \1 x; b

) F8 z7 r' L/ ?: r

咨  客—74:还有,我非常害怕做某个人的母亲。

' Z0 Q; P/ d8 W8 w" ]2 w9 U2 ^

治疗师—75:是的,是这样。你只看到你可能非常难以胜任,你可能会弄得一团糟!其实那并不是很可怕的事!

  U. k4 @( L# j: e! ]" A/ W

咨  客—76:你知道,我已经成百上千次的问过我自己了。

. W' N& q5 y) M) h. C

治疗师—77:好的,但我们必须把你问自己的次数缩减一下。让我们只用这样一句话:“设想我做了某个人的母亲,我在养育自己的孩子方面做得很糟。”这就是你正在说的东西。你怎样才能不再这么说?


+ ~1 A! B8 c" z; G

咨  客—78:那不会太糟!我不会害怕!

+ h7 U. Q1 t  G# H( Y- v/ V' k# K

治疗师—79:这就对了。现在,那是一个从所观察到的事实得出的逻辑性的结论吗?让我们设想这些事实都是真的——你确实在养育孩子方面做得很糟。让我们设想实际情形的确如此。那么接下来,这是不是表明你仍然是一个邋遢鬼呢?


  B! _$ q$ z& d4 q7 y- {

咨  客—80:不,不是这样。因为我把自己框住了——这就是那种情形所表明的——我把自己划定为是毫无价值的,依据是,凡是那种情形所要求的我都做不到,凡是在那种情形中我都做得很糟。


& X' i/ N( f  k7 ?

治疗师—81:对了。你的公式就是:我的不足之处等于我的毫无价值。这的确是一个公式——它是一个定义。现在,它是一个真实的定义吗?

6 n, l" B( q7 P( a1 r; u

咨  客—82:不。

9 \  R! {; w& h# b, ]

治疗师—83:如果你让它成为真实的——如果你坚持它是真实的,那么它就是一个真实的或者是一个精确的定义。


* [/ U+ U8 h! R2 A

咨  客—84:但它不一定是正确的。

" ?: q7 W- T2 l* B( h

治疗师—85:好的。那么当你做出那样的定义时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 C+ |* S$ V" B" _9 G

咨  客—86:那样的话你就感到毫无价值,因为你把自己定义成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 e. r/ a% p3 t/ L

治疗师—87:是的,武断点说,你挫败你自己。如果这是一个导向好的结果的定义,那或许不错。但它导向好的方面了吗?

+ _( y8 u$ S1 V

咨  客—88:没有。因为你倾向于消极地去看待每一件事,不如说——我不喜欢用积极的方式说话,因为那听起来象是“积极的思考”,其实并非如此。

5 H  M* A- F5 K* Y" L

治疗师—89:是的,让我们这样说:它让你以消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而不是采取客观的态度。


, X$ |' a+ P6 D  j# Y/ Z) f, L9 E

咨  客—90:是的,客观的态度。


0 F8 C& t' m3 z9 k* r/ z

   从治疗师—77到治疗师—89的应答,我采用了提问式交谈,以代替我先前的直接说教和解释的方式。我一直在问马莎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她正在告诉自己的东西,她由此而得到的结果,以及她正在对自己说的事情和她对她的行为所做的定义是否真的确切。她的回答表明,她正在循着我先前解释过的东西走下去,同时也表明她大概能够在她将来的生活中应用这些材料……

: g3 f6 D6 r: y7 F( N3 P! _: b

治疗师—95:……一个孩子会在很多时候自己把自己看成一个无赖。因为假使他经常失败而又在很多时候这么做——那么他必然会——即使妈咪不说他是个邋遢鬼,他大概也会认为自己毫无价值。对于一个年幼的孩子来说,这或多或少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的结论,因为他还小,不能直接去思考,通常的说法是:“因为我在A、B、C和D上都失败了,所以我在X、Y和Z上也会失败;因此我在任何事情上都全无用处。”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为过度泛化(overgeneralization);人类,尤其是年幼的孩子都倾向于过度泛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12 23:40 , Processed in 0.062710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