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482|回复: 13

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精彩连载,第十四章刚刚出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mSN
9 E; I+ J0 e) j1 P  T / L  d$ Z# w" j6 l: R5 f" l2 D: }
8 Y8 A5 p. H3 b
写在前面——怒放的生命9 ]3 W) T6 Q& u8 A$ p
每当听到这首歌,我都会觉得热血澎湃。我相信每个年轻的生命都有相同的期待,虽然我们甚至还不确定自己要走向何方,但我们总是莫名相信自己那怒放的生命,期盼有一天自己能飞向那片更高的天空……(此处播放汪峰的歌,灯光打在你的脸上,且有掌声、欢呼声、尖叫声)
/ L/ p. m2 j! L--------------------------------------------
  l3 {& [( E5 b: R+ z第一章 内心的召唤
+ }* ~7 \+ j: P0 O) a& ]1 ?' O2 t  H+ n+ A: B
虽然题目是致初入职场的兄弟姐妹,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把目光放的远一点——我们先从求学说起。昨天看到一条新闻,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一下——“13岁男孩高考654分考取北航”。9 @- |) t/ P( N9 w& L- ^

- y8 w" B# p5 ?2 c- W8 v. L5 o值得说道的不是这个孩子是个神童,而是文中关于学校选择问题父子的争论。据说北大与北航都同意录取这个孩子,父亲觉得北大“名声大”决定让儿子报北大,但孩子坚持报北航,原因是——“北航保证他可以学习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可以专门研究飞机的发动机。这是孙天瑞特别喜欢的。”
9 _9 M1 I5 M- e" R" }9 r3 T+ _$ A" G' @& z
读到这里我为孩子的见地与坚持颇感惊讶,一个13岁的孩子,竟然明确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明确地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能为了理想义无反顾的抛弃在别人看来光鲜诱人的东西,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套用一句广告语“只要你知道自己去哪,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他做到了。  V( X" I2 ?" f7 L$ |" |7 q
6 U8 B, B" o/ s! j4 r1 g, b, z  A
很多人在谈到未来时,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迷茫”。高考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毕业后我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而现实又逼着你向前走,你总要学点什么,总要干点什么,于是糊里糊涂地我们就上路了,走来走去,却不知道自己要去哪,蓦然回首,顿时迷茫了……) }! s( e/ [/ \* ?6 u8 q

5 M& @' n0 n$ k, |, E0 Z你是否有同感呢?如果你明确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么恭喜你!坚持下去,迟早会成功的,你的生命也终将会“怒放”;如果相反,那你该好好想想了。(It's time to think about it! 自己把握一下美国大片的那种男低音的感觉~~~~~): X0 {1 S. Y9 M- s* m
* O4 i  z9 S* I7 }2 j6 M+ s
也许面对这个问题时你有很多顾虑——父母的意愿、生存的压力等等。这无可厚非,但如果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事情就变得简单了。这样想:如果你一生只能做一件事,并且只有时间做一件事,你还会为其他的细枝末节费脑筋吗? & Y; w8 W, v& J" m! Q9 }/ i

+ u5 H/ u! q+ e' J8 h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如果你想有点成就,那你一生也只能做一件事。当然可能你累吐奶了连一件事也做不好。这样看来,其他的事情都是在为这件事做铺垫——上不上大学,上哪个大学,是否要出国,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去哪个公司……这些都不成问题,只要你知道你一生中要做什么,你就知道如何选择。就像那个13岁的孩子。
  F1 `0 D* ^4 w0 i7 D% Q
5 o$ j9 i. e/ g9 f1 N: ]+ ]! l( Z7 V问题是老子偏偏不知道要干什么!!!那该如何是好?
, U4 [9 t, O% S# ~6 x' L
0 o; G" O  w3 n/ K. f- n( n那也简单,想想你喜欢什么,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话听着有点玩世不恭吗?其实一点都不是。我到现在真真体会到兴趣爱好是一切创造力的源泉!郭德纲说他小时候就喜欢唱戏,一路坚持下来,火了;小沈阳说他就喜欢在舞台上的感觉,一路坚持下来,火了。能把爱好做事业,是幸福了,当然也要越做越快乐,否则越做越痛苦,那就只剩事业,连爱好都没了。4 `0 \: k6 Q1 C- t) x

' @/ m  l+ }+ r7 U6 V/ u8 u如果您连自己喜欢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有点可悲了。这时候怎么办呢?建议找一些性格测试、职业测试之类的网站,好好测测,看看你属于哪类人,适合做什么工作。再者也可以问问父母、朋友、老师看看他们认为你是怎样的人,当然这事还得你自己拿注意,没人比你更清楚自己在想什么!!!, L6 d$ ^. _# t* W8 w* x# n9 {# Q& A8 D
" V9 Y2 e* \; Z- H8 o$ y
总之,方向很重要。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建议大家慎重考虑。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越早认清自己,你越能占得先机;否则以后改行的成本会很高。' u. r# M( g. j
# {  B6 G$ O8 c5 k( X$ j+ P) U
我很喜欢电影《燃情岁月》中的那句台词——“有些人能够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非常的清楚,他们依循着自己的内心来行事。这些人变得疯狂,或者成为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找工作:该NB时就NB6 u) r" I1 V/ A4 q
, B: e" X/ e! g, O4 y  _* i+ Q; a
步入职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其实找工作就是一个博弈过程——就是你和公司讨价还价的过程。公司想找到最合适的人才,当然是以最低的成本;至于你嘛,可能很复杂,你可能想找个事业,也可能只想找个饭碗,还可能是找点事干打发时间……
/ s0 W* ^' z3 j# R1 d( \7 L
/ q  `7 X, `5 R' Z眼下经济不景气,你可能底气不足。很多人想能找个饭碗就该知足了——我不这么认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它会奠定你今后一段时间的基础,它会塑造你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 [8 `) k* r3 O7 B1 b# E
' o5 k% m5 j) z9 f% Z% V: i9 q老美有句话叫——You are what you eat. 就是说你吃什么,决定了你是什么。呵呵,按照逻辑来推测,如果你吃金子,那你就是金子;如果你吃屎,那你就是屎!哈哈,别骂我啊,领会精神!!!!
2 l; V+ j8 S+ s- Y* |
' a, B) `6 I' l& p简言之,第一份工作可能决定了你的人生轨迹!' C4 W$ D9 ~# B  `+ V4 ~! P9 s
7 n6 J, w. D3 y
所以,千万别因形势不好,把自己打折卖了!那位说了,你说的倒轻巧,有道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人在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啊(自己体会单田芳老师说评书的那沙哑的嗓音~~~~~~)2 H  Z( J, h" g
) }! `# p3 v3 Y4 T! D
没错,我们是要审时度势,但也不可轻易的低下高傲的头,年轻时代那不羁的心,进了职场恐怕没有几个能够保持,那莫不如在进去之前“阔”一把。2 D6 T) q- m: V% n; X" v
2 ]$ x! P7 ?( ^- l) R0 D# g7 O
听起来挺狂的是吗?其实一点都不是,这是一种理性的思考。为什么让大家在找工作前这么狂?唯一的目的就是——让你千万别有心理障碍,千万别自我设限。千万别以为自己不行,人家是500强公司,我高中还没毕业呢,能要我吗?
+ E; o8 l# A; o3 B+ z; k
6 h" I2 R0 `4 i看看,这种人不少,仗还没打呢,自己先蔫了,那还有什么搞头!
# F; b6 X! k, i5 G+ z6 m1 d: P0 G
不自我设限,就是解放思想,就是敢于挑战一切。就是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当你觉得脚下一马平川的时候,世界都是你的,虽然你不可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至;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能见的机会都是你的,将来老了,也不会后悔。
, B+ l) I! h- E, g
# d2 r1 \1 y' E; N1 {8 E* a  J当然,凡是无绝对。难道老子都要饿死了,还非得500强不进吗?曲径通幽是可以的,关键是你要知道自己心中的“幽”在何处,而你目前选择的公司是不是合适的“径”。比如说,你的最终梦想是当一名律师,那最开始在学校当个法律助教当然无可厚非了。你可以在业余时间完成律考,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进律所实习,然后当律师。
) w% W# ~8 G. }( {! i, U* t# A
+ L- \* f" T& ?8 o, u这个过渡就很自然,没准犹豫你在当助教的时候发表了多篇论文,很有建树。刚好又走狗屎运,被国外某著名教授发现,诚邀你赴美主持课题研究,在美期间你又走狗屎运,考下了美国律师资格,又恰好赶上金融危机,美国公司大量破产,法律人才奇缺,于是你又走狗屎运,去了华尔街主持公司破产案。0 ~" U! P3 j! s5 |: v0 `
5 I, v. F& Y2 G7 G/ R* x
我的个乖乖呦(顺溜中三营长的口头语),你这下子就发达了。我一同学老婆,执美国律师资格,赴美归来,月起薪38000RMB,友人遂以“三万八”称之。+ s3 N) \# |+ T. O+ e! v" G7 B
: w4 `! ^1 S  X: ^' p, z1 V4 n
可是如果你迫于生计,委曲求全,接受某个公司前台助理的offer,那恐怕就离你的“幽”十万八千里了。即便你进去了,饿不着了,可能你也会终日郁郁寡欢,最终骈死于槽枥之间……: Z  p- j, X1 K9 g( ~3 z

" k5 N( ?1 t( W一句话,找工作前,不要自我设限,该NB时就NB;该谦虚时就谦虚。反正目的只有一个——把自己带到离梦想最近的地方。% n+ x; p8 K. }2 `( [" F% ^4 ^

+ R% P- [1 O2 T2009/7/10 15: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 面试——亮出你自己6 [3 _- Y6 ]7 N7 W# E2 s. @4 b
$ z4 m9 X; @3 T
前段时间《亮剑》着实火了一把,李云龙的“亮剑说”被在各种场合引用,用来鼓舞士气,振奋军心。于是各种关于“亮”的话题也像雨后的小竹笋,Pia Pia地冒出来了——譬如说洪晃就在北京台搞了个节目——《亮话》,可能就是比照“亮剑”,让嘉宾有啥说啥,莫害怕,把话都“亮”到台面上。其他诸如“亮歌”、“亮嗓”、“亮甲”等等,当然俺也搞不清孰先孰后了。% s7 r7 \" [% {6 A, H1 ]; ]. J# y

& s$ f, z$ m4 g; m0 j其实更通俗易懂的“亮”是打升级中的亮牌。(也叫拖拉机、双升、双扣、打棒等等……)亮牌是什么意思,就是谁先亮(暂且不说反牌),这把牌就谁先打,谁就掌握这局的主动权。如果你更NB(不知道NB为何物的童鞋,可以在43楼找到答案),那就把底牌也亮出来,这样赢了你就翻倍,当然输了也翻倍~~~~~~~0 s( l: v, e! w
- P( l4 p6 R% H/ s7 \
网上的面试经多如牛毛,老可一概不谈,仅以打牌作比。其实面试就是打牌,你先和HR打,赢了之后再和业务主管打。如果你一路下来打得不错,那你就O啦!(小沈阳语)前面我们说过找工作是博弈的过程,“弈”是下棋,我们这里是打牌,道理都一样。
% V$ s! [/ G  @+ _' ]2 x
, a+ P+ u; |/ }% Q1 ~; ~6 \首先,你要敢于亮牌。把你自己“亮”给所有感兴趣的企业,别管多么牛的公司,把简历一概发过去。当然,如果你特别想得到某个公司的青睐,除了发简历之外,更要给对方留下点深刻的印象。老可曾当年在某大企业的招聘会上,故意站得离HR很近,在HR老MM做演讲的过程中,频频给她暗送秋天的菠菜,在现场提问环节第一个抢到话筒…… 当然,这些小伎俩不值一提了,现如今兄弟们早就青出于蓝了。0 m* W! b7 R2 c# X! F
- G. X. k7 f6 T+ m
其次,你亮什么?对于年轻的毕业生来讲,与老辣的HR打牌,其实咱们没什么家底。但这牌必须要打下去,而且还要打得赢。办法只有一个——亮出你的优势与Nature(为什么这块用英语,Nature这个词含义很多,大家自己体会,什么本质、本性、天性等等)华仔唱得好——“Everyone is number one”,翻译成汉语就是“每个人都很NB”。我相信,不管你是谁,你身上总有令你闪光的东西。你必须要找到它,因为那是你之所以成为“你”的根本所在,也是你最终能打动别人的东西——你的Nature!
$ O5 k  P# t3 }4 Y; v# j# L$ U3 C6 }! A9 m. w5 J, w- |1 {
你是谁?不知道这个问题,童鞋们考虑过没有。当你坐到HR面前那一刻,你就是你,你仅代表你自己。你代表不了你的学校,你也代表不了你的专业。其实大学是个嘛东西,HR心理清清楚楚。这个大,那个大的,毕业后大家差不多;至于你的专业吗,也都那么回事,学计算机的表明你能修电脑;出过国的证明你会两句鸟语。HR通常会把你的学校,你的专业,你的实习经历等等,理解成常识性的几个“概念”。这几个概念需要考虑,但决不是最重要的。& X2 E1 Z3 q9 R( V1 l/ @
; a$ B, e! ^7 ^) }9 A0 |4 p5 i
比如说,单位要招一个工程师,那好现在简历里面筛一遍,基本学计算机的都合格(选出100个);再看看学校,211以上的也都差不多(选出50个);再看看有没有几个编程刚面得过奖的(还剩10个),再看看有几个顺眼的(还剩5个)。% q: {5 l( u& O: N0 o
+ R4 C0 G5 I* Z5 I
剩下几个怎么选呢?叫过来谈谈吧。通常这道环节之后,HR会与业务主管沟通一下,HR一般会说,“我看这人还行”;业务主管来一句“挺机灵”,结果俩人一拍板就定了。于是乎,你20几年的寒窗苦读,到人家嘴里就两句话。“挺机灵”说明你小子专业能力还不错;“人还行”说明你小子做人还比较成功。# ^0 T% a" e$ y

$ \3 i1 h: v' t7 d1 X; n* C其实大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进来之后给你画什么你就是什么。而大部分工作,可以说“是个人就能做”。那么凭什么要你?你的学历、专业是一方面,证明你有做这个工作的潜力,或多或少能缩短培训成本,但为什么不给别人?只能说明你小子Nature不错,挺靠谱,把你纳入团队,大家能合得来,一起干事挺舒服……等等等了。& I% [" f- l, S0 R$ Z; G+ r

/ V+ W0 t5 @/ o知道了“亮”什么,那怎么亮呢?
& N7 v# f3 h; F7 T; a
1 O+ ^& ^9 X+ x& n+ A2 S" {一个原则——放轻松。(想想暗恋桃花源中的何炅)。你就是你,别紧张,在你最放松的状态下,你才是最好的。初入职场的人,最怕放不开。说话办事蹑手蹑脚,这说明你学生气未脱,还不是个公司人。
0 s  o7 x3 |6 n( ^6 c3 O4 E1 L: @" D, y
一个方法——有的放矢。你亮出来的优势必须与招聘的职位相符。比如说某人,脑袋大、脖子粗,某某大勺班毕业的高材生,即便把自己搞得再像个火夫,但人家招的是端盘子的,就怕你Y偷嘴呢,那你再有优势,也是驴唇不对马嘴。" {; s9 Y3 U: ]; Y
* S+ M: i  }# |  |3 k
一点伎俩——“看人下菜碟”。你得知道面的人是干嘛的,和HR谈,只要他(她)不问,别说太多业务问题,HR关心的是你这人靠不靠普,智商够不够高;和业务主管别扯太多虚的,争取一张嘴就让人知道你小子是内行。不过也别一概而论,察言观色,看看对方想听什么,他关心什么,你说什么。倾听很重要,别夸夸其谈,满嘴喷唾沫星子,争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 b0 N* o% z/ L8 K2 ^2 h& d+ ^2 A( w9 u
牌打到这也差不多了。总之,要勇于亮牌,有牌要敢亮;没牌也要亮。亮出你的优势,亮出你的Nature,说话时悠着点,做到字字珠玑,有的放矢。别的不多说了,关键时机灵点。4 P  i( Q) C8 B( }* B* ?3 B/ w
% [9 W/ S6 S' j1 K
(附:网上有一贴,说某哥们的面试答题,相当有个性,相当有Nature,没事去看看
$ K9 r3 m" V9 X; o8 ^& y9 k5 J- F  w
2009/7/13  17: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章 入职——你在为谁工作?1 R- k6 |2 V  @0 C- a$ O- _7 }

7 ^% R9 o" }( y
经历一番曲折之后,大家终于步入了职场,然而要完成“职业化”,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T5 R7 ~2 [0 M
+ P2 u$ _8 U! J- o2 ^7 Z找到工作了!感觉不错吧,挺爽的吧,尾巴翘天上去了吧……呵呵,兄弟姐妹们,脑子千万别被胜利灌了水,保持清醒啊!
" v* e1 I2 T% B0 T- m6 _5 c0 ?# S& ]5 O+ k7 _
一个问题不知道你想清楚没有——你在为谁工作?在老可看来,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而且我们要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在进入职场之后,无论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你都能知道如何应对。0 ^& E: u- u8 F, b0 C3 `; ^
# d; e! x* w. ]) a5 \' h
首先,你是和公司签的合同,你当然要为公司工作了。忘了哪个电影中,张家辉演一个小混混,被人砍的时候,理直气壮地大呼“我为社团做事,谁敢动我?”这里的社团就相当于公司,公司的利益至高无上,“为公司做事”这面大旗,什么时候扛起来都好使。
6 @3 S( f& h- c7 X# P7 c, J+ c
6 ?5 J3 j* W* k' ~事实有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公司这么大,你肯定不会直接对公司负责。你有你的领导,领导有他的领导,你只对你的领导负责。这时你又在为你的领导工作。尤其是刚入职场的兄弟姐妹,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关系。你们所有人的工作成果最后汇总成领导的业绩,你的领导招你进来就是他认可你为他工作。' a/ T- l, G/ [5 J- A
9 \  ?9 Y: \8 ^* h# g- ~  M  r
有点想不通了吗?那再看看黑社会吧,人家对这道理可是相当的不含糊,誓死捍卫自己的老大。看看电影“Qiang火”中黄秋生要收拾阿信的镜头,Qiang口对准谁必须是爱憎分明!只保护自己的老大,别人爱谁谁!
* u# h1 j, o) H6 V; b8 _
/ G& [1 \7 H7 w听起来有点不能接受是吗?老子受了20多年的教育,最后就替一个小老板干活。万一这老板人不咋地,俺不委屈死了。事实上很多矛盾就这么产生了。你与老板的意见不统一,千万别不把豆包当干粮啊,别以为你的领导没啥大不了,跳过他去找更高的领导。
- n7 q' {9 X  i& c! y! q; m+ Y! F7 a3 N! v2 |
想当年初出茅庐的唐骏在微软时,一激动直接给比尔.盖茨写了封邮件,哇啦哇啦得侃他的想法,盖茨倒是真给他回信了。试想当年唐骏打开电脑,看到Outlook中来自盖茨的信时不一定怎么心潮澎湃呢,结果打开一看,赫然写着——“我没有时间看你的具体的东西,我建议你和你的直接领导沟通一下。如果能证明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相信你的主管会很感兴趣。”傻了吧。盖茨没把这邮件抄送他老板,就算仁慈了。尊重汇报线,是起码的职业素质。
2 y5 W- y0 j4 N7 i1 D# r" e/ i1 `. f
晓得了,为老板工作!到这就够了吗?当然没有。
! X' Q) Y; J2 S* ?4 S/ ]3 ?. p& P& i% T) H: d# f$ n5 g* Y
其实更多的是,你在为自己工作。你为公司工作,公司付给你薪水,你用薪水养活自己。这个链条相当明晰,不用多说了。简言之,你工作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 y" r: {* N( z+ U; ], M; m2 g; n

2 [% \5 ~9 C. g然而你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除了赚钱,你还希望获得另外的东西。比如说工作中的成就感,你自我价值的提升等等。还记得上文老美说的话吗?You are what you eat.用在工作上就是You are what you do. 时间久了你会发现,你的做什么就决定了你是什么。7 C* m2 e2 f. Z8 o+ d
) }+ ?8 }; Q7 D9 U
你若是觉得自己只是在给老板做事,拿一份薪水而已,只要老板不在的时候就开点小差,那么其实你是在给你自己偷工减料。你做的东西都是在给你自己积累,就像盖楼一样,你的经验就是随着工作累积起来的,如果你愿意给自己这座大楼拆块地基,那就偷懒吧,早晚有你自己难受的那一天……0 \) a: U! o* B- k

# X2 _+ ~7 M) f  \7 l, i  @! y- l小时候听老师讲,要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唯一的需要就是劳动。那时候小啊,想不明白,既然什么都有了,为啥还要干活呢。现在寻思寻思,还真是那么回事——你说一天吃饱了撑得,要是不干点啥,还真TMD闹心!
+ p: R% i: ?- y$ m6 A9 a  k( ^
$ h# I; b; g' ~$ }+ A再看得远点呢?
2 B( z! o8 m, s5 W) [0 h
) \/ T, j7 V# d' u! e0 h2 L可能还得为父母工作,成家了还得为媳妇工作,有了孩子还得为孩子工作,其实有朝一日发达了,还得为了手下的弟兄工作(这点很重要,日后详叙)。当然哪天需要抗日了,那咱再为国家工作……9 s" c- b% v0 z
% ]4 u6 |1 {9 X9 X9 e" {$ c! z
这个问题不简单吧?好好想想,想明白了你就知道该用什么态度对待工作了。这个问题想通了,你会很快变得“职业”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110年前的一本奇书7 y- n9 q/ E! r5 u/ B
2 E+ f  d1 z4 K
110年前的美国出版了一本奇书,最开始它仅仅是一篇文章,后来成了一个小册子。它一面世就被疯狂抢购,加印的订单日益增加,20万……50万……100万,以至于需求大大地超出了印厂的承受能力。到1915年作者去世时,这本小册子共印刷了4000万册,成为印刷史上的一个奇迹。; U# ^( P3 H. y9 C6 Y8 n

6 ^6 Y% B9 _& j- F- ^4 P后来这本小册子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全世界广为传播。它还在军队、政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美国西点军校和海军学院用它来做教材,美国总统布什曾在这本小硬皮书里签名,把它赠送给自己的助手。+ K9 ]) B, z! X' V; g

! d8 U' C+ d  i* }6 ]) d. T- T" Z这本书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A Message to Garciar)5 Z3 Q, P& @3 C9 f" N! \) D! c: i5 k
0 I' [+ T5 Q8 s; p  J
你可能看过这本书,不过为了没看过的朋友,容我再简要介绍几句。1898年美西战争期间,美国与西班牙在古巴的领土上开战,美国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就必须与古巴反抗西班牙的起义军联手作战,加西亚就是古巴起义军的首领。
9 {/ {( M' m: U1 I
2 d7 O7 G3 b2 e于是美国就必须与加西亚取得联系,当时美国总统威廉·麦金莱 (William McKinley) 给加西亚写了一封信,可当时加西亚正在古巴的深山密林中,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 t( ~  e" \- j! V( D/ k) e+ m( f' w' k: `/ `4 u
怎么把信送给加西亚呢?这个问题难住了麦金莱。后来美国军事情报局局长——阿瑟·瓦格纳上校推举一人,称我有一中尉,如果有人能把信送给加西亚,那这个人必是罗文。后来罗文不但把信送到了,还带回了加西亚的回信,在美西战争中功不可没。; C5 i+ O, S' f& r0 |" S8 f' o  [2 a

: w. B# Q5 i4 u4 ~' Q《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作者极力褒扬的是——罗文接到任务后,没有问“加西亚在哪,他张什么样,我怎么找到他”等等一系列问题,而是二话不说,转身就走,然后干净利索的完成了任务。8 q; ~- N2 j* _6 J, m8 g9 O
+ z* R- j7 v- o1 p$ B& f
作者还拿现实中的例子类别,说明大多数人工作的时候,总要找些借口,或不肯尽全力,或不积极主动。一番褒贬之后,作者号召我们都要做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3 i5 y" R1 F0 l4 e
& o9 x7 H4 k' B$ @罗文身上最难能可贵的精神是什么?大多数把它归结为“主动性”。就是能够调动身上所有的细胞,主动去完成某项工作。其实我看还不只这些。0 Q9 x/ h9 S% Z/ [! E
3 x3 ~1 c4 C4 |1 m* P
简单点说,你不光要主动,还必须能把事情“搞定”。不管这个事有多难,不管你手上资源够不够,但是领导只要把工作交给你了,你就不应该再去麻烦领导,当你交差的时候,你是必须完完整整的把这事“搞定”。你不应该让领导替你把关,不要等交差时让老板挑出一堆的毛病。$ F" X2 h$ G& @) I) J. H( H
5 p$ [3 H  n0 }( A' n0 E# H1 Y
事情交给你去办,你就要为这件事完全负责。争取做到让领导说“你办事,我放心!”。试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咱们当老板了,手下的弟兄一个个的都不能独挡一面,那你得多难受啊。你肯定愿意把事分给最靠谱的兄弟去办。就像“顺溜”中,三营长经常说,“保证完成任务”,陈大雷也是有事就喊“三营长!”,即便三营长死了,他还是习惯这么喊。1 P! M" o# L% ^9 l4 [/ I% J

* P6 c5 P* o7 b8 L“搞定”只是一个基本要求,如果你能你做的更进一步,超出领导的预期,那就更了不得了。麦金莱派罗文去送信的时候,没指望他能回来,只希望他能把信送到。但是罗文不但回来了,还带回了加西亚的回信。——这就叫做NB!!!也就是华仔唱的Nomber one。
* b; `4 E5 G' o/ H' c8 r$ N0 g/ H
! b' E4 _4 M/ }2 y; z《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也受过质疑,批评者职责说它是站在老板的角度写的,是历代老板的愚民工具。兄弟们怎么看随你。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老可在上一章中写的“你在为谁工作?”归根到底,我们是在为了自己工作。如果你同意这一点,那看问题的角度就不一样了。* v0 ^% j- |/ p9 M7 I# i
* q- A' E! k) L+ x9 V% M
其实,抛开为自己工作不谈。把事情搞定,干净利索地,还是一种赢者的心态。老子既然接了这个活,就必须把他做好,否则就不做。你可以在好多地方找到这种状态,想想耐克那句广告语“Just do it!”,想想迈克尔.杰克孙那句酷酷的“Just beat it!”,在这里优秀是一种习惯。
' u) `1 l4 r4 X
& g$ ?+ F9 N" R! f老外最怕别人说“You are a loser”——你是个失败者。近来国人将“Loser”翻译成“庐舍”,还有反庐舍联盟见诸报端。如果你不想做一个失败者,那就相信你自己,做一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4 S: S/ X- B' Q: c" h# F: t
5 s2 ^+ S$ q* a, n! X/ v3 N(本章完,其他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你是谁到底谁说了算
9 @9 |6 x4 J9 y2 C- `9 v$ D/ l8 P! }3 `6 t
看到这个标题兄弟们是不是笑了?难道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吗?怎可能?(走西口中,梁满囤的口头语)您还别不服气,不信咱就唠扯唠扯……$ V/ E8 B8 J, v, |

4 Z# i- h3 ~) }* N& L. X! {$ m有一帅哥,生性开朗,仪表堂堂,属于那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见车载,佛见佛拜的那种。在校期间,粉丝无数,屁股后头MM成排。于是帅哥以为——吾帅,顾人爱之。) V8 R. v4 K5 t0 O2 ^. p3 q
" @+ N/ r2 H( A9 L* b+ H
步入职场,帅哥本想故技重施,以帅示人;然转念一想——妈曰:上班,益早去,打水,莫得瑟。遂夹起小尾巴,乖了。当HR带着小帅拜码头,介绍给各位同事时,小帅处处谨小慎微,唯恐出错。# q4 l& x) A  Z- w& M

& L" O0 c5 N6 ^& P% L% @秀来秀去,秀到一小姑娘面前,小帅心想:这MM和我年龄相仿,不必拘束,可以帅一下,刚要开口,没想到姑娘起身,拍拍他的头说了句“小鬼,好好干啊”。我靠——小帅大怒,心说你才比我大几岁啊。刚张嘴要辩白,小MM又来一句“脸红啥,害羞啦!”小帅错愕之际,磕磕绊绊挤出几个字“请多多关照”。+ ?2 y' H# l3 A1 ~& m0 |
) U7 y- o% g8 P, F6 o
秀毕,众皆曰:乖!于是,公司遂以小乖呼之。小帅甚是郁闷,TMD,老子叫小帅,什么时候成小乖啦!本想辩驳,却已无力回天。于是小帅日日以乖示人,久而久之,世人只知小乖,不知小帅矣。
( k- \0 c6 S4 r, B& ?/ U1 q9 u1 V) I( J1 t( j3 W; ?" }# Y" v
瞧见没,小帅活着活着,把自己活没了。在这里他是谁,不是由他自己决定的。职场新人,难免放不开,处处谨小慎微。身边的人看到你是这个样子,慢慢地以为你就是这样。你再想改变,已经很难了。时间久些,你发现自己是在作茧自缚。你的第一印象已经给你定了型,你再想走出这个茧已经很困难了,慢慢的你按照别人眼中的你生活,于是你就不是你了,你成了茧中的虫。, `9 \# a: K% K
  X+ V! @# A6 z+ ?2 ^
没有人甘于做那条虫,你总是尝试突破。渐渐地你发现,你是在用一个人的气场与多数人的气场博弈,虽然你可以取得些许改变,也是微不足道的量变。你若真想破茧而出,就必须做出石破天惊的事让人刮目相看。事实上,这种几率很小。有这种魄力的人,当初也不会作茧自缚。公司中蔫头蔫脑,公司外生龙活虎,这种人老可见多了。公司内外,他成了两种人。- K4 z& F3 T# D- o. }; n  D
0 I% `: ]6 M  d; w8 F  J2 a
是别人改变了你吗?肯定有影响。归根结底怨谁呢,肯定怨你自己。当你入职的那一天,你对这个公司来说是一个完全的新人,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你可以自己也可以让别人相信你是怎样的人。. a, Y0 R: A1 E% x( g2 y4 |% r

3 W$ w" p7 n' \, E  X* H/ W试想,如果当初小帅没有像一个豆蔻无开的少女一样羞涩,而是以一种已婚妇女百无禁忌的姿态示人,饭桌前,搜肠刮肚地想出几个黄段子,那估计他在这个公司中就是一个大大咧咧的粗狂汉子;如果小帅谈吐儒雅,举止言谈落落大方,那估计以后就是一个标准白领;如果小帅秀得器宇轩昂,举手投足间有王者之风,那很可能他日后会成为领袖。
) ?6 c9 ^7 c- I- ^3 W7 h0 {& k8 b3 W" |3 P8 Q- x/ {
You are what you show. 老可用了好多这种句式,从第一个你吃啥就是啥,到你做啥就是啥,到这个你秀啥就是啥。想想看,你不光是你心中的自己,你是谁不光由你决定,还由看你的人决定。: r7 p# `1 C7 g1 w
+ A% w4 O6 U& }5 o2 A3 s' d: g
这东西就像选美,台上的都说自己美,但谁美不美得看评委。1 _) [* U! o5 n( ]
- q8 D2 m, e1 }2 K1 g
总之,在你进入一个新公司的时候,你有机会做一个全新的你,你甚至可以做个120%的你,关键看你以何面目示人,并坚持下去。年轻的朋友,刚进公司的时候,不要过于拘谨,放轻松,展示出你最佳的状态。在这里,卓越是一种心理暗示。1 q; _% ]% o2 _1 W# ]1 J" o3 t7 B
% H( G6 t/ b' d- w$ T
做最好的你,和公司一起!1 O, \  P8 x( B9 p* |

* R$ S& [3 S' B1 U; l" P; g% x( T! a0 `
(本章完,其他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瞪羚的存活术5 |7 k& X( v! p% B

& ^8 I" ?; S. q, i9 M
在一望无垠的非洲大草原上,繁衍生息着各种动物,这其中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狮子与瞪羚了。狮子是这里的主宰,是瞪羚的天敌,然而脆弱的瞪羚并没有绝迹;相反,它们与这个强大的食肉动物朝夕相处,生生不息……4 W) k1 ~6 K" k# W- G' M  ?

' A% e- S0 h: t3 s" s8 J7 O成年瞪羚长于奔跑,狮子并不容易得手。最危险的是出生不久的小瞪羚,一旦被狮子发现,往往比较危险。但是大多数小瞪羚还是逃过了狮子,长大成人了。
( W- I- v8 Q& B0 L8 ^- F, N
( u7 w! W2 ], ^1 ~; p5 J其实初入职场者就好比是一只小瞪羚——同样是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样要面对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老可一直相信,动物是人类天然的导师。或许我们可以从小瞪羚的身上,找到一点职场的生存术……
( D1 ]+ ~  `$ _0 B7 P. Z8 `
3 Z: i9 u+ s$ E首先,嗜血的狮子很难发现小瞪羚,为什么?因为小瞪羚下生后,身上一点点的气味都没有,这样即便狮子的嗅觉再灵敏也无济于事。初入职场者,也要做到这一点。对任何人保持微笑,不轻易发脾气,不拉帮结派。老可无意把办公室政治说的过于复杂,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初来乍道,以无招胜有招实为上策。
2 C/ v8 \. i% D& V) ~1 A6 x4 `
3 O0 e5 h) I/ B6 t8 E其次,小瞪羚生下来几个小时内就会跑,这一点比我们人类强多了。你若想在职场立足,必须学会快速的奔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手快,你上手越快,公司对你的培训成本就越低,你就有机会接触更多的业务,你就能越快的融入公司的运营当中。
4 F, Z" S( f: V9 S% Y& ]5 N- b
0 Q" v% d" L1 k  M$ X6 z2 ?再次,小瞪羚不光跑得快,他奔跑的最大特点是跳跃,这一点你也得学。如果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都是一个速度奔跑,那根本看不出好坏。只有那些善于跳跃的,能够超常规成长的“苗子”,才会在公司得到重用。7 ?+ C+ S$ V* y2 v
% w5 S* K( m6 I0 I
除此之外,小瞪羚还会时刻与妈妈相伴,时刻隐藏在瞪羚群中。这个妈妈就是你的领导,或者师傅,或者那个最直接带你入门的人。这个人对你至关重要,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好的“导师”,那将是你一生的荣幸。那个瞪羚群就是你的同事,你们的团队,不能融入团队的人是危险的。* g6 X; J+ J* N( H  L/ {

7 }+ d6 F1 l( s不光是在职场上,在商场上亦有关于“瞪羚”的说法,凡是那些“跑得快的”,“跳跃式的”中小企业都被成为“瞪羚企业”,这些企业往往更容易受到VC的青睐,更容易得到融资。$ D5 z3 H/ D0 F

! I) E$ w! ^1 z" u* \% z老可喜欢下面这段话——“在非洲,羚羊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跑得比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就会被吃掉。狮子每天早上醒来时,它知道自己必须追上跑得最慢的羚羊,否则就会被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时,你最好开始奔跑。”
. g7 F! V0 S% \7 \4 o9 {' d1 A
; y% i- Y& K5 Z: O7 B0 c这里的羚羊换成瞪羚是一样的,当然换成你也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章 这就是你的工作, }0 ?: p3 k* h/ d% S

9 L$ ]; e+ }/ z" H
古语云“杀鸡焉用牛刀”,然而当你步入职场之后,你会发现这里大多情况下还真的用牛刀在杀鸡。文学博士可能在做校对,计算机硕士可能在录入数据,大学生可能只是跑腿学舌……
* L; E, t9 s# p- F2 k! H% c3 e, O( |* o& p) M9 a
大部分初入职场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你开始做的都是很琐碎的工作,根本没有半点技术含量。更恐怖的是,这种工作似乎无穷无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以至无穷……于是很多人渐渐的不平衡了,开始抱怨,这简直是大炮打蚊子——大材小用!4 J0 n2 T2 `6 D
0 t' P. D: {5 m  @
你是否正在被这个问题困扰呢?
6 t- v! ?' k9 d" i7 U9 A8 k) e( X4 H( o3 G) j* n2 m' O
我相信这是一个普遍问题,不光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不过老外面对这个问题,心态似乎比我们更职业一点。老可问过许多老外,得到最多的答案是“This is my job”(这就是我的工作)。简单吗?是的,但这就是答案。
! H- K2 @% f# O& Q7 @  d: P( H% ?$ g; a2 ]3 u
生活就是这个样子,简单粗暴,那你也必须简单起来。你不需要耍一套降龙十八掌去推到一面墙,你只需要按按开关。感觉不尽兴是吗?但这就是你的工作。+ v: L; x" C5 i1 U3 o0 b  @
3 }& ?* @4 T0 {3 a, ?5 D
还有一句话说得更专业一点——“You are paid to do it”(花钱雇你来就是做这个的)。这句话颇具“契约精神”,老外的想法很简单——你出钱,我出力,至于做什么,我不管,工作就是工作。  t. I8 X6 j- j1 J8 h7 A
8 r0 c6 V3 \0 x  Y
这两句话肯定不完美,但至少是你调节心态的底线。“这就是我的工作”——你必须接受现实;“花钱雇你就是做这个的”——你必须履行合同。于情于理你都必须做好你的工作。# X9 r, |: ?7 c3 y0 \
% D5 B: ^% p4 F3 s4 k
事实上,如果我们变得更积极一点,你也许会在琐碎中发现机会。一友,毕业后的工作就是发邀请函,你可能觉得枯燥无味。但他从中看到了门道,工作中的邀请函往往过于程式化,而且信息不全。遂制作一模板,提供个性服务,在这里你不光能看到现场的座位图,还能轻而易举的看到自己与会场的距离以及到达会场所需要的时间……现在这厮已经有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定制邀请函,生意尚可。9 g8 R6 p6 z; e1 }

' U1 i. _2 q; ]9 i  J: r/ M没错,这就是你的工作,你必须接受他,并且做好他;无论他多么微不足道,无论他多么简单粗暴。你的梦必须从这里开始,这是一个过程,谁也逃不掉。$ a9 a, V' {% f0 N  s3 e& E* L# U
# H: J: W$ @! O
区别在于——有些人做了很多年,还是那么微不足道;有些人渐渐地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你会是哪一个呢?. a' H& n& ~( T5 ~; k. C/ N  N
& S+ I5 [# p: ^1 i) R9 c
(本章完,其他待续……关于这个话题,老可还有话说,但先就此打住,放在后面的话题中,请继续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事要怎么做
* B% G! z9 ~8 R3 z% d0 [4 V5 R- `( \8 Z) x0 f4 n- o; ]) q
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呢——你已经很努力了,但是结果却是劳而无功;你做事有板有眼,结果老板却看你不顺眼;你有求必应,结果却受累不讨好,落下一片埋怨……, m  x# ?) g4 l* z( Y7 y
3 x0 a$ J( X9 L/ r7 I& C' j! p7 v5 O
其实在职场中做事是有学问的,处理得好你可以四两拨千斤,举重若轻;处理得不好,你就会碰的头破血流,身上全是伤口,一片一片的,就像传说中的鱼鳞。(打一成语)5 R' k' `' a/ I3 |$ d* F
8 t* n3 T+ {; ?( ?# d: ?2 c( ~- U& N
新人做事首先要靠谱,老板交代你的事,必须踏踏实实的做好。这是做事的最低要求。* C9 G1 W3 f9 [' E1 c/ c

. J6 S0 a! A+ H& n% _然而光有这个是不够的,如果你还必须有点创造力。比如说,老板给你一张纸,上面是一个方格,让你写一个“中”字。你会怎么写呢?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规规矩矩的在格子中写下这个汉字,这个时候老板可能会比较一下谁写的好看一点。试想,突然有一小子,大笔一挥仅添一竖,纵贯方格,老板可能大吃一惊,心中不由赞道“TMD,好长的竖啊!”
0 `& |* M5 n. |# W# C& T# |. u' R/ _- `$ a( r; s8 c) h
这就是老外说的“Think out of the box”。你做事如果总是一板一眼,丝毫不敢跳出框框,那你在老板的眼中也只能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守业,但不能开疆辟土,估计你也很难体会到“做”事的快乐。
7 E" i( K; P5 J5 U" k  ?0 a
8 @4 w4 H4 T. y6 J0 Q" ^! Q至此,汝已靠谱,能跳出小盒想问题。老可必须像《乡村爱情》中的范伟夸王小蒙一样说夸你一句“不简单啊,不简单!”不过别高兴太早,这些还不够。想与做是两码事,理想是伟大的,现实是残酷的,你的NB之处就在于你总能想方设法的实现它。
$ @/ z' Z* R. x( e! j
$ [3 D1 W& }  J不管别人觉得你的想法多么荒诞不经,只要你觉得靠谱,可以搞,那你就必须勇敢的去尝试,并且最终把它做成。说句英语就“Can-do“ 精神,翻译成汉语叫“必须搞定”!) {2 I$ ?* ~: p5 P$ s  H  E5 b. c
- f2 G2 {! e/ O1 v5 w, b' C
一句话:这件事因你而发生了。) p! N9 I2 p  l3 F9 ^

0 v/ v( Y5 r* O. W写到这里,我越来越觉得你很NB了,但是别忘乎所以啊。关键时候抬头看看路,看看方向有没有错。任何人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业绩指标,英文叫KPI (Key performance index),如果你忙忙叨叨半天,与自己的KPI背道而驰,那无论你做了多少,也是劳而无功。7 V. X8 Y; }. l4 F

% U( \! B9 E5 r# L  ?/ V9 j这些都做了,你离NB仅仅一步之遥了。缺点啥呢?答案也简单——缺德,括弧如果你不这么做。你小子不能只顾着自己做事啊,你还有团队,还有兄弟。一定要相互扶持,共同进步,他们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帮一把,有福大家享。
1 y2 \! F2 l0 E1 P& v& P) S3 O: l: b% t# \3 o( _0 o) v+ Y' C$ W/ y8 K
不过老可还要提醒一句,也别光做老好人,适当的时候还得学会说不。事情是谁的就是谁的,该谁做就是谁做,这个要分清楚,不是你的事你做,你这叫帮忙,但是别做着做着做成了你的事。帮忙但不越位,否则你一个人做两个人的事,那你就是“二”。
! o, R! a% t6 l% ?3 O  Q) P3 R/ U: @0 {
做到这里你真的已经很NB了,你不光NB,你还是一块大石头,不理解是吗?回顾一下吧——首先你靠谱(Reliable),又可以跳出框框想问题(Out),还能把所有的事搞定(Can-do),关键是你小子还俩眼盯着业绩指标(KPI),然后你还不缺德,总能得到大家的喝彩(!)% `8 n6 E, X' V* T" v1 g6 A

. f$ K5 k! X+ M( _取首字母得一单词——Rock!这次咱们翻译文雅一点——叫做“基石”!老可相信你必定是公司的基石——“You are the rock!” 其实Rock还有摇滚的意思;到了那一天你不光是公司的基石,你自己的生活也将像摇滚一样肆意奔放……
& _8 {* c. x2 A% g4 j4 w4 B
. V! D1 Q7 R- L( U(老可这里把Rock!注册了,版权所有啊~~~禁止剽窃,大家监督!本章完,其他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穿上马甲我才认识你) N0 x9 m6 p- C! `, u8 X

3 x! C) ]& O, S. _; {
说到马甲你会想到什么呢?你一定会想到赵本山关于马甲的那段经典台词——“小样,你以为你穿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吗”以及“你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 F- F+ }( [: h: F: E+ ?* t4 y

0 ^; |, f' x% o  w: x; W: [关于马甲,老可闻得一歪论,与各位分享。. c+ o: y4 p+ r& Y
; M) ?& x+ U! H+ b2 i% R7 U) K
某公司初创,业务繁忙,招兵买马,新人趋之若鹜。数日后,大浪淘沙,当初新征者去之八九,余者皆予以重用。一日,老板宴请新人,酒酣微醺之际发一高论曰——你们这些新人啊,刚进公司的时候,就像一团黑黢黢的泥鳅,分辨不出个模样;过几天我就发现,你们几个慢慢穿上了马甲,有点鱼的模样了,于是我就把你们捞出来,放到另外的盆里养,过两天,个再大点的我就再捞出来,放到池子中养……新人闻之甚喜,皆力争做最大的穿着马甲的泥鳅,并早日进化为甲鱼。
) @; k7 M( A% @7 h! S' Z7 a( c% c: ?
听起来有点让人哭笑不得,但对初入职场的兄弟们还是有启发的。新人进入公司后,起点都是一样的,不管你长得多帅,在老板眼里都差不多。你凭什么能让老板记住你呢?那就穿个马甲吧。7 R1 X9 ^6 m6 H) \$ ]
1 o; V+ o  ^  B$ x7 m
这个马甲是什么呢?答案可能很多,它是一切可以使你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一切能使你脱颖而出的东西。譬如说你的工作态度,如果别人都是9点钟到岗,你总是8:30就到,那你就穿上马甲了;再如别人一个小时做5个小乌龟,你能做6个,那你也穿上马甲了……5 S& H9 b2 j& R- F' }( |( C4 D, r
) G7 I0 V' Q* Q' B
为什么非要穿个马甲呢?老可在前面说过很多个第一,其中第一印象很重要,你的第一次亮相,第一次完成任务,这都直接绝对你的老板以及公司如何评价你。如果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脱颖而出,你就比其他人赢得了先机,并且这个领先优势以后可能会越拉越大。  L" u! x) j! q$ d9 |

0 I8 a; j1 l0 w4 i: N5 \你可能很优秀,具备一切脱颖而出的潜质,但是你必要找到一个载体让老板一眼就能发现你的潜质,这个载体就是你的马甲。想想Obama当初竞选的时候,是凭什么让人家记住他的,就是那个简短的口号——“Change”,Obama打着这面大旗到处演讲,走到哪里都把这个口号大大地写在哪里。“Change”这个口号简单明了,掷地有声,比希拉里以及麦凯恩的好记多了。不得不承认Obama选了个好马甲。
- }2 Q; W: {" a( o3 \/ Y& n1 w; H) @6 C$ h- b, l
穿上马甲了,脱颖而出了,老板记住了,重用了。差不多的时候就脱了吧,总穿着也挺累的。但是别忘了本山大叔的那句话啊,“脱了马甲我照样认识你!”时间久了,那件马甲就变成你的内衣了,也就是内化成了你素质。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你已经不需要刻意去想招式,而是收发自如,抬手就有了。
3 _8 q( B) h7 M6 j( D. n- u; x8 ~; u3 g7 L) m1 x; ], E# P% ^" @
这个时候,老板需要你,公司需要你,不是看重你的马甲,而是你本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4-20 03:37 , Processed in 0.05219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