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桂城督导培育 于 2014-10-22 22:16 编辑 7 u' R1 X( G, L8 Z7 n8 N
! {6 N4 Q5 I1 k# H) Q『督导答疑』如何开展社工服务的前期宣传工作 * v5 _/ x6 U4 b* S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作者:胡良喜
2 t4 \2 t* F$ ?3 K7 W5 o社工A问:在一个新的地方开展社工服务,要让老百姓了解、认知社工这一职业,如何开展前期服务宣传工作?
& L# {2 u8 K3 ^4 M. M$ X4 V2 c
答:这位读者提出的其实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服务,另一个是如何让老百姓了解社工。 3 e3 l N; {/ o9 `7 p
让人了解服务,首先服务要有清晰具体的内容及细致的运作流程。例如一个综合社区服务中心,老人服务是少不了的,但具体包括什么服务内容呢?很多中心会写上“有空来坐坐”的标语,中心是“来坐坐”为主的场地吗?那“有事”去哪里呢?社区居民遇到哪些事可以到中心来求助,哪些事就要到别处呢?机构在开始筹办服务时,社工往往都“想象”出服务及服务对象的种种情况,设计具体服务的内容。例如,做个案吗?如果做,做哪些个案?哪些又以转介为主?如果是服务老人,对象是“健老”还是“弱老”?如果是“弱老”,是照顾水平的还是护理水平的?再就是工作流程:服务对象在哪里?他们怎样“走进”我们的流程中?最终怎样离开?我们在每个环节怎样与他工作?此外,还有设计工作所需的用具(例如各式表格、单张等)。搞清楚这些内容及流程后,你就知道如何布置场地、使用什么家具和设备了。社工在开展服务时要事先想好,准备好这些所需的东西,其实对自己的服务就很了解了。这样,社工也就能很好地向老百姓介绍服务,清清楚楚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时间长了,老百姓就掌握了。
4 k1 B* B A' T5 R具体怎样在初期推广服务呢?方法很多,让我们从门外谈起。例如,首先我们要注意服务场地门面的布置,避免与附近一般商业场所、政府部门的门面设计雷同,要比较有特色,让它成为社区的关注点及话题。其次是要“门常开”——不单单是门不上锁,还要把门都推开,进门后的设计要有让人停留、坐一坐的空间。迎门处一般有接待处,有接待人员值班,但社工要注意接待人员的角色不能代替社工接触服务对象的功能,至少前者没有社工专业的触觉及沟通技巧。我见过一个中心,在敞大的“偶到”(drop-in)厅只有一个值班接待员,社工都躲在办公室里“做方案”。这对我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但在内地大部分服务中心,这差不多是常态。社工自己与老百姓直接接触,是最好的推广方法。我也建议社工在街头开展一些相关活动,例如表演、量血压等,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多些工作人员在现场与人谈话,直接介绍服务。
. |* z1 g" [' ^" V4 U0 |至于怎么介绍社会工作,这一直是个难题——我们在上学时不是也讨论“什么是社会工作”,也难以说清楚吗?其实如果老百姓问起来,我们就简单介绍说它是一种助人的工作,再说一下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生命任务”等也可以。关键是社工之后在社区做了些什么专业工作,这样老百姓就可以把社工与义工、街道人员、居委会人员等区分开来,这就是一个细水长流、身体力行的漫长过程了。 * K8 `& N% B- n' k7 B r& v# k
4 A2 F! `8 z6 m+ B& b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