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276|回复: 0

[社会政策] 一线社工的九项能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4-29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线社工的九项能力  
. ?4 I6 C' {. T& R

  作者:张越豪 王晓琳 张连民


9 A* z0 p! q2 Y' ]; B/ z! S2 s

社会工作是以一套助人理念和技术体系组成的实务方法引导的实践活动,在强调助人自助专业理念的同时更强调实务性。我国社会工作专业尽管在学科建设上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通过对北京地区十多家社工事务所机构的了解,社工专业的学生在进入社工专业机构后表现出了突出的实务能力弱,资源整合意识弱,助人过程控制能力弱、问题评估能力弱、意外事件有效处理能力弱等五大方面。这与社工在专业教育中理论较多,实践机会少有很大关系,与社工对实务工作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认识不清有关系,与社工实务实践经验少也有关系。本文结合近两年的社工机构运行实践,提出合格的一线社工应该具备9大能力的主张。

  (一) 发展规划能力

  在社会工作中,发展规划是社工在专业方法指导下,根据案主的优势资源、发展意愿和社工机构的优势资源所进行的长期成长计划的行为,是对案主问题如何自我解决、解决后如何自我成长整套行动方案,具有长期性、阶段性和综合性,实质是问题克服与避免、目标确定与实现的行动方案。但在真正实践中,社会工作者往往为案主规划的方案与其实际不符,出现脱节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强调社会工作者的对象发展规划能力。

  制定发展规划不是社会工作者或者机构单方的行为,而是和案主一道,充分发挥案主的能动性,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协助案主制定发展规划:第一,社工重述案主的问题;第二,协助案主列出与问题相关的因素;第三,协助案主发掘周边资源,明了自身优势;第四,深度访谈了解案主的发展意向;第五,协助案主确定解决问题的优先次序,帮助案主确定如何使用自己的优势资源;第六,协助理清思路,和案主达成共识,最终形成发展规划。制定出一个好的发展规划需注意四个方面:第一,规划与案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匹配;第二,应该建立在环境资源许可的范围内;第三,规划与社工机构的功能相对一致;第四,案主和社工共同协商共识的结果。

  (二)问题评估能力

  社会工作中,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系统地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评估有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两大类。 但是在实务中,社工更应该强调过程评估中的问题评估能力,即通过和案主的多次接触,对案主问题的根本原因有所判断,对是否有相关资源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有所判断,对是否超出机构服务范围有所判断。这种能力一般在社工接案初期尤为重要。但是在实务中,工作者容易将问题简单的归因,对需要利用的资源想得过于容易获得或者难于获得,把社工机构的职能扩大化,这样的问题评估,就相当于站到了错误的起跑点上,结果必然是沿着错误的方向前进。所以,问题评估应遵循的四个原则是个别化,双方参与,警惕价值观偏见和避免将问题简单归因 。如果要提升这种能力,社工应具备较强的问题发现意识,敏锐的信息捕捉意识和较强的知识积累。

  (三)资源整合能力        

  社会工作中的资源整合,是指社工或机构在专业理念指导下,根据案主需求,对案主身边、社区周边的资源,通过有效的争取和合并,以为案主增能所用。“资源整合能力”在社工实务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它不仅需要社工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实践能力,比如工作者需要了解资源,和确定这个资源是否可以提供帮助,如果可以,工作者需要很好的沟通技巧和专业水准联系资源,并为案主很好的服务。

  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大多数社工在整合资源的同时会忽略或者浪费某些资源。为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目标,资源整合能力是必须有所提高的。比如在接案时,我们需要充分地收集材料,比如案主的兴趣、人格特征、自我防卫机制以及智力水平,以及案主身边的资源如家庭环境、朋辈环境、社区环境和工作环境。经过充分了解周围环境,给案主提供一些支持和平台,这些便成为解决案主问题的重要资源。当然,在整合资源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出注意如下几个方面:资源的可获得性,即资源拥有人能否将资源共享;资源的有效性,即资源在多大程度上能为增能提供服务;资源的交换性,即有的资源是需要用钱购买的,有的是需要用其他资源来交换的;案主的能动性,即案主能在多大程度上合理地使用资源。

  (四)专业角色扮演能力   

  社会工作中的角色扮演,是指社工在助人过程中或执行计划中去充当某个角色或某些角色,以使让案主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效果。由于案主的问题不同,所需要的帮助不同,因此社工在其介入过程中,面对不同的工作阶段以及不同问题,扮演的角色也会不同。所以社会工作者需要提高自己专业角色扮演能力尤其是在多样的角色转换之中。

  在助人实践中,社工主要有五种角色。第一是使能者,即社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巧使得案主发挥自己的能力,使案主自身发生改变。第二是联系者,对案主实施有效的帮助,在很多的情况下要动用一些资源。第三是教育者,有些时候需要工作员作为榜样做一个人际关系的示范者,做一些角色扮演和角色示范。第四是倡导者,当案主不能得到合适的服务时,工作员需要利用自己的权利和身份,积极倡议机构实行一些改革或动员一些人去正确合理的资源和权益。第五是治疗者,工作员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帮助案主的郁闷情绪得到宣泄并且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

  (五)过程控制与引导能力

  社会工作中的过程控制,是在方案实行当中过程有缓有急,有先有后,并根据特定的情况特定的时间,来安排与引导,最终是为了让案主得到最好的增能效果。过程控制既指助人方案每个环节的实施进度控制,又指每个环节实施时的细节控制,一旦助人过程出现偏差,能够及时引导案主和资源占有者按照既定方案去发展。所以,提高过程控制与引导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在实务中,有的社工不掌握技巧,运用自身的权力去控制而忽略其他因素,不当的过程控制会使案主对自助失去方向,对社工失去信任,甚至产生反感或关系破裂。加强过程控制与引导能力,需要社工从多个方面加强修炼。第一,社工应具备基本的助人素质,如自我察觉,接纳,同理心等;第二,社工应具有开放性的态度,具备专注和应对问题的能力。第三,社工应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如专注,倾听,鼓励支持,自我流露等。如果要积极引导案主,特别是引导案主透露内心世界,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就尤为重要。

  (六)同理与沟通能力

  同理在社会工作是尤其强调的,它是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也是能否与案主建立信任关系的关键点,也是沟通会谈的主要技巧。这是做好社会工作的前提。同理是一种设身处地的态度,能够站在他人的立场来理解其行为与感受。在某些程度上,同理的程度越高,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心理距离越近,彼此的信任关系就越强,工作就越富有成效。当下,提升同理与沟通能力是社会工作者最需要最直接的要求。

  在实务中,有些社工在表达同理中显得不够真诚与耐心,这样就不利于与案主建立信任的关系,更不用说顺利地完成工作了。据此,表达同理之前需要遵守几项原则:第一懂得尊重,懂得接纳;第二真诚坦白;第三公平平等;第四善于倾听。在表达同理的同时,需要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主要强调六点:第一,不批评、非控制的态度;第二,平等、协商的态度;第三,关注;第四,语言;第五,积极倾听和适当的回应;第六,敏锐地察觉对方身体语言的意义,辨别对方的情绪反应并有效地处理。

  (七)处理突发事件能力

  突发事件,就是指在事先没有通知、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有一定的破坏力,一定的影响力的事件,具有明显地不确定性。社会工作中的突发性事件主要是在助人过程中遇到的意外问题和纠纷。作为社工,需要理性冷静地处理,并引导案主按照预期计划实行。

  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尽可能不因自己的原因产生突发事件。这就要求社工一是有科学的态度,如包容、理性。二是懂得分享,能体验他人的情绪,分享他人的痛苦与快乐。第二,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这方面要求社工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一是要沉着冷静,敏锐冷静地察觉出问题所在,能有效加以处理。二是要稳定,稳定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三是懂得焦点回归,就是把问题抛回案主,推动案主自己解决问题。值得关注的是,在活动前把各种可能产生的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考虑周全,也是正确处理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在面临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情绪稳定。

  (八)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

  自我调节学习是指社工为提升自身素质和技能,通过主动运用与调控认知、动机与行为的过程。社工的自我学习强调社工能积极激励自己用合适的策略进行学习。

  根据自我调节学习理论,自我调节学习主要包括自我评价、目标设置、策略执行。自我评价是指社工要根据自己先前的表现和结果来评价自己在某方面现有能力与水平。目标设置包括社工分析自己优劣势、设置目标、计划和改进的学习策略。社工要进行自我调节学习,可从三个方面做起。一是确立学习目标,二是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三是把学习作为一个积极的过程去探究、追求与享受。

  (九)专业方法运用能力

  社工的专业方法非常多且非常复杂,不仅要秉持各种原则还要长期积累实践经验,比如个案工作中常用的专业方法:人本治疗理论和方法、行为派治疗理论与方法、危机干预和家庭治疗等。如小组工作中常用的模式:社会目标模式、互惠模式、治疗模式、和发展性模式等。或者按领域分,老年社会工作的人生回顾疗法和验证疗法;残疾人社会工作的社区康复模式和职业康复模式;妇女社会工作的性别分析法等。任何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清晰可见,但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效果,主要靠于自身的方法运用能力,所以我们需要锻炼我们的分析能力,评估能力以及自身素质。

  从上述对社工需具备九种能力的阐述,可以看到,有的能力是需要以其他能力为基础的,有的能力是需要把理论在实务过程中有意识运用形成的,有的能力是与社工个人基本素质密切相关的。但是不管怎样,如果想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这九种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只要社工有意识地去强化,都会得到有效提升。


8 g/ ~$ h, y0 J* P! q

  参考文献:

  刘梦、张和清,2003,《小组工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柏年 罗观翠 《小组工作——社会工作系列教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3

  隋玉杰、杨静 《个案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郭德俊 《动机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方平 张咏梅 郭春彦 成就目标理论的研究进展 心理学动态 1999,1, 70~75.

  (美)法利,(美)史密斯,(美)博伊尔著,隋玉杰等译  《社会工作概论》(第十一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 Z# k. @! y) ?" M; W. Z5 f

来源:中国社工时报


, s+ b1 x4 m) g% @) i
. H, U" i4 s) z) l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14 23:49 , Processed in 0.173672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