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5091|回复: 1

[其他好书] 《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10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心理引言:这个世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相对于交谈,他们更喜欢聆听,相对于参加喧嚣的聚会,他们更倾向安静的阅读;他们致力于创造却不愿自我推销;他们宁愿一个人独立工作也不喜欢加入到小组的头脑风暴之中。虽然,他们常常被贴上“安静”的标签,但我们必须承认,他们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梵·高的向日葵到个人电脑的发明等等。   ——心灵咖啡网


书名:《安静》
作者:(美)苏珊·凯恩 著,高洁 译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09月01日

        内容简介:
本书充满激情,既有给人深刻印象的研究,也有深入人心的真人真事,它向读者们展示了内向者是如何戏剧性地被低估,揭示了在这个错误的过程中世界失去了什么。作者带领读者从戴尔·卡内基的出生地到哈佛商学院,从托尼·罗宾斯的研习班到福音派大教堂,追溯20世纪外向理想型如何崛起,并探索其久远的影响。作者还采访了那些张扬、热情的美国学校里格格不入的亚裔学生,她质疑美国商业文化的主流价值观,认为在这样的价值体系中,创造力会因强制性合作而被抹杀,内向者的领导潜质也会被忽略。她运用了最前沿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揭示外向者和内向者之间的惊人差异。

       心理学看点:潜意识 疗愈 创造 励志  
      心灵咖啡推荐理由:苏珊以众多的事实和心理学、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为依据,说明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在哪里。苏珊并不想发动内向性格者“暴动”,而是教他们如何“假装”外向,如何既保持内向,又成为演讲、社交和销售达人。最重要的是,她向人们展示了内向性格者的心灵秘境,告诉世界如何去了解、包容、支持和爱上内向者。
       精彩书摘:
      何时你该戴上外向的面具?
      每个人都有很多个社会自我,这是由于人们总是要面对很多不同的社会群体,而且会非常在意这些群体的意见。于是通常情况下,人们就会在不同的群体面前表现不同的自我。  
      —威廉·詹姆斯
      布赖恩·利特尔教授曾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师,也是3M教学奖获得者,有时这项奖也被称为大学教学的诺贝尔奖。利特尔教授身材矮小,戴着一副眼镜,有一丝固执,也有一点可爱,他的声音是充满了磁性的男中音,讲话的时候习惯一边如唱歌一般断句,一边在讲台上走来走去,用老派演员的方式把强调的辅音和元音拉得长长的。人们说他像是罗宾·威廉斯和爱因斯坦的结合体,当他讲笑话逗乐台下的听众时,他看起来比他们还高兴。他在哈佛的课程总是座无虚席,下课的时候根本不需要铃声,大家的掌声就足以说明他受欢迎的程度了。   
      相比之下,我笔下的这个人似乎就完全不同了:他和妻子住在一间隐蔽的、坐落在遥远的加拿大森林的房子里,儿女和外孙偶尔会来看望他,其他的时候基本只有他们两人。他会在空余时间写乐谱、读书、写书、写文章,也会给远方的老朋友发邮件,他把邮件称为“电子书信”。社交的话,他更喜欢一对一的对话。聚会上,只要他有机会或者借口“呼吸一点新鲜空气”,他就一定会逃离那个喧闹的地方,同朋友进行一些安静的交谈。如果他被迫外出太久或者被卷入任何带有冲突性的情境,他就会生病。   
      如果我告诉你那个舞台上的王者教授和这个喜欢宁静的内心生活的隐士是同一个人,你会觉得惊讶吗?如果你考虑到我们会因为情境不同而有不同的行为举止的话,你也许就不会为此而感到吃惊了。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灵活性,再来讨论内向者和外向者的差异是不是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呢?对于内向和外向的概念进行这样的对立区分是否合适:内向者是贤明的哲学家,而外向者则是无畏的领导者?内向者是诗人或者科学呆子,而外向者则是运动员和拉拉队队员?会不会有些人两者兼具呢?   
       心理学家称之为“性格与情境”之争:那种混合的性格特征是真的存在,还是人们根据情境不同而作出的改变?如果你同利特尔教授交谈,他会告诉你,抛开他的公共形象和教学上的荣誉,他其实是个非常忧郁的人,绝对的内向者,这一点不仅仅是从行为学角度来说,从神经心理学角度讲也是如此(他用我在第4章介绍过的柠檬汁测试做实验,果然分泌了很多唾液)。这似乎可以将他列进“性格”一端:利特尔认为性格特征是存在的,正是这些特征将我们的生命塑造得如此深奥,它们是基于心理机制的,而且在人的一生中是相对稳定的。支持这个观点的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希波克拉底、弥尔顿、叔本华、荣格,还有近期功能磁共振成像和皮肤导电实验的先驱。   
      站在另一端的则是一群被称为情境主义者的心理学家。情境义认为,我们对一个人的概括,包括那些我们常常用来描述他人的词—害羞、积极进取、认真、无主见的—都是种误导。世界上不存在核心的自我,有的只是在X情境下的自我、在Y情境下的自我,以及在Z情境下的自我。情境主义的观点在1968年获得极大发展,心理学家沃尔特·米舍尔出版了《性格与评价》一书,大大挑战了混合性格特征一说。米舍尔认为情境因素比性格特征更能有效地解释布赖恩·利特尔这类人的行为。   
      此后的数十年间,情境主义学说一直占据上风。后现代主义观点的自我也在这个时期形成,它受到了理论家的影响,比如《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的作者欧文·戈夫曼,因此他们认为社会生活是种表现,而社会生活中的这张面具其实就是真实的自我。很多学者甚至怀疑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性格特征。那时,人格研究学者们几乎找不到工作。   
      正如先天—后天的争论渐渐被互动论取代一样,事实上这两者共同造就了我们,它们之间也在互相影响着,性格—情境之争也经过更为细致入微的探索,被新的理论取代。人格心理学家获悉,我们会在傍晚6点钟的时候感受到自己的社会属性,也会在夜里10点的时候感觉到孤独,而这些波动都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取决于情境。但是他们也强调,诸多证据显示,这种现象是有前提的,无论你的情绪有多少种波动情况,混合型的性格是的确存在的。   
      最近,连米舍尔也承认了性格特征的存在,但是他认为它们也是在某种模式下才引发的。比如,有的人在同事和下属面前很强势,而在权威人士面前就会很温和;另外一部分人则恰好相反。那些“排斥敏感”类型的人在他们有安全感的时候,往往是温暖而富有爱心的,而当他们觉得自己被排斥的时候,也会表现出带有敌意的情绪和一定的控制力。   
      然而这种看似安逸的妥协却引发了我们在第5章曾探讨过的自由意志的变化。我们知道,我们在自我塑造和行为方面还受到生理学的限制。那我们是应该尝试操控自己的行为使其在一个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还是应该简单地做回自己就好呢?在什么情况下控制自己的行为会成为徒劳,在什么情况下又会让我们苦不堪言?   
      如果你是个在美国公司工作的内向者,你应该像杰克·韦尔奇在《商业周刊》网络专栏上写的那样,在周末的时候尽量保持自己安静的本性,在工作日里努力“走出自己的世界,流露出混合的性格,跟你的团队和同事联系,调动起你可以控制的一切能量”吗?而如果你是个外向的大学生,你应该让你的周末回归本我变得疯狂起来,上课的时候专注于学业吗?人们真的能如此收放自如地控制自己的性格吗?   
       我所知道的唯一能回答这些问题的答案来自布赖恩·利特尔教授。
       1979年10月12日,利特尔参观了位于黎塞留河上游、蒙特利尔以南40公里的圣让皇家军事学院,他的任务是向一批高级军官致辞。通常内向者在演讲前会作一定的准备,他也将演讲的流程完整地准备过,不仅排练了他的言辞,还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加了进来。即使是在演讲过程中,他也处在他所谓的典型内向模式之中,不停地观察听众有没有出现厌烦情绪,并在需要的时候对演讲的内容作出适当修改—这里要有一个数据参考文献,那里要引用一句译者的幽默段子。   
       他那次演讲非常成功(此后每年他都会被邀请来作演讲),然而接下来学院的邀请却让他不安起来:学院邀请他参加高层午餐。利特尔下午还有一场演讲,他知道那一个半小时的闲聊会要了他的命,他必须为下午的演讲充电。   
       他很快想到了解决办法,他说他对船舶设计非常热爱,所以他希望学院的领导允许他到黎塞留河畔去欣赏一下往来的船只,然后他整个午餐时候都面带欣赏的表情在河边来回散步。
       多年来,利特尔每年都会到这所学院作演讲,而每年的午餐时间,他都会在黎塞留河岸上沉溺于他假想的兴趣之中—直到有一天,这所学院搬到了内陆。没有了黎塞留河的掩护,利特尔唯一能逃避的方法就是躲进卫生间里。每次演讲结束,他都会飞快跑进卫生间里,找一个空位躲起来。有一次,一位军官从门下的空隙看到了利特尔的鞋子,于是开始侃侃而谈,此后利特尔不得不把脚撑在厕所的墙壁上,这样才能逃出他们的视线。(如果你是个内向者,那么你可能知道拿厕所当庇护所实在是个见怪不怪的现象。)“演说结束后,我会躲进第9个厕所间。”利特尔有一次告诉加拿大著名的脱口秀主持人彼得·佐斯奇。“每次节目结束,我会躲进第8个。”佐斯奇回应道,完全是模仿利特尔的口气。
       你可能会感到疑惑,像利特尔教授这样的超级内向者,是怎样让自己在公开演讲中做得这么好呢?利特尔说,这个答案非常简单,而且同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开创的心理学新领域相关,那就是自由特质理论(Free Traits Theory)。利特尔相信混合性格特征和自由特质是共存的。自由特质理论认为,我们天生的因素与文化赋予了我们某些性格特征,比如内向,但是我们可以在某些“个人核心项目”中超越自己的性格限制。   
        换言之,内向者可以为了他们认为重要的工作、他们爱的人,或者任何他们重视的事情而表现出外向者的一面。自由特质理论解释了为什么一名内向者会让他外向的妻子去参加一个惊喜派对,或者参加女儿的家长会。同样,自由特质理论也解释了一位外向的科学家如何能有条不紊地在实验室里工作,也解释了为何一个随和的人可以在商业谈判中变得坚强,为何一个脾气古怪的叔叔在带着他的侄女去吃冰激凌时可以变得很温柔。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了自由特质理论适用于很多不同的情境,这使它更适合那些生活在外向理想型理念之下的内向者。   
       利特尔认为,当我们参与到那些个人核心项目中时,我们的生活质量会有大幅提升。这些个人核心项目主要是指我们认为有意义、可以进行管理、没有太大的压力,还会得到他人支持的事。当别人问我们“近来可好”时,我们可能会给出一个随意的答案,但是我们真实的反应却是对方在询问那些我们的个人核心项目进展如何。   
      这也就是为什么利特尔教授这个绝对的内向者,会作出如此激情四溢的演讲了。他就如同当代的苏格拉底,深爱着他的学生们;为他们打开视野和致力于促进他们的成长,是他的两大个人核心项目。利特尔在哈佛的办公时间里,学生们在走廊上排起长队,好像他会给他们发放免费的摇滚音乐会门票一样。20多年间,他的学生每年都会让他写数百份的推荐信。他的一个学生提到他时写道:“布赖恩·利特尔是我见过的最吸引人、最有趣也是最有人文关怀的教授,我甚至都无法解释他对我生活中无数的方面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因此,对于布赖恩·利特尔而言,认识到他的个人核心项目得以成功、解决他的天性所造成的障碍需要一些额外的努力,这就不难理解了。   
      乍一看,自由特质理论似乎同西方人所珍视的文化传统背道而驰。莎士比亚那句脍炙人口的建议—“对自己忠诚”—似乎已经成了印在西方人基因深处的哲学。很多人会对戴着面具的自我感到不安,哪怕只有一小会儿。如果我们告诉自己那个伪自我才是真实的,而后表现出非自我的特征,我们最终会爆发,甚至会毫无缘由地抓狂。利特尔这个理论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如何巧妙地解决这种不安。是的,我们只是装作外向,没错,这种不真实在道德上也是模棱两可的(更不用说让人筋疲力尽了),但如果这是在一项与爱相关的项目中,或者是一次专业性的要求,那么我们所做的便正是莎士比亚所推崇的理想。
      当人们对自由特质运用自如时,很难相信他们所做的是超越自身性格特征的事情。每当利特尔教授说自己是名内向者时,他的学生们往往会深表怀疑。但是利特尔绝对不是个特例;很多人,尤其是那些处在领导地位的人,都处在某种程度的外向伪装之中。比如我的朋友亚历克斯,他在一家金融服务公司做公关主管,在完全匿名的情况下同意接受一次绝对坦诚的采访。亚历克斯告诉我,外向伪装是他在七年级时就教会自己的事情,那时他觉得其他的孩子都欺负他,所以他要变得外向。   
     “我绝对是你知道的人当中最和善的,”亚历克斯回忆说,“但是这个世界却不是这样的。问题就在于,如果你是那个唯一的好人,那你就完蛋了。我绝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欺负的对象。那么这里的生存法则是什么呢?还真的有这么一个类似生存法则的东西。我得让他们都听我的。如果我想做一个和善的人,我就得掌管这所学校。”   
      可是怎样才能从A到B呢?“我开始研究社会动态学,我保证我知道得比你认识的任何人都要多。”亚历克斯这么告诉我。他观察人们说话的方式、走路的方式,尤其是那些占据主导地位的男士。他开始调整自己的性格,既能让他保持腼腆、可爱的孩童本性,又能不再受人欺负:“任何强硬到可以摧毁你的东西,我都会想‘我要去学’。所以到现在为止,我刀枪不入、无坚不摧。因为只有这样,人们才不会给你小鞋穿。”   
       亚历克斯还从他天生的优势中获益。“我知道男孩子基本上只做一件事—追女孩子。他们得到她们,又失去她们,谈论着她们。我想:‘那简直就是迂回。我真的很喜欢她们。’这也就是亲密关系的开始。与其坐在那里讨论女孩子,不如去了解她们。那时我已经跟几个女生有过交往,而且我很擅长体育,有两把刷子。还有,每过一段时间,你就得杀鸡儆猴,给他们敲敲警钟。”如今,亚历克斯完全是一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领导风范了。我从来没有见他心情不好过。但是,如果你在谈判桌上遇到他,你会看到他好战的一面。而如果你打算跟他共进晚餐的话,你就会看到他内向的一面了。   
     “我可以除了妻子孩子之外,没有任何朋友。”他说道,“看看你和我。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之一,我们真正交谈的次数有多少呢,除非你给我打电话!我不喜欢社交。我的梦想是跟我的家人生活在上千英亩的土地上。在这个梦境里你找不到任何朋友。所以不管你看到的我的公共形象是什么样子,我还是个彻头彻尾的内向者。我觉得从本质上讲,我还是我。我非常腼腆,但是我会想办法去弥补这一点。”
       然而我们中间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样超越自己性格本能的事情呢(暂且不论我们愿意与否)?也许利特尔教授刚好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很多公司的总裁也有表演的天赋,那么其他人呢?若干年前,心理学家理查德·利帕尝试过回答这个问题。他召集了一组内向者到他的实验室,要求他们假装在给学生们上一堂数学课,要变得像一个外向者一样。接下来,利帕和他的研究小组拿着摄像机开始录像,测量这些内向者的步幅、与“学生们”之间的眼神交流情况、讲课占课堂总量的比例、语速和音量,以及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长。他们也通过记录下来的声音和肢体语言,来评估他们普遍意义上的外向行为。   
       然后,利帕对另外一组真正的外向者也进行了以上的实验。他发现,尽管后一组要更外向一些,但很多伪装外向者也足以令人信服。如此看来,大部分人还是知道如何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伪装的。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这样一点,但我们的步幅、讲课的时间和脸上的笑容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暴露我们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了。   
       当然,我们可控制的自我表达程度还是有限的。部分原因我们称之为“行为泄露”,也就是说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通过我们的肢体语言暴露真实的自我,比如:在某一个时刻,外向者会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而内向者则会微妙地将视线移开;对一个有技巧的演讲者来说,他们可能会把受众当成一种负担,而外向者则会只会把演讲进行得更加有趣。
        本书目录:  
      自 序
      引 言 南北性格
      第一部分
      外向理想型
      第1章 那群“不可一世又招人喜欢的家伙”的崛起
      第2章 魅力领导的迷思
      第3章 当合作扼杀了创造力
      第二部分
      你的生理学倾向是真实的自己吗?
      第4章 性情= 天生的命运?
      第5章 超越性情
      第6章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政治家,而埃莉诺却道出了良知”
      第7章 华尔街崩溃了,巴菲特成功了
      第三部分
      外向理想型充斥于所有文化传统中吗?
      第8章 软实力
      第四部分
      如何去爱,如何工作
      第9章 何时你该戴上外向的面具?
      第10章 沟通障碍
      第11章 鞋匠与将军
      终章 仙境
      注释一:贡献者
      注释二:关于内向者和外向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2-28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喜欢这本书,内向者并不输外向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7 16:36 , Processed in 0.096619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