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89|回复: 0

[华南] 社会组织蓬勃背后难掩尴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2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身份不明”一直是众多草根社会组织面临的困境。幸运的是,从7月1日起,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的外,全省社会组织可直接申请登记。社会组织从被人管到自己当家,政府从管理到服务,角色的转换留下诸多思考:没有业务主管单位后,社会组织自身的建制以及发展被提上日程。  南方日报记者近日在东莞、深圳走访发现,尽管登记门槛下调,社会组织蓬勃发展,但仍有不少社会组织在“转正”之路上面临尴尬:在一些社会需求大的行业中,准社会组织硬件难达标,政府政策亦难以帮扶。如何破解这一难题?业内人士指出,这既要求政府探索更具新意的帮扶措施,也需要社会组织着力加强自身的规范化建设,更需要全社会共同寻求答案。
4 I7 g+ i- h% G# R  j1 }& i, _# O  松绑后仍无力“转正”
/ O1 ?3 Y/ U6 |. M8 w  不转正还能以“灰色身份”勉强办下去,一旦提出申请就更加麻烦
5 {8 f# T. f5 \/ `9 t5 d  东莞的民营康复机构大多仍在观望。社会组织登记降低门槛的消息,并没能让他们高兴多久。! u! f: o, F- L/ Z2 p* y/ A
  记者了解到,东莞有20多家民营康复机构,由于东莞针对于残疾儿童的社会服务发展缓慢,近些年出现的民营康复机构,填补了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市场空白,在民间的口碑也颇为不错。但目前,这些机构大多以工商法人或“黑户”的身份存在。
# w0 I1 `8 w' w& @# N+ U- l  过去,由于找不到可以挂靠的主管部门,这些民营康复机构登记“转正”希望渺茫。直到东莞对服务性社会组织登记进行松绑,找“婆婆”的时代才画上句号。& O, J& j* C4 W
  “我们看到了社会组织‘转正’敞开了一条门缝,但是门槛依然很高。”东莞向日葵儿童康复中心负责人熊华告诉记者。0 W* e: p7 U  p+ h
  率先提出转正申请的东莞星儿智康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遭遇,给东莞有意“转正”的民营康复机构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星儿智康顺利找到业务主管单位,通过了名称审核,但“转正”之路便到此为止——它至今未能通过消防验收。星儿智康将场地搬迁两次,但在硬件设施方面仍旧难以达到消防验收标准。
) y4 T, n- J$ S8 I! O; V  熊华说,星儿智康的遭遇让不少康复机构望而却步,要想消防达标,必须改造硬件,这笔投入可能要一二十万,但是,东莞的民营康复机构大多还处于收支平衡的边缘。
: ]# I# [2 g9 H% Y0 Z  在消防验收之外,要拿到合法“身份”,还需要通过严格的卫生验收、师资验收。
" M* x9 h, v& u' x; t- H& f' O% g  熊华说,按照卫生标准,机构要建有独立厨房,生熟食要分开,这需要一大笔改造资金;按照师资标准,教师要具备特殊教育的相关证书,这也只有极少数机构能够达标。, j5 N0 s! P0 A0 x5 L; h5 ^+ ~& w3 C
  熊华还有一些“隐忧”。因为按照相关程序,通过名称核准之后,申请机构有3个月的改造时间,此后消防部门开始验收。如果不能通过,将被要求一直整改直至达标。星儿智康目前面临的正是这种局面。- Y3 {# _; x' {% H
  松绑登记是好事,走规范化的路子,可以承接更多的社会服务,得到更多自筹以外的资金开展服务。随着社会组织建制规范化日趋潮流,不少社会组织无疑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东莞仍有不少康复机构宁可不要合法“身份”。一家康复机构负责人说:“不转正还能以‘灰色身份’勉强办下去,一旦提出申请就更加麻烦。”
: b6 L1 H! |' {8 w  截至目前,东莞仅有两家民营康复机构成功转正。已经通过名称核准的10多家康复机构,仍然在为消防达标而努力。
2 c' Z; n- @$ ~; @& Y  成长的致命困扰% b9 ~% J8 _) F; z+ ?
  转正需要消防、卫生和师资等方面的严格考核,一些拿到“出生证”的社会组织也因消防不达标难以开展活动
4 l+ |) |6 j+ q8 ^* M  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显然不止一道。记者在东莞了解到,在获得取消挂靠单位、放开名称核准的政策优惠后,社会组织还要面临消防、卫生和师资等方面的严格考核。相比目前已经降低的门槛,这些法规范围之内的硬性指标很难松动。此外,登记注册要资金、请专职工作人员要资金、独立财务核算和管理也要资金,巨大的资金压力让草根社会组织有些吃不消。
  h/ d. ]+ P% P0 i" f8 R  以消防标准为例。由于康复机构属于残疾儿童密集聚集的场所,现行的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对此类场所的耐火等级、楼层设置、安全出口、安全疏散等建筑防火设计都有明确的要求,并且比其他一般场所更为严格。这些硬性标准包括:每个防火分区的楼层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市政给水、天然水源不能满足室内外消防用水量的,应设置消防水池;儿童活动场所不应设置在四层及四层以上楼层或地下、半地下建筑内。事实上,这些标准既是法规所限,亦是情理所求——儿童理应获得更高层次的保障。
% ~! `1 y3 d* B/ s/ E0 M+ m  因消防不达标无法开展活动的除了“灰色”社会组织,还有一些拿到“出生证”却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的社会组织。. \. Z( }5 h; S$ P# O
  深圳一家从事社会服务的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注册之前,他们在深圳社会组织实验基地接受了注册辅导、能力建设、战略咨询、组织评估和资源平台搭建等培训,各方面的能力建设都得到了提高。随后,机构顺利注册,当时注册的办公场地由社会组织实验基地提供。不过,对其来说,最关键的是为服务对象开展活动所需要的活动场地。经过努力,他们先后与一些基层政府部门达成合作,由对方提供免费的场地供其开展训练活动。同时,因为服务需要,他们最近在龙岗租了一块场地,准备开展训练活动。然而,头疼的是,该场地位于城中村,属于农民房,消防一直不过关,所以无法到民政部门登记。
$ T& D" w1 B  E( W  s  为什么会选择在城中村租活动场地?该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这里的场地租金很便宜,每平方米才20多元一个月,我们租了1300平方米,而且交通便利,周边生活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之前我们在南山租了一块活动场地,每个月每平方米的租金就要70元,半年之后承担不起租金,只好搬走。”. |5 D: A( Q+ c# ~; A' u! s
  对于这块难得的活动场地,机构负责人和服务对象进退两难。一方面,他们很想通过主管部门或者媒体关注,与龙岗消防进行沟通,看看能否协商解决;另一方面,又怕无法开展活动。“我们也知道,消防事关生命安全,是硬指标,绝对不能马虎,但我们也很无奈。”该负责人表示。
5 |6 @7 A  c: _3 u; A  f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L( v/ p: @2 G  社会组织要享受优惠政策必先通过审核,而要通过审核又需要政策和资金扶持,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跨过门槛
% m2 E( s- g' ^( v2 e  事实上,消防、卫生等注册门槛不可能降低。东莞市消防部门就表示,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疗养院等场所人员逃生自救能力不强,人员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人员伤亡。对类似机构依法严格要求执行标准,并不是针对个体故意设置门槛,而是为了保障更广泛的社会利益。
$ f0 Y) c: Y( l/ \9 r0 v8 a  深圳对这些标准也毫不松动。深圳市民管局局长马宏就认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要有相应的场地,场地自然应该要符合消防、卫生方面的要求。特别是服务性社会组织,比如民办养老机构,开展服务的对象为老人,要求则更高,不仅硬件要达标,而且要符合民办福利机构的技术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服务的质量和被服务对象的权益。“服务老人、孩子的机构,如果消防方面不达标,万一着火酿成惨剧怎么办?所以要严格遵守。”
8 @2 e* w) D' \6 ~7 A  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表示,在即将出台的东莞社会组织管理改革方案中,东莞将“再降低门槛”,至于如何降,还有待省里下发指标。该部门预计,“再降低门槛”主要是简化社会组织登记注册的程序,在消防、卫生等验收依然需要安全方面的证明。0 H" H# [5 f7 G: j! o
  但与此同时,向往“转正”的社会组织仅靠自己的力量却难以越过这些门槛。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称,由于无法获得合法身份,东莞民营康复机构目前除服务收费之外,几乎没有其他资金来源,长期处于亏损边缘,更难谈得上积累与发展。9 r+ V- ]+ i" U  k% k) v; @8 l
  这样一来,社会组织要享受优惠政策必先通过审核,而要通过审核又需要政策和资金扶持,这便陷入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怪圈。7 w; M" z% Y6 [7 M" a7 |+ o
  草根社会组织所面临的双重困境正在于此,自身硬件难达标,政策亦难帮扶。而在社会组织改革推进之时,这种尴尬局面显得更加突出。
' K9 d' X- ^2 A  社会组织“单飞”
+ Y- q+ F& X. c$ ~- f5 g$ ]. V  政府要管更要扶7 R1 X1 G$ B" ~8 {; b1 c  h9 w
  ■支招
* F1 A$ X& p- _3 M2 R7 U0 e. x  如何破解社会组织尴尬困境?
* e+ k) X4 a3 C0 [; D+ U  东莞市民间组织管理部门表示,这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该部门正在与民营康复机构的业务指导单位东莞市残联相互联动,主动进行业务咨询和办理,并对准备转正的机构进行现场辅导。市残联也已成立专门的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民营康复机构共同面对“转正”难题。
) w+ k6 R3 R4 H  ?4 x  那么,对于刚刚起步阶段的社会组织,没有钱租场地怎么办?对此,深圳市民管局局长马宏告诉记者,深圳现在正在大力推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十二五”期间,深圳要建成700家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居民提供相关的老人、妇女、青少年、儿童服务等多项服务,目前已经建成100多家。因此,社会组织要发挥资源整合的能力,扬长避短,通过自己的专业特长以及对公益服务的热情和熟悉,与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合作,为需要的人群提供服务。
9 s6 q% U2 T  O+ k1 l  z  此外,深圳一些还未通过注册的社会组织创办人则建议,对于一些规模不大,而且对办公场所等硬件条件要求不高的社会组织,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提供支持,比如在消防合格的孵化基地中,辟出专门场所,或者允许多个社会组织共用一个场所。同时,为社会组织提供一些免费的活动场所,因为有些社会组织是不定期开展活动,而有些是定期甚至是每天都要开展活动,他们需要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而让社会组织自己花钱去租场地,根本负担不起。7 g# f+ r$ A* z6 D0 {5 P% c6 J8 k0 t
  在扶持社会组织的过程中,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5 G+ \( z, V% x( }% n, j  随着深圳社会组织的快速增加,深圳在孵化基地的建设上多管齐下。记者了解到,深圳团市委下属的青年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已经于5月23日正式挂牌,成为培育社会组织的又一个重要机构。截至目前,进驻该基地的社会组织已经多达35家。7 V1 l+ C  q4 Q# l/ c) |& z7 M3 T0 z
  针对登记注册后开展公益活动缺乏场所的情况,深圳团市委社会组织联合会总干事曹文瑞表示,深圳团市委下属的青年社会组织总部,主动拿出一些办公场地,供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另外,对于加入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的社会组织,联合会也会积极协调会员单位,帮助社会组织解决临时性活动场所。
5 G5 w" m2 `: X  y% P  今年5月21日,“深圳市妇女社会组织服务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的负责人之一宁理告诉记者,“服务基地成立之后,前来咨询的社会组织很多。但是因为场地有限,还需要对申请的机构进行评估,选取其中的一部分提供孵化、培训、办公场地等支持。目前,有20家已成立注册的妇女社会组织进驻服务基地,另有7家社会组织已申请孵化。”
0 ]$ A7 f: h. Z/ ^  由此可见,社会组织松绑已是大势所趋,各级政府肩上的任务并不是轻了,而是重了,重在要转变为监督与服务并行——既要让社会组织建制有章可循,也要让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有服务可依。
6 y% I$ m1 E7 N& q' F  (策划统筹:王军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李书龙 欧雅琴 杜啸天 杨磊 实习生 陈宇)
& N$ K* Y0 L& S0 _( W5 h9 s  (编辑:林湄)
2 U) P3 ~$ K* C5 ^3 |7 m0 |  C0 \
) l) J$ y4 n) ?3 [
4 U0 R4 r; L# `9 y+ u. p本文来源:http://theory.southcn.com/c/2012-07/10/content_50476261.htm. v8 n- m1 k4 Q# H* p7 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1-4 18:07 , Processed in 0.07833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