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165|回复: 2

[时评] 新华视点:专家点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大亮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6-13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新华视点”记者 赵超、谭浩)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我国人才发展怎样布局?急需哪些人才?哪些政策会让各类人才受惠?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多位专家,请他们对人才纲要中的亮点进行了点评。 “中国模式”核心竞争力将从人口转向人才 【条文】人才资源总量从现在的1.14亿人增加到1.8亿人,增长58%,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6%,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廉价而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大军是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中国模式”的核心构成因素。这一模式取得的成就可谓举世瞩目,但其缺陷也日渐明显,诸如低附加值、低端产业增长、高能源消耗等,都亟待纠正。 【点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表示,当今世界,谁抢占了人才培养、吸引和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赢得未来。制定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是中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重大战略选择。 王辉耀说,如果继续维持低价劳动力付出的发展模式,中国呼吁了多年的“内需经济”和“转变发展方式”就无法实现。“解决这一问题,只能是让‘中国模式’在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从‘人口’转向‘人才’,对现行‘中国模式’进行修正,进行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发展知识经济,打造创新型国家。大力提高国民素质,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是时代要求和历史选择。” 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 【条文】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背景】在实际工作中,不少地区和单位讲的是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实际做的是“见物不见人”;讲的是把人才放在“战略地位”,实际做的是人才“略占地位”。 【点评】北京大学副校长、经济学院院长刘伟说,对以往30多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增长速度人们通常并不怀疑,但人们对为实现增长的方式往往有疑虑。人才优先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经济增长和发展越来越多地依靠效率的提高,而不是主要依靠投入量的扩大或规模的扩张。而在各类要素中,人才是第一要素,要使经济增长和发展主要依靠要素效率的提高,首要的是人才要素的效率提升和贡献度的扩大。只有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才可能切实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用好、用活人才 【条文】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背景】学而不用等于不学,学成不用,更是一种浪费。目前,我国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与使用相脱节的问题,需要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改革各类人才选拔方式。 【点评】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王通讯表示,“以用为本”应当是今后我国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着力点,成为加快人才发展的助推器。按照“以用为本”的思想改革人才工作管理体制,要进一步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特别是健全相应的决策、协调和落实等工作运行机制。同时,要从体制上改进人才管理方式,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企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扩大和落实单位用人自主权。 大力开发重点领域紧缺的专门人才 【条文】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突出培养造就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适应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大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开发力度。 【背景】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远不是人力资源强国,特别体现在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极度匮乏。 【点评】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沈荣华说,领军人才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往往是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是科技新突破、发展新途径的引领者和开拓者,同时也是一个创新团队的组织者、领导者。他们是人才这个“第一资源”中的尤为宝贵的稀缺资源。我国应着眼于培养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当前要加快建设一支包括“世界队”“国家队”和“地方队”在内的梯次领军人才队伍。 沈荣华说,要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及时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并大规模开展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知识更新培训。 人才政策更加开放 【条文】大力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制定完善出入境和长期居留、税收、保险、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担任领导职务、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参加院士评选和政府奖励等方面的特殊政策措施。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背景】我国正在实施的“千人计划”已分3批引进66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来华)创新创业,其中包括了非常高端、国内比较稀缺高层次人才,在出入境签证、子女就学、生活安置等方面都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对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点评】王辉耀说,人才规划提出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是一个新的突破,而且也是一个新的政策亮点。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涉及海外人才在国内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其中就需要很多具体政策来做支撑,比如说我们实施更加开放的海外留学人才吸引政策,外国专家来华工作政策等。 “我认为,这次的人才规划超出了以往任何时期的规划,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也比较具体,会带动中国未来一个更大的发展。”王辉耀说。 社会工作人才首次列入建设规划 【条文】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教育协调配套、专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有机结合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加强社会工作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建设一批社会工作培训基地。加强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 【背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就,社会工作人才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减灾救灾、扶危帮困、社区建设、社区矫治、医患关系调整、特殊人群服务等领域广泛开展了“助人自助”的专业服务,在社会建设与管理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点评】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际上就是围绕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建立起来一支能够从事社会公益事业的专业化队伍。他表示,现在社会工作人才实际上是一个“短板”。因为过去是分散的,大家不知道什么是社工人才、怎么发挥作用,人才规划中明确社工人才作为一支队伍,并将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开发这支队伍,这应该是全社会都企盼的一件事情。“有了这样一支队伍,老百姓遇到问题会感受到,确实有一支队伍在为他们服务了。”吴江说。 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有新突破 【条文】完善分配、激励、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工作业绩紧密联系、充分体现人才价值、有利于激发人才活力和维护人才合法权益的激励保障机制。建立产权激励制度,制定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健全国有企业人才激励机制,推行股权、期权等中长期激励办法,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 【背景】我国现行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办法,缺少评价导向和服务体系,缺乏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新热情的因素,不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有效作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受到一定限制。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认为,人才规划体现了以人才保障激励政策鼓励人们离岗创业的思路。现在有很多优秀在职人员,由于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或者掌握重要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创业能力。人才规划提出的相关扶持政策,目的就在于为在职优秀人才离岗创业排除后顾之忧。强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对解决目前我国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医院、高校等事业单位将逐步取消行政级别 【条文】克服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在科研、医疗等事业单位探索建立理事会、董事会等形式的法人治理结构。 【背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医院、高校都存在行政级别,比如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就存在着副部级、厅级等多个级别。医院、高校行政化使得行政权力凌驾于医疗、学术权力之上,使创新人才“难产”,限制了医院、高校生产力的创造。 【点评】上海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沈荣华认为,目前在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存在的行政级别,是计划经济时代沿袭下来的,这样的行政级别应该取消。今后,对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应该由社会来对其进行评价,而不是其主管机关。 加强对收入分配宏观管理 【条文】完善各类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收入分配的宏观管理,逐步建立秩序规范、激发活力、注重公平、监管有力的工资制度。 【背景】我国现行工资制度带有传统体制的色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还有相当距离,具体表现在工资水平偏低,工资增长机制僵硬,缺乏制度性保障,工资结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激励和约束作用。 【点评】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指出,人才规划明确了“统筹协调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收入分配,稳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建立完善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探索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协议工资制和项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形式”;“研究制定人才补充保险办法,支持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建立补充养老、医疗保险”等。 提高人才工作在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中的权重 【条文】健全各级党委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协调机制和督促落实机制,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党委、政府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的权重。 【背景】我国现在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考核、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检验标准,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原则,明确了综合考核评价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方法构成,但缺少人才工作考核的相关内容。 【点评】王通讯认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党管人才方式方法,将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王通讯表示,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切实履行好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水平。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团结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6-13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走进了。
备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6-13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来就是如何贯彻落实啊
备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15 18:47 , Processed in 0.04533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