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6 @6 ~' l* y/ E, o现在,用“谈就业色变”来形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不算夸张。出现这种现象的客观原因当然是“就业困难”的现实,但“哀莫大于心死”无疑也是重要影响。
( x [* g; `7 K0 d
应该看到,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到来的同时,我们的政府在努力,我们的学校在努力,我们的企业家也在努力……全社会的种种努力可能对部分人能够直接见效,可能对部分人的效果一时还看不到。问题不在于种种努力是否能立即给大学生找到工作,而是这种积极态度本身就是“信心”的体现——我们不回避危机,我们更不会向危机低头,温家宝总理说“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就是这个道理。有了信心,大学毕业生才能充分做好就业的心理准备,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反之,没有信心,只是感叹时运不济,怨天尤人,无论是对当事人还是对社会,岂不是更糟? 3 w' k9 j: H& O( D2 n' p
用智慧武装自己 ( b' X/ ?4 z% P1 ~
现实中我们恰恰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用人单位在面试中问“你能为我们单位创造什么效益”或“你能做什么”时,应聘者往往“失语”,起码回答不能令对方满意。其实,大学生并不缺乏专业知识,但“知识≠智慧”,经过数年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还是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的,问题就出在如何把“吸收”的知识“贡献”出来,而且要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性地加以重新组织、发挥。
5 {: @) B. t4 ?( I! ?6 L现在教育发展水平和普及程度提高了,大学生不再是“稀缺”资源,对于沿海发达地区尤其如此。这就要求当下的大学生必须“出新”——创造新的生产力,而要“出新”,就必须把知识变成智慧,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能力。
) p" R' Z* r2 @9 f# D9 i! M
调整自己的收入预期
7 z& K2 s- o( z; q考上大学的“骄子”都对“出路”和“收入”抱有较高的期望值,而真正等到毕业时,大学生才发现花费巨资上了十几年学,面临的职业收入想“收回成本”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媒体的报道中,我们也看到有些已毕业的大学生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宁愿“啃老”也不愿意接受待遇差的岗位。类似现象与客观的就业形势一起强化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话题。
. F( K+ N& s4 K. r7 n7 y
虽然职业低收入让大学生们感觉“亏”了,但目前来看,还必须接受。只要这个职业收入不突破生存的底线——能够保障自己的生活,就先立住脚跟再说,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毕业即失业”现象的增加。 # s' B) @7 c; u( L
生存底线与行业选择
7 s1 h% U, C* K5 T当下,无论是学士、硕士还是博士,对报考公务员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几百、几千人竞争一个岗位已经屡见不鲜。类似比较热门的行业如教师、管理人员等也很受青睐,但涉及体力劳动或半体力劳动的行业普遍被冷落。虽然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转向大众化,但以体力劳动为宽底层的就业结构,给人们造成的“金字塔”心理还非常固化,这在部分冷门专业尤其明显。比如,不少大学生及其家长不愿意报考社会工作专业,为什么呢?因为他们认为社工是“照顾”人的保姆,一个大学生怎么能当保姆呢?我们暂且不分析对专业的“误解”,在社会进步的背景下,头脑灵活、信息丰富、知识专业型的保姆既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教育普及化出现的必然趋势。退一步讲,即使你非常不喜欢某岗位,在各行业普遍“开源节流”、就业吃紧的情况下,先生存再择业又有何妨?
2 V3 A' c9 Q& A" K" G- j生存底线与发展空间选择
0 g X1 M# i7 a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会考虑,我的收入可以不高,但要有发展空间,即将来“升职”的可能性要比较大,而不是一直做普通员工。问题在于发展空间是不是就一定“可以预测”?如果大学生当一个酒店的服务员,能够从实践中逐步积累经验,并在实践中再学习,最后其提升酒店服务水平、改进酒店服务管理的机会应该远远大于一个初中毕业的服务员。不是有“行行出状元”那句话吗?所以,“大学生卖猪肉”本来就不应该成为新闻,只是传统的精英教育让人们觉得“卖猪肉”与“成龙成凤”发展空间的差距太大才成为新闻,而淡化这种心理暗示是改善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