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多年来从事家长培育工作,发现很多家长都十分渴望了解为人父母之道。以小学家长为例,笔者曾在不同的小学举办日间家长课程,发现不同的小学内均有约十份一之家长报名参加,其中并不包括需要全职工作而愿意在工余时间参加之家长,可见家长对服务的需求十分殷切。
+ ]9 R% y+ {; H+ `2 y
: A a* E8 n- H. d: N) {) P0 s 为人父母是人生一个重大的考验,也是一个自我发掘和学习的历程。由孩子哇哇落地开始,孩子都不断在成长,家长亦不断面对子女蜕变所带来的挑战。很多家长因为个人经验的限制,培育子女不得其法,造成亲子关系紧张,教养孩子时显得事倍功半。
5 m' A7 ^: W5 r$ T+ {; r& n% f3 `+ V
家长互助小组透过四方面达至全面地照顾家长的需要:(一)发掘及善用家长本身的经验和资源;(二)培育家长间互助互勉,助人自助的精神;(三)扩阔家长处理亲子关系和子女管教问题的技巧;(四)组织 家长,将所学会的用来服务校内其他社群。以下是一些家长互助小组成员的成长历程: " |' R6 k* l# d
9 ?/ w! N" X1 i* V1 n4 @ 陈太自小将自己的情绪积压在心中,对丈夫的爱与怒尤其如此。她时常闹情绪,对孩子的责罚既多且严,沟通则一味着重督促孩子的功课,因此孩子对学习一直提不起劲。
; m: L- t* x- o, T7 Z _, A2 R9 \; t; u. ^1 g8 L( L
在家长互助小组的一次聚会中,一位组员的分享引起陈太强烈的共鸣,她禁不住淌泪,细说自己对丈夫的复杂感情。在社工和组员的鼓励下,陈太鼓起勇气跟丈夫分享这份感觉,并尝试明白丈夫的处境,事后彼此都得到更深的谅解。 9 A; Z. d/ r& Z) i" D4 k
6 Q; w* P5 f& Y! Y) A( a2 Z, Y
陈太扩展了自己的个性,学会了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感受,寻求与别人更深的了解,因此纾缓了自己不少的积压了的情绪。自此,她不但减少了闹情绪,而且花多了时间跟孩子沟通,体会他在学习上的困难,在督促之余更常常赞赏他的努力和进步,孩子因此对学习的兴趣大增。 ( ^$ j& |4 L* b, k$ U) u
- R$ g& h& s; {$ j
家长除了个人的成长外,还学会互相帮助和彼此鼓励。 1 m3 t; l e. k- b1 o
0 Z0 z/ S% w% S0 @& Y& M ?. Q Y 黄太,李太和朱太来自同一区,子女就读同一班,因为怕别人不接受自己,彼此一直保持距离,对于管教孩子上的问题更绝少深入讨论。后来,三人不约而同参加了家长互助小组后,发现大家都面对培育子女的困难,不期然产生一种「同坐一条船」的感觉。透过参加互助小组的聚会,她们慢慢建立了一份信任,并学会了「互助互勉、助人自助」之道。她们不但在组内交流心得,而且还经常在小组聚会以外通电话,互相慰问和支持。 , ^+ r& P$ e Y, k. X- B/ B y
" z9 I+ i8 J5 P, X$ Y) S 家长互助小组并没有停留在组员间的互助互勉,她们还将她们所学会的爱心和关心与别人分享。
1 c( o. }* Y9 F: W) \
6 W$ y! y& V; c" K- D) R 「汇心社」是一个以一所天主教小学为基地的家长互助小组。该组在社工的推动下踊跃参与筹划学校之「大哥哥姐姐」计划,以帮助低年级学生解决在学业上的困难。家长不但担任当指导师,还鼓励自己的孩子担任「大哥哥」和「大姐姐」。结果,不但低年级学生得益,家长们更能透过该计划,肯定了在家长互助小组所学的「爱心、耐性、赞赏」等原则对培育孩子实在非常重要。
. u5 q' e1 K& v; \- n4 X
; {8 p1 o. ]- Q" [/ _ 家长本身是一种力量,透过家长互助小组的引导,家长们不但能学会有效的培育孩子方法,处理自己的压力,帮助子女开心地成长,而且能发挥助人助己的精神,使身边的人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