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58|回复: 0

[华北] 大学生“村官”路在脚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1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k4 g' I- ^& o. I) {9 K! d. m4 r1 O4 R3 X
7 f6 z0 x; z3 h& I9 [
3月24日,北京市发布消息称,全市今年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达3000人。为实现大学生“村官”“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良性循环,北京市已为即将“卸任”的大学生“村官”谋划了数条“出路”,其中就有定向招录基层公务员,向大学生“村官”提供300个公务员招考名额。
: p( U7 B1 z8 I$ E3 e( m# \. J% j  各地区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村官”出路的类似举措为数不少。2009年4月,中央组织部等12个部门下发《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的5条出路,即留任村干部、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继续学习等。我们认为,不管走什么路,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
' A4 i9 p! ~/ g; k! t6 x& X  大学生“村官”在对待出路问题上有哪些想法与期待?日前,《党建周刊》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共同开展了大学生“村官”出路问题调查,本次调查主要以网络问卷形式开展,同时辅以调查走访。截至3月17日,参与这项调查的大学生“村官”达1818人。/ N4 m  n  E( Y6 ]8 a/ n
  5 S7 j( |- D4 V( n* O5 ]2 i
  江苏省徐州市的一位大学生“村官”在博客中写道,我们最关心两个问题:一是工资收入;二是期满出路。相比较而言,第二个问题更让我们焦虑。
+ x8 J5 T. a! |1 e) M# T- S% t; q& w  调查佐证了这一看法。在被问及当大学生“村官”最大的顾虑是什么时,“任职期满后的去向”毫无争议地成为第一选择,比例高达77.5%。而对任职期间能否发挥作用、任职期满后到城市工作是否适应、是否影响在城市工作经验积累、政府的优惠政策能否落实等四个问题的担心总计占22.2%。" k9 o3 `% n- s$ j: t
  中央党校教授张荣臣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对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中央和地方给予大学生“村官”的各种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或“知名度”不够,让大学生“村官”心里没底。
; @/ D: c! ^7 s  O0 \  □“期满出路”' K/ w7 _' \  b; c* I( v# T
  是最大顾虑
( g$ I; q3 o- I  “任职期满后的去向”毫无争议地成了大学生“村官”的最大顾虑,选择比例达77.5%。要让大学生“村官”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还需要不断“浇水施肥”
5 ^# r1 L$ t3 C0 D2 @  他说,那些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并大力为大学生提供场地、舞台的地方,大学生“村官”们对任职期满后出路的顾虑要少得多,甚至持乐观态度的也不在少数。
- l/ f% h: L3 y& T# V4 ?  在江苏宿迁,大学生“村官”可谓活跃。据统计,该市837名大学生“村官”中有604人兴办专业合作组织、经济实体和科技示范园291个,总投资近7000万元,撬动民间资本15亿元,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宿迁大学生“村官”带民致富的事迹得到了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总结宿迁大学生“村官”的创业富民经验。
* |  s2 i- Y* [  骄人成绩与宿迁市的优惠政策关系紧密。近年来,宿迁市坚持以推进创业为切入点,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台多项政策措施,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培养了一批创业型大学生“村官”。/ N# O+ i! @) ~$ U, T
  张荣臣认为,大学生“村官”对出路的关注程度从根本上来说和地方政府的认识程度有很大关系,一些地方没有站在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高度来看问题。因此,在继续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基层领导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7 M% U' d0 _( n- ~- G" }& T  同时,有些地方重选轻管,不少大学生“村官”处于松散管理状态,这也是导致大学生“村官”思想混乱的原因之一。大学生“村官”就像树苗,种是种下去了,但是生长情况如何却没有太多人关心。要让大学生“村官”在广大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各级组织加大后期投入,“浇水施肥、搭好架子”,真正使大学生“村官”的聪明才智和青春激情得到充分释放。- ~* z2 `8 b" q* e1 T2 H7 H2 i
  □考公务员, O/ V% W3 ~7 e3 _8 o7 [* r* ^
  仍是主要选择9 f' \. W$ i; i  m
  83.2%的人选择报考公务员,这说明在对大学生“村官”进行价值引导的同时,还要采取更加有效的分流措施,增强其余四条出路的吸引力,防止过多的人挤公务员这一“独木桥”( ?( \' O5 {  D' j3 m9 ~7 L
  “在职研究生的成绩出来了,今年录取应该没问题。”这几天,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腾云村的大学生“村官”童慧芳,拿到了报考西南大学农业推广硕士的成绩单。
4 i+ R1 C1 S+ x5 ^% n3 U  “区政府交80%的学费,读3年,我只要付5400元学费就行了。政府为我们以后的发展铺了一条很好的路。”童慧芳的兴奋溢于言表。  K! ?1 \5 I$ e
  然而,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并没有选择读研究生继续学习这条路。调查发现,在政府提供的五条出路中,考录公务员仍是大学生“村官”的首选,想走这条路的人高达83.2%。其他选择分别是,选择留任村干部的占10.1%,自主创业的占4.3%,另行择业的占1.3%,像童慧芳一样选择读研的仅占1.1%。$ h* T0 g" E, P4 v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龚维斌表示,要想五条路都能走得通、走得好,在相关政策方面还要做出积极调整,针对想考公务员大学生“村官”过多的现实情况,在对他们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其余四条出路的吸引力,减少挤公务员“独木桥”的人数。9 e. b+ a2 C# G
  虽然想考公务员的比例甚高,但有44.4%的受访者对政府提供的考录公务员优惠政策并不满意。32.4%的人希望政府在招录公务员时给予考试加分,67.6%的人希望“优先录用”。大学生“村官”对优惠政策抱有更高期望。
$ N7 N) d* n9 M' ?2 @  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大学生“村官”考公务员的录用与报名比已经大于在校应届生、往届生的比例。因此,龚维斌认为幅度更大的优惠政策难以出台。不久前,中编办发布《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乡镇机构编制5年不变,这大大降低了乡镇较大规模招录公务员的可能性。因此,大学生“村官”自己也应多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别把职业生涯设计局限在公务员上。; f( O9 L  U7 @9 @
  □广阔天地
6 Z2 C4 Q( y3 O  N+ q- k8 ^  还需要大力培育
" S1 F* G  J# Y6 k9 Z' y  在回答“如果自主择业,你会选择进城就业还是留下创业”这一问题时,高达56.3%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要看政策。由此可见,引导大学生“村官”投身农村基层广阔天地的努力仍可挖潜
" a6 B$ [# Q8 [7 ^7 q, W9 h  “自主创业是一条不错的出路,一方面能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在自己致富的同时,还能带领当地村民致富。”浙江省富阳市东洲街道的大学生“村官”陆昱锋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去年6月,东洲街道的14位大学生“村官”携手7位农户共同创办了水果基地,种植奶油草莓等农产品。如今,他们亲手种植的草莓已上市,并已产生效益36万元。
: B5 F! ]% t7 ~1 K2 w  “大学生‘村官’创业,关键还是‘自主’。对那些有创业梦想、热情的大学生‘村官’来说,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起到的是激励催化作用。”富阳市人才办副主任李丰说,相对于城市成熟的市场,在农村创业的门槛低,大学生“村官”完全可以因地制宜,利用现有的资源,投入小额资金,尝试自己创业。
4 @* S0 ~/ {% b; ^5 P8 ^  然而,如果地方政府对自主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创业之路同样艰辛。在被问及“如果自主择业,你会选择进城就业还是留下创业?”问题时,有18.6%的人选择进城工作,有24.6%的人选择在农村创业,耐人寻味的是有高达56.3%的大学生“村官”表示要看政府的政策。
7 V  I5 O$ A% P# f( R7 k. c) u  如果大学生“村官”留在农村创业,阻力最大的是什么呢?调查显示:阻力最大的是缺乏资金,占被调查人数的46.9%,其它依次是“鼓励及相关优惠政策还不够”、“具体资源和环境限制”、“缺乏有效的项目”、“信心和勇气不足”。" U& N) x% p$ }' u2 A7 l/ I
  虽然只有24.6%的人选择留在农村创业,比例并不高,但如能充分发挥这些大学生作用的话,农村面貌因他们而改变是可以预期的。许多大学生“村官”认为,自己在农村工作了2—3年,了解并熟悉农村的情况,如果政府能够给予好政策,比如能够解决编制问题、提供住房优惠等,则愿意留在基层发展。. j( S2 i0 U6 |
  与自主择业不同,在被问及“合同期满后,如果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工作,有什么希望”这一问题时,想继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仅占2.7%,想通过一定程序担任村级领导职务的占18.8%。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表示,考察目前已有的大学生“村官”计划,很少会真正让大学生担任一村的领导职务,多数只是让他们以助理身份“协助工作”。因此,要警惕某些地区把大学生“村官”当“摆设”的情况,否则,大学生难以真正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挥应有作用。
" d& k5 U) k% X/ Q! X* n2 [  # G& T9 L4 {$ u) c+ k1 E2 K2 C
  “村官”谈出 路(链接)7 E" ?0 \3 W' ^  U1 w" Y: v, s
  林齐贷(福建省闽侯县白沙镇白沙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在满腔热忱服务中奉献青春才干,在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和真心推动科学发展中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坚信有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关心关怀,只要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干得好”就一定能够“流得动”,干出了成绩就总会有好出路,真正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好前途,实现人生价值。1 k% r: H8 g1 R8 ~
  谢璋湖(四川宣汉县大梁村党支部副书记):到村任职已有两年,真的不舍得离开这里,村里需要我,也培养了我。今年就要进行村委换届选举,我希望能够通过选举进入村“两委”,成为名副其实的村干部,用我的知识服务、建设、发展大梁村。希望组织部门能够进一步完善好留任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后续政策,“放真权、定实责、给保障”,让我们“想干、能干、干得好”。
2 N9 _1 ?" d0 Y4 ~/ X  y  陈科(重庆市彭水县大龙桥村村主任助理):我觉得,大学生“村官”的出路实际上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大学生“村官”在任职期满后无论是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还是继续留在村里任职,抑或是选择自主创业,都是需要丰富的社会经验的,而广阔农村为大学生“村官”提供了这样一个很好的吸取社会经验的环境。事实上,只要大学生“村官”能踏踏实实地在基层生活、学习和工作,那么其自身各方面素质必然会得到提升。
/ C3 A4 Z, A& q5 L  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当大学生“村官”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因此,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只要切实把大学生“村官”当好了,任何出路都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b: q1 v% l4 T7 O6 ?
  崔培培(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新农居委会主任助理):要有一颗坚守农村踏实干事的热忱心!选择了乡村,路在脚下,梦想和未来一手牵。再回首问一问:在这片土地上,我带来了什么、我做了些什么、我留下了什么、我得到了什么?不管未来身在何处,三年的工作和生活必将会是我们记忆中难以抹去的留念,因为这里的生活更精彩!2 y' h: d6 m6 T! q. i6 H. k
. u, [5 _# r  U
(责任编辑:闫璐)& D9 u$ [. [; 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14 05:26 , Processed in 0.04190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