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社工哥哥 于 2010-3-25 15:43 编辑 8 A9 ]% }3 J2 h4 d2 i8 P3 w7 h: O
, U Y) x X+ A/ b4 Z2 w
3 C8 _& P. D; [- w一、 要收集哪些资料信息
( U8 }, y% f- z p |! K6 o4 K; f1、报考学校,专业,考试科目,历年分数线、报招比例人数: Q2 ?% {) K' c
考研不管考什么,首先限定学校的所在地,个人认为选地方比选学校专业更重要,确定地方后(例如上海)。
( g; f8 F/ z5 H( D; w如果暂时还没有决定自己要考什么学校和专业,可以将自己现学本专业和自己感兴趣跨专业学科的以上信息都罗列出来进行比较。假设,现在学的是金融学,对自己专业也不反感但也不是非常感兴趣,有点想换考物理系学学(当然是打比方,一般没什么牛人这么转专业的)那就把上海所有你感兴趣的高校中与金融、物理相关的专业、考试科目、历年分数线、报招比例人数列表出来,综合考虑后,确定下来要投考的到底是谁,到底继续做老本行还是放手一搏去新专业。
9 K7 Y$ a' O" J" F2、三门公共课、专业课前一年的考试大纲,各科总分是多少& @: r2 L$ i% v( `& K
这项工作很容易网上都有,不着急得话开学头几波免费的考研辅导班上会免费赠送,多的是~去听听他们的“动员课”领回来些资料看就是了,数学的利用率高些。用不着去买考试中心出的那本厚书----考试大纲解析(政治暂时除外-----即所谓的政治红宝书,后面会细讲)
: ~' ~. R) Z- d+ K3、熟悉相关导师的信息,征求自己学校老师的意见
: a# V4 Y, t, L, f2 _" H+ n( c4 v网上查查,刚开始用不着熟背某导师的履历,知道是怎么回事就可以了。与你自己学校熟悉的老师沟通你的考研想法,征求他们的意见,相关专业的老师他们都是一个系统的,很多都认识,他们会给你好的建议,如果你很优秀说不定他可以推荐你,在关键时刻帮你大忙。这时可根据他们的意见对你的考研某些小的方向作适当调整。
, q+ n8 _+ R/ x+ n7 _6 }% i4、所报考学校已经考上的研一或研二学姐学长的联系方法- x; i1 v8 A# k& G+ [
这也是之前要做的工作,不要等到9、10月再去做,那时没有这份心情和精力,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还要打入“敌人”内部才行,这是一颗定心丸。你从学姐学长那里不仅了解他们考研的经验、问他借相关专业科的复习资料,重要的是你要了解到最真实的录取信息,该校该专业招30人,保研的名额占掉多少?本校外校个各考上多少?公平与否?确定自己的胜算有多少,给自己心里打个底。如果我和这个学校的人八竿子打不着,怎么找这位学姐学长?具体不在这里说了,要明白的是,想找一定能找到,并且好人还是有很多。8 m8 G" I( ]6 k" y
5、别人考研的经历经验
: V- L, ?8 H. z2 y4 R- a就像我写的这种啦~我仅是一家之言,多看看没坏处会有启发,除此之外要和自己学校认识的考研前辈你认为可靠的能给你建议的多沟通多了解,会有所帮助。
- g; O9 C$ s3 P2 A8 k0 Z* c为什么这里啰里啰唆讲了这么多,因为这第一步很关键,这些准备工作没做好,后面由此引起的差错就会导致整个的失败。
5 O3 I7 X2 W) Z这里推荐几个网站, d' L- n3 {7 j$ m2 W5 R0 H4 N
首先,必须放入你收藏夹的,你所报考学校的首页,你所报考专业所在学院网的首页,如果该学校还有成熟的bbs系统记得经常光顾他们
( G* h4 }# W* G8 U! p/ C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ww.chinayz.com.cn 必备网站,考研网上报名就是他,上面信息多权威)
4 B n/ x8 ^- t2 z* d* P1 F. ~ 免费考研论坛(http://bbs.freekaoyan.com 信息多,重要的是资料免费)
0 r' d2 i) c5 T1 G2 b$ Z6 m 上届考研的学姐学长的资料很多可以继续利用,免去了下载的麻烦,身边一起考研同学的资源一起共享起来
! B4 `3 U' \1 g 还有一个资源,名校或者好一点的学校有ftp共享,面有很多好的精华资料,下载很方便,自己学校没有的可让同学帮忙下,
4 T7 p2 @: @4 o& Z3 L ?其他还有共享天下考研论坛(里面有些资料不是免费),考研邦,知识宝库,等等,找一个自己用得最顺手的吧,总之网络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A7 D( q. n9 C5 f# @ G/ N8 U- {
- b/ y0 a: _# i. n, b: m+ S7 U" H
二、 书籍资料
' h$ ^1 ], A$ d4 W4 K+ t% {2 K* V' \通过前面一翻查找资料,考研是怎么一回事应该了解得差不多了,目标一旦确定下来就不要轻易再换了,下面开始准备物质基础——书资料。' |2 P/ n$ B# }0 {/ m
1、 充分利用资源
/ n5 d: V# N% n" ?5 F. x% E(1) 图书馆
+ c% e8 w3 t; q( X3 a0 U(2) 上届考研人毕业搬家不要的书资料,借来或低价买进,有些可都是全新的
+ Z3 @3 {$ Q- U3 [& r(3) 网络电子资源
: a( y# ~5 h- \4 p- T' o8 A' x1 `% q2、 参考书(仅介绍公共课的三门)% A8 ?9 @1 A7 d6 `9 ~7 r
(1) 数学' a7 ]) B6 C, L0 @
 教科书——高数推荐同济版的;线代教科书浙大版的有些难,但讲得细;数二没考概率无法推荐。4 O7 R1 o. Q3 h" ~3 }
辅导书——高数我用的是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大部分人都用这本,这本书我看了一边做了一遍,后来发现不太适合自己。原因:个别题目有些偏考研不会考;基础理论知识讲解不全面;错误有些多;课后题没有祥解答案要网上另外下载。优点: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的总结还不错,如果有充足的复习时间可以考虑用这本,但要彻底研究透才行(其实任何一本书都是这样)。/ [1 e0 Y, [" a |% d
另外一本,李永乐、李正元“二李”的复习全书,我用了这本的线代部分,到后阶段复习才看了前部分的高数,发现优点:基础知识的总结比陈文灯的要全面;例题很多根据真题改编。
$ e% A: j2 d6 I/ H: M: F; d/ Y* n线代肯定是李永乐的,经典~另外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也不错,都是选择填空,后阶段提高做题速度使用不错。- c- a+ A( i7 o4 V# q
真题——要有一本历年真题恩波有14年的,建议多做几年的,但恩波上的解题过程有些方法很奇怪,陈文登的10年真题白皮书也不错;另外,除了一本正规真题,还需要有一本把真题打乱的按题型编排的真题,最好是那种把数一数二或者数三数四的综合在一起的这样一类真题书,有利于第二遍做真题时对题型和考试规律的把握。考试书虫有一本从87年开始的这样类型的书,其它也有更好的。8 U) O. Q6 H8 T1 [
(2) 英文' H0 w, F& ^6 d5 S0 X4 ^0 g+ a9 v
 单词——星火的,新东方大瑜(单词红宝书)的可以找到配套的歌词同步的mp3,还有体积小一点的狂背5500,这些都可以。6 ^. F% n3 \& @1 P
另外推荐在阅读中背单词,类似的书也有,通过阅读背单词等等。重要的是——坚持,你能坚持每天按时按量背到最后,不要奢望哪本书会给背单词带来很大的捷径。
g8 P% n3 X( P阅读——每个人水平不一样很难说哪本好,买一本有解析的,有罗列文章中单词的,有全文翻译的就可以,不是真题的阅读一本足以,个人认为真题是重中之重。, D5 S) c- N$ Y( }: n1 e
朱太琪复习全书,里面包罗万象大杂烩什么都有,个人认为适合复习时间充裕基础较差的人使用,或者选择性的使用其中的部分。
9 A9 B3 F* o4 c' E! e 作文——想踏实学的,时间够的,考试书虫的万能作文,新东方的100篇。
% V5 J: Q* t) K- P9 n8 i$ I 翻译——新东方四步翻译法对提高翻译有帮助
$ o8 D4 h& }6 Z( C9 p 真题——强烈推荐张健、曾鸣编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解析及复习思路(考研英语黄皮书),这本要做四五遍,后面详细说。
# X/ I; Q0 `$ p) f5 A(3) 政治
. Q' P5 G2 i& w9 |& _$ W4 W4 ~ 教科书就免了,用不到8 F" G# r2 w3 q
辅导书——考试中心出的当年的大纲解析(政治红宝书),优点:它是权威阿~~缺点:知识点有些讲解不到位不清晰;任汝芬的序列,很多人用占有一定市场;考试大纲分析,不用买,网上有word打印版很实用;其它还有很多网络资料多收集筛选后充分利用。
! T: t3 B' w( b6 L( C6 y 辅导班——后面细说
- C: q- A; ?6 `6 \(4) 专业课, B& z! ~* j( B3 R; J$ p. a
 指定教科书、参考书: }, n$ z8 V/ I: }. f) J$ C
 考纲2 A$ b$ @/ f2 L+ o
 历年试卷,所报考学校该专业课的笔记ppt) k0 s* H# Y/ E% q' R# B+ K: Z
3、 禁忌
' n. A) T4 V4 [6 g, x各本书都不是最完美,但不能因此弄一堆来,亲自取其精华取自糟粕,没有这样的时间,更不能一个月换一本参考书,那就玩完了~~不是看得越多就越好,关键在于选择了一本书后,有没有把它看透做精。
# \0 H. w5 l- M' H+ M; l( [! L1 C再强调一下,除了政治以外,其它三门,基础是关键,真题是重中之重。6 a- F9 x: A- Z! R. s
) x3 |9 Y9 k% s+ n4 Y
5 h1 E% Z8 q- j' Q三、 辅导班
. K+ F! `1 L' Z! B# K, @/ q9 ]' p; y1、 是否要报辅导班
! t0 R8 N$ z( s& U r N3 k( Y辅导班政治是要听的,但不一定要花钱。原因:每年网上都有各大辅导班的录音,为什么不利用呢?辅导班的缺点:上课时间很集中,通常连上好多天,如果授课地点不在本校,就会造成人很疲惫效率很低,当时听课的东西遗忘率很高,后来发现还是要到网上去下载再听一边;收费昂贵;占用时间安排不好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计划和规律。优点:辅导班会发讲义,有些还是有用的,网上下载的话打印什么比较麻烦;基础较差的可能有帮助;基础好的一定意义上的心理安慰,当然也会有些收获;有的同学暑假自控能力比较差,这个时候利用辅导班约束自己,帮助进入状态,收获因人而异吧。 l% D& Y9 w2 b6 s+ U( m
关于政治辅导班还有两点,一是,如果真的要报辅导班,个人认为冲刺班和串讲班听了价值更大点,强化班(就是讲基础的知识帮助理解的)完全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二是,你报的一个辅导班不可能一个老师讲五门课,他有一个团队,里面老师有好有坏,如果发现某门课的老师不适合自己,及时网上找适合自己的资源来补救。
; [& [, _0 o0 l/ `$ I1 ~当时我考的时候也有学长建议我不用报班,可是我放心不下啊,万一没听到怎么办~最后还是报了~所以还是根据自己需要考虑吧,总之政治还是要听一下的,否则靠自己啃那五门课,很多问题是很难理解的。其他的几门公共课,我当时吃了政治的苦后,数学英文都没报班了,网上下载的新东方的flash的课件,觉得在一轮基础复习完后,听听看看这样的课件就足够了,况且数学英文这种东西不会像政治一样每年变动较大的。: `+ X4 H& y+ J ^1 z
2、 推荐政治辅导班老师3 ?2 F) d$ F9 r- H1 }! J, @1 p K
听过很多老师的,推荐几位吧
* c! F) ^2 d1 T3 L4 Z 马哲:强烈推荐张俊芳(绝对好老师,马哲选她不会错)
% k9 m& ?$ K% E# h- N/ y, R我还听过任汝芬的(我同学说他的好,不过我个人而言不是很习惯于他方的式);还有我自己报的海文班,岳华亭的,只能说一般吧3 E4 a8 t4 V2 n! V# X+ \
 马政经:我推荐徐之明、包仁(徐老师的整体框架思路很清楚,也是个为学生着想的好老师,他的讲义值得一看)
+ Q. ^' G: n4 W! e( A我同学推荐刘儒的但我没有听过他的, j9 T7 z2 L, P0 Y- L
海文的张锦峰上课讲笑话多,知识点讲得不细,不是很好
9 A/ e$ ~( F8 k2 k6 C1 o8 _6 G% y! B/ B% h 毛概:汪云生(资历较深的一位老师)% I' B1 b6 J1 e) f. p+ u7 V; ^
毛概就是历史课,好像09年考研政治要改革了,毛概没了变成了中国近代史,不过我个人认为万变不离其宗。, D* T$ S+ {6 M/ c3 n- Z) q* A
 邓论三个代表:这门课主要考党的政策么,听谁讲都行,较枯燥, |. x3 e) j6 u8 X4 `
当代世经:这门课会和时政联系,辅导班会帮助你整理出资料,所以不用太紧张。理科的同学本科期间都没有上过这门课,不过考研当中这是一道二选一的选做题,你可以选择不做世经的题,做另一道综合题。3 y: D& }9 f, x9 H, z
& l: ~: U& J; O5 G4 ]; p
- S0 n( O. s% c" U% {: u
四、 计划学习方法' J9 s" Y$ @$ h4 b, W
1、 制定计划,遵照计划,及时总结修正
* l. M: y+ u. {- O% o' F7 Z t计划很重要,需要有一本专门的记事本来记录你考研的全过程,做到“向前看回头望”。要有整体宏观的计划,还要有细化到每一天每一时间的计划。有些辅导班会大致介绍几月到几月是干什么,什么时候是迷茫期、怀疑期、自信期什么的,我觉得这个因人而异吧~确实会经历几个过程,不同的过程要有不同的计划来调整自己的状态。2 _9 r+ c; E' m' r
强调几点吧,首先,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但也不要低估自己的潜力——合理。我身边有的同学计划天天订,但没有一次彻底执行完的,这样就失去了计划的意义,还会让自己很懊恼,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其次,至少一个月总结一次,怎么总结,对照上个月的计划,完成了哪些,哪些没有完成,怎么修正,调整后再制定下一个月的,目标什么重点什么调整什么。最后,执行力。关键的关键重要的重要,这项没有全部化为空谈。
! x* C/ s2 H& D5 b9 ]" I2、 学习方法
7 E3 e, g& y' }/ ~( z7 u# Z读了十几年书了,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要思考动脑子,考研是体力活千万别偷懒,但要尽量做个聪明人提高自己的效率别埋头死干,及时调整。
$ w6 r2 }8 U$ r8 m' o对于每一门课的细节上简单说一下,因人而异。
M j a( G. m/ i! j9 W2 |- P- i 数学
8 I, a# Y2 K# n+ P4 _/ n% U( x5 T教科书基础很重要,第一遍要仔仔细细的掌握概念,最好把书整理成属于自己的笔记,对后面的复习很有帮助,同时简单作些课后题目恢复记忆和熟练度,这项工作一般最晚7月应彻底完成,否则后面时间会紧张。
0 H( i+ d* v& N2 d接下来,选一本辅导书进行提高,思维过渡到考研题型模式,我自己在复习过程中,这块时间没有利用好,这一阶段没有掌握好就决定了你后面会给自己留下多少漏洞。还有,千万不要赶进度,重要的是你所花时间复习的东西真正掌握了多少,这个掌握没那么简单,是刨根问底的掌握。哪怕你最后这本辅导书没看完,但你看过的全掌握了,一样能考出满意的分数(这里不针对想拿满分的人)有的人习惯第一遍的基础复习和辅导结合起来看,这样也可以。) U2 p1 G, r+ c* p3 X r" v
后一阶段,做真题。这里很重要强调一点,真题每一套都要严格按照考试时间3小时考场规则不翻书来做,这样的训练对之后考场的心态很有帮助,当时我的学长就因为没有这样做,考场上心态调整得很不好。后面心态中会再讲。一天做好,第二天要分析试卷,分析到什么程度,这道题考的什么知识点,这个知识点错了,是知识点没掌握好还是心态问题,以前类似知识点做过的题拿出来看,总结这道题的解题方法过程,下次遇到类似的题烧成灰你都要认识,记住不会有那么多粗心,不要给自己找借口要刨根问底。这样做下来14套卷子,你会发现自己不仅把握了考研出题的规律补了知识点的漏洞,也逐渐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是一条快速提高的捷径。5 m( B; n5 H5 g' e4 c0 N* o4 j
最后,卷土重来查漏补缺,具体看个人复习程度而定了。4 ~0 s7 j" F4 B
 英文: \5 {2 @. w: y& p! I1 j' {3 D
单词2、3月或者更早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背了,坚持反复,一遍一遍,通过阅读记单词,阅读中遇到的单词更容易记住。到了11、12月要是再捧着厚厚的单词背就有点傻了,那时候重点就不是这里了,如果那时单词还是没记住,那也没办法了,那个时候是抓分的时候,不是抓最基础的时候,要考虑投入与产出的比例问题。
; W O* U; P% ~0 f我英文基础不好,真题做了四遍,没有做很多其他的阅读,一开始复习就做了真题,开始觉得很难,有时一下午就只能分析一篇阅读,但后来觉得是有提高的。很多老师和考研的过来人都强调真题,考研英文100分,没有听力,阅读和作文就占了80分,阅读的重要程度很明显。考研英文和四六级也有很大不同,重视对长难句理解的考察,考得都是很细节的地方。对于真题,要做到真题中阅读每篇的生单词都查出来,自己总结段落大意文章主旨,每道题为什么选为什么不选从原文中找到要有理有据,文中的每句长难句都要分析结构能翻译出,最好能写下来。和数学真题一样,要留几套真题按考场时间考场规则做,注意做题顺序。7 X/ A: G# s; e& a8 o, E7 F8 ?
作文,基础好的可以稍微晚一点再准备,主要也是背一些好的文章句子,平时多积累,考前做一些模板的训练5 | C: J# ^6 P; P- k, f3 f
 政治/ k& t- k+ t9 x+ ~
我政治起步晚了一些,十月中旬才开始看第一边,后面就觉得时间比较紧张,9月开始差不多,也不要太早,太早也没必要。我用的是红宝书,建议不要自己傻看书划没有效果,不管你用的是哪本参考书,多利用网络资源,听好老师的课,边听边划,可以帮助理解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理解为主。政治也并没有想象那么枯燥,真的学懂了哲学和政经还是有点意思的。# ]& | I, F+ g! O' \+ T5 [, ~
最后阶段要背,否则50分的主观题是写不出来的,根据串讲辅导班的重点背,理解记忆不是死记硬背。个人认为不要等到考前1、2周才背,那个时候心里会发毛的,会有遗忘但还是建议早一点背,我当时就太自信背的晚了很多内容来不及记。
. S, J1 T6 j- H9 Q. w5 `4 A% R时政,不用着急背,这完全是可以依靠应试手段的,我当时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看报纸,现在想想很傻没必要,时政到时辅导班有资料网上的总结也是铺天盖地,听听看看就可以了,考得都很简单,基本送分。
+ S% }, I& M9 X 专业课
8 C- O) A, M0 e9 b) W) k0 r: T专业课最好能在复习之前,先做几套历年的真题,一般专业课的试卷都是所报考的学校自己出的,难易程度有差异。这样做一边有助于你了解他的难度,不要错在起点合理规划分配专业课应该再占用的复习时间。方法根据不同专业有差异了,多和师兄师姐老师沟通,说不定有些意外收获,但关键还是靠自己。5 t) g; X; O. D) R" X' Q" h
复习过程中这几门课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千万不要犯平均主义的错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另外,复习的时间要和考试时间尽量保持一致,上午考数学,那数学的复习时间就尽量安排在上午,下午考英语,那就要适应下午看英文的习惯,这样有利于考场发挥。
: A8 z4 j7 m; ] n0 ?' V' O d2 Y2 O9 D- i. F5 t3 G
+ U( U1 \$ ] V) r' `% ]7 s: {
五、 心态
+ ]: I* B5 }6 H0 n( e考研一半拼的是心态和体力,这真的不假,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状态非常重要。
- ?, K1 P. q5 U4 n4 x f6 u1、 复习过程中的心态
% N) f+ S/ I1 i0 g “别与他人比,只和自己争,只要自己每天都有进步就是胜利的”
& N z- [# \& f, x7 d( m; k千万不要让别人影响自己的节奏和心态,可以有一个复习的小团队,这样大家可以互相监督不容易放弃,但最好几个人别考同一学校同一导师,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得状况很难办,最好是互补型的,他英文好点你数学好点这种。/ g4 {) y I9 `: N- [# H" T
 平常心,自信心。
$ W& p0 p$ U: l这和我们经历的无数场考试没有很大的区别,唯一有点不同的,这是自己选择的,没有人督促你,需要自己有责任感,这也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会中途放弃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什么人规定读研究生时每个人这一生的必经之路,高考考不上,一个高中生在社会上混是很难的,而现在已经是大学生了,你有后路。要相信自己,凡经历了考研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其实考研并不难。; E) b0 l5 C: x& U8 ]. ^1 C6 X
 毅力坚持
' g! J6 x5 I2 j没有他很难成就你的成功,他的大小与你成功的概率大小成正比。当时听免费考研讲座的时候,那人说你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的,到了考场你会发现你的身边已经有很多人因放弃而被淘汰了,考试进行时仍然会有这样的人,我当时就觉得这人是鼓舞人心胡说八道,可是当我进了考场事实是这样的,我左边右边斜上方的人都没有来,考完两门以后隔壁两个人又走了。是的,这些并不能保证你的成功,但至少相比这些人你是胜利的。
- A+ _6 n6 Q: q z2、 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 P. E: f2 d; U9 d 遇到困难怀疑自己考研的意义
( ?* h8 T8 `2 M在我考研的过程中就有这样的例子在身边,这类问题的根源在于一开始没有弄明白为什么要考研,源动力不足,会带来很多问题,会长时间的陷入自我混战的尴尬局面,又舍不得放弃又觉得前途迷茫,考研的致命伤,不但会拖累了考研,也浪费了你走其他路的时间,所以选择之前三思而后行。' r( ? h# r! @/ W: A+ L
 保研工作等其他的诱惑
2 o1 z! \" Y/ N0 }7 w由于这一原因这是第二批退下阵的人,没有是非对错。但是针对能力较一般的人而言,决定了考研最好破釜沉舟横下心来,保研工作碰都别去碰,听也别听;如果你真是个强人,可能工作考研都不成问题,说不定可同时拿到两个offer任你挑,这样的人也是有的。
' ?' K3 H7 c; b# b当你看到保研的人每天在看电影,一个寝室的人签了好的公司,千万别羡慕谁~个人走个人的路,眼光放长远一点,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7 { l$ M& w, x V8 H x
 计划总是完成不了* Y1 r) C5 o1 Y- V, j: {5 _
两种可能,一是安排得不合理;二是,没有进入状态不够投入。第一种情况出现不要犹豫尽快总结,调整你的计划;对于第二种,可能性更大一些,在我考研的过程中可以说用了2、3个月的时间才使自己完全进入状态(也是后来时间紧张逼得)所以要尽早得使自己有紧迫感才行,时间没有想象的那么多。另外,尝试给自己寻找动力,人有的时候需要一些成功感的激励,要时不时地给自己这样的一些激励。
) B& ?; a) J4 d6 {7 J 怀疑自己否定自己
1 e" m* \4 f$ q1 t; N: U. d M3 q复习进行大半了,可是一做卷子,天哪~我前面复习的和没复习一样,这么点分怎么考,慌了乱了,开始陷入不自信和怀疑的危险圈。这个时候千万告诉自己要稳住,有句话说,就差一点点,有的时候尺付出很多眼看近在咫,就是达不到,坚定自己,然后找出问题的根源,一切就会豁然开朗的,发愁郁闷胡思乱想唯一的作用就是耗去了你的时间。那时我做数学真题开始前几套错得一塌糊涂,极度郁闷,后来一个考上的学姐和我说她那时没一套分数做得好的,当时实给了我不少安慰。我是想说明,遇到问题时别老想别人肯定做得比你好,大家都是一样的~谁的心态好一点,谁就多赢得了一些
# R% r/ i! N: g4 t- R" x# j 时间来不及了焦虑
; ~/ B4 I2 s) a6 C7 Z* l- a+ [% v会有这样的一段经历,人很浮躁,这时候千万别心急,心急会降低你的复习质量。那个时期我是在论坛上看到了这样一个帖子,是一个小故事,老师问某班的小学生班级活动他们想不想去迪士尼乐园玩,大家当然愿意了,可是老师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去,有要求,就是第三天早上来上课时谁能将一本课文书的内容全部背诵出来,就带谁去,大家看着厚厚的书本都觉得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个个唉声叹气。当第三天早上时除了一学生以外,没有一个人背全了课文,后来老师问那个完成了背诵任务的学生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回答到:老师,因为我真的太想去那个地方了。这个小学生就是比尔盖茨。故事没有很生动,但是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坚定地告诉自己我一定能做到,我一定要做到。
, n. w6 S! }, w' x) R 生病疲劳9 o/ l! c' i) H: b; ~
身边有一个朋友考研期间感冒了一个多月,因此而很失望觉得考研没希望了,状态因此受到了很长时间的影响。这里首先考研期间要合理安排饮食和作息时间,不要让身体垮了,但也不能太娇气,我一直认为,生理上的为题和大脑的关联是不大的,身体上的不适不会决定意义上影响你对知识掌握得好坏,况且考研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一两个星期能决定的了得。身体素质同样是考研的一项考核指标,国家培养的人才不能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所以,态度要端正,心里要坚强,学会怎么解决问题,而不是被问题困扰。& S1 m. ~* ^% W6 {, f% v& n
疲劳战术也不可取,要勤奋但不是牺牲效率。适当的时期可以用咖啡之类的挺一挺,但也是到最后冲刺阶段了,别一开始就每天红牛,要给自己留点后劲。6 i/ U5 K8 V2 ^5 I& T8 u+ G
. O$ S' t- g! E0 R3 G0 m( Q1 x/ t# j
六、 调剂录取% {+ L7 s k5 n) D% S% e8 e& c! p
1、 万万不能放松,更艰巨的任务在后面- a- Z' w, P1 {: C! g
2月——3月是在家等成绩的时候,这段时间需要休息调整,为后面的复试做充分准备,分两种情况。% Y! }# X# J! P: Y8 v5 }9 L, g
一是,估计自己考得很不错,单科均能上线,总分会达到并高出所报志愿往年分数线。这种情况下,联系师兄师姐,导师的联系最好等分数线出来以后,报考非34所高校的,在34所高校分数出来后就可以着手联系导师了。掌握复试的信息大致内容后,全面准备复试。对于复试,每个学校各个专业要求都不同,有难有易,这里我不能做笼统的概述,不过事先准备起来时一定必须的,千万不能以为考完了就万事大吉,高分被复试淘汰的比比皆是。+ P/ s1 y* N7 C2 K4 g$ K
二是,考砸了,没有达到自己预期,当然估计上国家线还是有希望的。那就要立刻将你的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可调剂的学校专业上来,充分搜索可能可以调剂的学校专业的信息,每年的状况不一样,要自己动脑分析形势,分析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人的心态很复杂,甚至很混乱,我就是经历了这样的过程的,但是你要记住,调剂一定要走在别人前面,你才有可能会成功。
& v w8 V( T! c' f! h# Z6 ~' }8 d2、 绝不轻言放弃,要对自己曾付出的努力负责,万事皆有可能
( H* w: p i: Z% t- r2 d只要没有到最后一刻,就不要放弃你的努力。这句话在我自己成绩出来时我老师对我这样说,当时不信,后来在我成功被破格录取后,才明白这句话的意义。调剂可以同时调剂两所学校,一般调剂所报考第一志愿学校的空余名额专业是首选,接下来是自己的母校,其他可能的学校都不要放过,只要你上了分数线,甚至没有上分数线,还有破格录取,当你单科成绩不够或者总分差了几分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就没有希望了,立刻到你所报考的学校联系你想报考的导师,如果导师欣赏你,你是完全有希望被破格录取的。几所学校的调剂切记要同时同步,这样才不会错过机会,宁可浪费名额也不能错过自己的机会。5 h2 l5 f) v& U) E0 U Q; N
调剂过程中信息是取胜的关键,你获得的信息越及时,下手越早你就越有可能成功,一个萝卜一个坑先到先得。很多调剂信息学校不会像广告一样大肆宣传,甚至不公布,要靠你自己不停的打电话去询问,甚至上门去找,并且调剂中时刻都会发生人员变化,只要时间没有截止复试名单没有公布,你就不要停止询问停止努力。所有的东西都是要靠争取的来的,坐着等没有人会上门来邀请你。初始考完交卷那一刻,告诉自己,一场更艰巨的攻坚战即将开始,继续绷紧神经去忙碌奔波吧。6 L3 J; i! b' f, E! u
写了这么多,之前考研我也听了很多意见看了很多文章,但是最后还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设计调整最重要,总之,对于考研别太惧怕它也别太轻视它,要打有准备之战,争取画上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