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150|回复: 0

[课件] 老年人精神养老探析文献综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前言
$ Q; C( C$ n) Z# T. [- y+ {( m21世纪是个飞速发展的世纪,中国在一瞬间与整个世界的老龄化相拥而泣。人们忽然对老年人无能为力,这一中国特殊时期的特殊人群该何去何从成了一个倍受关注且令人揪心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在世纪之初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所得出的结果更是让这一问题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一股研究热潮。世界卫生组织将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作为进入老龄化的标准,而我国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的10%。面对这一惊人的数据,很多学者在对我国养老方式问题上倾向于从传统的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而全社会在大量地从硬件方面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严重忽略了软件方面的精神养老,硬件上老年人的住房设施,医疗设施等物质方面相应增多与改善;而软件上的精神关怀却还是不足,情感需求和文娱活动等等。老年人因为年迈,往往放弃自己该享有的照顾与受重视,社会上也经常出现无能力老人的悲惨遭遇,原本被世人所羡慕的中国老人已不再存在。. x( W4 }( ^4 V* i, k% n: f2 ~
随着社会的变化,社会养老渐渐成了学者们研究的趋势,学者们分析了社会养老为何存在的大背景,在其存在的基础上进行不同方面的研究。同样,关于老年人精神生活,学者们也分析了其重要性和各个要素,亦有学者以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来为精神养老增添色彩。下面是对这些方面研究的简单回顾。
5 V! l$ \) D& A! X- i3 I* }二、主体& U! f4 C* `: Y
(一)、社会养老代替家庭养老。
; ^& [; s9 I- R! X8 N& `) W0 n进入21世纪,相关学者对我国城市老年人自身养老状态及精神生活进行大量研究,,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都有。! K8 j( I* j6 ~! s5 j
关于老年人的养老研究中,定性研究的比较多。夏俊生提出家庭养老已不堪重负,中国传统养老习俗已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而受到猛烈冲击。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已不多见,特别是在城市里更少见。据统计,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空巢家庭”已占老年人家庭的1/3左右,到2005年这个数据将变成1/2。(夏俊生,2001)老年人因丧失自理能力而无法独自生活的越来越多,因此,城市的许多家庭已越来越难以独自承担养老的功能,不得不寻求社会的帮助。(夏俊生,2001)。刘向阳在老年人要实现“老有所养”这个前提时也提到老年人养老模式必然社会化。一方面,他认为近30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我国人口的总生育率大为下降,家庭的代际格局变化导致4:2:1的养老格局,在未来几十年内,很多老人将不再可能和自己的子女住在一起,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萎缩,并日趋社会化。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青年子女面临着社会供职,家庭尽责与继续深造等多重压力而不堪重负,对赡养父母老人已是有心无力。因此,为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刘向阳认为养老必须社会化,提倡社会养老是必然趋势。(刘向阳,2004)。吕新萍在对北京市某养老机构的个案研究中,分析了当前中国养老院老人的生活及精神心理需求,他认为正是这些需求推动着中国养老机构走向专业化的道路,也提出了要提高服务水平要满足老年人。其文章着重研究硬件方面,但作者也从社会工作角度对软件设施也提出意见。硬件上从房屋结构和饮食需求上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提议,软件上更注重老人的精神与心理需求问题,除了护理工作外,机构还从文体活动来满足老人的需求。(吕新萍,2004)。8 }& q1 C7 G5 N2 k$ ?! g
在定量研究中,丁煜和叶文振在城市社会养老基础上对“厦门市城区老年人生活及供养状况”抽样调查资料作了定量分析,其分析前提也是认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我国家庭养老尤其是城市家庭养老的脆弱性已开始显现,非家庭养老方式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老年人的青睐。其文章中关注的是从不同变量分析对老年人选择社会养老的影响力。(丁煜,叶文振,2001)
5 h2 w2 n& t1 m2 Y(二)、老年人精神生活问题综述。5 f2 F1 I/ H4 P5 W" T+ n3 l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精神需求也在不断增多,作为社会的边缘群体老年人,他们的精神生活更是一个应该引起社会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取决于以心理健康为主的健康老龄化。3 w: P- W8 U4 b3 G& }- S" @
刘颂在其《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引用了“健康老龄化”这个概念,它“旨在促进发展和尊老爱老环境条件下的一种理想老化”,作为一个新的社会发展观,它以关注老年人口寿命质量为切入点,通过倡导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三位一体的现代健康理念,谋求建立“以人为本,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他在分析三者关系时,认为表现为精神状态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是实现生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关键。(刘颂,2002)。同样的概念也被方菲和邵南提到,方菲也认为心理健康是健康老龄化的重要方面,他认为生理与心理是健康老龄化的两方面,当老年人生理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提高时,对于他们而言,心理需求更为强烈,精神健康状况更为重要。邵南认为当代老年人精神需求得不到足够的慰藉和满足,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老年人精神赡养状况,促进健康老龄化社会的实现。(方菲,2000)。老龄问题研究者周绍斌在其《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里就明确强调了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的同等重要性,并提出把老年人精神需求纳入保障机制。他认为精神需求是源于衰老和社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主观心态失衡,是为维持和恢复主观心态平衡,实现充实、满足和尊严而引发的一种渴求状态。也有学者认为,老年人精神需求,是指内化于其内心,为排遣消极情绪感受,实现欢乐、充实和尊严而产生的物质需求。它包括感情需求、娱乐需求、求知需求和价值需求等几个方面。(周绍斌,2005;明艳,2000)。
/ ^, t% Q, e/ ]8 J关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构成问题,学者们大致把它分成以上几种所列的几个方面。周绍斌的分类与明艳的分类很是相似,即情感需求、文化娱乐需求、教育需求、人际交往需求、政治需求、自我实现需求等内容,并且对每一个需求进行细致分析。而明艳把这些需求的层次关系看成费孝通先生对中国乡土社会亲属关系“差序格局”的描述,她将感情需求居于核心位置,即老年人感情的归属需求和尊重需求,这是老年人最基本最强烈的精神需求;向外推至第二层是娱乐求知和交往需求;继续往外推则是再高一层的价值需求,实现价值和尊严的要求。(明艳,2000)。邵南对当代老年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的归纳有些相似,即健康需求,依存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和交往需求。(邵南,2006)。; E, x  K. m2 q8 e7 k) @
影响老年人这些需求因素又有哪些?学者们通常从个人、家庭与社会因素来分析其原因。方菲又将老人自身的个人因素细分成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老年人的经济状况,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将家庭因素又细分成家庭关系,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因素又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社会对老年人价值的认识。如何解决老年人精神需求,学者们从其影响的不同角度提出对策,一般也是从其影响因素入手提出对策。关于对策的可行性问题,部分学者从社会工作角度入手提出相关实务性操作。(方菲,2000)。) [4 C9 |3 [, O, I  T" t
(三)、社会工作角度对老人精神养老方面的研究
8 ?$ V1 D3 Q! y4 J* @( J" ^吕新萍在其对北京养老机构的调查研究中也提出社会工作技巧,他认为养老机构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正是由于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专业手法,提出引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手法,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并且提出应发挥社会工作者联结社会资源的角色,拓展养老机构的发展空间。(吕新萍,2004)。王泽淮在其《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里从探访老年人的角度提供一些对老年人精神赡养的方法和技巧,其对策来源于社会工作的实务原则,他提到的激励老人潜能的开发,为其提供自决的机会,正是社会工作中案主自决原则;做个很好的倾听者,协助老年人回忆往事,刺激老人的感官,阻缓感觉器官的退化等社会工作技巧。(王泽淮,2004)。孙唐水在《社会工作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的作用》中很全面地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社会工作的三种工作方法即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引入老年人照料中,并且以社会工作的社会功能来为老年人照料上提供更多的资源。其中文章将三种工作方法分别用于老人照顾中,个案有其咨询、日间照料与托养照料、维权与法律保护、家庭调解员和中介服务等功能;小组工作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充当组织者或领导者、评估者和监督者的作用,这样能更有效的保证老年人的文娱生活的真正意义上的实现;社区工作中工作者同样有其角色功能,组织者可以组织老年人活动起来,也可以做中介工作,把资源合理利用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这些作用与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相辅相成。(孙唐水,2004)。
3 R5 r( a& `5 U2 D7 }社会工作在老年人养老这个领域有其特殊的使命和意义,在老年人精神养老被提上日程时,老年社会工作也将被重视,特别是在社会养老成为趋势的未来更是有其发展的必要性。
9 B# q! B# M; R3 o$ r, K三、总结
; P, E. J% h" U# s9 c! J本文通过分析学者们关于社会养老的趋势和老年人精神养老问题方面的研究,发现学者们在关于社会养老的趋势上的研究都有着较客观且很有说服力的分析,同时,众多学者也在老年人养老这一情形提出精神养老的缺失部分,很全面的分析了精神养老的必要性,也提出精神养老的细节分枝,并能从各个分枝采取对策来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在学者们研究的精神养老这个领域,如学者们所提到的,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精神方面必不可少的,但本人更倾向于明艳在其文章中将精神需求划分的格局,并且很赞同其将情感需求放在首位。事实上,在老人心里他们不像年轻人那样喜欢展望未来,他们只是认真过好每一天,很多原因让非老年人忘了老人还能思考,甚至有时候连老年人自己都忘了,这些有心无心被丢失的灵魂他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有穿有吃的,本文认为情感需求是精神养老的首要也是基本的,也将深刻地影响着老年人其它方面。文章拟采用实地调查研究的方法,针对目前老年人精神养老方面的缺失,结合本人所学的专业,以社会工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在收集漳州市福利院中在院老年人的资料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老年人的精神养老问题,希望这一分析结果能为老年群体的精神养老提供一些帮助。
9 W$ H6 {: C8 X  V( |1 O) n& R2 m4 a参考文献:
  F! F) b$ E$ z) o. y' g[1]丁煌,叶文振.城市老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友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U1,(2) .6 J  V6 k- r0 Q9 }
[2]邵南.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南平师专学报,2006,(1).
  }6 X- r: [1 C; }) B( x7 w5 _[3]周绍斌.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及其社会政策意义.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6).
+ K& {% K& N" m, ~. F[4]王泽淮,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6).* Q# S" p+ Q, Y2 s, l$ b" @
[5]吕新萍.养老院老人的需求与养老机构专业化—对北京市某养老院的个案研究.人口与经济,2004,(l) .8 [, G+ n# ^6 I4 G, e
[6]刘颂.老年精神生活: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老年人群精神生活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02,(4).  Z6 ]8 n$ ?" w" ~3 n! H7 D0 H
[7]刘向阳.当前我国老年社会工作的困惑与选择.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3)
3 X8 e2 h: w4 D- ^' P3 f& B0 Q[8]明艳.老年人精神需求“差序格局”.南方人口,2000,(4) .0 c/ I& C6 S. @( Y/ y- ^  z/ n$ m
[9]方菲.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
( U; U* J& g) y9 A; d) H# h6 f[10]江娅.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2).; i* y, ]% f+ W. T* [4 E' v; d
[11]夏俊生.众多老人缘何选择社会养老.瞭望新闻周刊,2001,(5).
0 \- y" J2 H5 i[12]范明林,张钟汝.老年社会工作.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12).5 T5 X5 O4 Y- Z3 @1 R2 ]
[13]孙唐水. 社会工作在老年照料与服务中的作用. 南京人口管理十部学院学报, 2004,(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15 02:12 , Processed in 0.04028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