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段时间里,笔者在老年公寓的服务过程中遇到了一个特殊的问题。笔者发现,随着服务的跟进,笔者以及其他工作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沮丧感,并且在很长时间里都受到沮丧感的支配,无法更好地支持小组成员的工作。反观整个服务过程,笔者认为在服务中的这种沮丧感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 O2 O3 z4 e x! g, q( O" s. H+ Q: b& Y! t
: u2 {- T ]1 z$ E) a Q
受案主不良情绪的影响 X1 `) B8 _+ u+ f1 n+ d4 g2 C
& ^1 a8 |2 o# ~0 }) } H3 p
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绝大部分案主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客观和主观的情况使得他们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劣势地位,这使得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掺杂了很多烦恼、抱怨的成分。而一旦专业关系建立后,案主很容易将这种不良情绪传递给社工。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社工不能合理恰当地运用相关技巧,很容易使自己陷入案主的悲观情绪之中,并产生一种沮丧感。因为,老年阶段处于生理衰老期,老人的各种生理器官和功能开始明显退化,身体各系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衰退和下降,各种老年性疾病接踵而来。在老年公寓这样一个老年人聚居的地方,这种年龄所带来的压力就更大。社工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着这样一些老人:他们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完全依赖别人的照顾,还有一些老人因为脑血栓、老年痴呆症等已经无法与人正常交流。因此,在这样的状态下,社工和案主都不自觉地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生活和生命充满了沮丧。 , p Q9 N' M" q: X6 W6 V / K. @7 k. C/ {0 s4 z- X: S" m 2 [( q8 l( I+ a: j
# ^: Y( k; d1 H/ Z. f
同理心表达上的障碍* C8 G; `. T( L/ E2 b)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