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1-14 07:40 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点击查看 E& T( x4 y' E; X( t% O) A C, L
今天,由省财政拨款4.26亿元支持建设的广东青年干部学院新校区奠基,为这所老牌团校转制高职打下了强有力“地基”。
$ ?/ n; _6 T3 a7 G3 l 当中,更引人注目的是,筹划转制的广东青干院,其拳头产品就是要打造全国首个“志愿服务管理方向的社工专业”。它背后所折射的正是当前广东、乃至全国基层社工队伍的严重不足。
, M- ^- k, H1 p 社会工作人才需求大增,高校社工系培养的人才实务性不强,难以深入基层。缺口之下,社区干部、志愿者,甚至学校老师以“业余”的方式,去担当本不应该由他们担当的社会救助角色。, S" J4 K, n) s, K
怎样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如何夯实社会管理体制建设?特别是在当前广东志愿者数量庞大但缺专业知识教育及管理的情况下,怎样充分利用资源?
% x) b$ w/ A; T+ _. T 广东筹设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发挥共青团的网络优势,设置全国首个志愿服务管理方向的社工专业,培养“社工头子”,让他们更善于管理和指导志愿者,提高社会工作的效率,值得关注。! q" r& x0 t" `0 `. a, W8 q
' m9 _" o7 w) A6 ^; v
【供求尴尬】
$ x$ f0 |1 w1 o. |8 | 专业社工不够用志愿者有时“好心办坏事”% F7 p1 p4 p( b" W# G9 O' S6 b
新年以来,广州市海珠区启创社会工作发展协会高级社工、“青年地带”项目负责人郭英慧除了统筹该项目今年的服务计划外,还忙着与“问题青少年”谈心,每天几乎14个小时连轴转。( g7 d& J/ e6 x
“青年地带”覆盖的主要是海珠区华洲、赤岗以及海幢三条行政街内13—30岁青少年,不断引导他们成为对社会负责以及有贡献的一员。
1 n4 _6 I/ G3 Y8 @! a& q) F “有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有的与社会上不良青年勾结,骚扰勒索同学,这些问题青少年的情况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开个学习班来矫正。”郭英慧说,因此她和同事们要挨家挨户地做个案。
4 b c$ E/ x8 ? 他们的工作是专业而繁重的。“先要‘投其所好’地接近他们,逐渐了解他们,再对症下药。建立辅导个案计划需要制定出‘一对一’时间表,很费人力和精力。”
+ J- ^% ?2 ` A' @7 o# p! V 但显然,覆盖三条街道近36万目标人口的“青年地带”项目只配12个专业社工,在分配工作上必然会“捉襟见肘”。. I* b5 X+ ?' _* N+ B( s5 r S. u
“志愿者、街道、居委会是很难帮上忙的,即使有数量庞大、素质比较高的志愿者,但他们由于没有受过社工专业知识训练,在开展社会救助时无法触碰‘最核心’的工作,因此就不可能对个案或小组进行专业服务。”郭英慧说。
9 B' }; @" V# l& F! f) J “所以目前在社工不够用的情况下,只能是把工作分区分片按时间进度来开展,而且得‘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日平均时间达到12小时。”' T$ Y2 z& g x
社工不够用并非仅存在于“青年地带”,而是普遍存在于广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供给中。
* b9 v3 ^! o" G1 _0 ^1 t 民政部社工与志愿服务课题组主持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志愿服务研究所所长谭建光举例说,以往对长者群体的探访服务,一般由社区居委会大妈或者志愿者承担,主要是以现金和实物慰问为主,但对一些确实需要长期帮助的老人家来说,这种帮扶起不到真正作用。' E! R8 z" r d* R
“虽然居委会大妈和志愿者有满腔热情,但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技巧,‘好心做坏事’的例子层出不穷。”
' S& [2 i1 _2 G2 U4 l 据了解,在广东比邻的香港,社工与服务人口数的比例为1∶461;在台湾为1∶3000;在欧美等地区这个比例大约为1∶1000。9 _ D' d( h* Z, d* |
“而目前广州一线专业社工只有100多名,基层就更少。”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朱静君说,中国约还需200多万社工,但绝大多数社工本科生难以深入基层,基层出现“极大的需求、极少的供给、更少的对口就业”供求尴尬,使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沉积下来,容易引发矛盾。
7 Q% l( p; z" c2 |
1 D( n5 a0 R! h4 [+ n5 U 【社工来源】
/ O% c) b$ I" ]8 ] 教育太理论化毕业生“沉不下去”! @" i+ n/ A' S2 N ?! L1 W1 @0 Z! W
据了解,广东目前有超过7所高校设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每年培养的毕业生近千人。
' [4 d( ?( M/ E& [4 Y0 F$ l 但社会上已经形成“从事社会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社会地位不高、经费紧张”的印象,很多学生不愿意选择社工专业,社工专业毕业生又不到一成能从事对口专业工作。
3 G# R' `+ ], q% N. P( U3 D+ I0 h 这种连锁反应,使得在基层更是难觅受过社工正规学历教育学生的身影。
$ b. O$ B# X* k0 X 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香港资深注册社工罗观翠说:“‘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理念已经在广州、深圳等地方先行先试,在某种程度上有助推动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这项事业。” O2 c8 r* f1 `/ P+ a' E8 G
“但另一个现实是,我们发现许多社工本科毕业生实务性不强,虽然已经慢慢地有实习课程,但与政府购买的工作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
& H3 L. m* c7 a1 M G7 M9 x" | 郭英慧举例说,海珠区政府购买启创的大部分服务都要求有两年经验,但大多本科生在基层开展工作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上手过程。
" w! d+ y8 |0 F5 ?+ W5 {9 K 关键问题在基层社工所需的实用培训上。4 c3 _) U2 s8 A, g8 c
据了解,从1988年北京大学设立社会工作专业开始,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的恢复与重建已经走过20多个年头,培养了10万社工。
( [: z# H. \0 A) p/ B% l+ Z, t “但存在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地方,缺少符合我国百姓需要的实用有效的社工知识。”谭建光坦言,大学社工教育过分专门化的理论学习,使有的社工毕业生“沉不下去”。
# m" Q/ t7 R) ^, A( i4 m7 a 目前,广东已有370多万注册志愿者,设置全国首个志愿服务管理方向的社工专业,无疑是务实的措施。
0 h# a/ v$ R2 A: G8 Y “我们希望不仅培养专业社工,还培养有管理志愿者服务能力的专业社工,这样符合广东省情。”团省委书记、广东青干院新校区领导小组组长谭君铁说,“广东的志愿者基数全国最大,但部分缺乏统筹和技能,如果有专业的社工指导和管理,能事半功倍,充分发挥现有优势,低成本、实事求是地打造富有广东特色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满足广东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需求。”
. e% M' _+ U8 f
+ {- o J; o( A/ D 【怎样培养】* H$ K. `2 a4 B, e; Q3 W( T
从入学到毕业都安排实践教学
P& R6 K X+ P “当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时,固有的理论知识难以支撑。”香港理工大学协理副校长及应用社会科学系主任阮曾媛琪感慨说,比如在解决城镇化带来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时,专业社工的优势应在于“理论上的实务技巧提升”。. z* ^$ P$ L; `% n! ^
据介绍,在香港,除了正规的社会学入门、社工实践理论外,社工本科生的实习时数要达到800学时,而为达到实践质量,每个老师最多带10个学生,全职实习督导也必须到学生的实习机构中去实地督导。
, `8 v5 l" F% G “现在大学的社工教育有一个重视研究、理论的趋势,这个肯定是重要的,但只侧重理论、研究而减弱对实践的重视,是否会偏离社会工作的核心精神?”广东青干院院长胡荣华认为,国内社工服务的专业化升级支撑在于人才的建立,而人才培养的显性短板主要是社工教育缺乏实训。“这个难题可以在广东率先转机。”
- i& U P9 z( a U0 d 按照广东青干院党委书记吴先浪的思路,新校区建成后,学院将通过“全程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去打造“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管理方向)”这一全国首创性专业,为解决当前社工教育实训不足提供经验。1 h& w$ V( R& F8 O
所谓“全程实践教学”就是指利用共青团广东省委、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的广泛网络,突出“两合作一结合”(校团合作、校企合作、学习与服务相结合),安排基层实习基地、见习岗位,从学生入学到毕业都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协调能力培育。* ^6 K8 L4 z' A4 j0 D1 v. R9 G
“比如,我们将邀请港澳资深社工走进我们的课堂,或者在个案研究中就把课堂建在社区,让社工成为‘督导’,使学生从一线获取知识和经验。”胡荣华说。. x; R( e c5 N2 e
同时针对目前国内志愿者“数量多缺教育、活动多缺研究、项目多缺管理”的通病,学院还将着重培训志愿服务的管理知识。“志愿者不是专业社工,但如果管理得当,同样可以成为社会管理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把社会工作开展得更有效率。”9 V7 a$ D8 M4 r. [" Q
南方日报记者谢苗枫统筹梅志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