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379|回复: 0

[华东] "少女妈妈"增多 专家:须防青少年隐性心理伤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10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文汇报& `0 B$ d- e, k$ g- y0 I- i; V
“暴力熊”、“少女妈妈”增多,专家建议——; E6 J! q2 p. T8 ~0 @6 Z$ b5 o& }
  长期缺失社会关注、家庭关爱,容易对青少年造成隐性心理伤害,令他们心态失衡,产生行为偏差。昨天,一场有关青少年权益保护的研讨会在华东师大礼堂召开。会上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来,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所受理的咨询中,涉及家庭暴力、校园暴力、少女妈妈等问题的咨询量有所增加。对此,与会的青少年代表、家长代表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致认为:这些现象的增多与涉案青少年长期遭遇隐性心理伤害有关。与会者建议,应当加强青少年维权的社会化运作机制,让青少年求助有“门”,维权有“道”。
9 s8 ^, S  F& d( K4 {8 L' X  每个“暴力熊”都有一颗“脆弱心”
& m, `$ P+ U- L% s- x3 L; n  前段时间广受关注的徐汇区南湖职校“暴力熊”事件是研讨会现场的热点。市信息管理学校党总支书记彭燕说,类似的校园暴力事件在很多学校都时有发生。该校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67%的学生认可“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新生常会靠打架来排定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彭燕分析说,推崇暴力不仅说明青少年心智幼稚,也折射出这类学生心理脆弱,只能依靠暴力获得自信。彭燕的观点引发了在座学生代表——宝山职校学生会主席周佳俊的共鸣。他说:“作为‘三校生’,我和很多同伴一样,一直很自卑,怕被忽视,打架成了我们赢得关注的一种方式。”

6 N* d% ^" d' R& ?6 z6 |

- t, u: S% w9 p5 u' J4 r; D4 I( r  对此,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总干事刘庆元建议,应推广“联校社工”工作机制,为学校配备青少年社工,帮助“三校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及规范意识。% P! D' G% r3 }3 I
  “少女妈妈”多数来自“失爱家庭”# G* [2 f2 D0 \5 f$ Q6 G# o
  上个月,杨浦区20岁的少女伶伶在医院生下一名混血女婴,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少女妈妈”群体的关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这些“少女妈妈”大多数来自“失爱家庭”,或父母离异,或失学失管,长期缺少关爱,个人价值感缺失。12355热线相关负责人沈婷说,长期家庭关爱不足,会让青少年在成长中无法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因而出现种种行为偏差,如意外怀孕、离家出走等等。
- [4 A) @$ O& }7 k) z( u6 c( K  对于这一群体,与会专家一致强调要提供“前置保护”——即在学校开展性教育普及讲座,并开设“护花专线”,为“失爱家庭”的少女构建信息网,有针对性地展开一对一心理疏导等,从源头上预防此类事件的发生。
) e, {3 f3 p  g2 G, M; A/ h  整合资源,构筑缜密维权网# ^& j9 h" R6 t2 e% C
  12355“明星家长”陈瑞荣说,要为孩子们抚平创伤,除了依靠团组织等各级青年服务团体外,还需要依赖家庭、学校、民政、公安、司法、青保等多方面的协力配合,构筑一张缜密的维权网络。市人大代表浦栋麟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他说,去年市人大审议通过10件与青少年维权有关的议案,“在这方面,人大代表还能进一步有所作为”。市政协常委、市律协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主任黄绮则建议,应当整合社区、公安、司法等资源,构建一个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遏制侵害青少年权益的苗头。对此,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表示认同,他建议将12355“网络+热线”的模式进一步推广到各区县,利用这个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实现“教育、预警与处置”相结合,让青少年维权工作变得更有力。
0 C6 k' t6 V* R5 Y/ i7 `  本报记者 顾一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8-18 17:54 , Processed in 0.05138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