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所谓面质,是通过语言陈述、行为描述,帮助服务对象发现对自己、他人、世界及某人特定事件扭曲的看法,从而达到展现矛盾、改变认知的目的。 在与服务对象建立了较好的专业关系后,服务结象可能会对社工提出很多非分要求,甚至对社工的助人行为视为理所当然,不尊重社工的付出。因为没有达到对象要的结果,对象否定了社工助人的过程。对这样的服务对象社工一方面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反思自己的助人过程,另一方面可以适当运用面质这种访谈技巧,使服务对象不得不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促成服务对象内心矛盾冲突的展现。 在工作中碰到这样一位服务对象:失业靠低保维持生活,在朋友的资助下学习三个月拿到驾驶执照,一门心思要开车。半年多的时间,因为没有驾驶经、政审不通过等原因,对象一直没有找到中意的岗位。多次面试的失败,对象将恶劣的情绪向社工发泄:就业不成功是社工不关心,政审不通过是社工不帮忙,吃饭没着落是社会抛弃他。。。。。。 对象陈述的内容混乱,前后内容明显矛盾,语言与行为反应不一致,语言与情绪反应不协调等,社工敏感地观察到这些表现并在适当的时候提出质询。 
% P# s4 c, k  T7 E- ]5 m社工进行了这样的面质: ) `, e* P- K5 f8 H& P5 r. g 
1、社工推荐面试,面试结果是用人单位决定,刚拿到驾照就要开车,你要拿出你的技能、自信让用人单位信任你。 
+ h; b  {: V& B) K7 {- d4 A 2、对于政审派出所有规定,必须如实记录你的违法犯罪记录。 % E. B/ c* ~4 }$ _+ u. ~ 
3、你说你没饭吃,事实是你每月有一份低保。饭是有得吃,只不过吃得不好,为啥吃得不好,这是需要反思的。4 }  k. ~7 R1 Z2 d 
4、社工一直以平等、尊重、接纳的理念为你提供服务,同样社工也需要得到你的尊重。   E; ]  A- w; i0 b+ h: ~( B  h 
服务对象本来情绪相当激动,面对社工的质询一下楞住了,慢慢的低下了头,请求社工原谅他的激动。 3 c+ M3 B/ h& h5 [4 J% n 
对象情绪稳定后,社工肯定了对象想自食其力的想法,也能理解借了朋友的钱学车后开不了车还不了钱的监尬。社工与对象一起讨论了他就业的优势与劣势,脱离社会相当长的时间,走出家门、融入社会是重要的第一步。最后对象决定先面试安保的岗位,对驾驶员的岗位以后慢慢再想办法。 $ x7 `( {. M! I5 B, q 
使用面质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 h& H( `7 E+ T6 {* L 
首先必须清楚你使用面质的动机。面质不是对服务对象的攻击、厌恶和人格的否定而是为了提示服务对象就自身矛盾的观念和不当的行为做出思考。所以,所有的面质都应该是积极的、富有建设性的指导性反应。6 D% Q, ]% N7 o# z* a9 g 
其次,在使用面质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服务对象的表现马上进行解释,社工应保持耐心让服务对象自我领悟。 
  O% _: w0 I: \9 k, G0 n9 }0 {# o' \) ?6 Q. I* T 
 转载自:上海社工2008年第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