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禁毒社会工作里经常有这样的现象:一方面社工要接触派出所的民警和社区干部,另一方面是吸毒人员;一方面是社工对服务对象的苦口婆心,另一方面是服务对象对民警和居委干部的怨声载道:“他们帮不了什么忙!”“我不想和他们多讲!” “他们只会用话来吓唬人!”服务对象与民警、社区居委干部之间似乎总有着一种解不开又理不清的矛盾,社会工作也往往因这种“不和谐”的关系而变得难上加难。
$ F+ o/ j" w( d7 ]/ W5 ?: ? R" w: k4 P, b- \: {* a" V5 s
从服务对象的心理去分析也不难发现,孤傲暴躁的性格背后拥有着一种自卑和脆弱。他们非常地敏感,深怕自己会被社会放弃和瞧不起。服务对象刚从戒毒所出来,面对民警依然还是有防御心理,不敢多说、多讲,甚至最好不见面。面对社区居委干部,他们想维护自己强烈的自尊心,由内而外地显示出脾气暴躁、说话粗声粗气等状态。8 n7 N8 I ~' F3 p" i$ x# l
: v% u: @' v' a; d/ F5 d
作为社会工作者,与双方沟通是主要的工作方法和信息交流的手段。社工以帮助吸毒对象度过三年的戒断目标为中心(与对象之间的沟通是治疗性沟通);以融入社区为工作导向,(与民警和社区干部的沟通是情感式沟通),两者沟通方式相辅相成、才能如虎添翼,琴瑟合鸣,达到最终的效果。5 N1 v& J0 ]# D! u' |- m8 |
7 _3 m1 [5 M' w$ |语言交流与行为引导是沟通的主体。面对吸毒服务对象不但要在语言交流时应该注意真诚坦率、尊重对象、善解人意外,还特别关注社工的表情、动作、姿势和行为,注重学会倾听、注意细节、换位思考,他们特别渴望社工的关心、尊重等等。这些都会对服务对象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面对民警和社区居委干部,社工也要定时下社区走访,多和他们聊聊目前社工所了解到的社区内服务对象所发生的情况,做到信息互通、互享;或者多听听社区所发生的事,谈谈自己的看法,这样也会让民警和社区居委干部了解更多的社工工作和社工个人独特的魅力、处事方式。' X/ {5 _' B. \0 ?, Z
$ J& g4 ?7 i* T+ ~6 R( A6 B
引用海尔总裁的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的社会工作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工作了,但是要做到优秀却很难,而良好的沟通是社会工作的基础环节,社工的沟通方式也成了增强社工与吸毒人员、社工与民警和社区干部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润滑剂。这样才能增进了解,相互信任,减少冲突、矛盾、纠纷,从而构建和谐的社会工作关系。
% w& D5 W. u1 a; W8 _& `3 m* ?2 @ k5 x) h/ ]' J
$ I8 s4 Z' O# C2 ~5 M
宝山工作站
}. n# i, `% m& p张庙禁毒社工:钟意 供稿( e/ w5 Y I0 |! o
& r2 t M" U* q" C, S# \转自:上海市自强社会服务总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