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改革为什么这么慢 & c1 S |( k$ I7 q8 k' i- e、石子砚的博客. Y: ^7 Y0 U# Z n
% h" V% z/ p5 S
26日,有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进展缓慢,广东上海等5 5试点省市无一“动真格”,已经过去9个月,各地仍在调研、观望。(10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二是《关于加强收入分配调节的指导意见及实施细则》提交国务院已近半年,之前有消息说今年有望出台,到现在仍未有音讯。(10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 - ?" g w6 v6 \( T9 m# m. @2 k
; ]7 B0 @5 `, N4 s一个拖了9个月不见“动真格”,一个提交已近半年,未有音讯。我们不禁要问:一些改革为什么就这么慢?是改革的事项,无关痛痒,还是改革的内容,没什么时效性,早一天、晚一天皆可?非也。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为例,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在0.5左右,早已经超过了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我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至今,贫富差距仍在进一步拉大之中。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制度不公,可以说,这项改革,甚至已经到了火烧眉毛、不改不行的程度和地步了。 7 h& V8 U. o _$ s
( r0 S* R$ f5 a+ `4 H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同样刻不容缓。不单是事业单位,全民社保梦、养老保险可以全国一统、跨地区转移的呼声,也已经是在坊间呼喊了n年,但任由民意喊破了嗓子,也同样是未见“动真格”,慢悠悠、怡然自得的行进在改革的“阳光大道”上。 ! x0 f/ l; ^+ w& ^& t" j1 i+ b7 j' E: y* _: w
既然改革已经火烧眉毛、刻不容缓了,但为什么这么慢,还能迈着四方步原地打转转?笔者认为,改革步履的蹒跚,一是可能源于无法摆脱的利益羁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然要触动包括垄断性的行业、国企等既得利益者的收入。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越改越少”的可能,与公务员群体高人一等、岿然不动的格局形成对比,也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从一开始就注定有着难以言说的利益纠葛和改革障碍。因此,利益纠葛越多,既得利益者的力量越大,那么一些改革就越难破冰,越难“动真格”。 % w4 Y2 G9 C4 x5 C' `- H; \0 K( w) |. t. ~0 _6 Q0 H: q2 o
二是改革过程中利益博弈的失衡。任何改革,其实都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博弈,首先需要多元话语表达,多方利益主体有效参与博弈。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相应的利益诉求机制,弱势群体的议价能力很小很孱弱。以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来说,中低收入者不光收入低,而且话语权也很贫困,而也恰恰是因为缺少了民意的推动力,中低收入者或者说利益的攸关方不能有效发出自己的声音,不能最大限度的参与利益博弈,不能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所以,改革的话语权和进程,就只能落入既得利益者的全面掌控之下。如此一来,两项改革,一个拖了9个月不见“动真格”,一个提交已近半年,未有音讯,其并不意外。 . b( E2 I% v( _ X8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