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773|回复: 0

[实习实践交流] 企业社工实习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19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两个月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在EME的这段时间,有我们送出的玫瑰的馨香,有工友们干净清爽的笑声,有联谊时飘荡不散的歌声,有离开时雨中的送别,有饭堂里一张张笑脸。终于一步一个脚印走完之后,回过头去看,恍如短暂一瞬。无论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都是我们成长的印痕。2 ?, Z( F  d* J# l0 w1 @5 X/ d
实习进程:
) j) e' k! B: [. O0 T最初想到EME实习,是因为自己想做一些比较贴近社会和企业的专业实习。希望面对的服务对象是最自然普通的人。我喜欢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的过程,在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中生命影响生命。* k' V: R6 W0 d* O' O7 I1 E$ P
在去香港参观实习之前,龚逾慈师姐就找我和李军开了个小会,介绍了简单的企业情况和初步讨论实习内容,之后在港期间,会见督导。后来在3月中旬,我们对实习策划作了完善补充,把最终版本发给EME。3月23日,我们来到EME,和香港HRM bosco商讨了实习策划细节,也见到了人力资源经理Frances,实习正式开始。
7 T, ~# a" H4 ?/ `: W后来的实习证明,实习开始之前做个详细的实习策划非常有用,为整体实习画了一个大的框架,有了大的方向,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走的塌实不慌不忙。! _  ?; Y) g( `9 C4 r# H, i$ \4 ^$ N
遇到问题:
: C0 \8 }  B; k* T0 j8 _0 F. I) m*写策划& z! j% A# _6 E! Y/ }4 g
为什么我们迟迟不能过来东莞企业呢,因为策划不被通过。可见策划的重要性以及专业性要求。后来的实习证明,实习策划是有效的,但是我们还是详细的做了月和周的工作计划,屏弃了很多实习策划的内容,是因为它的指导方向和定位是准确的,但是策划的内容可执行性低,具体环境具体企业需要针对性的策划。
) V6 \8 O5 }$ W# ~" z# _# F这个策划应该由研究生还是本科生还是共同讨论共同完成?策划写的不被认可就要拖延实习时间,这些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实习策划的制定需要群策群力,操作起来也会熟悉。还有对于实习机构准确信息的掌握是制定策划的前提,我们得到的信息很少,去到之后管理层也未没有给我们做详细系统介绍,以至我们的了解都是靠自己的日常观察和接触。由此我也看到了EME中人力资源部门入职培训的还存在的一些可改善的地方,入职培训直接关系到职员关系,交接工作的顺畅,进入新工作岗位元的速度,部门凝聚力等问题。& W, h7 V, M) }' N1 l+ r
实习进程:
6 A/ U1 u7 V: F6 h! s) I$ h/ `1 k第一天会见企业负责人和同事,安排住处。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做‘馨花一朵朵’许愿送花活动,三月的主题是妇女月“美丽生活每一天”,我们制作妇女相关健康美容知识海报,用许愿和送玫瑰的形式表达对女孩子和生活的祝福,同时送花可以更好的达到吸引大家参与和宣传活动的目的。连续三天,在饭堂门口宿舍楼一楼活动室等人流密集的地方,集中做宣传,并且在活动中保持亲切微笑的形象,通俗易懂的介绍社工,表明自己的社工实习生身份并且我对李军说要注意用语,比如我们三个是个整体,社工小分队,我们是想和大家交朋友,谢谢大家和社工交朋友,指引大家去看我们的自我介绍海报,并且向她们介绍我们三个而不是只介绍自己,祝你象花一样漂亮可爱等。/ j, X; |) n3 F$ b: I. _7 U
通过第一次的破冰活动,我们发现EME的一些特点,就是工人的作息时间规律集中,年龄结构多在18岁-25岁,女性居多,文凭以初中中专为主。这样她们就有一个活动特点,群居,集体活动,非工作时间大家基本都有空,好奇单纯又害羞。所以在EME做集中宣传和康乐活动容易操作且受欢迎。
6 q# f5 r) \2 C" L, g很顺利的和工人建立了关系,取得好感和关注1 s" ^+ G' `2 T
遇到问题:
6 h/ E6 _* F4 }2 R*社工是什么' o7 ]/ U7 O' o& D4 O
这次活动遇到了一个常见的困难,即怎样向别人通俗易懂的介绍“社工是什么”?对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生活背景的人怎样介绍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1 l8 S0 ~9 F! w" d( {; b
实习进程:9 ]& \& e" f) s6 O0 V0 t( |
我在来东莞之前便撰写了三月实习计划,到EME之后,发觉月计划太笼统,而且由于之前了解到的企业信息太有限,做的计划很多需要调整,于是开始做详细的周工作计划.
1 E+ @* |( H, ?' X4 ?' ^& [遇到问题:3 J1 B0 [2 m; V8 {+ J
* 信息的获得途径: W) S! O3 X8 x7 l0 Q0 X
来实习之前,我和李军对企业以及企业的需要了解很少。师姐之前有实习,但是给我们的信息非常有限,使得我们对于实习策划的实际操作性过于乐观。又由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习时间是交错的,所以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认识和了解EME,评估机构状况和服务对象要求。之前做的实习策划虽然对社工的作用,实习的方向有了很明确的指引,但是具体操作性很低。已经有人在这里实习过了,为什么没有一份机构评估导向报告,也没办法传递有效的信息给下一届实习学生呢?要是有个评估范本或者有个NGO机构支持就好了。- t" u  W" Q8 p8 l$ K
实习进程:: a5 c$ M) E3 M  P4 h: n/ b
由于EME的企业文化,我们在每周四交周工作计划,每周一汇报上周的工作情况。需要交计划和做总结的管理层有三个,行政部经理陈生,人力资源部经理Frances 人力资源部副主管bobby。所有的计划总结都是一式三份,并且尽可能多聊多说话,让他们了解社工的实习。5 S) t' J9 B: w* N' I
遇到问题:
& j6 M- [$ W+ j( H4 V9 E+ A*和管理层沟通
/ S; Q2 G: ^; w" A! {# _由于实习生是香港管理层安排,在东莞分公司,虽属于人力资源部,但是平时并未有直接的负责人监督你的工作,要求你一定要做什么做到什么效果,并且对社工的了解很少。我们做的每个活动都会上交策划和总结,并且做介绍,但是他们通常给予我们支持,无论想做什么都给予批准,但是我相信他们还并没有真正明白社工这样做的目的,和活动的实际操作性实际效果。我们的活动他们不会提出异议,给他们介绍他们就多了解一点,只要费用不多并且目的明确不影响工厂的生产生活。毕竟在企业里做社工,是不是应该有一个机构督导?实习督导给予学术上的建议,机构督导给予具体环境下可操作性的帮助?+ B; ]. ~# M. Q3 J& i9 Q% y7 g
所以我们的实习内容又增加了对管理层宣传社工理念,获得管理层的理解和支持,策划都很注意理论支持部分,增加实习活动的专业性,希望通过两个月的实习建立社工的专业性形象。0 T6 x8 |0 r- q
实习进程:8 |4 c7 b7 r8 b( q& V
我们接下来就按照四月实习计划,四月的主题是青春四月天,我们的宣传是做的很好的(自我感觉,嘿嘿),无论是每日一笑还是墙报的布置。李军和我都做了大量的海报,很注意风格的可爱和贴近工人。$ [7 t) b# }9 g. M* I+ a* R6 z
我花了很多时间布置两块墙报。之前我们三个人讨论了墙报的内容版块设计风格,然后我利用回广州上课期间,购买卡纸等工具。最开始的构思是做的活泼可爱,更加吸引人,是一个社工宣传的阵地,可以发动大家关注和参与,了解社工的实习。有脑筋急转弯猜谜,社工知识介绍,心情墙,信箱,青春纪念册,青春信条,活动预告栏。  G" R. ]+ Y" j7 I  ~+ {4 S
后来在很长时间的活动中,更加具体的了解了工人,我觉得她们大多是初中生心态,对于人生和工作还充满迷茫,缺乏指引,所以增加了励志小故事,每日美语,心理测试,我现在仍然认为针对工人的文宣工作应该重视这一部分,除了安全消防知识,明理鼓励指引心理咨询很有实际的意义。
; l% F% s6 j, d: _; D' E6 w6 s信箱服务推出后,有一些人写信给我们,但是大多是表示开心,喜欢我们,述说自己工作中的烦恼,希望和我们交朋友。第一次写回信给工友的时候,我便注意到了一个问题,我是以社工的角色和她交流。社工是鼓励他们之间多交往的,而不是社工和每个人都是好朋友。如果工人把我们当成了好朋友,并且开始依赖我们,那如果我们实习结束之后她怎么办,还是面临孤单陌生的处境。社工要做的不是个人受欢迎,不是要每个人都喜欢社工,而是影响带动他们互相交往。要把朋友间的聊天寒暄和社工的专业会谈区分开,个人角色和社工角色分开。要不做了一堆宿舍探访,除了建立关系,实际意义为零。
( O* p5 _2 v1 Z遇到问题:
; f- i9 U9 C1 J*墙报的更新和承接
" i; }+ ?' {0 a  R: l# Z因为我有做宣传和绘画的经验,所以对于我墙报不是难事。我设计了背景和标题栏,这样就只需要更新各版块内容,把墙报工作的难度降低。但是由于工人经常去看,就要求我们要及时更新,这样两块墙报的工作量还很大。如果不擅长宣传的同学来做怎么维持下去?应该找工人帮忙。我在实习期间了解到一个保安这方面的能力很强,又喜欢写字,就推荐师姐给他一些工作,让他参与进来,甚至在6月底7月初实习交接的时候都可以由他来负责,等9月实习结束后,留一块版给他,让他组织一些喜欢这些工作的工人一起负责,甚至可以组成一个小文学社。但是现在不知道师姐那边跟进的怎样。: o' v7 q1 z! D0 Z+ v
*回访工人! T' c) F  e( h& K
有人写信给我们,我们该怎么做?回信回访。但是工厂是轮班的,平时我门上班的时候工人也上班,下班了工人会睡觉休息晚上会出去玩经常不在宿舍,很难找到。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回访比较适合,但是本科生不在东莞,研究生如果做了探访,那起到了回馈的作用,如果去了几次还是没找到人,或者一时忘记探访某人,那等到下星期已经相隔太久,大家都失去了当时的热情和心情了。信箱服务是好的,目的是为了聆听大家的心声,做深入的交流,但是怎么充分利用好信箱呢,怎么及时有效的回馈给工人呢,是不是开一个心理咨询聊天室真的有必要?' L% C! p1 \. J$ u4 F# }
实习进程:
3 d- |' k0 q1 ?1 ?1 W* b) g在四月份五月份,我们基本每个周日都开小组。上周四交策划,申请场地。周一开始做宣传接受报名,准备物资。具体工作基本都是一起做,即使我来写策划,也会争取李军和我讨论,让他更了解策划的每个环节。然后我周六在广州购买活动物资,周日和师姐一起组织活动进行。第一个小组是交友你我他,因为开始时想做简单易操作,并且交际是大家普遍的需要。后来又做了交友第二期,义工工作坊,团结向前冲等。基本过程都算顺利,大家都乐于参与我们的活动,甚至有一些人成了我们忠实的粉丝,逢活动必参加。这样我们在实习期间,已经让绝大部分工人了解了社工的活动模式,宣传了社工的工作手法,并且一部分工人是亲身参与过,有一些是持续支持我们的活动并且乐于帮忙的。0 K% ]9 q3 r$ k& j( c: q! z
遇到问题:
9 E/ [1 a% h5 ^  w2 M*实习生之间的合作, e* u$ G" o  e/ w& T& s
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实习时间是错开的,这样三个人很难有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周日做活动时一起,但是之前活动的构思,策划,宣传部分研究生通常都是脱节的,活动结束后由于时间有限,我们内部做的分享也不够彻底。以前我们的分工是师姐联系督导,机构,是团队的领导,给予本科生学术上的建议。但是在后来的实习中,交策划要在周四,周四之前就要写好了,周一也要汇报上次活动的总结了,这样使得研究生很难每次都参与到活动的策划过程中来。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来尝试讨论。
0 U# P  R* |3 k, S8 H7 s' J: l& l在经历了一次活动和一段时间的共事后,我曾经被我们之间的分工所困扰,觉得最后很多计划都是我来决定,我安排谁做什么,策划汇报都是我来做。冷静了几天之后,就开始分析我们三个人的性格。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是社工的基本价值观,要求聆听和合作,照顾每个人的情绪,争取每个成员的参与是社工的基本工作手法。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社工内部做不好合作尊重的例子呢?一个优秀的木匠不是,给他最上等的木料,他做出一把优质的椅子,而是懂得利用每块木头的长短粗细,充分利用到它的价值,然后做出一把取长补短有自身特色的椅子。同样的,在我们这个小团队中,我们三个人所做的实习内容是一致的,每个人有自己的长处,李军是很好的协调者,海报做的很好,师姐善于做小规模亲和随意型团体工作,利于一个团体工作内部的气氛调节。我的整体控制感和语言能力会好一点,但亲和力不够。后来我就根据我想到的,和他们聊,并且分开做不同的工作,鼓励李军做一些他不擅长的工作,学习经验,我也学习更多的了解他人的想法,这样我感觉我们这个团队在实习中都获得了额外的成长。
; E: r) `1 g. A: n. F9 R*社工角色和个人角色
. i  R+ v  R% m' a+ I! c在工厂的大环境下,社工不隶属于某个社工团体机构,很难依靠团体申请资源,做增能维权的活动,社工是隶属于人力资源部,是要在遵守企业制度的大前提下,更好的促进员工关系,而不是建立对立力量,所以社工所做的活动和服务都是康乐性质为主,还有个人增能的小组工作。这样社工很容易成为最受欢迎的人。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很容易,混过去实习也很容易,但是这是我要的意义吗?社工的目的不是受人喜欢,而是助人自助,让他们在和社工的互动中,社工组织的活动中,有收获有改变。如果仅仅是受人欢迎,那是万人迷社交王,不是社工。所以每次活动,对待每个来找我们的工人,我都清楚的意识到,她是需要社工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是社工理念的帮助,社工精神的影响,自己帮助自己能力的提高,而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关怀和支持。% t4 H7 q" i8 q5 S# P! s$ k
*专业性的疑惑. K  c1 K$ P, ]- _7 i2 C
我们在介入工厂的时候,为了让工人都可以了解社工,我们尽可能通俗易懂的介绍,降低小组工作的门坎,鼓励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后来却出现了一个问题,有一部分工人觉得我们没办法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不够实用。由于针对工人设计的小组游戏简单多动,文员参加的时候会觉得无聊太简单,觉得我们不够专业。以前是想设计的活动可以让工人和文员都参加进来,还可以促进他们之间的沟通了解。经过很长时间的思考后,觉得对于工人我们能做的多是康乐性质活动,应该轻松简单,娱乐也是一种专业性功能。对于文员我们应加强宣传,不要让他们感觉我们是针对工人一个服务群体,我们的实习和他们无关,并且宣传专业理念。对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应该使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对于工人我们要多做出正确示范,而文员应注意引发思考,脑力激荡,不能说教。
  b) S7 H1 U* j! h还有我感觉我们似乎小组也会做了,工作坊也会做了,理论和实际也联系了,为什么总觉得做的不够专业呢。看了老师的书和大量数据之后,明白自身存在的一点不足就是空泛,无论是活动目标的设定,评估(策划,活动过程,社工),游戏的设计。每次活动的目标定的太大太空泛,想一次解决很多问题达到很好的效果,游戏就不够针对性,效果也不够明显。评估做的不够专业详细,一次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就不全面。以后应该注意的是详细精确化,再详细精确化。
& }) r  s* x' }9 [! r# S& z% Z* ?服务对象仅仅只有工人吗
2 a# ]1 y3 S- U我们做活动大部分都针对工人群体,因为最初建立关系和宣传社工,需要亲切聆听有趣简单,但是由于我们能做的活动有限,人少,时间少。后来有些文员反映,觉得社工就是服务工人的,跟文员无关,社工的服务对象仅仅是工人群体吗?其实EME里有很大的实习空间,无论是文员工人,甚至管理层,各部门。涉及到青年服务,小区服务,劳工服务,企业培训。这么宽泛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门类,真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啊。在这两个月里,我尽力把自己想到的事情都做出来,尝试,觉得已经穷尽所学,自己的专业知识还不够充足,在这里实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D& J! B7 w; j# g4 j! q. C& q*花钱越多规模越大活动越有效果吗) a# {/ v( i1 F/ N  h) c8 z% b
我们实习期间的活动所用经费非常少,因为有固定的场地,我们每次只是购买少量道具和礼品。相关宣传,也自己设计自己打印,充分利用了公司的便利条件。相比一些实习动辄一个活动几千元的报销。不禁引发我的思考。我们现在处于社工宣传和普及阶段,外展活动,宣传,联谊是非常有必要,但是是花钱越多规模越大活动越有效果吗?去香港参观回来之后,我最大的感慨不是设备多么齐全,小区中心多么大,而是社工的专业性职业素质让人钦佩,服务趋向于人性化,细心入微实在。我们学习先进经验技术学的是什么?不是几间大的小区中心,不是买什么设备仪器,不是投入的不够多,社工不是钱砸出来的。就好象国内的精神病医院,用的都是国际一流的药物,但是为什么病人的治疗水平还是比不上国际标准呢?还是医生的问题。我们更缺的是一种精神和氛围。我们这些学社工的专业素质的提高才是社工发展的根本。
& ^2 S' N$ b4 x# {, ]* u3 a- S实习进程:
7 p% g3 ^5 R0 ]: n. D1 ^期间听到很多抱怨,关于饭堂和宿舍卫生,我跟行政部主管谈过几次,后来还和行政部经理小陈生聊天。了解到小陈生有做过一个星期的排队时间调查,对于饭堂的排队有更全面的制度上的考虑。我觉得很惭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社工是最讲究调查评估的,我们不该只听一面之词,就认为现在这样是不好的,应该改正的,而花很少的时间去想各个方面,是真的不合理吗,怎样是合理的,怎么做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合理?我们还想的不够多不够全面。后来小陈生争取到增加饭堂服务人员,每个月增加两次加餐,要求饭堂人员培训,改善服务水平。( O. B9 Z9 A/ }9 h2 }6 v) a5 o5 f
遇到问题:
7 @1 @+ T& w0 w. |% ]/ {*怎样获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2 v' h6 m0 l3 S: G8 u7 Y9 j' R# G
*如果被误解和打压了怎么办?" C0 W3 H5 B5 {7 T! _
*你看到的事情就是真相吗?仔细思考过吗?' O/ M! k) M# S9 H2 r7 q0 W+ _
研究生的老师ella说在一个机构中,要分清楚哪些是支持者,命令决策者,旁观者,潜在支持者,反对者,要分清楚不同的力量,想达到什么目的需要获得谁的支持,然后把潜在支持者也争取成支持者,多和反对者做沟通,转变其看法。这个也是以后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吧。. E0 x8 M0 |) s
实习进程:
$ ~4 c* h$ M( a, B& b小组做了几次之后,到了5月份,我觉得很无聊了,好象没什么事情做,又开始看书,然后联想到小区工作理论。突然意识到EME也是一个小区,可以用小区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实习,参考了其中的小区互动,关系网络的建立。我写了小区活动策划和义工培训策划,提出了联谊宿舍,义工网络,自主参与等想法,通过联谊扩大交友圈自己组织聚会,义工网络不仅可以建立EME内部关系网络,还可以锻炼到他们自身的能力,可以做一些关注环保健康的活动,只有自主参与小区活动,把自己当成小区的一分子,才能最大程度的加强个人对团体的归属感凝聚力。后来实习结束上课时听到香港老师讲劳工服务也可以按具体情况分为小区,青年服务,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可行的,很开心。但是实习马上就要结束,义工如果招募起来也来不及培训,这样等以后的实习生交接,义工的团体归属感已经没有最开始时强烈了。联谊宿舍做了宣传,也接受了一些人报名,需要继续跟进了。这个策划需要太长的时间了,虽然想出了策划,但是由于交接,估计会胎死腹中,嘿嘿。
) ^4 Z, q' R) ^/ C遇到问题:
. d: W9 j) q# B! y) e& Z, ^如果一个策划做出来了,获得认可,但是怎么交接下去呢?: Z! Z2 p9 m. d1 z
这是劳工服务的一个大的方向和比较理想的模式,但是需要社工很长时间的专业努力,我们想到了但是我们能做吗,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9 X" I! p8 ^9 P" Y
实习进程:
8 u& E; F. a& w7 ~* Z& ]后来随着实习的进行,我也了解了EME内部的权利架构,看到了文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把我的感受简单的和Frances聊过,她觉得我观察的很仔细想的很深入,我本来是想给些文员培训的建议,但是Frances对我们社工风格的培训很有兴趣,想参与一次,所以给机会做一次文员培训,再后来协商到策划,培训时间。我也跟人力资源部的员工有聊天,让他们更了解社工做小组的模式,目的,方法。
  C* n$ W) B  j% w1 \. o2 d后来马上要结束的时候,香港几个董事过来东莞开会,我便找了大陈生和林生聊天,谈了我在这实习两个月的感受和我看到的一些问题,以中山大学实习生的身份,我之前和东莞的管理层谈到一些饭堂宿舍的问题,他们觉得我们的想法简单,工人的素质是没办法改变的,很多事情他们有他们的想法,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是这次和林生陈生就事论事的谈到这些,他们很自然开明,认真听我的想法,他们也表示资源给了但是效果不好,归根结底还是管理的问题。通过跟他们的会谈,我感到了这个企业高层领导者的风度和思考事情的全面,也觉得很有满足感成就感,因为我关心EME希望它更协调更高效更有活力,我觉得自己终于为EME尽出了一份自己的力量,虽然微薄,但是很有意义,我是真的在关心在思考了而不是混过去。! Y% _) s( O  k( Z9 j
遇到问题:
: H  I5 @9 H8 q2 {, Q$ l文员培训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可以锻炼到自己的能力也可以看到不足。一直没有做是因为觉得需要准备很充分,活动的策划和实施过程要比较精致,专业性要求较高。这次培训的对象文化程度很高,所以要多注意分享启发,甚至于说的话都要事先考虑,我感觉到了挑战和压力,不过正是挑战和压力给了我激励和勇气。% d7 E9 F: {* H- J/ b& H
5 q+ h0 \: G+ b7 F' H2 V: i
/ p+ a% L* W0 S( O
实习已经结束了,我这篇报告只是整理出实习过程的脉络,其间我是怎么想的感受到什么,力求简洁明了。
: v' Z. g% d; w; t我觉得对于实习来讲,我们的目的基本完成,并且受到了工人文员领导层的了解和认可,得到了工人的喜欢,宣传了社工理念和形象,在实践中理解和吸收了课本上的专业知识,为以后实习生做了很好的基础。5 R8 L$ ~4 g( g( V$ Z, _
从个人层面,我面临的挑战,合作,努力,获得的信任和友谊,快乐的时光,这些都是宝贵的经历。快要离开的时候,在EME里走到哪里都有人打招呼,到处是认识的笑脸,看到信箱里有写给我们的信,看回馈表时的开心,两个月里我获得的东西实在太多。7 i; Y- x, |. e/ E5 N7 D- A( n0 J* ?
无论哪一点都值得我再次对系办,罗老师,督导陈老师还有师姐李军表示感谢,谢谢能给我这一段有意义的成长的经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10-14 14:25 , Processed in 0.05638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