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那些慷慨投身公益事业的企业相比,农夫山泉过去每年几百万元的投入似乎并不算多,但留给外界的慈善形象却是非常深刻。尤其是那“喝一瓶水捐一分钱”广告所引起的公众效应更是轰动一时。有人评价:农夫山泉用一分钱布局公益。
. n2 }! Q5 [, H4 C3 Q& J& w {) o- J3 B
然而,随着这个格局的扩大化,农夫山泉却上演着一场“借爱心名义蒙蔽”消费者的戏码。. V7 Q# u' r c5 r
- Q& O4 i3 [+ K8 [8 ~' E 农夫山泉“一分钱”捐赠受质疑- P" j) A( b% d
5 ~. ?% T. E; b 近日,农夫山泉“水质事件”缠身,正遭遇着一场信任危机。为挽回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的形象,农夫山泉策划了“千岛湖寻源”活动,让消费者亲历水源以此来解除危机。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农夫山泉另一场危机却在悄悄降临。/ k* S; k+ A5 }% D; A' D: @
% p9 A% R3 I6 M, L1 I! `4 X# q
“农夫山泉,喝一瓶水捐一分钱”被广大消费者所熟悉。而2006年在央视热播的这条广告,更是引发了公众对“喝水助学”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近日,有知情人向《公益时报》透露,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并未如广告所言,当消费者每喝完一瓶农夫山泉,就为水源地的贫困孩子捐出一分钱。3 M# h9 X: L3 P
+ q7 H% K" L/ u* l
据了解,2006年是农夫山泉“一分钱”项目启动第四年,当年6月5日,农夫山泉“一分钱”项目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注入500万成立“饮水思源”助学基金,帮助长白山、千岛湖、丹江口、万绿湖等四个水源地的贫困孩子。此期间,“饮水思源”的广告也开始大面积介入消费者视野。( Z3 e, G: T T: K* d) g a
4 K) |0 p7 P% x- d7 a6 j8 @! ? M 该知情人透露,从2005年开始,农夫山泉饮用水的市场销售量每年大致是15亿瓶到20亿瓶左右的规模,如此算来,农夫山泉应该每年至少拿出1500万元注入助学基金,而不是500万。: y+ [5 E2 D ^& v) U: Y! U
; Q* m6 E) V* S6 |/ ~$ J “一分钱”广告涉嫌欺诈6 L2 B2 ]/ N4 W* d
/ Y3 t0 |- {5 R
“一瓶水,一分钱。每喝一瓶农夫山泉,你就为水源地的贫困孩子捐出了一分钱。饮水思源,农夫山泉。”2006年,这条“饮水思源”广告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地方台等多家媒体上发布以来,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 v( n* {9 z( R) P; }( Q! \: _$ r; T; C( |( C0 N
时至今日,在记者采访中发现,仍有95%得公众对这则广告记忆犹新,甚至有80%的人记得广告中的画面以及台词。“当年这个广告太感人了,从那以后每次买水都会买农夫山泉。”家住北京朝阳区八里庄北里的张阿姨说,“全当做善事了。”
o0 x5 S. a& k4 W
" S4 ^0 F: T5 _8 h) } ?. w “一分钱”广告不仅在当年赢得了满堂彩,而且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一分钱”的广告效应也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时过不久,很多细心的消费者却对这则 广告起了疑心。“广告中,没有透露更多活动的细节,而且活动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哪些地域展开,钱是不是都到了贫困地区孩子手里,作为消费者,我们都一无所知。”山东寿光一位网友留言说。
% f% D( f0 i |8 s! J7 G+ e& }& Q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基金部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宋基会与农夫山泉合作,仅限于2006年,据透露,双方约定的活动时间是2006年1月到7月。9 l9 j2 ]! y; N0 J% Z( d# p) m9 e
+ y" x8 \1 `4 K% {, O/ m 据记者调查,在合作期间,农夫山泉没有定期向基金会公布销售量,在捐赠协议中,对捐赠人和销量统计进行监督的内容也没有涉及。“企业的销售量属于商业机密,企业肯定不愿透露,作为公益机构,如果对企业条件限制太多,也会打击企业的积极性。”宋庆龄基金会宣传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表示。1 U) h, I# i8 @4 k$ Z" c/ w. E
; R7 y8 ~) F8 D @ 据知情人透露,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曾透露,2008年,农夫山泉饮用水的市场销售量大致是15亿瓶到20亿瓶左右的规模,“2005年以来也基本保持了这样的销量”。
% `- K6 }: u V# g1 ]7 o. l E; V
6 R* y( `* q) D$ ?- A, C 由于广告中,农夫山泉并没有说明活动的具体期限以及日期,所以造成了对消费者的欺诈,“ 如果按照实际计算,农夫山泉应该每年至少拿出1500万元注入助学基金,而不是500万元。”业内一位人士表示。
8 e5 g- [! w5 k
9 t9 i. J* |0 {! N, Z. | “农夫山泉这些年卖了多少水,捐了多少钱,钱到底有没有救助贫困地区的孩子,消费者很难分辨,”河南省慈善总会秘书长林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都这样敷衍了事的利用公众的爱心做公益,那将对国内的公益事业产生极其恶劣的影响。”
g! e$ k- O1 m: h _) |
8 @; Z! y% a* n2 F# O “一分钱”公益项目的虚与实
: M# \3 y- b% x6 u& E$ y4 f5 N/ Q. A3 v) @$ F* _
据记者调查,农夫山泉“一分钱”项目从2001年便开始启动。“喝农夫山泉为奥运捐一分钱”——每卖一瓶水即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捐赠一分钱,当时,首届“一分钱”行动支持了北京申办奥运会。当年,农夫山泉倡导的“聚沙成塔”宣传理念被评为十大成功营销案例。" X' ^7 t3 y7 T8 R0 B' ~
) x2 U/ ]: F- h" N$ [: d; }/ V
2002年,“一分钱”行动的主题更换为“阳光工程”,据公开资料显示,农夫山泉共向全国24个省的395所学校捐赠了价值500万元的体育器材。而这500万的体育器材通过何种方式捐赠无从参考。
. J. D$ C2 c' g# R; l/ M9 w# L$ g, n8 ~" D4 g7 \ U
之后,2004年,第三届“一分钱”行动与雅典奥运会同行,以支持“中国体育事业”。9 |) A3 I, r& B0 Z- b
5 ?* w" @! h- j% u 据另一份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农夫山泉启动”农夫山泉阳光工程”后,曾表示,此活动将延续到2008年,为期7年。而记者从公开渠道没有查到“一分钱”公益项目在2007,2008两年有任何的捐赠活动。
1 H3 f2 B7 {# a$ S3 m/ o/ q! @8 v# v; M/ U4 h/ Z- c
近日,农夫山泉北京分公司负责媒体的刘经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分钱”项目已经不做了。”而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吴超超告诉记者说,一分钱项目一两年作一次活动,他记忆中比较大的一次活动就是2006年与宋庆龄基金会的合作,并表示,公司会以其他的方式做很多公益活动,比如2008年地震捐赠,最终以“刚到单位不久为由,拒绝透露相关信息”。, g# y m/ C! ]+ z9 J
" F6 R% z" L4 s K0 i) t# r 从公开资料获悉,汶川地震发生后,农夫山泉先后捐赠了价值约1700万元的矿泉水、果汁等物资,没有查到现金捐赠。
2 S3 F+ I# q P+ _2 X, Y1 f8 w, f1 T1 f
“喝一瓶水,捐一分钱。从这个项目开始,农夫山泉就没有公开透露过具体捐赠的资金额,几乎都是一笔代过,这样的企业很不负责任。似乎在欺骗消费者的爱心。”一位长年关注农夫山泉的营销专家表示。) e! E9 y! G3 q+ ]. m ]
$ ?; x, u3 x& l9 n. i& }
林彬也强调说,农夫山泉“一分钱”项目唯一能查到的现金就是2006年与宋庆龄基金会合作,“这种信息不透明,不公开的做法也促使了很多消费者怀疑农夫山泉的真正动机。”
& m! x! ], I3 a+ e3 J; `6 B! O- O$ w% S/ `: u4 [2 }2 S; G; T2 f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能查到农夫山泉最大的现金捐赠是2003年,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为预祝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向中国航天基金会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而农夫山泉那次的捐赠与一分钱公益活动是否相关,无从考证。# N! a& W: Z4 V. o+ \
$ ~0 L: n$ n: M
拿消费者的钱进行免税?" W- ^' c; l3 H4 U# [6 B
/ O( q. s9 A7 w+ f
根据农夫山泉官方的解释,每瓶水的一分钱都是通过公众消费捐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消费者是捐赠的主体,而实际上,每次捐赠都是以农夫山泉的名义进行捐赠。
1 [6 S5 b) ]( m" j. \1 @( p2 h6 I# i u; v( Y N1 t' U& |8 F
记者从宋庆龄基金会相关负责人了解到,农夫山泉在2006年成立助学基金时,在基金会开出的收据上,捐赠者为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据介绍,按照企业捐赠获得免税等法律规定,500万元的捐赠可为农夫山泉减免相应的税收。' V& S3 Q' ^/ v2 B! W3 q
' }* H$ V% P* ^9 } 事实上,早在2002年农夫山泉发起“阳光工程”之时,就有消费者对此提出类似质疑。当时农夫山泉有关负责人强调说:“在成本、税收都不发生变化的同时,阳光工程的‘一分钱’是从企业利润这一块挤出来的。”
$ Y; K4 o# P. a; r! d; i# b; ^ t; O) A' i( l7 G0 v5 E
但随后农夫山泉有关负责人又表示,这笔钱以消费者的名义捐献。他们也一直认为,阳光工程的捐献人应该是千千万万的消费者,他们只是“收集”了消费者的爱心而已。
8 ~ u( R3 \+ W# Q C) R
- L. `. R& b/ A2 c3 f8 j5 k 既然是收集了消费者爱心,又以公司名义进行免税,这不免让人产生怀疑。很多司法界人士也表示了无奈,目前,慈善事业在中国处于发展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搞公益性活动,必然缺乏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尤其是面对慈善促销这种方式。
0 v# t% ?+ [$ R' p# o, {. ] ?# D6 q, k. x
“企业通过公益营销的方式来做慈善,这无可厚非,但是应该具备一定的商业道德和伦理。”四川省红十字会赈济部副部长周百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 c f# L3 }1 ]5 y! | 于佳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