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1 17:30 编辑
( a$ C( W4 R: M2 f
, S1 n- `" d9 l5 e( q199位大学生争考20个社工岗位 怎样让他们有干劲有成就有盼头?
! M! I) _! [: u( o) @今年3月,上城区统一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20个岗位,199人报名。
" ]0 }" a% ?! ~$ t1 j5 x, J: d2 \199人全是大学生,不乏浙江大学等名校学子,其中硕士7人,本科双学士1人。% [) Q: w) {: F: u# m0 s0 n6 }7 ?( R
大家印象中,居委会工作多是家长里短,大学生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职业选择? F9 d' s" z, N: m2 V3 X- r% \2 {
28岁的杨巧美,烟台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后,来杭州当过心理学老师,2007年起,又在浙大读了软件工程第二本科。- T" l! ?8 N7 @
通过这次招考,她成为金钱巷社区负责民政福利的社区工作者。& o$ A& z4 j: F- G: m9 S" r# g
“到现在为止,我觉得还蛮适应,跟居民关系也很好。我想只要在社区踏踏实实干上几年,肯定会有上升空间。”杨巧美说。
4 c% J8 e( L& o. }; i$ B) Z这些想法,上城区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占仁义很了解,今年夏天,以“大学生社工的引进、培养、成长”为课题,找大学生社工座谈、聊天,是他的日常工作之一。: X: K7 T9 B9 d6 {+ D( a ~
“跟他们聊完后,我很有感触。他们中有些是因为就业压力,想先找个工作,这很正常,我非常理解。* I5 J6 `% F5 A1 L5 K: c
“作为社区,非常欢迎这些年轻人加入,他们懂电脑,能歌善舞,有活力有冲劲,能给社区带来新变化。”占仁义说。5 m4 z; X& G1 b3 c
那么,怎样让大学生把到社区工作作为常态职业选择?怎样让社区成为大学生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平台?这,也是组织部门党管人才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6 ?( u: Z6 f# k9 K, l+ P" _占仁义决定,从上城区实际出发,完善招聘、使用、激励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跟踪服务大学生社工的职业走向。( n7 z% h5 P) R0 [9 R- D
结合“组工干部下基层”活动,上城区委组织部建立部机关干部联系大学生社工制度,部机关每位同志结交1到2名大学生社工,并帮助他们解决具体问题。0 X! z% n& M" Z
区委组织部还牵头制定《关于大学生社区工作者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意见》,从职业倾向、职业目标、职业计划、职业指导等,对大学生社工进行系列规划、帮助。
+ b% I/ C- V+ u. n ^比如,多安排大学生社工参加专题上岗培训;表现突出的大学生社工,招考录用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有加分。6 |8 k8 h) u/ u* K6 W, G
已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主任,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社工,还可通过公开选拔等方式,直接选拔任用到副处级领导岗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