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yuxin20072063 于 2009-8-4 10:31 编辑 $ v$ Q& m7 j/ ]5 x' A
4 B) |: ~) R' w1 g基层团组织在南粤大地迸发活力
& ~! G# o; C8 Q5 P5 i# n* Y8 J) g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B( l; V5 l: F' q% R* k6 c1 F本报记者 武欣中 2009-08-03
8 d' M2 l4 h3 G# W4 n0 U 因为爱好登山,惠州青年小朱加入了在当地颇有名气的登山协会。然而,几次活动下来,小朱渐渐有些失望:“除了登山,协会能不能组织一些更有意义的活动?”
' U$ X4 Z8 C% G# \6 I/ o2 Q6 M 登山协会团委的成立让小朱的期待变成了现实。2008年7月,团惠州市委与惠州市委组织部联合在登山协会组建了团委,并通过网络发帖、网络自荐、网络投票的方式民主选举出团委领导班子。
6 b. X z/ p$ h# R* `% _$ i) U/ s 随后,在团市委的支持下,惠州登山协会团委精心策划了“青年趣味运动会”、“青春联谊会”等年轻人喜欢的活动,还参加了当地为支援汶川地震灾区重建而组织的“灾后新年、快乐千家”活动和关爱进城务工青年的“2009青春暖流”等公益活动。这些“团字号”的活动不但吸引了众多青年团员参与,更让小朱这样的老会员直呼“过瘾”。- ?* k( m; E4 _% U
受益于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登山协会的知名度和规模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如今,协会团委还成立了户外运动青年团员服务中心,开始为其他青年组织提供服务和支持,这让更多的“社会人”重新成为“组织人”或“受组织影响的人”。
! ~5 B. A. m: B/ J( k7 v. p2 H1 T) U 惠州团组织依托协会建团,是广东省团组织在“团建创新年”里收获的成果之一。为了更好地履行新时期团的使命,实现“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影响全体青年”,2008年6月起,团广东省委在全省开展了“团建创新年”活动。1年来,全省各级团组织迸发出巨大的创新热情和创新能力,推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创新举措,探索了许多特点鲜明的团建模式,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由此得到了明显增强。
. w& I! V" d, _$ D
) r9 G" H# X, `9 K 让基层团组织有人干事、能干成事 刚刚忙完科技文化月的活动,陈远洋又开始全力投入到“梅州市青年创业服务平台”的筹备工作中。作为在团代会上直接选举产生的团梅州市委副书记,陈远洋此前的身份是梅州兴宁市新陂镇镇长。
# _( @+ p7 \/ I6 }- Q( U 为探索团干部选拔任用方式,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今年4月,团梅州市委在第五次团代会期间启动了团市委副书记的直接推选,经过单位推荐、笔试、面试、演讲等11个环节的重重考验,并经全体代表无记名投票选举,陈远洋在12名候选人中最终胜出。
: E" d4 t- u0 v “面对全体团员代表的信任,我得时刻明白自己是为谁工作,怎样才能做好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时,陈远洋坦言,他现在感觉压力非常大,但同时干劲也非常足。
! N" R4 ^8 c0 G; B+ P8 i1 p. o* M 针对一些地方基层团组织涣散、活力不强的现象,如何激发组织活力?团广东省委给出的答案是:首先要选好干部,让基层组织有人干事、有事可干、能干成事,推进团内民主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
; ^6 g; m: l! P0 v/ V H 廉江市推行农村团支部书记直选,在全市379个村(社区)通过直选、民主推荐、选拔任用等形式,选拔配备团支部书记;惠州市在镇一级团委开展基层团委书记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全市6个试点单位分别召开全体团员大会,直选团委书记;东莞市寮步镇则在全镇实行基层团组织“无候选人”换届选举,首次由团代会代表从参选人中直接选举产生团委书记,镇党委还专门下文解决基层团干部的待遇问题;广州南沙区联合区委组织部门推行大学生村官兼任村团支部书记,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团内任职工作管理体系。
6 F: K: X# c5 z: E 汕头、佛山、河源、中山、肇庆、揭阳等地也纷纷进行基层团干部公推直选制度化的探索。通过探索团内民主建设,基层团组织的活力在南粤大地上蓬勃焕发。
, J! [& |2 a1 y: q$ _
0 B% u+ f L+ Q# R" u+ X# U! i
* N" T3 Z' }; H( \; h 基层团建创新百花齐放 这几天,韶关市武江区青年创业者协会团支部书记李灿东正忙着发动协会的团员青年为区爱心超市捐款。去年初成立的创业者协会是当地一个颇具活力的社团,会员中35岁以下的青年占了绝大多数,且大都是靠创业起家的老板。
, L/ I+ N# ]9 d% Q1 K# o- _ “成立这个协会,除了能互帮互助更好地发展事业外,主要是想做一些可以回报社会的事。”李东灿告诉记者,协会成立之后,他们发现,团组织的资源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主动提出了组建团支部的设想,这个想法得到了团武江区委的迅速响应。很快,团支部就在创业者协会中建成。在团区委的直接指导下,协会团支部在引导企业家帮助当地青年就业创业、扶贫就困等公益活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u. b9 e: F! a) n2 W4 ?2 K! I “团建创新年”开展以来,广东各级团组织通过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组织和商业模式变化的把握,充分利用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沟通交流方式,积极探索联合建团、区域建团、行业协会建团、青年自组织建团、互联网建团等各种团建方式——- i+ d, N6 Y8 d, b1 D( Y! x
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根据当地经济发达、企业及“两新”组织聚集的特点,探索在“两新”组织中联合建团、写字楼楼宇建团和单独建团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共促共建和资源共享;) z2 d7 I4 W- J- o
佛山南海区西樵镇则采取分片联建的模式,分区域建立联合团工委,形成组织联建、工作联动、项目联推、阵地联营的良好局面;
5 Z/ V/ B, h I; S) I9 H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设立青年种植协会和流通协会团总支,协会和团总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在带领农村青年增收致富的过程中加强了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9 N) J5 W+ i4 [; m# g/ y
潮州市湘桥区太平街道借鉴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的先进经验,建立运行社区团建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和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 E1 j" {- e X" k2 [ 与此同时,“流动团员服务站、电子团员证、志愿者服务卡”等一大批具有鲜明创新色彩,适应青年群体新变化、满足广大团员青年新需求的服务手段应运而生。1 S1 ~! w/ ]& q- i; U! v
团广东省委组织部部长陈宏宇告诉记者,基层组织的活力是全团活力的源泉所在,对于团的组织体系而言,基层团组织的活力与创新能力被激发,也就意味着全团生机与活力的焕发。
' |2 K6 g S' P. A' T1 E7 Z' m! t* |6 [" n1 J! ?9 S" N# p
( t U, w- X$ T5 g' A/ ` 最大资源支持基层 眼瞅着还有1个月就要结束在肇庆四会市的驻点工作了,团广东省委干部邓小强心里有点着急,因为给自己设定的工作目标还有几项没有完成。 k7 v; e9 Q1 |; U, r( _, c
根据团中央的部署,今年3月,邓小强作为广东省选派到县级团组织驻点工作的专职团干来到四会市。他的到来,让原本人手和资源都很紧张的团四会市委有种雪中送炭的感觉。凭借自己对城市青年工作的经验,邓小强很快确定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结合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整合社会资源,搭建促进当地青年就业创业的平台。
8 I" K6 Y! W' U, G. \$ Q 在他的推动下,四会团组织不但与当地的优势产业——玉器产业办公室共同成立了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还成功动员一家商场老板出资100万元成立了全省第一个县级青年创业公益基金——来这家商场创业且符合条件的青年可获得1年的创业场地租金支持,还可以得到1000元的创业补贴。听到这个好消息,四会市的创业青年们非常开心。
% F" f/ P0 O4 f3 y 针对团的基层组织经费不足、力量不足、载体不足、阵地不足的实际困难,团广东省委结合广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开展了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和欠发达的粤东西北地区团干部交流任职活动,通过结对帮扶、工作互动等方式,增强对欠发达地区团组织的资源注入。
r I/ t" ?: Q( h' s- N- I$ e7 q* N 据不完全统计,1年来,广东省、市两级团委向县以下团队及青年组织提供活动工作经费超过2000万元,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有力支持了基层团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1 w1 z ^ r3 e o1 }; |% q
+ L. i( G$ [2 P! G! D! ?' X! q4 i5 _( y2 g* l
切实履行新时期共青团根本职责 1年来,广东省各级团组织进一步形成了解放思想、重心下移的工作机制和格局,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团的基层工作全面活跃起来,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总结“团建创新年”所取得的成绩时,团广东省委书记谭君铁表达了他对这项工作更高的期望:“团建创新的成果要直接惠及基层,基层动起来了,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发动起来了,团建创新工作才真正有活力,团建创新成果才真正有生命力。”& {; r. t* ~, [1 c
广东团组织的创新工作得到了广东省委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09年7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团广东省委关于团建创新等工作的信息专报上作出批示:“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青年的切身利益开展多种形式的工作,值得充分肯定。望继续努力,不断取得新成果。”
( O) ?2 M/ z" T4 o4 ]$ j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广东又一次站在了改革的新起点上,这也对广东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I, p# B% M [- g- Z
在谈到如何深化团建创新成果时,谭君铁表示:“接下来,我们还要紧紧围绕两个‘全体青年’的要求,深入持久地推进团建创新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团员青年、一切依靠团员青年的理念,不断提高我们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能力和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广东的团建创新将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