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台湾社工教育的看法 ! J* q: c- v4 C7 `, H4 r4 H
文|王增勇、陶蕃瀛、万心蕊、王行 2 W0 i6 W. a& c' D, L
1. 在社工师考试制度下,台湾社工教育正逐渐失去大学教育应有的自主性与多样性。贴满红榜的系所公告栏,说明了大学社工系所已经沦为填鸭式的补习班,失去探询真理所需要的学术批判与对话空间。一切为考试的教育限缩了大学教师在教学中,碰触学生生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属于自己的助人能力。 9 Q& k) R6 R- D" B
2. 实习原本应该是社工教育中,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社工的价值与精神,但在缺乏尊重实务经验与智慧的情况下,实习在社工教育的功能一直无法透过学术与实务的平等对话与参与下推动。考试制度更让实习沦为社工学生必修的一门课,学校实习督导老师的不足,加上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更严重挤压实习机构的人力。
( r0 g9 R9 n, t% [( _7 f0 q3. 原本多元取向的社工教育(政策取向与实务取向),以及因应不同学生族群的社工教育机构(技职与高教),在系所评鉴下,社工教育被迫服膺主流高等教育学校对社工的狭隘定义,忽略了社工教育的在地性与因学生特性而应有的差异教学弹性。
2 x' v, P7 F% h( W4. 社工作为一种应用科学,本就应该吸收不同学科(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的思维,透过实务的萃炼与社工个人生命经验的整合之后,发展社工成为一个可以运用自己去助人的专业。但是在社工师证照的专业本位主义下,社工教育逐渐变成排他的学科,非社工本科系的教师被排挤,甚至仇视,忽略了社工发展路程的多样性。
. s, L% E7 @* ?* I! c5. 我们也看见社工教育体系依照高等教育大学与技职大学加以阶层化,技职大学的社工教育被认为是次等的,忽略了技职体系的教师所面对的学生往往来自于中下阶层的家庭,其教学所面临的挑战根本不同于高等教育的学生。帮助与支持技职体系社工教师改善其教学环境,并发展属于其处境所需的教学能力,才是社工教育社群应该着力的重点,而不是透过系所评鉴,从高教体系的标准贬抑其价值,让技职体系的师生一直处于被轻视的处境。 1 F3 r# {& h( t/ l+ E
我们认为,台湾社工教育正面临关键的转型期,未来台湾社工教育应该要:
1 _( z3 F, A. @* {- x m1. 把教育主导权从社工师考试制度中拿回来,让教学与考试脱钩,还给教师教学的自主性。
: Y0 x3 J$ m% z2. 系所评鉴的主导权应向教育部争取由社工教育学会以社群自律的方式办理,发展社工教育社群的同侪认证制度,经认定合格的社工系所即可授予社工学位,但课程内容应允许各系所因地制宜的发展其特色。 # Y9 G# s! D4 l7 f7 }9 @) o
3. 创造学习平台,让社工教师可以交流与切磋社工教学的经验,而不是以标准化课程作为规范社工课程的方式。
5 p+ S+ U& h$ B4. 以社工教育学会之名,为社工教师向各校争取更好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条件,提升社工教师在学校的生存条件。 ! I2 ^" _; X# @ c1 @
5. 强化实习在社工教育的深度,促进与改善学校和实习机构之间合作伙伴关系 : y* C- d- [$ U9 Q5 D2 a! {
如果您认同我们的想法,具有投票资格的社工教育伙伴请在周五(3/13)社工教育学会的会员大会支持我们推荐的理事名单。
: }5 b( o- h+ W5 E目前我们推荐的名单如下: ' ~% D$ d& ~+ ~. P( d6 I
1. 国立政治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代表:王增勇) 2. 陶蕃瀛(静宜儿少福利系) 3. 汪淑媛(暨大社工系) 4. 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代表:万心蕊) 5. 杨蓓(实践社工系) 6. 张秀玉(静宜儿少福利系) 7. 张贵杰(玄奘社福系) 1 a! |! J" v$ ~6 K6 y
原文来源:王增勇教授Facebook 转自:BNUZ青年社会发展学社、中国社工时报
1 [+ A2 C6 ~2 v; p+ ^8 l
& H9 v, H7 J7 c1 e2 _) C;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