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841|回复: 0

[[人民日报上的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5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良玉:康复站里顶梁柱(图)
http://www.workercn.cn2014-11-25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url=][/url][url=][/url][url=][/url][url=][/url]更多


王良玉(左一)给重残人员送慰问品。
  冬日上午,阳光温暖地洒在小巷里一间“工疗室”,十几位精神或智力障碍的病人,正围拢在桌子旁聚精会神地拆卸回收医疗器械二次使用的部件。在一边细心看护他们的,是江苏苏州市姑苏区桃花坞街道精神卫生日间康复站站长王良玉,她在这个岗位上已经干了18年。
  王良玉是个残疾人,她的左臂装着义肢,身体的残疾却砥砺出要强的性格。虽天生残疾,但她积极乐观,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一次次证明自己并不比正常人差,而且可以做得比正常人还好。作为经济能人的她曾是街道下属一家贸易公司的经理。公司旗下有商场、饭店、加工厂等大大小小20个实体单位,总产值1000多万元。
  1996年,正当事业红火时,王良玉接到调令要去康复站工作,她又吃惊又畏惧:“我现在工作做得挺好,而且我从没接触过精神障碍病人这样的特殊群体,为什么要我去?”上级领导解释说,康复站自成立后还没有人能管好,只能请她这个远近闻名的大能人出马。时为预备党员的王良玉答应了下来,将此当成一次新的入党考验。
  实际情况却比她想象的更艰难。当王良玉七拐八绕找到康复站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大吃一惊:草长得比人还高,木板墙一戳一个洞,由于没有厕所到处臭气熏天,账面上只有76元……看到这场景,王良玉着急地几天睡不着觉。
  这可怎么办呢?要强的王良玉决心干出个样子来。她多次找到以往的工作伙伴,请求他们将一些简单的手工活让病人们加工制作,使得他们逐步自食其力、自尊自强;每次开会,她想方设法呼吁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支持。这些年,康复站的改造工程一直没有停过。如今的康复站里,康复活动室、休息室、工疗间、餐厅等样样齐全,收拾得整洁干净,康复站也先后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精神管理典型、入选卫生部“686项目”苏州首家试点。
  这些年,康复站收治的病人从最初的不足10人增加到现在的53人,还有408名网络病人,王良玉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们一样倾注满腔热情,站内逐渐形成了给病人按时服药、心理疏导、做工间操等工作制度。为了丰富病人们的精神生活,在没有加工活时,王良玉特意请来老师教病人们做手工,鼓励病人们唱歌、看书、下棋等活动;天气好时,王良玉带着大家一起出门郊游、采摘、体检;她还时常邀请社会各界来站举行联欢活动、心理讲座。王良玉常常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病人们:“不能因为身患残障就觉得低人一头、甚至放弃自我。没有什么值得自卑的,残疾人一样可以自食其力、干得出色。”
  在康复站工作也遇到过危险。精神障碍患者有时突然会发病,为了保护其他病人,王良玉常常无法顾及自己。有一次,一位病人向她打招呼时,话还没有说完就癫痫发作,装满滚烫热水的水瓶直接飞了出去,王良玉本能地头一偏,水瓶在后面的墙上炸开了花。惊魂未定,她急忙来到病人面前,用桌上的尺子撬开了病人嘴巴,防止咬到舌头。
  这些困难在王良玉看来,远远比不上病人病情好转给她带来的快乐。在她和同事的帮助下,不少病人病情稳中转好,有的在工厂再就业,有的找到了保洁保安的工作,还有的收获了爱情,过起了幸福的生活。一位康复病员还根据自身经历写成了一本书《工疗站出了个平民作家》,书中写道:“王良玉站长知道我有写文章的爱好后,便鼓励我,还主动修改我写的每一篇文章,让我坚持写作投稿。”(姚雪青)
岑庭孝抄摘于中工网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9 09:19 , Processed in 0.056579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