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3746|回复: 0

[社工交流] 广州白云恒福社执行总监李伯平致机构社工的一封信:且行且珍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2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桂城督导培育 于 2014-10-22 22:20 编辑 " n8 Q; l  S: r' N$ \0 R

  O6 L9 c3 s  T" R7 K
广州白云恒福社执行总监李伯平致机构社工的一封信:且行且珍惜
  [5 d" ?; ?/ @: K: ?2 H  E

原题:致白云恒福人的一封信 来源:恒福供销

7 S) y7 ^7 R( ]* u5 V( g  q

各位亲爱的白云恒福人:


  O- Z+ {- a4 s) M

转眼又过了大半年,请容许我向大家半年多来的辛勤劳动及默默付出表示感谢!上半年,我们迎来了很多新同事,也送走了不少同伴。相聚固然是一种缘分,离别自然是伤感。2014 年,机构更珍惜当下的每一位员工,希望大家能一起走得更远,且行且珍惜。


6 @3 l( ~1 t: F, p- `# A

在全体同工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机构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上年度各个家综的评估均达到良好以上,其中两个中心获得了优秀。这都是大家同心同德、加班加点、努力奋斗的结果。7月,在我区首批社会组织评估中,恒福获评最高的5A级,29个参评的社会组织中仅有2个组织获此评级。这也意味着恒福未来在政府购买服务或自主发展中,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以及优势,也意味着恒福将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不会忘记在中心加班加点不懈奋斗的同工,也不会忘记为迎接评估共同奋战至深夜的同工。在此,感谢一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的每一个同事,正是有了你们的努力,恒福才能够获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特别感谢迎接康乃馨评估与机构评级前一天晚上,DEE、碧洁、晓晖、钰莹、珊子、小涂、燕杰等同工都加班到11 点多,且毫无怨言,在此感谢你们的付出!)

& L8 Q% a2 Z8 g3 C/ t) g

感谢之余,我们仍面临着很多的挑战。最近开展的“我为恒福出把力”意见征集,就是希望让所有的同工参与到机构建设中。感谢每一位认真撰写意见的同工,因为你们帮助机构发现了很多问题,也给予了很多意见,虽然无法及时地一一回应,但相信群策群力,机构定能走得更快更远。

; |! o0 O& i$ F8 B

关于机构人员培育


4 g5 i  W. ~' E0 c+ n

很多人提到机构人员培育这一问题。大家知道,相对一些高校背景的机构,恒福并没有太多专业资源的支撑,这也是恒福发展壮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制约因素。也因此,恒福在员工培育方面更是不遗余力地拓展资源,为员工提供更多的专业支持。对此,很多同工对机构的培训有所要求是可以理解,但是有几点思考,也希望同工们明白:


8 `0 o- q& P3 t2 I6 Y0 d. F

1、恒福是一个服务机构,而不是一个专科学校


) K8 Q8 Y2 E( t6 w

很多同工认为机构应该从基础开始培训,使同工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并在工作基础之上不断积累创新意识和工作技巧。同工对机构、对自己在工作上有所要求,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值得赞赏的。但恒福毕竟不是学校,我们的专业不在培训,而是有更多的任务和指标需要在服务上和管理上体现。


9 H( C+ r& [: E+ e1 c

另一方面,高校培训一个专业“准”社工,脱产培训也要三、四年时间。那恒福应该用多长时间来培训员工,才会合适?


* l! |3 W7 N, V! [) E( Y3 k

所以机构采取了“菜单式”的培训设计,更加注重实务技巧,更多引导同工进行自学及实务学习。而基础培训方面,我们需要检讨,但同时也鼓励同工自学或到培训机构补充专业基础,而非只依赖本机构获得工作相关的所有信息。

$ N- i$ a( i! r$ {

2、社会工作是不断自我实践和学习的过程


$ H6 |" L4 r2 _* B  P3 P

个别同工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开始发觉自己在工作上遇到瓶颈。这正是因为我们只顾着做事,而忽略学习完善工作的方式方法。在从事社会工作近10 年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间断过自我学习和交流。从工作手法的反思、与志愿者的讨论、参与外界的论坛和工作坊、参观其他机构和交流、督导班的学习、社会服务管理硕士课程、职业经理人课程等等,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实践,增长见识。以前我也经常无偿帮助社工学生和志愿者开展各类拓展和培训活动,由此结识了不少朋友,也获得了不少尊重。参与工作的前6 年,我所在的机构几乎没有提供任何系统的培训,当中参与的培训次数加起来也不及恒福半年时间提供的机会多。在从来没有人逼着自己去学习和交流的情况下,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永远只有自强,这才是硬道理。所以各位,请多自省自身的情况,并且做出适当的选择。

! j/ {/ p) J6 U( R

3、机构鼓励员工选择和参与

0 B. b' ^5 b7 @8 r) D4 f! o9 |

今年恒福在员工培训方面采取机构统筹、中心统筹和个人统筹三个方面综合安排,员工有权力自主选择参加培训。上半年机构统筹的培训几乎都是以个人报名以及中心报名为主,通过先到先得的方式,希望员工选择和争取个人喜欢的课程。因此,希望各位今后收到机构培训的相关信息时,可多留意自己是否有兴趣和是否能参与报名,而非更多地由中心主任主导和安排。

/ T) W. b6 M' u" }, v+ K' J

中心自主统筹的培训更侧重于中心本身的需求,要求中心主任做好培训的计划安排,同时希望同工积极参与,与中心主任共同讨论。

' }( x$ C4 A# R0 ^

个人统筹方面则是根据不同职级,每人每年拥有一定培训额度的申请。由于机构能力有限,给予的支持亦有限。但这是机构的一个态度,希望员工能够体会和理解机构的用心良苦,并付诸实践,好好把握来之不易的培训机会,而非白白浪费。

# i- K+ a( x: d

4、新员工的指引需要进一步加强

2 j+ t/ I( A- u" m7 `. Q

不少新员工提到入职导向,这的确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由于恒福发展过快,员工对机构文化认识不足,以及人员流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机构管理层。这次很多新员工提到的一些问题,我认为都是一些很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参考和改进。接下来,我们会抓紧补充完善新员工指引工作,希望各位老员工积极参与支持。

. `5 q1 O) k* Z: a

(在此感谢当天参与研讨会的同工,如欧阳提议给新员工发感谢信,新同事关雄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当然其他同工还有很多优秀的提案,在此无法一一列举,但正是你们的参与及努力,恒福才能走得更远。)


( x1 |& O- |* b) U4 s# H9 h" e' l( J

关于薪酬


" T9 q' F) S2 c+ W; O

记得年初《致白云恒福人的一封信》中我也曾引用了著名企业家马云的话,“工资是公司支付给大家的工作报酬,奖金是你要超越公司期望值,红包是集团对特殊年份特别事件的奖励……。所以,除工资外,其它都是要我们自己,团队一起通过艰辛的努力争取来的。”这点我非常赞同,也鼓励同工学习,没有不劳而获的薪酬,也没有不劳而获的奖金。

( |" b7 d4 \, V; |/ X* m9 G6 U

每次涉及薪酬方面的问题,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讨论。没人会嫌薪酬高,而总会嫌薪酬低。每次提到加薪或者奖金的时候,我总感觉压力特别大,经常好几天夜不能寐。因为我总害怕会忽略了用心工作的同工,也害怕因为给某个表现不怎么样的同工加薪而造成不快,更为在工作表现都非常优异的同工之间作选择而头痛不已。可能有同事会说:“就算加也就那么几百块,用得着吗?”但事实是,当机构所有同事都加100 元的时候,可能同事都在抱怨加得少,但机构一年就要多花30 万。钱从何来?谁来创造更多的资源?


0 }7 G& h9 Y0 m& r, m

其实我已经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些朋友、其他机构的负责人正在发愁的是政府的钱不到位,工资发不出,而我纠结的是发多发少的问题。这个大概是个幸福的烦恼吧!

! s* [/ Q# v- S4 M- u

很多同工都提到薪酬的问题,其中不乏好的建议。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很多同工对于恒福的薪酬体系和薪酬构成并不十分清楚。这一点建议个别同工再熟悉一下相关的薪酬制度,才能给予真正有建设性的意见。

. o6 z3 Y5 \* `- w

此外,不少同工提到薪酬低而生活成本高,在这里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这一点大家不说机构也是知道的,也一直在为改善各位的生活质量而努力。而因为这样,机构不得不鼓励同工去承担更多的工作任务,改善机构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的资源。而目前的情况却是,很多同工只关注指标,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工作。当我们不承担更多的工作,机构将难以发展,无法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给予大家,这是一个非良性的循环。假如各位不愿意参与机构的改善工作,而只是一味地要求机构如何如何,那我们将无法改变现状,也无法承诺或给予大家更多。


, s8 Z& ~8 @7 P' D8 l

至于年资问题,机构乐于与相信机构并长期付出的同工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同时也会关注大家的工作表现。对于社会服务来言,同工同酬是不太可能的,因为这样只会养懒人,损害了努力工作的人的利益。在同等的工作条件、工作表现下,年资自然会成为评选和竞争的重要因素,这在哪个组织、单位相信也是一样的,否则如何鼓励长期付出的同事和激发同工持续参与机构改善的动力?

+ Z; Z! y! l3 w5 |9 \7 d

机构一直致力做到:只要同工愿意相信机构并为之付出,机构也会给予同工相应的回馈。

(虽然可能无法一一满足同工的要求,但仍然感谢你们的意见,如梓苑等同事发表了对薪酬的看法,让我们有机会倾听各位同事的心声。恒福只是一个小孩子,要快高长大,必须要各位的参与!)

( a2 F( h. y7 i+ ~# V

关于资源整合

( K8 A, n9 t/ Q) @" X

目前,恒福正在编写《员工手册》,争取下半年与各位见面,新员工手册包含了各项制度、文书指引、资源手册等内容,旨在加强对员工的指引,成为同工履行本职的好帮手。在此,有两个希望:

& Y& h' ]2 s" ]4 K7 g

1、希望各位同工广泛收集各类资源信息,并定期与机构共享。

2 X9 j5 K" ]5 u+ P+ C0 {' i

机构有多少资源,不能只依靠个人,更重要的是团队合作,今后的竞争一定是团队的竞争。所谓团队,不只是中心或者项目组的团队,更是机构的大团队。以前大家大都在等待别人提供资源,这是不对的。只有每人都去收集资源,并无私分享,对“外”收集,对“内”共享,机构的资源才会真正进一步丰富。


6 R! i' G  P( M0 t) G' E2 W' w

2、树立培育社会资源的观念。


% b; T4 B, K9 L/ g

社会资源除了挖掘外,还需要培养。有时候同工抱怨资源少,但却很少去思考如何把服务对象培养为自身资源。鼓励社会组织自主发展和自我培育,是社会发展的潮流。在未来的竞争中,谁的资源多,谁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大的竞争优势。机构的竞争优势是由大家共同创造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 K/ }& o/ V8 z, L3 q1 v

(在此特别感谢四位同事。一位是均禾中心颜舒婷主任,她在研讨会结束之后,第一时间把自己新的想法通过邮件发给了相关人员,我们正是需要各位多学习多提意见;第二位是嘉禾中心杨冰,在新的绩效考核方案推出后,几乎没有同事给总部提意见,但是冰姐结合她以往在企业的经验和个人的看法,对机构的个人绩效考核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帮助机构今后改进绩效考核工作,这种敢于提建议的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第三位是京溪中心郭绍莹主任,京溪中心之所以能够创造今天的优秀成绩并得到市区领导的认可,与郭主任的努力以及及时与总部沟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因为信息沟通密切,总部才能及时了解第一手的资讯,做出最好的判断;第四位是同和中心李剑锋主任,每次总部决策出现问题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反馈实际情况,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虽然这四位同事都没在大家庭日里提出表扬,但是我觉得需要在信里感谢一番。当然,恒福的每一位同事都需要并值得感谢,也期望大家能努力做得更好更为出色!)

$ I6 [4 z- z/ N+ w* i6 r' ^0 \0 h

结语与期望:


# r/ ~4 n# {! }6 N# ]- [

非常感谢大家踊跃提出意见,是问题的我们一定要处理,不会选择回避,需要改善的也一定要改善,这里头更需要你我大家的共同参与。

! O! o$ x3 x% r8 ^

2014 年下半年,我们将面临重大的挑战。一方面,家综迈进第三年,对于服务成效我们需要更多的交待,更要为明年的再投标做好准备;另一方面,机构需要更多的发展探索,特别在造血功能上需要有更多的思考。我们必须充分准备,齐心协力,面对即将来临的惊涛巨浪及重重困难。


2 S9 V5 [6 k) }* b# [& N  H

因此,在这里我提出几个要求,希望各位同工多思考:

1、我们需要更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

2、我们需要不断地提升。

3、我们需要加强各种沟通及交流,特别是内部交流。

4、我们需要加强自我总结及分。


& P+ |% b: `- L* c: ^" p+ }0 p, L

各位,只有我们共同努力,才能走得更远。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能达到个人能以机构为荣,机构能以个人为荣!

# r7 Z% G: N. R1 y% I+ I

再次感谢各位!

" h5 S- P; _) G/ y

作者李伯平 作者系是白云恒福社执行总监,同时受聘为中山大学社会工作专业“MSW实务导师”、广东省社工师联合会“粤东粤西粤北社工宣讲团成员”、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曾获得“2012年度中国最美社工”、“广东省优秀社工”、“广州市劳动模范”、“广东省百佳团支部书记”和“广州市优秀义工管理者”等荣誉称号。

/ y( A; y% Y+ o* v0 V2 R9 _

0 X$ T( M9 v* F( Q* r

& f3 A- ]! m' S9 `6 I. i. g&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3 20:15 , Processed in 0.04623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