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w- L' {/ m2 m3 ]8 B
很多市直单位将政府花钱购买的岗位社工当成自己的工作人员使用,这也导致了部分岗位社工干着各种杂活儿,而自己的职业专长无法开展。东莞最新出炉的2011-2013年度东莞市购买市直社工服务岗位项目绩效评价报告中提到,有1/3的服务单位认为,社工经常做行政性事务。总体来看,东莞市购买市直社工服务岗位项目绩效评价结果为80分,绩效等级为良。
: i( a. H8 c& y7 K
市直岗位社工购买经费由市财政局拨付。为了核查2011-2013年度东莞市购买市直社工服务岗位的目标实现情况,受市财政局和市社工委的委托,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组织相关力量对该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
( d7 i& B$ b, t& m; @4 L( E2 g
结果显示,2011-2013年,市财政购买市直社工岗位的预算安排和实际支出都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去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和实际支出分别达2390 .4万元和2299 .82万元。
2 N1 F) H i5 m/ w4 C& k% ]% p4 p 对于评价结果中指出的东莞市直岗位社工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部分岗位设置不合理、部分社工服务岗位存在行政化现象等,市社工协会研究部刘主任表示,将会根据相关评估结果,对全市的社工岗位进行优化,包括调整、撤销、合并等,估计明年会做这项工作。
# v; E, N7 ]3 y6 }7 r9 k
1 社工岗位设置:部分岗位可有可无
! t h5 p" S' N! N
目前,市直岗位社工购买的流程是:由服务单位提出购买需求,市民政局审核,同意后统一进行招投标,向社工机构购买,社工机构再安排社工去服务单位。
. s/ O D( v& G; p. s5 O1 v9 o% Y7 a
《评价报告》:个别岗位设置没必要
% D2 {7 q& w7 W1 F# i 这种流程存在一个问题:对服务单位是否需求、需求多少数量社工,难以做到充分调研。
& S; P$ T h9 g# Y8 X$ ^ 比如,市政法委政治处社工岗位职责为“服务政法系统党代表工作室,协助政法系统党代表宣传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倾听党员群众的心声和意见建议”,以上党务工作由社工承担值得商榷。又如:东莞市中小学德育基地有关人员表示,该单位2名社工工作效果不明显,设立社工岗位的作用并不大。
5 I2 y9 t# J* p6 g% L; y7 b+ K 回应:社工能否发挥作用,实践才知道
; L M6 {* Q- [ 市社工协会研究部刘主任称,东莞对岗位社工的发展有一种“全面铺开”的思路,社工在哪些岗位可以发挥作用,哪些岗位适合,哪些不适合,要实践之后才知道。“通过评估把设置有问题的岗位找出来,才能更好地进行优化。”
2 社工干什么:部分“不务正业”,常做行政性事务
: [1 r J* D* `9 h0 F 目前东莞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岗位购买,二是项目购买,其中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7 J6 N7 m! r1 J
《评价报告》:1/3服务单位称,社工须经常做行政事务
8 o0 f; J" z/ n9 P0 P 通过对2 6家抽样的服务单位进行调研,33.33%的服务单位认为社工经常要做一些行政性事务,50%的服务单位认为有时做,只有16.67%单位认为社工从不须做行政事务。
2 o3 \ ]9 e. j5 {- S' c/ w7 ] 现象:比如,市志愿者协会的社工主要负责整理青企协资料、制作团组委工作简报、书写活动新闻稿等相关文书资料;东莞卫生学校的社工在文书工作之外,只要协助学校进行招生、注册、发校服等工作;大朗镇工会的社工每天主要负责完成工会领导交代的事项、书写工会工作计划等工作。
9 @3 R N$ N3 R/ [
回应:跟购买模式有关系
2 R- y( u: T0 e3 ` “社工行政化跟岗位购买模式有很大关系。”刘主任称,在实际工作中,社工至少要受用人单位和所在机构的两头管理,从而导致部分社工被用人单位任意调配,造成行政化。“相比之下,项目购买模式要好很多,因为社工机构只要以项目运作成效向购买方负责。”
3 L# I/ l, U4 Q7 O1 H 3 工作量:2社工每日共打10个电话,干活太少?
% ^- U& x0 e/ P9 F# I2 x# H
《评价报告》:工作量标准设定缺乏针对性
8 s$ Y0 A! \6 n0 e3 i
在签订政府购买服务合同中,并没有体现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工作量标准的差异性,缺乏一定的针对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工工作的开展和对社工绩效考核评价的客观性。
% o0 c8 A) n% ]& Y' w# b
同时,个别社工服务岗位专业服务不能得到充分利用。例如:市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2名社工的具体工作是:不定期打电话咨询辅具使用及维修情况。这2名社工每个工作日共打电话量只有10个左右。
) W9 D0 g2 e+ L- y' x/ ? 回应:社工工作量很难设定标准
/ y$ q) ?/ G# {* a “对于社工工作量考核,在整个业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刘主任表示,因为每个地区的服务群体特点不一样,所以标准也难以统一。
! Q. _! F' }+ D Z( v* `8 [* K 具体到东莞,社工岗位已遍及的领域多达13个,每个领域的情况又不一样,所以很难设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刘主任称,“目前,各个领域要分别制定多少工作量合适,我们也还在探索。”
% H W8 s/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