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子研:公益不为哭而存在
* ?8 d; F3 S+ K7 }% X 前几年,在电视纪实片《呼唤》的基础上,拍了一部电影叫《二十五个孩子一个爹》,是由黄宏主演的,获得了国际国内不少奖项。主人公的原型是河北省某市“希望儿童村”的曹先生。曹先生原是该市某医院的医生,也是个曾经受过苦的人。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获得极大成功,成为远近闻名的的大款。后来为了帮助贫困孤儿,建起“希望儿童村”。 6 T0 E9 E. h" k j1 W8 Q) m
曹先生为此倾尽数百万家资,搞得众叛亲离。但他矢志不悔,顽强坚持,四处奔波,以求帮助,他的事迹也得到了广泛传颂。中国青基会也在出资支持“希望儿童村”的同时,联合中华慈善总会等,以曹先生和他收养的51个孤儿为题材,策划拍摄了10集电视纪实片《呼唤》。1999年6月,纪实片拍摄完成。在新片发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儿童村的几名孤儿声泪俱下地讲述自己家庭不幸和苦痛经历,使在场者无不为之动容。发布会现场情感动人,新闻报道颇为得力,新片发行效果很好,取得了积极的社会反响。有报道说,国家领导人对此片还作了重要批示。 ; F5 m0 f' d) y$ W1 @' x+ J
孩子们的哭诉不是第一次了。在此之前的几个月,我和同事一行四人为确定资助和策划拍片事宜去“希望儿童村”考察时,有更多的孩子伴着泪水向我们讲诉了他们不忍卒听的过去悲惨无状的童年。可以想象在我们之前还有过,再之前肯定也是。
H4 i; F" _1 [5 V- C 每次看到孩子们的痛楚,听到他们的哭声,我内心总是想,让这一切都过去吧,让孩子们忘掉这一切吧,让孩子们笑起来吧,别讲了,别回忆了,别落泪了!我也不止一次地向曹先生建议,以后有活动,最好是让孩子们表现充实愉快的生活,幸福奋发的今天,何必让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回到噩梦中呢,他们已经哭够了。可是他们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孩子们的哭声还在继续。
+ M* l p& I7 i) H8 o. E) e; o0 P 其实我理解,由于“希望儿童村”需要钱,孩子们的衣食需要解决,孩子们的教育需要帮助,孩子们的一切一切都需要社会伸出温暖的手。这是一个固定需要帮助的群体,却没有一个固定有能力长期提供完全帮助的组织或个人。曹先生和儿童村的孩子们就只能四处寻求帮助,只能一次又一次地乞求。既然是乞求,就要低头,就要示弱,就要苦诉,这样才能受到怜悯,博得同情,寻获支持。多么现实的逻辑,多么辛酸手法,多么凄凉的无奈!
* F- h! X, ?' p/ ]& W7 U: E 我永远不想再见到这样的场面。当善良只需眼泪寻找,当公益只为痛苦而生,当公平只在纸面之上,当成长只靠悲情施舍,当冷漠只是视若寻常,当激动只缘感官刺激……咱这社会咱这国家还有希望吗? 9 V7 i: O0 J; ]# k: L8 j9 r' e
当受苦的孩子不再这样哭诉,当人们见不到这样哭诉的孩子,也许那些以救助贫困为使命的公益组织也许就该改作其他了,社会也许就更和谐愉悦了。 ! ~2 j2 G/ [& n' P
公益不为哭而存在!
' A3 a3 x' o. E' R
来源:中国社工时报
0 a! M+ w$ f. F c! A8 [1 C/ N/ m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