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是大势所趋
! Q4 O" R# A& E8 d“政府购买服务”这一全新公共服务模式近年来广受关注。在过去的几年里,郑州也曾试水购买服务,有的以“被叫停”告终,有的以不断改进发展得更好。
: ?7 y6 P9 S, F, a$ B; o9 }4 L 让百姓受惠、政府减负,在社会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政府购买服务将如何演进?3 `3 w+ l) Y& ]" V& W
背景
0 a* |. N {5 u( D( ]6 @- _ 一直以来,公共事业主要由政府直接承担,不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导致政府职能越位与缺位并存,造成资源的浪费。近年来,“北上广”等地开始尝试推进公共服务合同制管理模式,已取得初步成效。10月21日,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河南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 y2 `2 o/ x; P8 k( @+ N8 o- G3 d 探索: c7 w; J% m, _9 C6 P6 I$ m. b
样本一:物业城管
O; u8 j9 b: h4 g ^4 u7 I 执行走样被叫停, `) I4 f( D6 H9 i
2009年10月,郑州市金水区花园路办事处试水“物业城管”,把城市管理中涉及市容市貌、基础设施管理,以及社会秩序管理等内容,打包给社会上的物业管理公司,由物业公司代管。
# R9 J3 L) G! n 8家公司参与竞标,最终,郑州金顺、河南六和两家物业公司中标,共同负责花园路办事处辖区3平方公里区域的市容维护。“物业城管”模式运行一年后,金水区“物业城管”模式的效果得到了上级肯定。然而因为操作层面存在瑕疵,加上接连爆出的几起冲突事件,这一模式渐渐陷入“暴力怪圈”,质疑之声不绝于耳。
/ c: J& i$ b# f# R0 } r6 g [ 2011年5月12日,郑州市举行文明执法誓师大会,金水区试行的城管业务外包被叫停。通报中说,金水区开展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涉及城管执法委托不当,引发多起重大违法行政执法案件。
' |3 ]/ ^, C9 r 样本二:居家养老6 k, W* G( v( t- \! Y6 N# K
购买社会服务更专业2 G3 N) x1 V) T o
2006年5月8日,郑州市金水区民政局创新推出“居家养老,政府埋单”的新型养老模式。让不愿去养老院的老人在家养老,政府掏钱请保姆。2 D) x% R) t! @1 @
40多名下岗工人经过培训、体检后,35名合格的服务人员正式上岗,成为首批“爱心服务小分队”的成员。他们为老人提供的基本服务包括买菜、做饭、生活护理、聊天、简单按摩等。
- P9 } w) a, I 从2011年起,居家养老模式开始在全省推广。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多方面需求,居家养老服务员招聘难等问题出现。, @1 \0 F' P$ P( U' @& J
去年开始,金水区政府出资公开招标26个社工岗位项目,覆盖婚姻咨询、居家养老、慈善公益、志愿服务、学生心理辅导等多个方面。由社工提供专业化、职业化的服务,民间社会组织搭建“第三方”平台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而政府提供财政支持购买优质的社工服务,这在河南还是首次。6 o8 P8 D) Q7 V0 n, O1 \
“我对郑州各个区的老人做过研究,金水区的老人是过得最开心的。”郑州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张明锁说。4 i2 F2 `3 i$ j& A" S
分析# [% H. n# c2 V. ]+ S3 o
政府购买服务 要权责明确、确保质量! t) J0 N X, z* F1 F% p& P1 r& M
对于郑州市金水区推出的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做法,张明锁给予了肯定。他说,如果什么都管,往往最终什么都管不了,反而会让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公信力降低,“金水区的新举措使政府的公共服务体系趋于完善,提高了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 j* c+ p% n/ X
对金水区的居家养老,他表示,起初并没有社工服务,招聘“4050”下岗人员照顾老人是值得肯定的。但对老人的照顾,不只是吃饱穿暖的问题,还得照顾他们的精神,让他们老有所为。随后,金水区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在为老人服务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如花园路街道办事处的居家养老都做得不错,“将社会服务融入居家养老中,是值得提倡的。有服务人员负责老人的日常起居,有专业社工负责老人的心理疏导等,各有分工。”
' q- D( V# A! h8 M “物业城管”被叫停,通报中将问题列举如下:违法将行政执法权承包给物业公司;法定执法主体不作为,造成行政执法缺位;严重违反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利用物业公司“以暴制民”、“以违法制止违法”。
- U5 T2 {0 t- {& W7 k0 F) }' Z 张明锁认为,政府购买时一定得明确,到底购买的是什么。购买服务时,应该从有资质的机构购买,否则,保证不了服务的质量,最后流产也是难免的。+ p; ^' }6 l% I
政府购买服务 是时代需要、大势所趋1 N3 J5 c4 j- a [
近年来,不少地方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将一些公共服务交由社会力量承担。7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服务,将适合市场化方式提供的公共服务事项,交由具备条件、信誉良好的社会组织、机构和企业等承担。1 `3 }2 u3 s' Q9 D1 [! C1 v
10月21日,河南省民政厅、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办法》。" h. I3 y9 G1 B: r. \
“在一个成熟的社会,政府的许多工作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完成,无需事事亲力亲为。”省民政厅人事教育处调研员党培红说。" g& e- r% J1 _) O# d5 [* C/ u, B
她说,购买公共服务是社会发展下政府的必然选择,也是开放市场下政府转型的一大举措。凡是社会能办好的,应尽可能交给社会力量承担,加快形成改善公共服务的合力。# q( n! m7 J. k5 ~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范会芳说,从民政部、财政部到省民政厅、财政厅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文件的出台,传达的都是积极的信号,充分说明,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当然也包括社会工作服务在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政府转变职能和角色的需要,是大势所趋。
5 ^8 \1 L! d+ [. d 她认为,目前,社会组织在社会各个领域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做的都是帮政府分忧的事情,政府购买服务,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可以减轻自身的压力;从社会组织的角度看,可以促使社会力量充分发展,推动社会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E+ J" K( G' e* i' H
观点
G7 b: R& e# _2 [ K$ G 政府担起监督职能: {- f6 @. k' g9 q/ J8 u5 L
但不要管得过多、过细
+ z4 R; p& n7 ?& B/ O 河南商报:公共服务被购买之后,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存在利益关联,两者应如何处理关系?
% n3 o L1 b' } f8 u 范会芳: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当然要相应地承担起对于资金使用、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估的职能,但是,千万不能对社会组织管得过多、过细,否则将导致社会组织畸形发育,最后达不到政府购买服务的初衷。
/ s$ P0 _# L: ` z/ U4 I 作为社会组织而言,保持其独立性是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在发展的初期阶段,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但是从长远看,还是应该拓宽筹资渠道,不能完全依赖于政府。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和政府、市场同样重要,不能变成变相的事业单位。
0 I3 j+ J) Q: x* @4 h" Q 招投标公开透明# q( Z. R. E# F, y6 p$ ^
别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6 w' G+ s: b0 p: Y% |) s. J2 v4 `
河南商报:有人透露,政府购买行为中,有远近亲疏之分,跟谁关系好就购买谁的,甚至有权力寻租等事件发生。这种现象该如何避免?
/ s/ i4 B! @# d4 \; n/ n- q- c8 B+ X( m 范会芳:在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可能滋生出腐败,因此,应该在招投标的每个环节,尽可能做到公开透明,同时加大监管和惩处的力度,避免腐败的发生。; C7 G3 D/ M5 L2 W3 U) ~6 N8 K
张明锁:很多公共服务难以量化,好不好事前无从知晓。这就导致对公共服务进行招投标时,政府的自由度很大,容易出现腐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规则,政府采购不要成了孳生腐败的温床。政府对公共服务的购买程序要公开,让竞争者彼此监督,让服务对象监督,那样的话政府也就不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了。1 J6 i& } y8 E
资金链不可中断
; Y$ i5 E5 F6 R6 M+ q9 }; ~1 P 配套设施也要跟得上
8 ~# D$ Q' y& q- d 河南商报:政策出台了,对以后推进有什么期许吗?7 W8 s/ K! Q: f2 W
范会芳:期待各级政府能够真正认识到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尽快出台政府购买服务的措施,从而推动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归根到底,政府购买社工服务,最终受益的是人民大众,这些钱交给社会组织,将会花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 ]1 g# q+ n' M- t) B5 F% B 张明锁:政府购买服务,资金链不可中断,有条件的地方,聘请社会工作督导,这样,社会工作会更有序、高效地进行。此外,必须有良好的配套措施来保证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没有配套措施,财政支出很容易打水漂。( T1 u% |( I: u' v( d% y
3 x# K# v% V! R. x9 T来源:大河网-河南商报" H2 E5 j U) w- Y2 w& K9 {7 x8 b6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