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汕头大学首设公益课程必修课
6 d, ` t/ c9 Q. y0 r暑假还没结束,汕头大学2012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陈玉宽同学就赶回学校,参加“情聚康复村爱心行动”的公益课程。他和其他10名同学前往潮安县岭后麻风康复村开展为期4天的服务学习实践,主要任务是帮4位六七十岁的麻风病人干家务、照顾起居、聊天。献爱心也能拿学分?“我们不仅是献爱心,出发前有理论学习,制定详细可行的服务方案,回来后还要反思、分享、评估,评估合格,我就可以拿到1个学分。”陈玉宽说。
% o* P& I2 T7 T/ Q, J5 s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新探索,汕头大学从2010年6月开始开设公益课程。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课程管理体系,包括课程申请—课程审核及公布—教师的遴选、培训—教师选课—学生选课—课程实施—课程评估—课程总结—对外交流等环节。从2012级学生开始,公益课程成为全体本科生的通识教育必修课。
2 K* t; L, o$ Z8 h/ P- K改革的动力:源于对传统通识课程的重新审视
# `1 ^+ U+ h1 r) ~3 o8 n目前,我国高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主要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来实现,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体育、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约占全部通识教育课程总学分的70%以上,其中的马列课程和德育课程更强调对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而比较忽略最基本的公民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程构成上科学论证不足,只是“拼盘化”,学生“统统认识一点皮毛”的知识教育,缺乏对学生基本能力,如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实践能力等的系统培养和训练。对高校而言,普遍存在对通识教育课程的管理不善,注重表面的课程种类丰富,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规划,教学管理部门以一种“业余课程”或是“次要课程”的态度去看待通识教育课程,经常为大班授课,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不足。
: W; [( W5 U) @4 P“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重新审视。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把通识教育课程目标转向‘全人’培养,课程内容转向基于探究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以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学习,课程实施方式灵活多样,特别是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汕头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学校公益课程主要负责人蔡映辉博士说。' [; w+ I4 k4 R2 t$ ?4 C
汕头大学是中国内地高校中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将公益课程作为全体学生必修课的高校,课程借鉴了欧美及港台“服务学习”模式。它基于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通过准备—服务—反思—分享等环节,透过计划性的服务活动与结构化的反思过程,在服务中学习,使服务者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达成互惠的结果。
, O2 w. J* ~# v# l1 m$ l! Z, j截至目前,汕头大学共开设出28门课3756个学位,涉及义教、义诊、义修、医疗扶贫、生命教育等内容。每门课程1个学分,学习时间为48个学时。; J- h7 v8 d" Q1 V1 H
规范的教学:公益课程有完整的培养方案和严格的评估, w' u( [3 X0 ]9 E' {7 f6 p
孙泽伟是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的一名专业教师,负责“海洋生物资源概论”和“海洋生态学”等专业课程的授课工作。配合课程教学,他会带着学生到汕头苏埃湾红树林保护区进行骑行考察及环保宣传,到南澳岛开展海洋生态调查。现在海洋破坏很严重,国民的海洋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意识还非常薄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孙老师会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树立环保理念,这与公益课程的育人目标十分吻合。于是,孙泽伟的“走向海洋——海洋国土意识及海洋生态保护宣教行动”这门公益课程应运而生。
1 x _ b) @1 L3 L& P当然,公益课程不是专业课程的转换。公益课程的师资队伍由学校专职教师和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组成,每年进行一次专门的师资培训,教师经过培训和课程实践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开课。每门公益课程都有完整的培养方案。
1 T1 F% u5 N1 T. z& c8 k0 K5 }! p) ^$ b孙泽伟“走向海洋”公益课程在修过专业课“海洋生物探秘”和“海洋生态学”的同学和热爱海洋的同学中选拔。今年这门课程获批“教育部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项目”。
8 E+ ]/ H) U& i! t: s" H课程首先组织学生学习海洋基本知识、海洋生态保护现状等理论知识,进行社会宣教、社会调查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培训,学生分组进行服务项目设计。然后进入服务学习及实践环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到汕头市中小学和海边渔村进行海洋知识宣教,并进行社会调查。/ l/ j' ?* L' |. ^- }# b
实践环节结束后,同学们还要进行心得分享,盘点自己在服务过程中的收获,通过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学生对教师的评估和学生自评,对服务的效果进行梳理和总结。( O9 j* [& p; @! F3 P( T$ W# d' s
“非常有效果,更好地做到教学相长”,孙老师说,“学生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升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的我,也会更加严谨治学。”有两个本科学生在参与相关课程学习后,确定了毕业论文的选题,一个是《粤东近海几种软骨鱼及鱼翅的重金属含量研究》,一个是《粤东近海几种软骨鱼及鱼翅的营养价值研究》,通过实验研究,目前已得出很具价值的结果,不日论文将公开发表。4 i h2 _3 W+ G. h% P
服务的激情:公益课程让学生有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h- l1 @+ L7 Q9 P现任校团委副书记的姚溱老师负责学校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她也是公益课程的积极推动者之一。在她指导的“情聚康复村爱心行动”课程的服务实践过程中,麻风康复村老人经常会给同学们聊起自己的人生经历。“随着和他们相处,我发现自己错了,他们表现出的慈祥、热情、乐观不断地感化着我。曾几何时,我认为公益服务是慈悲为怀、乐善好施,是单方面的给予。现在我明白公益是分享,而分享的结果就是快乐。”2011级机电专业朱育奇同学感慨地说。于是,大家决定以口述历史的形式记录下这群普通而又特殊群体的生活故事,以激励人们珍爱生命,热爱生活。6 f) r2 l2 q. h# G9 w' q! `8 b( t
可是,什么是口述史、具体该如何实施,姚溱和她的学生都一无所知。恰好,当时近代妇女口述史研究的资深专家游鑑明教授应邀到汕大开设讲座,姚溱带着学生向游教授请教,随后,又借来一大堆口述史的资料自学。做好充分准备后,她便和学生们成立了口述史的项目小组,开始了艰难的麻风康复村口述史记录。“口述历史其实是一门科学的、系统的研究方法。我们的第一个作品《她眼中的麻风康复村》马上就要正式出版了。”姚溱欣喜地说。2013年秋季学期,姚老师开设了“麻风康复者口述历史”公益课程。7 B- t( ?( ~- e! H% \7 L# B
理念的改变:打造全新通识教育模式
$ ^' Z; ^5 E, u* e为考量将公益活动课程化的必要性,汕头大学对公益课程与公益活动的6个具体项目,即公益相关知识、良好的思想意识与品质、组织与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研究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对比。做了数据分析后发现,参与公益课程的学生与参与公益活动的学生在上述6个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公益课程在上述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优于公益活动。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学校公益课程工作小组组长宋垚臻教授说:“作为一种全新的通识教育模式,这种探索已被事实证明了它的价值。我们希望能带动更多的高校将学生培养与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将培养学生的‘做事’与‘做人’结合起来,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 u* ~* Y. K/ F, o+ g从2012级学生起,公益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并进一步拓展公益课程学位,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至少要达到每年1700个。学校将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公益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更大地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参与课程,服务与学习互相促进。9 c6 \4 t6 ~0 M. I- I( P
9月16日,由民政部颁发的“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在汕头大学挂牌,成为全国首批37个获批单位之一。培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集合学校公益课程教学、社会工作教育培训、研究与服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 s+ n0 B1 |) W" p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意识到实践活动对学生“三观”教育的重要性,每年都会组织大大小小的公益实践教育活动。蔡映辉认为,如果把这些活动用服务学习的理念加以改造,提升到课程的高度,实施过程中以课程的设置进行规范,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 O& ^* ^; e; t! m p来源:中国教育报
V, q; x. X3 e$ n; a1 J% I F- ~7 @: o3 u, |
) X( z1 B/ w, \. C'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