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4783|回复: 0

[案例] 殴打父母家庭暴力治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殴打父母家庭暴力治疗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网 + [% ?* U* f5 Z- t! a

  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而施行的心理治疗,其目的在于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以便能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所谓健康的家庭应有健全的家庭结构,有适当的领导、组织与权威分配,没有浪漫或独权的现象;成员间的角色清楚且适当,没有畸形之联盟关系;家庭内有良好的沟通,能维持交流功效,能相互供给感情上的支持,能团结一致应付困难;对内有共同之家庭认同感,对外有适当的家庭界限。如果一个家庭在其家庭结构、组织、沟通、情感表现、角色扮演、联盟关系及家庭认同等方面存在非功能现象,从而对整个家庭的心理状态都造成不利影响,且又难由家人自行改善或纠正时,就需要由专业人员协助辅导,通过家庭治疗来改进其家庭心理功能。
9 e, [; E0 t/ _# W2 q3 K家庭治疗属于人际关系方面的治疗,它与以个人为对象而施行的个人心理治疗有所不同,它不太注重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和状态,而把焦点放在家庭各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上。 % P0 I, x  W! K
  家庭治疗的主要理论观点是把家庭看成个私人性的特殊群体,并以系统学的观念来分析家庭系统内所发生的各种现象。认为在家庭的系统内,任何成员所表现的行为都会受家庭系统内其他成员的影响,个人的行为影响系统,而系统也影响成员。这种系统相关的连锁反应,可导致许多病态的家庭现象;而一个人病态行为,也常因配合其他成员的心理需要而被维持。因此,要改变家庭内成员的病态的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入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对象。 * _$ o2 i9 ~+ k+ ~
       袁焕的父亲是一名机关干部,自小对他学习要求甚严,而父子间较少情感沟通。袁焕在学校虽颇活跃,与同学相处不错,但回家后总是寡言少语,闷闷不乐,对父亲有抵触感。初中一年级时就开始与父亲发生争吵,此后经常用言语顶撞父亲。高中毕业后,袁焕待业在家,常因一些小事咒骂父母,一次父子吵架后袁焕动手打了父亲,此后经常动辄打父亲。开始是争吵后再打,渐发展为稍不如意就动手打人,几乎每天要打父母一次。父母(主要是父亲)被打后只能忍气吞声,从不也敢追究他,更不敢对其批评、指责,在就诊前几个月,其父甚至一直住在单位不敢归家。
, S  y# \9 E4 D$ `! `$ j  袁焕虽在家里很凶,但在外很少与人发生争吵,更从不与人打架,当临时工时与工友能保持较好的人际关系,其母通过请求袁焕的朋友,说服他一起来向心理医生咨询。袁焕碍于情面,与父母一起来到了心理诊所,却又一再向医生表示自己没问题,该咨询的主要是其父亲。 8 R& z" f/ B; @7 Q' ~# w
医生通过随意、亲切的交谈,与他建立了相互信任、友好的医患关系。医生对他进行了MMPI检查,没发现明显人格障碍,便向他和他父母探问有关的家庭情况及其成长史。在交谈中医生发现,袁焕家庭中具有以下特点:(1)袁焕自幼被溺爱;(2)其父亲在家中无威信,外人称其为“老小孩”;(3)家庭内缺乏基本的语言和情感交流;(4)父亲目前一直敌视袁焕,母亲一直过度保护袁焕;(5)家庭内部角色混乱,等级结构不清楚,如袁焕与父亲吵架时母亲总是站在儿子一边,如儿子对父母发号施令等。由此看来,显然不良的家庭内交流模式是该家庭出现危机的主要原因。
) ?  X: s$ ^5 ~  由于该家庭成员均末意识到其家庭内部角色混乱的不良模式,因此家庭治疗的初步目标是设法让家庭成员(袁焕的父母)看到自己家庭的内部缺陷,以便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加以改善。针对该家庭等级结构不清,医生首先让他们思考任何组织如军队、国家若没有等级结构会是怎样,然后指出家庭也是一个小的组织,要求他们在思考等级结构问题时对照自己的家庭开展讨论。 7 l( A, G& Q9 P4 B0 h+ ]
  袁焕及其父母在医生的引导下,经过深入的讨论后终于都认识到了民主不等于没有等级制度,但袁母却认为家庭内等级不清是丈夫造成的。因此,医生结合她们前面所述的有关情况如丈夫批评孩子时她反过来责骂丈夫等进行分析,帮助袁母认识到丈夫的软弱其实与自己太强霸有关,指导她尊重和支持丈夫。 8 d( D- ^# Z: P0 F7 C& m
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医生让他们全家讨论等级结构问题,只字未提如何加强家庭内交流,但医生的真正目的正是让家庭成员间相互交流。事实上通过这种家庭治疗,袁父惊奇地发现一家人能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谈话了,而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 ^8 ~" h$ f) @2 H& [
  在此基础上,医生开始着手使袁焕与父母建立起平等交流的模式,以使他能通过理解父母而控制自己的暴力行为,以后的交谈便随气氛的融洽逐渐过渡到袁焕的行为问题上来。每一次家庭治疗后,医生都要分别与袁焕及其父母交谈,并布置下一次交谈的题目,同时探讨交流时出现的问题。 0 Q2 r; l  {, X4 d8 C5 X1 O& |# s
       通过两周的家庭治疗,袁焕渐渐认识到自己对父母的行为是自卑的表现,是自己遇到挫折后内心紧张不安的发泄。医生指出这种行为是其应付挫折的幼稚的、不良的方法,并帮助他设计了一些遇到挫折时的方法,同时指导他将父母当成朋友和上级,从中获得支持和帮助。
. e6 m- k6 e. V+ e0 U/ x1 K; C; P, u通过家庭治疗,袁焕的父母也认识到自己过份的爱心造成了家庭内部角色不清、等级结构混乱,致使家庭防范力量消弱而不能阻止并纠正袁焕出现的暴力行为,而家庭内部不良的交流模式又使得袁焕的暴力行为升级。
% L8 _$ S9 e1 f$ ]+ @; _  经过6周家庭和个体的结合治疗,袁焕情绪日趋稳定,能够很好地与家人交流,由开始被动合作变为主动配合。据他父母反映,在家中他也能正常与父母交谈,无粗暴言语和暴力行为。又观察了两个星期,医生觉得他们的家庭功能已正常,而袁焕与家人也取得沟通,暴力行为已消失,遂建议结束咨询。半年后随访,该家庭气氛和谐,袁焕已取得一份正式工作并交了一女友,以前在家中所表现的粗暴脾气已完全改变。 ' B7 p/ X# W$ _& b# ^* h# X. ]9 e
  从本案例的成功治疗我们可以看到,在施行与家庭关系相关的诊断与治疗之前,治疗者要了解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要以动态的眼光,仔细分析、了解到底个人心理问题与家庭心理问题有何种关系。能正确认识、诊断之后,才能进一步决定如何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心理问题。在这类情况下要注意的是,所谓个人所表现的症状实际是根源于家庭内人际关系问题,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要依靠家庭治疗,才能解除个人的症状。

来源: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0111375246451/
  C" b; M; ]. f8 @1 c! g2 \
备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1-15 00:15 , Processed in 0.043826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