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心做好社会服务 “最美社工”有苦有甜 ! a0 k- N' b- H8 g
核心提示
2 ] @3 U6 M+ Y, a: f2 K. }0 p' e! b9 ]
! }' s6 Z& H7 e# @0 J/ m0 ?, A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明行为,贵在实践。王在婷自1998年起一直致力于社会服务工作,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作为人生信条和宗旨,帮助失独老人,关心留守儿童,给他们带去了温暖幸福的生活。
1 F" N6 {; V4 I. k, P! }* h+ M% D a) R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社工,自1998年起,她一直致力于社会服务工作。十五年来,她把“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作为人生信条和宗旨。帮助失独老人,慰藉他们的心灵;长期辅导关心留守儿童,成为他们最亲密的“妈妈”;走访关心濒临破灭的家庭,劝导帮助他们重新过上温暖幸福的日子……她就是王在婷。" G$ |; O o0 Z/ ~
) f/ T2 j6 j9 x/ i5 T
帮助服务老人
/ e' t* n( a! X( G) a* E- x( }1 o* u; p
她是他们最爱的“女儿”( m$ }1 x( `. U
9 W. _9 e$ o1 K' @; y; z
王在婷是一名资深的社工,在广东从事过多年的社会服务工作。2010年,王在婷来到遂宁,成为一名社工。“社工在内地还是一个新型行业,工作开展很艰难,不被人理解!”这是王在婷初到遂宁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最大感受。
6 ^0 a" e7 m4 M& m# I' J; A
2 p4 w1 _) z8 R 回想去年八月的一天,王在婷依然觉得不安。那天,王在婷和队友下到社区走访调查,中午的太阳热辣似火,王在婷的脚早已磨出了血泡。拧着高跟鞋走到河东新区摸底家庭罗奶奶家,连敲两次门无人应答。第三次老人才在门后面回应,听过来意,老人才开了一条门缝。这时却从院子里窜出一条狗向王在婷猛扑过来,吓得她转身就跑,一脚踩在下水道粪坑里!这样的窘境王在婷已经记不清遇到过多少次。* E1 F2 n2 a$ Z5 H W
6 }/ l; w) `% T8 u& e
让人欣慰的是,在接触中,老人慢慢接受了她,接受了他们这个社工团队。王在婷也在工作中和不少老人建立起了亲人般的感情。“有一天接到6个电话要我去家里吃饭,都不知道该怎么安排。”说起这些幸福瞬间,王在婷掩饰不住喜悦。' d' o- x0 z1 d0 y2 d
: N4 X/ I0 E+ A) b 关心留守孩子
- G6 e7 Z! ~; l6 a3 t6 C% ~; Q% R
$ ? h0 F3 A6 M3 g- y7 e+ { 她是他们最好的“妈妈”" A/ U/ E3 a) @, D
8 T- b+ C8 J4 q `
“我喜欢志愿者工作。”就是这样一种信念,支持着王在婷除照顾老人外,还利用周末定期为十几名留守儿童辅学习,与他们玩乐。- C/ X: ?3 o" y' s0 V8 L7 `6 G
! G3 Y" u; y: ~
记得最初想为留守孩子做点事却没有阵地的无奈。王在婷找到东方外国语学校,希望学校能借出一块地方提供给她和留守孩子。但由于没有《教师资格证》,学校死活不愿意接受王在婷的提议。再三请求,学校领导勉强同意腾出一片角落,让王在婷试试。
+ ?% D0 @; L: L5 y+ q6 s6 Y) ~& K4 t2 {+ _' B1 r
现在,王在婷带着八名留守贫困儿童,每周六、周日,她都准时去到学校给孩子们做课业辅导,陪他们一起游戏玩耍。王在婷的细心和爱心赢得了孩子们的心,孩子们亲切地叫她“妈妈”。在这个过程中,居然有学生家长主动打电话要求把孩子寄养在她家。/ G4 b! s- k* q2 U0 e$ x% U
- B6 o# J! C- }2 {0 B) A& z& r 王在婷的工作辛苦,陪家人的时间少。老公常常抱怨:你还要不要这个家?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儿子悄悄问她:妈妈,我是不是你亲生的?老公的抱怨,儿子的疑虑,让她心碎和不安。可她依然坚守在社工的岗位上。“既然人生赋予我选择的权利,我选择做一名志愿者。”在王在婷心里,公益事业总需要有人付出,总需要有人去担当,她愿意成为这个人。/ S" |, D7 F, B% q6 {3 a3 F( z9 A
, N4 {, `' p9 I' u# @. k" U2 o9 B
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截至目前,我市组建了30余支志愿者服务支队,注册志愿者达20余万人。其中,20万志愿者活跃在社区,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和残疾人送去关心和及时救助。
9 P% n' t2 w4 @' d2 X
7 I4 Q0 y7 J5 \: M( x9 w (记者 邹霞 实习生 周玲)
$ a% E' x9 t" r" H4 z5 W( c. l来源:遂宁晚刊$ {" ~% ], Q6 Y& H8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