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怪咖刘怡洁 于 2013-3-5 09:37 编辑 8 [# ?7 l& C1 S, `; B7 F
* G1 z$ Q/ P0 w( m: |2 O$ J
来源: 中国社会报 时间:2007-10-11 16:57 ; F# {2 [' Y% _0 n/ s2 h. Q* ]
现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农民曾经固守的“养儿防老”观念以及家庭照料的梦想越来越难以坚守,留守在农村的老年人照料问题面临严峻考验。 介入农村养老的三个前提: 子代家庭对老年人照料功能弱化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进军,以至于“386199”(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坚守农村成为真实的写照。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3861”们也开始向城市迁移,居住在农村的只剩下越来越多的“99”。他们曾经固守的“养儿防老”观念以及享受家庭照料的梦想越来越难以坚守,使得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照料问题面临严峻考验。 但总体来看,无论是与子分居,还是与子共居,农村绝大多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都主要是自给自理或夫妻之间的相互扶持,子代家庭的照料功能相对薄弱。根据农村的惯例,老年人与成家的儿子分家时一般都有一个口头协议:儿子除了每年向老年人提供口粮外,还要提供给老年人一定的生活费,以维持其基本的经济开支。然而,由于越来越多的子代家庭举家外出,致使子代家庭所担负的照料老年人的功能弱化,尤其是给予老年人的生活和精神照料更显欠缺。 社区照料,心有余而力不足 随着年轻一代家庭的举家外迁,家庭所承担的照料老人的功能名存实亡,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就突出地摆在了农村社区面前。由于地缘的关系,农村社区是一个“熟人社会”,邻里互助的传统仍然尚存,因此,当儿女们都不在身边的时候,老年人求助于邻里、求助于社区,也就成为他们自然且唯一的选择。 由于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老年人要从集体获得经济支持几乎没有可能。一些村委会尝试成立“帮扶队”,由村干部分片包干,给予自己包干区内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生产劳作等方面一定的帮助,这确实受到了老年人的欢迎。但是,由于帮扶队本身是志愿组织,对老年人的照料,既是临时的,也是有限的,因此,它仅仅具有“解急”的功能,而不能对老年人进行常规的、持续的照料。所以,当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社区照料时,农村社区就陷入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尴尬境地。 农村老人社会保障的缺失 家庭照料功能在弱化,社区照料又表现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我国农村地区,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基本开展起来外,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均呈现出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等特点。因此,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没有在农村老年人的保障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处于转型期的我国农村社会,一方面,家庭对老年人照料功能呈现出弱化趋势;另一方面,社区助老能力欠缺;同时,社会系统的助老资源、功能明显不足。 上述问题将如何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农村社会对老年人照料的需求为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社会工作介入的方法: 照料农村老人,要以社区为依托 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人照料必须以社区为依托,其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在一个安居的传统乡土社会,当每个人可以在乡村土地上自食其力地生活时只在偶然的和临时的非常态中才感觉到伙伴的需要。而在以血缘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农村家庭对老年人照料功能又逐渐弱化,同时社会助人系统资源和功能不足的情况下,面对农村老年人经常的和长期的非常态照料,社区资源是其“差序格局”中最可行,且是最直接、最方便的资源依赖系统。二是农村社区的“社区情理”。在一个相对封闭以及文化相对落后的社区中,存在着为该社区中生活的多数人所认可的行为规范及观念,这些规范和观念可能有悖于一定社会的制度和规范。但因为社区的封闭性及居民的文化层次较低,所以,这样的行为规范和观念仍得以存在并发生作用。而在社区中生活的人选择自己的行为时,便首先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为社区中的他人所接受。换言之,只要他们的行为能够得到同一社区生活的多数人的赞成,他们就认为可行,即所谓的“社区情理”。 " w- G# V' c. {5 m! [/ a5 v
建立老年人互助小组 小组工作是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是建立在社会个体之间相互需要的理念基础之上的,小组工作的目的是个人能力的提升以及社会功能的完善。此外,在实地调查过程中发现,我国农村老年人在被照料过程中处于一种无权感和无控制感的状态,因此,要将赋权观念运用于农村老年人小组工作中。同时,为使小组工作更容易为我国农村老年人所接受,在老年人小组工作过程中引入民间互助的优良传统,进而发展老年人互助小组。 通过老年人小组活动,使农村老年人肯定自己对家庭和社会的付出,发现并欣赏自己的优点,这是一个对自己权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同时,鼓励农村老年人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从与其他老年人的分享中获取经验。例如,在老年人小组中鼓励老年人间相互交流或讨论诸如如何改善与子女的关系、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等话题,这是一个集体经验分享的过程。 因此,可以说互助小组融理解、集体主义思想、互惠的观念于一体,应该可以在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感情生活中发挥直接的作用。以社区为依托,发展老年人互助小组,不仅能够积极发掘农村老年人的潜力、特长,发挥农村老年人间的互助功能,而且可以大大减少专业社会工作开展的难度。 运用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介入农村老年人照料,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是一个非常亟须而又切实可行的策略。但笔者同时也深感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老年人照料困难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缺乏对专业社会工作的认识;没有确切的专业角色,找不准介入的空间和恰当的立足点;没有整合出具有自身特色、适合本土的服务模式等。专业社会工作在我国广大农村的介入任重而道远,也亟须政府的关注、重视和全社会的参与。
$ e, W6 |' e3 U' b4 u. s1 ]! L5 v3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