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1446|回复: 3

[时评] 西安:女性就业调查报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西安:女性就业调查报告
2 R% P- k; g7 i7 f2 n. l8 n7 E, S, f  “河东狮吼”、“妻管严”、“母老虎”……越来越多的人戏说别再提什么“男女平等”了,如今女性比男性“牛”,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三八妇女节刚刚过去,让我们来仔细阅读一份来自市妇联的———
9 p  l% M% g& `* b% a2 p; i' N' Q  W! \$ B7 b+ V3 ]) J% P$ `  [2 W
  求职常常失望而归
1 H8 f, ~& [2 V! L: K: x6 \# Z! ^
3 D% \' q4 U# r5 n  同样经历了四年寒窗、同样学习了专业课程,但是面对就业,女大学生们却比异性多了几分性别的尴尬。我省某高校女大学生小张近期以来参加了多场招聘会,却因招聘单位开出的“性别要求”而连吃闭门羹,对此她很失望。小张说,虽然事先对这种现象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没料到用人单位为女性留的门缝竟会这么窄,“其实男人会做的事,我们女的照样会做,可能做得更漂亮!”8 p, I- Q3 F4 ?& d( ~8 m
- k4 C- ^" f8 _: |& j) k& ]( w( v6 X
  小张的遭遇并非个案,2003年我市一高校的1名女生作为3名男生的“搭配品”被分配到一家事业单位,几经周折后,3名男生得以就业上岗,而那名学业突出的女生却被退回了学校。理由是:“女生麻烦。”又如我市政法学院2001年毕业的一名女生,曾连续两年参加我省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虽名列前茅,但每到面试就被莫名其妙地刷下来,至今仍未就业。
/ b6 I! s2 {0 f# u" N% J1 M/ }4 Q, ~: w/ Q2 l/ u: \
  去年曾有这样一条新闻:“求职10次因是女性遭拒女大学生拍低胸照求职”,引起了全国的关注,当事人是女大学生小丽,她面对求职中的性别歧视无计可施,无奈之举使她成了新闻人物。- U) {; N) @6 m9 {4 |, R; ~

9 P. p" R7 x$ R. A  一招聘单位人事处工作人员坦言:“我承认在应聘的毕业生中,不少女生的综合素质确实比较突出。但是,作为女性,她们本身有自己的弱势。比如,一两年工作刚刚上手,就要结婚生孩子,生完孩子重新投入工作时,又要有段时间适应新节奏。这些时间对我们用人单位来说,是很不愿意浪费的。”) J, g: @* Y" H( t1 I

3 ^- O* M) O5 q. ?  日前,市妇联对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政法学院、西安财经学院三所高校的2003届毕业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75%的女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性别歧视,除此之外还有32%的女生遭遇地域歧视,更离谱的是还有13%的女生遭遇过外貌歧视。
! v5 J, `7 n, C. j. ~  p) _: D, G: d5 D; @9 x4 x
  在就业期望方面:79%的女生希望在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男生为61%,而实际签约的女生仅有32%,男生则高达61%;在就业地域方面:希望在沿海城市就业的女生为53%,男生为44%,实际签约女生仅为20%,男生为23%,希望在省会城市就业的女生为44%,男生为23%,实际签约女生为21%,男生为35%。3 v% B- C( p3 R

) f0 G  ?; j& F, [+ g- N! I  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虽然女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但实际就业层次不仅低于期望值,而且低于男生的签约率,而男生期望与实际间的差距却并不明显,同时女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也明显低于男生。* b4 x1 Z" J$ n7 e1 @( J  o
9 a: _$ i/ N0 ]) O
  就职频频遭遇危机. |0 U. z3 L0 y" \3 i: D5 ~

2 t) M+ ]. m" @8 b/ h. H0 {3 e  西北工业大学妇女与权益研究中心在进行热线电话咨询时,相当部分的女工反映,单位经常让她们加班,节假日也不休息,身体受不了也不敢找车间主任,谁敢提意见就让谁回家。一位女工说:“我是纺织厂的女工,我们车间被私人承包了,工作期间我们车间的大门经常从外边锁上,上厕所都受到严格控制。而且老板总找各种理由延长上班时间,为了节约租费,他们硬让男女合用一个更衣室,中间也不做任何隔离,这让我们非常难为情,也感到难以接受。但是现在下岗工人那么多,能有个岗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只有默默忍受。同时,一些企业还只使用“黄金年龄段”的女性,年纪稍大就面临着被开除的危机。* Z0 P! F/ I2 ?  @7 S9 ^4 |

' d: i, M4 \3 {+ b9 k. _  在提拔与使用上,女性大多也跳不出:“三多三少”的框框。即:虚职多实职少、配角多主角少、副职多正职少。为此,不少女性不得不一次次地更换工作环境,以求突破。
2 H" q  }4 V' p4 c" H% M$ \1 b; @; i3 R+ V# E  {. g, n4 K
  一位32岁的年轻女士曾经有过6次的跳槽经验。她说:“第一次是在私企上班,任厂长的秘书,当时令我特恐慌的是来自上司那有色的眼光和借酒发作的动手动脚,整天让我生活在一种白色恐怖里,实在忍受不了,就愤然辞职了。然后跳槽到一企业办公室任宣传干事,我在工作期间尽量发挥我的写作特长,勤奋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到最好,厂里的一些宣传活动大都是我一手策划的,我年年受到不同层次的表彰奖励,然而一次次的晋升机会总是与我无缘。虽然薪酬还算可以,但我就是看不惯那种认为女性不可重用的狭隘性别观。后来的几次跳槽也总是命运不济,不是遇到色胆包天的男上司,就是没有让自己闪光的工作环境。”
' r* b9 y1 L! n7 b8 w- s+ A, J$ n' i. ?8 v
  面对升迁的“瓶颈”,更多的女性还是选择了沉默,以保住得来不易的工作机会。久而久之我们便看到了这样一种景象:开会时,女性通常会选择后面的位置,与上司保持距离,或和朋友坐在一起,感到较有安全感。她们潜意识中认为,前面的位置是留给主管及老板的,相反男性则会非常自然地坐在前面。
8 A9 L; a! R9 V5 D) W. B$ x. A6 P8 ^- k) ]! H" {8 e- J* s8 U! _5 l' W
  据市妇联的工作人员分析,当前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随着国家对妇女高就业政治庇护的撤离,劳动力市场上对女性歧视成为必然。因此女性正规就业呈萎缩趋势。就业将变得越来越无保证,暂时的、非正规的、低报酬的、低社会保障的就业将越来越多。致使很多妇女获得签订正式、长期劳动合同的就业机会大大降低,面对较差的工作条件和待遇时,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抵制。
, D* Z* o5 U# @  _0 L" Z" N: I
* y! ^% I, P: T% E! h  w4 j  下岗夫妻感情撞上“冰山”
- S% q2 S" B5 j1 B+ y( a. T- M" j% X3 N) ~- Q8 P! j
  年近40的下岗女工李某曾经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原本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她下岗后像变了个人,一天到晚沉默寡言。婆婆几次当着她的面向邻居诉苦:“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喽,一家四口得靠我儿子挣钱糊口”。显然,婆婆是有意说给她听的,要是以前,她早就吵起来了,可现在只得忍气吞声。下岗后,丈夫不再和她商量家庭的大小计划,夫妻关系远没有以前那么亲密。一天丈夫喝醉了酒,竟说她只会呆在家里白吃饭,她刚反驳两句,丈夫竟拳脚相向。后来屡屡发生的家庭暴力,使夫妻二人不得不办理了离婚手续。0 T( E4 O6 \2 Y) J) F- K' P" Q. f

: c* W: m2 l, l+ p5 m  下岗所造成的经济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紊乱,成为夫妻感情破裂的导火索,我市某印染厂一下岗女职工,丈夫是另一国有企业下岗工人。丈夫下岗前收入稳定、家庭和睦,下岗后他心情郁闷,经常殴打母女二人,引发家庭暴力,造成夫妻感情破裂,最后导致家庭解体。; q0 }* ]  t6 p# ]

2 v  k  F4 G/ t; ^2 j  据市妇联调查,因下岗失业而造成的家庭婚姻问题日益突出。数据显示:下岗前家庭和睦的80.4%,而下岗后家庭依然和睦的只有42.2%,比下岗前减少了将近一半;因收入减少闹矛盾占48.4%,因经济原因而离婚的6%,因父母下岗后收入下将使孩子教育程度受影响的占42.1%。可以看出,因下岗后经济困难导致家庭矛盾上升甚至破裂的占50%以上,这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导致家庭暴力增加,家庭生活贫困,子女受教育问题突出。) s# d' s% y# U
! }/ g3 M6 Z; e" i, W1 o; H
  另据数据显示,我市从业女性大部分集中在国有及城镇集体单位,目前不少国有企业及城镇企业经营并不景气,而不得不采用减员增效的方法,在同等条件下,女性成为了首先被裁的对象。另外在下岗女工大龄化、低学历的同时,也出现了低龄化、高学历的趋势。调查显示,30岁以下的下岗女工达10%,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达到16.8%。' _0 l3 z4 o2 a% x
# V$ a  T; F! d- S3 t9 W. T4 [
  女性下岗后,经济上不得不对男性产生依赖,直接导致家庭地位的不平等,进而引发夫妻争吵、家庭暴力、离婚等一系列问题。
" s6 U4 ~' I- `$ a& ]2 `' q3 P- W8 W$ N( v1 w, `
  四大因素制约女性就业
$ g# j8 h9 z* Z
! I+ O( |0 L% t2 W. _) J4 @  原因一:教育投资存在性别歧视。2 w8 ?% J0 J- c! q

( O- \9 n- x/ ]! Q# Q3 h5 l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小学、中学、大学,女性入学历都低于男性,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男女相差比例越大,女性受教育机会少、时间短,无法达到社会一专多能的需求。4 J: t- S3 |2 T% S1 h) i; K: E

8 j% ]9 L" _8 f  原因二:对妇女生理价值扭曲,视妇女家庭责任感为弱点。
7 F6 b$ h8 J, c: l: A" g  G/ L# \- x+ ]4 t# W* I; E
  从生理角度来说,妇女要面临着孕期、产期、哺乳期考验。这“三期”不但影响着单位的效益,还要出资进行保护,致使许多单位不愿招收女工。事实上,妇女不仅是物质的再生产者,还承担着人类繁衍的任务,但这并没有赢得社会的肯定与尊重。近期以来,还出现了“让妇女回家去”的苗头,使家务劳动成为专有职业,这实际上就是在抹杀妇女的社会属性,归根结底是为女性就业设置思想障碍。& |9 y+ R# i7 ]& S6 R6 J8 P0 g4 C

* A1 ~: L3 z6 f: l4 w& T  原因三:缺乏保护男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条款。; |+ h0 s: `5 S8 M
, z! v8 ]: S3 Q/ D/ n
  对于女性就业,我国《劳动法》和《妇女权益保护法》都有着有关男女平等的条款,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法规却没有明确规定就业歧视所要承担的具体法律责任,因此可操作性较低,无法对用人单位或明或暗的性别歧视起到应有的约束作用。
7 g; n. S2 b3 j2 E
3 V- w+ h; X0 k% f, ?' M  原因四:女工生育保障制度不健全。% B9 }3 h! _& E6 }9 ?; R
. z1 ?/ z+ n9 F" g
  目前,我市尚未建立社会化的生育保险机制,用人单位没有因招聘女工而获得适当的补偿,相反加大了人力成本,从而拒绝招聘女性。本报记者张瑾实习生段莹
, [; Z$ \2 Y! B; M9 j9 A5 }/ D$ N来源:《西安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7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飘飘风 的帖子

不是吧
2 U2 r% N# _* n/ J& Z8 Z% G我总觉得,
$ N2 X; Y! v0 E找工作女生比男生好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9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写这方面的论文,会涉及到的。等我的成果啊!(*^__^*) 嘻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9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飘飘风 的帖子

期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李越老师直播间|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5-7-26 08:50 , Processed in 0.04320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