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环境溶入与工作开展技巧分享 % o1 X4 h) y4 q% I- c4 U! T
2012-09-09 来源:中国社工时报1 F+ g& y3 U: _7 F1 S
$ h. `6 y Q* y Q" ?% J
$ @; `- v% x S1 z, D% Z本文根据有经验的社工分享的观点整理而成,同时加上笔者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做汇总,以供后来者分享。观点不再标注原作者,在此感谢诸位。
" d/ p2 J! J r5 A一、做社工所需要具备的三心& X* A* @- [, p- L! a- R) w6 z
1.爱心,爱心最核心的是亲情。爱心即爱心之心,非怜悯之心。即可以体会到受助者的心境,但不是跳入受助者的世界之中,沉浸在受助者的故事中。
" P' ^' B3 o1 b# E8 Z 2.信心,要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案主的问题,可以开发案主的潜能,社会工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关于这一点,个人认为,信心是需要的,但是无限度的信心膨胀会导致社工的价值混乱,一旦社工保持着我一定要解决案主的问题,如果我解决不了,就是我的错误,那么,就有点危险了。因为,社工不是万能的,社工只是无限的可能): z: ^2 B7 Y( {6 G
3.恒心,多给自己一次机会。每个人都会遇见自己职业发展的瓶颈期,在遇见问题的时候,都会遇见无法处理,到处都是困境的境地。多给自己一次机会,告诉自己,可以解决,只不过时候还未到。有时候,换个角度,忽然发现了,就会豁然开朗。
: j: k/ g1 H5 O+ W! b; K$ a& p' x I二、做社工所必备的三子- X3 l7 l& S3 M# M4 _* H
上面的三心是素质,需要培养,这里的三子是能力,可以训练。
& `. [* r( Q* ^6 C! }; A 所谓的三子是脑瓜子,嘴皮子和笔杆子。头脑灵活点,嘴巴甜点儿。同时要会写,会总结,会把自己的工作表达出来。因为社工的工作是在实验的阶段,所以许多的东西都得考总结,靠写出来,才看得见,才总结出来,才为人们所熟知。/ `8 D( e {/ M; I
三、新入职的社工如何逐步的开展工作
7 T9 E3 }4 y+ U0 e0 Q 社工上岗之后需要做的工作有三类: 1.用人单位安排的工作。 2.民政局和机构安排的考核指标。 3.专业社会工作。 这就是三个工作的次序,可以看见,最后一个才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这也是由社工工作在我国的现状发展所决定的。因为,首先,你自己不知道你的专业工作在用人单位如何开展、,没有先例。其次,用人单位不知道社工是什么,不知道你能干什么,不知道该给你分配怎样的工作才算是专业的社工工作。 1.调整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
2 G B s! E) C1 c 不要对岗位抱有不切实际的和过高的理想。
8 A' E; m* P% n6 d7 E 2.交际
# c- ]; l3 b2 s9 Z) p& {) I 上岗的一个月时间和用人单位打好关系,熟悉分管领导、熟悉直线领导、熟悉同事,熟悉用人单位的其他人员。这些人都将在以后开展工作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说不定那一天刚好要做事,就会用得到。
# ^% U9 Q2 j& E1 S" i$ r 工作中多请教,可以问领导,领导对社工的看法是什么,对你的工作是什么,然后,你再告诉领导,社工是什么,你的工作是什么。
3 p4 S+ F) V$ X& U* v" G% T 工作内外可以多请教领导和同事,哪怕是很简单的事情,因为,社工和用人单位没有直接的竞争关系和利益关系,因此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人们一般都好为人师的。即使,你知道一件事情是什么,你也不妨问问领导或者同事。在工作之余,多到处走走,介绍介绍自己,说,你好,我是新来的社工。怎么怎么滴。我的工作是怎么样的,可能,领导不会过多关注你,会问你的同事,新来的社工如何啊,那么你的同事就可以从侧面来给领导汇报。
! A* @. M$ n: L7 R; {1 M# I 在这里,多注意下自己的直线领导,因为社工的考核70%是用人单位的考核,用人单位的考核主要还是靠直线的领导。; [3 H$ _0 W; I3 u" I$ c0 t7 u
3 .用人单位的工作, [1 g: C# N! q$ f1 C# k
接下来就要先处理下用人单位给自己安排的工作。因为,这是熟悉用人单位工作环境和内容的最好的办法,你只有熟悉了他们的做法和流程,才看得出来,社工介入的空间和领域在哪里。
, ]% Z1 e: P& J$ P+ Z 4.计划自己的工作/ r7 a3 U& w/ B
这里计划两个部分,一个是专业合同上的指标,这个指标是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商的,要完成多少个案,多少小组在此处有时倒成了次要指标,会有些其他的用人单位要求的工作在里面,比如家访或来访多少次,处理多少文案,写多少调研报告,等等。这个和自己的考核相关。5 q8 }9 v: Y$ ?8 d0 y Y
再一个就是专业工作了。主要指个案、小组、社区(活动),在计划自己的工作时,就可以考虑,如何的开展专业工作了。如果开展完,行之有效,那么,立即到处宣扬,让其他的人知道,你完成了一项工作。用社工的方法,那么大家就信任你了,觉得,社工还是蛮管用咯!再接下来,你开展专业工作就轻松的多了。领导和同事们都会非常的支持和配合了。
* o! r" \- m/ ]$ l- ~& P) y( l. W 5.指标和评估的再调整8 u2 o* q/ Q) N4 K& c
做一段时间之后,就要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反思和总结,即使得发现问题,调整自己的指标和评估,从而更加的适合案主,适合自己的工作。 四、专业工作VS行政工作1 o9 t/ L! {: d2 s
社工派驻到用人单位,不可避免的要做一些行政工作,但是不能完全的行政工作,否则就被他们给同化了。
# {/ c2 R; @. }& x: `! [% z 社工可以有用下面的方法和技巧,来巧妙的规避过多的行政工作。" n) O) [% x+ Q! l9 D# g
1.制定计划,并且张贴在比较明显的地方,让所有的人都看得到
' |5 z, X2 ^0 W3 I0 s, e那么,当用人单位安排你工作的时候,你就可以说,看看,我还有自己专业工作,在专业工作之外,我才可以挤出时间来做行政工作,我可以抽出多少时间,来帮助你做行政工作。那么,用人单位就知道,哦,原来你还是有自己的工作的。% t, G) a; Z2 B) k3 j5 t- B
2.介绍自己
* @6 }8 d8 ?$ _7 R. `8 S+ h 利用用人单位的例会等聚会来介绍自己的工作。
$ q! w3 }! B6 t; u* d2 A; Q( h7 ` 3.透过机构沟通2 o3 U1 a3 }( n, ?$ G9 T( E. q
如果,这个方法没用,那么就要透过机构层面,甚至是民政局的层面来沟通了。如果社工做了大量的行政工作,没有专业工作,那么在下一次的招投标工作中,这个岗位将会被取消掉。 五、社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Q' s( I, |" E+ [6 e5 {8 v$ B- \
社工在岗位上,每天面对的都是些有问题的案主,看到的都是社会问题,长此以往,社工该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 e. W3 n' k4 }0 J) }7 K
1.跳出来( W1 y* D2 Y1 I5 K% w
作为一个独立的身份,来看待案主的事件。这是案主的生活,不是自己的,可以同理心去理解,但是不能完全陷入案主的情绪和事件中。
" P7 Q" K$ @1 ^/ a 2.工作之外
" U) L6 w, u$ `' M7 o9 ` M 工作之外,可以做一些调节,可以不要一天24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在思考社工的问题,多点自己的生活时间,休闲时间。
9 H7 @; \& s3 v4 u5 ^* |- `1 d 3.寻求帮助和减压
R6 J" \; b" _* Y 可以找机构,督导,或者同工,亲友,或者通过写日志的方式,抒发出来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这些人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 k8 k( ~7 x7 U4 d- e0 \: E
六、社工在用人单位中的角色定位
% ]- }7 @3 c' }/ V( O$ \: s* T N 在这里要屡清这几方面的关系。首先由用人单位提出社工岗位的申请,接着民政局确定岗位,财政局确定拨款,民政局发布招标,民间组织竞标,从社会上招聘社工,派驻社工到用人单位。这样一个流程。
- n! ]! G+ K, F 那么,用人单位只是社工的一个服务地所在,服务领域所在。因此,社工在用人单位中应该是独立的,既不是用人单位的雇员,也不全面站在案主的立场上,而是保持一定的独立性。社工既要防止自己被用人单位行政化、同化和边缘化,同时也要避免完全满足案主利益而碰撞用人单位的利益。
; m, O2 u/ L$ u 社工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角色独立,起到一个第三方的补充和协调功能。同时,这里也可以看出来,既然社工是第三方独立角色,那么,社工手头所拥有的权利也是非常有限的,这就需要社工要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接下来讲。
! I. {* J! r4 f七、社工的工作是资源重整的过程
1 u* Q( O k3 u& G. C, L' m; o 正因为社工的角色是独立的,所拥有的权力也是有限的,因此,社工需要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将案主需要的资源整合起来,提供给案主使用。社工不是直接为案主办事,也不是为用人单位做事,而是,将用人单位的资源整合有效的提供给案主使用。
8 F0 N1 f, c: f" w" }4 M# w6 D$ V 社工需要借力发力,借助用人单位的一切资源来开展服务。这里的资源,定义很广泛,可以是人际关系,人脉,也可以是实在的服务,或者案主所需要享受服务的信息等等。/ F" k" A' P+ |: \- K R; @
八、社工所需要具备的几个品质" S R$ A) G7 E8 y5 K
谦虚与倾听:低低头,凡事不用愁;凡事多请教,多听听领导同事的意见
! Y- V! I0 N8 I/ K 热情与真诚:多与人打招呼,帮助别人,人性化,关心、关怀、关注他人的需求: R( T" c! R v" R2 p; f
汇报与沟通:及时汇报,多请示,多求教,多了解别人,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 x- A" E# l6 F( J 创新与实干:大胆想,大胆闯,敢想敢做,认真与努力
3 i5 ?2 @9 b9 y% A! B9 t" p 富有:不仅精神富有,物质也富有,心灵也富有
3 b3 c7 X$ x/ L/ @0 m2 J 积极的视角:主动的精神,不气馁
) {' ?5 U. X8 z% v; H 变通的思维:太极
$ Q* J1 @* M H1 M- q2 R9 t 他人角度+全局性考虑
9 ]% Y8 p9 o. i$ I 发现问题+解决方案4 X( k _* d. Z/ J$ W/ b( x
反思与总结:及时& Q t2 N7 t: @5 P* _- N0 ^1 [3 Y a
九、太极
2 G6 J9 [6 f) M0 h6 P 突然想起来,社工的许多工作要具有易经中太极的理念,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转化,相互借力,最终达成目标。太极素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为什么呢,就是运用了借力发力和曲达的理念。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互转化的。白的尽头就是黑,黑的尽头也是白。白中也有黑,黑中也有白。9 ~! L2 h$ L1 V. V, r
《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句经典的台词:要打对对胡,不要搞清一色。正是这个理念。用人单位的管理是一种刚性的管理,是钢刀对钢刀的管理。而社工的工作更柔性化,更曲线化,避免直接冲突,矛盾的升级,而把问题化解。
8 A2 O, @, R9 B0 p2 I2 r% Y
3 F; W" b, B1 J3 c+ E
. {! @2 y# J# X' X& Z: n# X8 l+ J, M5 [
. ?& l: l! t% c$ Y: E
- P$ T; ~7 N3 s& S0 ? g u: V, M' ?$ ^3 Y9 e- q
3 a y# z$ G1 C# g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28953538118/
% a( P5 A+ \0 y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