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9-14 09:17 编辑 ' W% K8 Z: |$ u( i/ [
5 C. E5 l# @6 @! s# l8 B! { 社工“洗楼式”家访解民忧
0 c: M" i5 r$ E: L1 ?' m9 n 2012年09月14日08:23 来源:南方报网—南方日报
) a( f) O8 J0 U+ U0 o- K. U7 l" x) C 在越秀区建设街康园工疗站,社区居民开心地玩转盘。' f' @# Z( ~8 C
\5 ~) m, j& W( c
社会管理创新% Q0 k3 n2 Z! I' ?* Z$ Y
5 K: f0 a/ u; B, A. [) h
, s! u# D% N" X: K, ?$ [ [ F: F, o% p
关键词
. W& N5 z5 {! W/ s$ K' |3 k9 J& u* j4 U+ N
- q i* P$ M* a! M/ Q1 v" k 有学者把“社工”、“社区”、“社会组织”比喻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三驾马车”。从这三个维度来看,不仅富有创新空间,而且与改善民生和建设“大社会”、“好社会”息息相关。- X% d* Z/ M) V3 O6 J6 d3 Z
1 Y6 H; m) H2 I. \
连日来,我们深入南粤基层调研采访,挖掘出一个个关于“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的新鲜故事。这些故事携带着泥土的芬芳,饱含来自基层的创新智慧,经验弥足珍贵,探索影响深远。它们以小见大,反映着南粤大地社会管理创新的生动实践。
/ z5 f( f i2 F- C
C* b1 ? ? E2 v/ b" _ 时间:9月3日$ h7 A4 J+ B" V' ~8 Q& k! X1 V( O
( K3 E8 g; _' |4 V! f; \( Q; R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建设街家庭综合
I; {3 {$ S7 a3 G, V6 _
6 U3 R |$ T0 l0 q 服务中心4 c% o z6 D! r, y& i: t3 W
, g5 }( y. k2 O8 r5 Q. u 聚焦点:专业社工服务 @7 p) v% K0 g
0 x7 C7 s% o. h$ Y% L- z
寄望十八大
# R' S* ?. n6 j3 ]' W: Z
7 B( k% D0 N- t3 ^ 社工机构进入服务领域,效果是逐渐显现的。过去的3年,阳光社工和督导把社会工作当成人生的事业去做,用心、用爱去付出。回首每个服务点沉甸甸的工作记录和指标,饱含众多渗透社工心血的“阳光故事”,这一刻,我们感到:“值得”两字值千金。希望社会工作者们坚定信念,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 Y6 e% m$ _2 V! P3 ^( x$ Q6 M2 T2 G3 z$ J* {
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理事长朱静君( `- _, K0 A" ]& P8 c
" D' d: a% o& _: b `' `/ t, L
在广州越秀区建设街,无人不识“阳光社工中心”。有居民告诉记者,自己原先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社工,当亲身接受过社工的服务后,就真尝到了甜头,把他们当成了朋友。5 J, p9 t- ~$ \0 N
7 ?* v! O/ S0 i( Z* @1 P 近日,记者走访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在建设街的服务点时发现,这个由4位大学老师创办的社会服务机构,3年多来聘请了80多名专业社工扎根社区基层,服务社群。他们常通过“洗楼式”家访的形式化解社区居民矛盾。, Y& y3 u) x. E9 g" X
) c8 \( B B6 f9 j( G, ?3 z 汽车乱停问题请社工解决
0 U0 L7 l/ L$ H/ {0 b' f6 P4 f& C: R2 @
来到建设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记者发现,这里虽然办公场地不大,但整个环境格调却十分温馨。% y9 T7 e& d, N: Z5 {# T, A. z
% K& {1 }* N( y" U9 z* V! W6 m4 ] 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理事长朱静君向我们介绍,2009年2月,建设街试点引入社会服务,在越秀区民政局的推动下,与当月刚刚注册的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牵手,设立阳光社会工作站,推进社区自治。
# O+ f; }: y9 ^2 e3 a3 j$ @' _) R- S* n, Y: H" S2 T
朱静君是广东工业大学社会工作系主任,这些年,她和“阳光”机构一路相随。“阳光社工站是我们最早的探索,第一年获得了政府购买服务经费28万元,从一个居委会社区作为切入点;第二年初见成效,购买经费达到82万元,服务扩展到9个居委会社区。”
/ h, X% s- @. g+ Y$ J( }! t& e3 m r- b7 T7 |+ L' ~' Z i' I
朱静君说,阳光社工站的第一项“棘手”任务就是解决东四街、东五街汽车乱停乱放和噪音废气扰民等困扰社区多年的公共问题。社工们对300多户居民进行家访,发放问卷,听取居民意见。有70%的居民赞成“划出部分停车位,向停车者收取费用并聘请保安”的方案,最后被社区采纳。. k3 R- s- N2 |1 `7 b0 b
; i" B3 b3 C7 F9 Q5 D+ { 大学老师“下海”办社工机构. f% X( D4 m( |# r
, X& x \& {0 f+ L4 H 朱静君说:“2008年的暑假,我参与了广州市民政局组织的由广州市5所高校师生代表参加的"百日援川"服务。在汶川映秀镇从事志愿者形式的社工专业服务时,我亲身感受了社工在救灾重建工作中作为第三方力量的专业价值。”2 c* ?: I: h- J6 M7 N0 E1 g7 {
% I4 Q3 U# L; v& W( V& @ o
援川归来,朱静君和3位老师讨论决定:“下海”办社工机构!他们走出校门,共同出资3万元创办广州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4位老师组成了理事会。
; x7 U- I# C% A
- B: k$ Y- p5 a) L 阳光社工机构的副理事长阎安说:“长期以来,社工系培养的学生能否适应社会需要,我们并不清楚,举办机构可以给我们一个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研究社会、探索社会需求和发展的平台;可以促成学生在专业领域就业,而不是一毕业就改行;可以为专业学生800课时的实践提供实习基地,打通产学研结合的通道。”" D/ d4 f5 _! L5 H' r
* I1 l7 \0 Q) `+ o) Z
阎安说,当时高校教师举办社会服务机构,前途未卜,4位老师准备尝试一把,“哪怕失败了,也会有所成长”。大家一起讨论章程,确定机构名称,希望社工像“阳光”一样透明,深入人心。向来只熟悉教学的老师们跑税务、银行等部门办理一系列手续,边干边学,历时几个月,终于在2009年2月拿到了“出生证”。4 N- v, K q4 _0 F* j/ |$ K, N# Q% k6 P) k
" w5 e% m9 G5 H) Z$ ` 社工教授在社区坐班服务
; o4 S; @0 _8 |2 B; d5 O" g
1 R% H# l" o$ h) N% ]5 p, u$ a6 t+ x 如今,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承接了广州市建设街、矿泉街、人民街和大新街的家庭综合服务,一年承接的政府购买服务就达到800多万元。5 C- S) w* Q) K# @1 C1 h; ?! T4 s
2 }. D- Q2 Q/ _ 尽管这个数字比较庞大,但“阳光”作为公益性组织,机构按规定不能分红,理事会4位老师也坚持不从机构支取固定薪水。他们分别担任督导,就算其中有的是教授身份,也在社区实行坐班制,服务第一线。在初期经费不足的情况下,老师们以志愿者的形式担任督导,直到2011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的拓展,老师们才开始领取每次几百元督导费。
* I o& U) Q) V3 C6 c/ w* O/ a( O, q# j, ~4 z( P: U3 `
既要在学校上课,又要运营阳光社会工作事务中心,确实非常累。理事会几位老师都是在课余挤出时间为“阳光”做事,让自己变得更忙。理事会4位老师不插手机构的行政管理和人员管理,但是每个星期都会到社区坐班,对社工开展督导和培训,对特殊个案进行“专家会诊”。2 p# ]3 n# |- v$ J/ Z2 X3 J: V
4 l0 g. ~5 g- |5 H# Q “大家都是实干家,不是理论家,边干边探索。”朱静君说。+ a) J8 I0 v4 [
% V' k( _- N9 \: Y- K, g
6 a6 w' p0 [! \4 t
& T5 H2 N. q0 _9 V4 y4 Q& E# I1 @ e2 [6 S; S: M
/ o {( O# e3 B# v' Y; q0 }
5 ?; G+ }0 X% g
原文链接:http://news.hexun.com/2012-09-14/145841224.html
; r6 J6 Y& q% c: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