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东莞清流 于 2012-9-6 11:14 编辑
, }0 o% n$ L3 c0 i6 v; G6 P# G3 J9 y, A+ O
招聘时9人竞争一个岗位 上岗两年后12人走了9人 大学生社工缘何频频流失?
8 ?- Q K! ]; x) h" s; S 南京日报 2012-09-05 记者 顾小萍 通讯员 李华4 U+ O0 F) p. Q( R( A, V4 j
$ O+ q6 _" }* r M0 L “2009年,根据全市招聘,江东街道来了12名大学生社工,如今两年过去了,只剩下3名大学生社工还在坚守岗位,我们应该尽快想办法让他们‘扎根’……”在全国、省、市、区四级党代表视察鼓楼活动交流会上,鼓楼区江东街道长阳花园社区公共事务工作站副站长任丽丽的这一席话,让会场不少人大代表大吃一惊。
, o7 S/ h0 t4 C; m2 _) n
曾经9个报名者竞争1个岗位的社工,为何如此频频流失?昨天,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 F4 { W5 [1 [. x. o 【数据】一个街道12名大学生社工两年走了9个
8 L& M( {) L) w6 B
记者了解到,为了提升社区管理水平,解决大学生就业,2009年,我市首次大规模面向普通高校毕业生公开招聘900名社区工作者。当年共有10789名大学生报名,其中鼓楼区和玄武区的竞争最激烈,平均9个报名者竞争1个社工岗位。
$ w6 C; v* E2 z. y( } 但两年之后,这个曾经的“香饽饽”岗位却面临了另一种尴尬。以鼓楼区江东街道为例,该街道2009年共招聘到了12名大学生社工,目前还在坚守岗位的只剩3名,而中央门街道,当年共迎来了17名大学生社工,如今也只剩下6个人。
4 l; j2 s% x J X% j( K 来自鼓楼区民政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招聘的100名大学生社工,仅剩45名。“玄武区由于招聘的本市籍大学生较多,流失得没我们严重,但仍有1/3跳槽了。”鼓楼区民政局工作人员金津透露。
' j Z G- J% q/ O0 |" k6 ?* ]
金津告诉记者,走掉的55名大学生社工中,在岗时间最短的只有一个月。 $ u; }* D/ `/ m
【探因】月收入低,看不到职业上升空间 2 Q2 q* E9 ~8 i8 j8 p
千辛万苦,通过层层考核才获得的大学生社工岗位,为什么又被频频抛弃? , p; _6 f( z: Q" a
仇漪鸿,2009年参加全市大招考,后来被鼓楼区江东街道录用,她是如今该街道剩下的3名大学生社工中的一员。“随着生活成本不断增加,我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仇漪鸿昨天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她的平均月收入在2500元左右,“房租、水电费、出行以及其他种种开销算下来,可以留下的积蓄非常少,而作为应届大学生我们还面临着买房、结婚等生活压力,这些压力逼着我们当中的一批人不得不另谋出路。”
4 `' f/ e- R* r& g* ^ “虽然收入不算高,但作为社区的基层工作者,我们承担着大量繁杂的社区工作。”仇漪鸿说,她的岗位是“综合治理”,去年怀孕了,但由于工作任务重,她一直到生产的前一天才休假,“碰到一些比较紧急的任务,常常要忙到半夜,有时周末也不能休息。”
+ F, Q8 q, E* @" S+ t* R' P# u$ |" G 在中央门街道从事社区工作的张娴(化名)告诉记者,其日常工作主要是完成街道办事处分派下来的任务,比如遇到人口普查、换届选举等大事,他们就要做大量宣传动员工作,走家串户统计信息,宣传政策。“感觉自己在学校学的东西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而最困扰张娴的是,这份工作目前看不到任何可以晋升的空间。
$ r0 |2 `# o- _ y" |% s" F; h 【建议】从职业前景、待遇等方面留人
! ~ }2 A0 s7 q1 {
“职业发展前景不乐观;待遇和设想的期望落差大,是很多大学生离开社工岗位的两大重要原因。另外,一部分人从校门走出后,短时间内缺乏经验,再加上社区工作压力大,在无法适应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另谋职业。”鼓楼区民政局副局长李秀文表示。
2 p9 T7 v; e6 x 李秀文说,实践证明,大学生社工不仅优化社区工作队伍,提高了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也提升了社区管理水平,“他们是社区管理必不可少的一份子。”他举例说,天津新村社区的一名大学生社工,每天通过微博直播社区管理工作,大大提升了社区的知名度。
4 i- J1 T8 u( y: O+ |/ U/ O% G
如何解决这种“流失”的尴尬? - _/ ?8 M l8 s& z* S2 j
李秀文认为,首先,要为他们设置好的职业发展前景,让他们看到未来上升的空间。例如,政府可以考虑在公务员中增加定向招考的机会,让优秀的大学生社工可以获得更多报考机会和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从而让他们更愿意走向这个岗位,并形成竞争机制。另外,相关部门也应努力提高他们的待遇,“他们的收入应该跟绩效挂钩,至少应达到全市平均工资水平。而优秀的社工,其收入甚至可以和公务员持平。”
# H2 L- O) }) x# J 而一位业内专家表示,引导大学生投身社会工作,仅提高待遇还不够,应借鉴国外经验,切实提高他们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是当务之急。“在国外,社工被称为‘社会的治疗师’,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他们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同法矫正等社会服务方面发挥专门性服务作用,但在我国,社会认知度低,已成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
+ w3 [( `5 K6 z+ ?5 a) f5 b1 J+ c
2 N/ y+ K% b' n
7 B- ]& W6 I$ X" n8 G# n! L0 u" u4 G9 y3 w' k
* Y8 N. {3 O$ f2 O/ w8 u9 G. v" c( N. [
, M# t( Y0 Q- }$ C1 k4 [7 c R
原文链接:http://cncasw.blog.163.com/blog/static/1691379682012869386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