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为家庭贫困,胡斌(化名)高中没毕业就踏入社会,通过打拼,如今资产已达两亿。为了帮助像他一样家贫的学生,他创立了华星助学基金,定下了一万名助学名额。 能吃苦、有钱但节俭、真心做公益,这是熟知胡斌的人,对他的评价。5 a8 p; i5 n" q! H1 q9 z* _! ]
22日,在咸宁开发区的某会议室内,人声鼎沸,一群学生将胡斌围着,期待道:“胡叔叔,下次我们什么时候聚会? ”这些学生是他捐资助学的对象,平时相处如亲人般。其实,在他们心中,对胡斌更多的是崇敬之情。- m" o2 `% ?, I+ W$ ^! g
寒门炼就硬汉* ~) h! l: i: N: q* X$ ^$ ^$ n
回忆起20年前的家境,胡斌用了“寒门中的寒门”来形容。 1993年,胡斌高中都没毕业,因为家境贫寒,离开了生活了二十余年的通城黄袍山,只身南下广东番禹打工。就在他离家三个月后,父亲因病去世。因为担心他没车费回家,家里干脆就将这个噩耗一直隐瞒着,没告诉他。直到一年多以后,他回家探亲,走在家乡的路上,他逢人便问:“我父亲他们还好吧? ”乡亲们也只是笑而不答,胡斌没放心上。等到回到家中,他才知道:父亲走了一年多了,家人一直隐瞒着,就是因为担心他没钱回家。% w- L5 B6 j, p6 z% t
此时,赚钱的念头在他心底翻涌。2 M5 U+ x4 O1 l# _
1993年的时候,工作很难找。胡斌的第一份工作,是印花厂的印染工。每天他就像一台机器一样,围着印染的台面,十五、六个小时不停歇地围着台面转,每个月拿着与劳动强度极其不符的两、三百元工资;第二份工作,他进了一个塑胶厂,每个月630元的工资。但他也是一个顾家的人,每个月拿到工资,他都要给家里寄上600元,自己一个大小伙,一个月只花30块钱。8 `/ z6 j2 u% E8 h0 [- {
正是在他的勤俭节约与刻苦耐劳下,23岁那年,他家一改当地最穷的家庭的“称号”,第一个在村里建起了一栋平房,轰动了小山村。+ l" |0 v% a! [$ K3 l" R! o
好运是眷顾他的。一年后,他换了家工厂。因为卖命工作,工厂每月的业绩从5吨提高到600吨,他因此受到老板赏识,当上了总经理,拿着每月五千元的工资。后来因为盖房子、结婚,他欠下很多债。还完债后,2001年,他揣着两万块钱,去东莞创业。因为人肯拼、能吃苦,他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8 O8 k$ m3 D! ^
重心转向公益 u2 {" \3 j1 J7 L3 d- Y"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生意都不好做,赚钱显得比以前更加艰辛。这一年,胡斌已经打拼出了数千万的身家,面对金融风暴,他迷茫了:如今的家产已经够自己花一辈子了,人生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
* N }2 L" \3 v( N1 }# h; B 胡斌开始琢磨赚钱的意义:能赚钱的人很多,能把钱花得有意义的人,却不多。联想起自己因为家贫未完成学业的遗憾,胡斌确认了人生的第二份事业:做公益,向贫困学子捐资助学,帮助一万名寒门子弟成人成才,对他们唯一的要求就是:38岁以后,力所能及地帮助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以此传承爱心。; p+ i5 Z# v8 Q. _. M8 p& Y
那一年,胡斌37岁。, V4 F1 }+ {! k+ p
坚定了做公益的念头,胡斌便拜托东莞当地的团委,寻找品行好的高中生和大学生。“高中生每学期资助2000元,大学生每学期2500元,一直到他们读完大学三年级。 ”这是胡斌设定的资助方式。之所以这样定,胡斌有他的想法:在帮助他们之余,要适当给他们一些压力,激发起他们敢于挑战社会的斗志。" n2 }5 f+ f( u. A, e+ j
经过考核,胡斌很快在东莞当地确认了数十名援助对象。胡斌简单地算了一笔账:资助一万名学生读完大学三年级,自己要提供大约三亿的经费。看着自己手上仅有的几千万元,胡斌重新开始振奋起来:孩子们需要这三亿,为了他们,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去赚钱。
- n* I0 A! p1 L6 O( X$ H( q 确定了新的奋斗目标后,胡斌更拼了:他开始扩大自己的产业,在东莞、北京、东北、咸宁等地相继开起了公司,钱包越来越鼓了,但是在生活上,他对自己依旧苛刻,不抽烟、不喝酒、也不打牌,穿的衬衣从来没有超过一百五十元。这在他的交际圈中,极为少见。但熟知他的人,对他的行为敬佩不已。
5 Q$ m6 e5 }. F/ y4 C& u$ e$ V 搭建公益平台: k7 j" F, V0 L1 ^5 \& |6 ^
与很多慈善家不同的是:胡斌并不是单单地捐钱,他更看重的是为他们搭建平台,引导成才之路。 ^5 }6 {8 @6 Y9 L# k) ^
从前年到今年,胡斌在咸宁资助了55名学生,他们组建了一个名为“华星一家人”的QQ群。就这些孩子看来,这个群,更是他们的家。
8 f! m; l! ~4 a) o 家住永安城区的伍癑是2011届武汉大学热门专业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专业的学生,也是2011年受胡斌资助的学生之一。5 x5 J6 b- q/ T
伍癑说:群里的55个人都亲切地称呼胡斌为胡叔叔。在他们眼中,胡叔叔给他们的,不仅仅是钱的资助,更是一种成长的关怀。
5 \5 g% s* O0 I3 a5 E: \( |3 B" Y! k “很多人捐款后,就对受助对象不闻不问,更没有联系。胡叔叔不一样,每个学生的联系方式他都有,平时保持联系,每到寒暑假,无论他有多忙,都会组织大家在一起聚会。 ”伍癑说道,其实,聚在一起的目的,是组织大家在一起交流,加强彼此间的联系。
1 a* f$ D# N6 C+ b" ~+ d% Q& F “先成人,后成事。成才是关键,资金的扶助是最小的,给他们提供成才的平台才是我的目的所在。 ”胡斌的想法很简单,胡斌从一个寒门子弟打拼到现在,有能力帮助他人,他认为在社会上,每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所以,成才路上,必然有一个强大的社交圈。; a/ Z- E& ~6 P! z1 ^
不仅如此,胡斌还打算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为这些孩子创造条件,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开阔的眼界,会不定期邀请社会名人来给他们讲座,分享一些先进的理念,引导他们成为自己想做的人。而且,他还会对优秀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例如送去国外进修等。
( v h) a( e4 C7 X) Z9 i" x 截止目前,胡斌创立的“华星助学基金”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资助了两百余名学生。这条公益之路,胡斌显然走得很惬意。(记者 王莉)
4 h- H6 U0 s7 M# k6 @+ l$ A (记者应主人公要求,对其化名。)
9 c6 y* _: I2 A1 Y+ ~3 O+ E3 C, O- N; \
来源:咸宁新闻网 http://www.xnnews.com.cn/news/shxw/201208/t20120826_536224.htm
4 C) \/ ^3 p)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