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你探望爹与娘亲情是否可替代?
( N3 i" y* ^ Y" t- w2 k 2012-08-13 09:19:04 来源: 广州日报网络版
1 a" H: O! T' G
% s5 J) S* C+ S7 G2 d9 D1 t6 }6 X9 O" A! [) R- L
志愿者们帮一名重庆网友的母亲过生日。
" N7 A. f2 U2 G+ N6 Z$ Y& o; { 志愿者们帮一名安徽网友看望其生病的姐姐。
$ w! }9 v a X/ l8 b# q6 w: P! @/ T( E3 V0 A1 h
志愿者与接受探访者合影。
# h; r2 o: M& G
/ K3 G( X8 T" U6 p' N, @/ k* I 7月末的一天,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走进深圳观澜新田村吴洪菊老人的家中,他们是受老人的女儿骆秀英的嘱托来给她妈妈过生日的。骆秀英远嫁重庆后,一直在工厂里上班,与母亲好几年没有见面了,见到志愿者后,老人的眼中涌动着泪花,之后她给女儿通了电话,对女儿说:“我今天真的好高兴。”
$ K- z5 D& o: O/ s 9 A" T/ a; P2 Z6 g
这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举办的“替你看看爹与娘”活动的一个场景,“我们这一代,很多人都是飘一族,离家千里,有孝不能尽。”活动的宣传语拨动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弦,网友在网络上留下愿望,希望会有志愿者上门去看望其父母,广东省的活动主要由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负责,活动进行了两个月,已经帮助多名网友探望了他们的亲人。 % H, Y. i/ Z0 r
但是现实到底有多难才会阻隔父母子女见面,有网友说,亲情不是可以替代的,只要有心回趟家能有多难?
5 ^/ P1 T) }% j# d0 M( d" B 写给母亲的第一封家书 / _+ }$ W9 B3 r6 r
骆秀英是广东人,因为嫁给重庆人,所以长期与自己的母亲分居两地,平常因为在工厂工作,时间太紧,根本没有办法请假,加上路途遥远,回去一趟就需要2天多的时间,所以只有春节才有时间回家去看看,因此她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
' b& c( K: v w- Z+ ~3 C7 | 在骆秀英的记忆中,母亲吴洪菊为这个家吃了不少苦,以前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她总是在早上4时起床煮猪食,并为他们做早饭,之后因为劳累过度落下了不少病根,前几年两条腿都患上了骨质增生,不能再做体力活,所以去医院做了手术。
& v: K V8 I' l 从手术台下来的时候,母亲哭得很伤心,骆秀英问母亲为什么哭,母亲的回答是害怕,当时母女俩一起哭了起来。
4 Q4 t! {5 S4 W* ]! K& F 如今吴洪菊已经66岁了,但是为了生计,仍然坚持在深圳的一家超市打工,平常和老伴生活在一起,一直让骆秀英放心不下。
/ P9 _6 g% Q. ]- @% X9 Z 今年7月20日,骆秀英在网站上留下心愿:“农历六月初十是妈妈的生日,因为工作原因不能陪妈妈一起过生日了,所以想送妈妈一束康乃馨和一个生日蛋糕,希望朋友们能帮我实现。谢谢!” / c3 g- `0 w4 j8 y
骆秀英的心愿是由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负责的第一个项目,经过联系后,在7月28日(农历六月初十),有4名志愿者提着康乃馨和生日蛋糕来到吴洪菊位于观澜新田村的家中,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志愿者代替骆秀英为其母亲读家书。“为了念出心中的感情,我在来的路上一遍遍地练习,念的时候很紧张,要把老人家想象成自己的母亲。”一名志愿者回忆起当时代读家书的情景时说。
* c% b F! M4 g; A4 K 这是骆秀英第一次给母亲写信,她说:“如果不是有这样一次机会,让我在母亲面前说出心里的话,可能一直不会再有这个勇气。”在信中,她回忆小时候淘气的经历,回忆起母亲的唠叨与教诲,告别曾经的年幼无知,同时希望母亲注意身体。
+ M* j+ M3 j) P9 r g 吴洪菊在聆听女儿内心的告白时,不时欣慰地微笑,信读完后,她流下了眼泪。活动结束之后,她打电话给远方的女儿,对女儿说:“我今天真的很高兴,你要经常回家看看。” . {% o; V3 g" n
别人代你送亲人问候 / t3 o' {: }0 q4 v) n# ]
虽然整个活动的名称为“替你看看爹与娘”,活动也强调“尽孝不能等”,但是事实本身其实是强调一种对老人和亲人的精神慰藉,很多网友在网站写明了自己的心愿,事实上能否被志愿者认领并实施,还是需要很多条件的,比如儿女确实因为自己难以克服的原因长期未能见到父母,心愿简单、具体、可操作等,最好可以一次性完成。有的网友许愿说,志愿者是不是可以上门为父母做个蛋炒饭吃,就算是这么简单的愿望,志愿者也会关注,不过这名网友最终不好意思地表示:“不用执行了。”
' K) ]/ p+ O, c6 N: W% |8 c6 {' B8 N# Q 有的网友因为不明白活动的规则,甚至许愿希望活动可以带着父母去检查身体,并且由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出钱,这个愿望当然不会得到采纳的,因为活动的经费是有严格限定的。 3 e2 S% O! \: ]
愿望被认领后,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的志愿者们将和许愿者及其亲人进行联系,得到同意之后,他们将会择日上门对许愿者的亲人进行拜访,代替许愿者送上对亲人的祝福,并且把活动期间拍摄的相关照片放在网站上,让许愿者确认自己的愿望是否已经实现。至今,已经有7个愿望被实现,志愿者分别前往了韶关、茂名等地探望了许愿者的家人。 " z1 U7 v( i$ }
梁莎拉和母亲都是加拿大的华人,她在网站上留下愿望说:“我妈妈年纪大了,有叶落归根的想法,她希望能入住广州的一家老人院。我的愿望是: 有志愿者每周都可以代我去老人院看她。”
8 A' f& f) y! F0 s# T4 ?$ @ 这是一个很难的愿望,因为在广州要入住老人院也并非简单的事,但是该协会的志愿者们还是联系了广东多家社工机构,不过最终仍然没有办法帮梁莎拉完成心愿。尽管如此,梁莎拉还是发来感谢信说:“海外的家庭也感受到来自中国公益的温暖。”
* l" W5 x4 _4 L6 d, L: }3 Y7 L “他们的心愿,只要有可能实现,我们都要努力去做,至少表现我们有诚意。” 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会长王彬说,这个活动目前知道的人还不多,需要进一步扩大影响。亲情表达
1 v/ P/ p! c% u* M, C 能让他人替代吗?
) O5 g7 T" n- k 1999年春晚开始传唱的《常回家看看》牵动了很多子女的心,也表达出父母希望漂泊孩子经常回家看看的愿望。“替你看看爹与娘”其实是一种细微的公益,志愿者的问候也许只是一时的,但是那一瞬间却可以给家人无比的安慰。 7 i0 y! i$ b' Y' O
尽管有很多人对于这个活动赞赏有加,但是也有网友并不认可,“就算是在外面漂泊,只要有心,回趟家并不难,亲人最希望看到的还应该是自己本人才对。” ) t( d A7 v& ~* h1 l
曾经有一名姓殷的网友留下心愿,希望去看看正在深圳宝安妇幼保健院因脑瘤住院的姐姐,志愿者们在8月5日下午便代替这名网友去探望了他的姐姐。事后也有网友说,如今的通讯方式如此发达,一个电话长聊是不是比别人的探望更好呢? K, m. J* I5 L6 [+ ^ ?
针对这些疑问,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会长王彬却不这么认为,他自己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有一年的时间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了,他也准备通过志愿者的探望来表达自己的挂念之情。 % c. p" ? `/ s2 S% q
“大城市的工作很多时候身不由己,工作繁忙抽不开身,人生的某个阶段事业和家庭难以平衡。”他认为,其实让志愿者去关爱一下自己的父母和亲人,也是一种表达爱的方式。未来的中国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家庭,因此,空巢老人也会更加多,这才是这个活动真正的意义所在。
, o2 M) K2 {5 R# k 参与其中的志愿者阿强说,如果可以召集志愿者看父母,为何不能直接送儿女回去与父母团聚? , N( z8 ~: M6 q1 w6 l
主办单位表示,这个想法其实并不现实,受助的人群也有限,反而如果你在这个城市照顾了邻居的妈妈,而你的父亲在另一个城市也会得到别人照顾,就会形成人人都关爱老人的氛围。
, [/ W) I7 ?7 ?" Y F. ^ 住在福永的阿强也曾经在网站上写过愿望,希望别人可以去探望自己在龙岗的母亲,最后才知道相比于其他人家的父母,他的距离算近的,最后他选择加入了深圳鹏博爱心互助协会,成为一名志愿者,如今像他这样负责广东片区活动的志愿者已经有120多名,这个爱心传递的活动依然在进行中,期待更多人提出自己的心愿,更多人加入进来帮助别人完成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