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民晚报1 O: X) p. ]+ g3 i+ x9 z3 {8 v' V4 m# p
专业社工:香港600万人中有2万,上海1800万人中只有3000名 / @4 c M7 Y5 g! ]0 l1 { k
建和谐社会,申城需要社工网络 r& q5 o$ @2 R; N
' n( U3 ?" F& t7 e- X 600万人口的香港拥有2万名专业社工,而1800万人口的上海却只有约3000名专业社工,缺口数以万计。这两天正在浦东举办的沪上首届社工节上,上海专业社工代表一面为分享香港同行的成熟经验而喜,另一面也为自己队伍“势单力薄”而忧。上海市社工协会有关负责人通过本报发出倡议:和谐社会需要一支庞大的专业社工队伍,希望更多的人能够消除误解,认同并参与到“爱心+专业”的事业中来。 ! A. O- n+ l1 m' q% W. e6 L! n, @+ J: o 社工职能少人明白 - |. \# y; A6 ^$ [. F
& }9 W8 v) l; S 香港的专业社工经过50多年发展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职业,而内地相关的职业标准直到前年才刚刚制定。上海市社工协会理事、浦东新区社工协会副秘书长姬中宪说:“现在我们开展工作首先得向对方解释,我们到底是干什么的,这是社工专业化发展面临的一道坎。” 记者在社工节举办地浦东市民中心随机采访了十余位市民,大多数人都把社工与志愿者、义工画上了等号,还有个别人认为社工隶属政府部门。姬中宪解释:社工既不是兼职、不收报酬的义工,也不是政府的代言人,而是具有专业知识背景、运用专业工作方法来帮助他人、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的专业工作者。社工组织在一个成熟和谐的社会中,承担着政府、企业之外大量的公民社会事务。 s1 C% s+ ~# }1 e. |
& ~! ]. c0 I" c6 n6 n 专业教育缺乏生源 : v2 T3 W1 `! ?$ d- W
- Z- R1 B! t3 F
在与香港社工代表们的交流中,记者明显感受到他们那份职业认同感。这些人基本上都是社工专业本科毕业,不乏香港大学等知名学校的毕业生,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志向选择了这份职业。中等偏上的收入水平也让香港专业社工队伍相对稳定。 目前在上海,主动报考社工的人数并不多。社工节现场的会务志愿者都是在校的社工系大学生,当问起“为何选择社工专业”时,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调剂进来的”。据了解,这一情况在沪上十余所设有社工系的高校普遍存在。社会认知度低、薪水待遇总体水平不高、对口就业岗位较少等因素也让一部分准社工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些迷茫。 * Z; T3 g" G/ h C! @
1 h3 T x; _* Z# b- s( W, A众多领域有待开发 5 [3 A6 k7 z+ g3 D z%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