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炼,男,24岁,湖南浏阳沙市镇人,2003年南下广东,至今打工已5年。他于今年中秋节失踪,并在月饼盒内留下纸条一张:“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 & Q* L( R9 n9 l k$ `4 j; {
" W+ b- W; q {/ N, k- \
外来工罗炼失踪了,我们和他的亲人一起寻找。他为什么出走,为什么留下这些话语?出走之前,有谁了解他?我们在寻找罗炼,也在寻找答案。 6 h* K2 O- W, R n0 B1 ~6 r3 a: f
/ l* P: v+ {- n8 F! _* I# g3 X q 罗炼最喜欢看的书是《庄子》,而《庄子·齐物论》里有“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的句子,意指“人终生劳碌却没有什么成功,疲倦困苦却不知道自己的归宿,不很可悲吗!这样的人,虽没有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庄子以此来描述生之悲哀。罗炼的字条有庄子此语的影子。 ! O" y7 G) p, }0 \/ ?2 Y- n! r/ s
4 I* Q: \- H i2 K( K, ^% [+ N6 Z
罗炼的日记,流露出他对母亲之死、父亲之爱的感受及对个人前途的思考。 在日记中说恐庸碌一生” 。这本48K、A6大小的日记本,撕得只剩一篇日记。日记的封面,罗炼写有名字、手机号(已欠费停机)和E-mail地址。扉页上,罗炼抄上了出自《易经》的一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随后的一页中,这句话再被抄录一遍,同页纸上,还有“人生因梦想而伟大,因学习而改变,因行动而成功”的话语。 / N& I' l; f( Q+ r2 ^
+ c% C9 W3 \0 z+ s
日记这样写道:“2008年5月身在人群中,却总是形单影只……母亲的猝然离去,让我意识到生命的渺小……对于父亲,那份无与伦比的爱,我唯有感到无地自容,太多的愧疚无处呻吟……我的玩世不恭,我的天马行空,伴随着岁月蹉跎,幻化成一颗颗泪珠,昨天的所有已成为遥远的回忆……每当看到周边衣裳褴褛,老态龙钟的身影,我都感到后怕,惟恐自己也将这样庸碌一生。也许是该坦然接受,而我却无法释然,我还有太多的憧憬……” 日记末页,罗炼在日记正文后还留下所指并不明确的三个词组八个字———“肮脏”、“混乱”以及“低俗不堪”。
7 c; e3 H7 e) ]! d" b/ q( E3 }; C# u
和罗炼一样,成千上万带着梦想的外来工来到南方。作为独立个体,他们渴望尊重,渴望成功,渴望被关怀。但现实将他们禁锢在流水线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的才华或许被埋没,他们的思考或许被忽视。有多少人曾经追问,除了工资,他们需要的是不是还应该更多?千万个打工仔中的一个,罗炼,失踪了。我们寻找,寻找答案。 , U# q) w- N! \7 A4 v" B1 ^+ m( }
/ |4 J& l$ Q5 n3 G* a打工越久,心里越闷
, B" l' R0 H5 m9 k/ S0 O4 ]
+ X+ X/ ] ^: I% M+ ?# ?9 f2 `' c0 j# Y% S; N) ?1 N
◎口述人:李乐运,湖南益阳人,22岁
9 u. b1 \6 T2 u. Q4 e4 a
( }- A" t$ p/ V9 V8 | 我现在禅城果房一家制衣厂上班,做车工,打工已5年,2000年初中毕业就来广东。从打工到现在,唯一的感觉只剩下累,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往哪儿走、该怎么做。打工的日子越长,心里也觉得越闷,这种感觉大概从去年开始,想得多了就会很烦躁,一整天都没精神。
5 N: d9 k# |% G q
9 D5 w! b5 G" v) v$ |5 p) o( z 厂里老工人身上,我似乎看到了未来自己的影子,就这么一直过下去?以后像他们这样每月赚两三千块过日子?我不想,我还年轻,还有理想,想做出一番事业,给别人看也证明自己。 9 \3 w4 I- z* h
1 ?2 e: k# i; A8 e 我想过开水果店,也想过回家乡办个养殖场,很正规很大型的那种。我这个人比较内向,适合做一些值得钻研的东西。其实还有过很多想法,但都没成功,因为根本没有行动过。有的想法和家人亲戚说过,有的反对有的笑我,他们觉得我应该像现在这样老老实实地打工。
! b- h5 t4 u# ^6 _- z6 p+ Q
. {3 \1 ]/ n) t: P; ] 我的想法只能和几个交心的朋友聊,和他们聊这些所谓的理想。我知道,自己缺资金,还缺学历,能力不够,也不知有没有人了解我真正的想法。 4 e8 ~( t. g$ ?
2 p. H% V* n. q2 s" n
现在工厂每天早上8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还经常加班。记得刚出来打工时,只想着独立了、自己可以赚钱,可现在越来越迷茫。工厂工作紧,但经常请假出来玩,因为这样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那些心事。 ) q" k# @/ P1 H) d. u% e0 }
# P$ k8 w; s# v5 W$ x 和罗炼不一样,我有不少能谈心的真正朋友,不至于会出走。但我能理解他,他的压力太大了,大到已经不能承受。一个人到了那种地步,出走已算是良性的一条路,差的有可能偷抢犯法。和他一样,我们的压力需要找人说,需要有个人指点。 7 ^8 e n+ T) b" b+ q+ B" {& O5 {9 u
# `) ]. _# `7 S& I不到万不得已,没人会出走 ^( I T$ l" E/ R/ R, r( v
4 v2 _. y. R7 p! O# @& X
◎口述人:麦小姐,广东肇庆人,24岁
* A( D: N" ?# H; C; P; c1 V7 @5 s2 G1 g' {
我在佛山打工两年了,最近刚辞工,以前在服装厂做,辞工前在张槎的电子厂做,这两天正在看你们找罗炼的新闻。 佛山不是我的终点站,可我不知道哪个城市才是。我到过广州,也去过深圳,这两年一直觉得自己很无奈。我在佛山没亲戚,平时看看书上上网,最多找老乡逛街。觉得在外边打工不容易,流水作业,每天12点上班晚上6点下班,至少加班3小时,工资不到1000块,有时一个月都不出来逛一次。 1 d' ~( ], F8 V2 Z% F% B
, W+ m% b3 C8 a% r! f
此外,外来工的想法实现起来比一般人更难。
8 y; I3 @, y% O9 G1 C 我一直觉得自己文化不够,也想过培训什么的,提高一下、有点本事,然后做几年攒点钱,可以不再打工自己做老板。这个想法从来没和家人说过,他们支持不上也不会懂。这种事一般不和周围的人讲,一是他们不信,二是不会明白之前和现在,我们从农村到城市来的过程中一直在受的苦痛。 我有个亲戚几年前也在佛山出走了,和罗炼一样,亲戚当年的出走对我打击很大,每次回到家时,我总有一种伤心,还有其他说不出的感觉。不到万不得已,我想他们都不会这样,出走这个词,应该已经非常严重,可能仅次于自杀。我想我不会,我会更坚强。 3 V. G! O! ?5 I) B# O {' c
/ D6 W5 l, a$ _ p/ B+ \1 `越有梦越痛苦
' B; N; A1 b4 O. R 不少农民工称此前目睹或听说过类似罗炼的“丢人”事件,有的外来工甚至因找不到出路而出走达10年之久。罗炼不是第一个,或许也不是最后一个。罗炼的出走,不仅让外来工们感同身受,资深传媒人、罗炼远房表哥石扉客也有深刻感触。
! ^( Y1 P+ p% J9 Z# ^6 D# x7 X1 ]% Q4 I$ J1 s
得知此事之后,我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我的另外两个湖南老乡,想起去年此时发生在北京的丈夫拒绝签字致孕妇死在手术台上的事件。那对被命运折磨的苦命夫妻,丈夫是酷爱读书坚信书中自有黄金屋自有颜如玉的湖南衡阳下岗工人肖志军,妻子是那个甘愿追随肖志军走遍天涯也相信梦想终会成真的湖南邵阳女孩李丽云。后者连同她的梦想和腹中的新生命一起,惨死在异乡的手术台上,前者至今不知道是否已从接二连三的人生噩梦中走出来。
: N; l9 B3 t% D 去年此时,我曾经到肖、李的老家走访了十余天,这两个湖南青年走过的时光令人感叹。而表弟罗炼的命运又与之何其相似,他留下的字条让人既心惊肉跳,又黯然神伤:“终生役役而不见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所向,讳穷不免,求通不得,无以树业,无以养亲,不亦悲乎!人谓之不死,奚益!”……和肖志军、李丽云一样,他也有梦想,他试图让梦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这个梦想和周遭的世界是如此格格不入。
2 L* {( A: z7 ?4 W/ D6 _7 c* R, B& g- T( i$ d2 k; c( t) f8 E
和梦想相比,生活是如此残酷,他的手机只有包括他三个姐姐在内的寥寥几个电话号码,他甚至找不到能听他倾诉的人,他周围的人包括他的姐姐都不了解他在想什么,而他这些远在千里之外未通音讯的表哥们,又似乎跟他处在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世界里。只有在他出事后的报道里,我才知道,这个在油漆车间里干活的表弟居然沉浸在庄子的世界里,难道他试图让哲学来承载他的梦想?!
9 j1 D4 @8 V# [% F! ?# @0 p5 R7 ~' i/ ^- n% }8 i% k
我曾参加过一次在北京召开的同乡会,我这些参会的同乡,多半脸上写着毫不掩饰的焦灼和企盼。他们的焦灼,是在异乡谋生的困境和资源匮乏,他们的企盼,是如何从老乡身上获取可供解困的管道,可以提升的人脉。你可以说这些功名利禄既庸俗又无趣,但你又有什么理由苛责他们为了寻求自身梦想的努力呢?
+ E4 o1 N! A7 x% |) ?7 O& w
& J: @& T# {. ^6 l) J1 W$ z% e 在这样剧烈动荡又希望渺茫的现实中,越是心有梦想而存慧根,想守护着什么的人,越是自绝于这个环境。和肖志军、李丽云一样,爱读《庄子》的外来劳工罗炼,其实早已被这列飞速前进的时代列车远远地抛弃在不知身处何处的小站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