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最有效、最基本的方法――难度判断法, R( R0 }% K z$ B% p, j4 @
. {, |% k8 D! N K% z( f3 q定义:难度判断法是指根据试题的难度确定答案的基本位置。& `& m! z7 A' n2 r( t) a
$ x6 o, G3 f& |3 C8 a1 L, V
基本原理:由于行测全是四选一的客观题,所以无论如何答案都在ABCD这四个选项中,此其一。其二,按照试题设置的原则,答案分布应当均衡,因此各个答案出现的机率要差不多。到底在不同的试题中,哪种题的答案放在哪个位置?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难题的答案放前边,易题的答案放后边。由此就涉及如何判断难题和易题。难题是指试题涉及较多的知识和信息,信息之间缝隙太大,试题与答案之间不容易建立起直接联系的题。易题是指试题内容为广大报考者熟悉,多数人都可能做得起的题。
: E1 ^' j7 w( j7 k4 N8 ^% a$ T1 h* ^ ~/ @) ^
二、对数学运算比较有效的方法――联系法
! U, K; L) y" t/ S4 x" E7 k( w' P( B! |2 m7 R2 M/ X& t6 f
联系法是指数字之间存在着一些必然联系,通过这些联系可以找出答案。比如在涉及距离速度的题中,出现了7和21、4和12等数字,你要联想要答案可能跟3有关,而不是跟5、8等其他数字有关。5 @5 c8 ~4 j/ s2 |1 F( L* M6 h: _
. v; G+ ^2 A7 ~$ J三、对逻辑判断比较有用的方法――验证法
0 [( O; k' b* L# f* {# E, V F( e) {2 W+ N2 n; T% C3 `5 t- _7 }
验证法是指将选项带入题干的关键处来验证其正确性的方法。逻辑判断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全部读完,那是要花很多时间的,所以必须要简化程序,直接将先期带到最后一句话的前后去检验,基本可以确定答案之所在。" M7 V& p5 }; C3 m, x9 ~
5 h2 ^5 k. {! p5 `
四、对言语理解与表达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法
; a/ ]; _8 Z9 m; s
& H' J' M9 k- o0 b关键词法是指对言语的理解要抓住重要的词语,从而将其组织起来表达符合题干的意思。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干往往比较长,如果考生要认真地阅读,有些题可能1分钟都读不完。这时候,考生就要“好读书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用历史文化残余与历史重构法的方式,将快速阅读过后头脑中残存的信息组织起来,在答案中寻找具有相同形式或内容的选项。1 r! N$ f$ q) ~. Q. S
7 D, K" p6 u* I+ ]2 o5 r. O五、最简单的办法――造句法
) N9 O# k) v$ ^$ G1 n8 b3 P! i: [4 F; }3 ? P2 z3 x
造句法是指按照相关句式结构造出一个新句子的方法。造句法适用于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因为造句法的基本原理是相似事物之间具有异质同构性。
9 {! C3 B* m$ }1 ]; m6 ?( g9 `
2 c# c1 D, P# w+ ?; f六、最凭感觉的方法――座标法, Y( K8 U; L- k- v' _$ X# m+ A
+ h9 @8 F5 _, y! W座标法是指根据已有数字所处的座标之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另一个数字的座标。座标法适用于数字推理,特别适合自然数的类比推理。一般的参考书上是采用二级特级或三级特征来进行推理,远没有座标法进行推理来得形象、快捷。
' u+ A5 q- A( w+ Q o
/ m' h! H+ N! c ~% {* z最后请大家注意多练习,寻找规律和熟练答题方法。8 l- M2 B: j" n
$ R" j9 G' R: P7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