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网南京3月31日电(记者 王珏玢)“民政局刚刚主动联系我们,向我们介绍申请扶持资金的办法,这真是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啊。”27岁的卢金艳是服务流动人口的民间社会工作机构“南京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里一名专业社工,工作5年,她一直在为社工机构的“生计”发愁。& Q/ w! I! D8 _; Z
- d' d( B. F6 u
“在国外社工行业已经发展上百年了,有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但是国内的民间专业社工还普遍在"贫困线"上挣扎。”卢金艳告诉记者,前不久在和一个养老机构的负责人交流时了解到,他们的专职社工人员工资才1000多元,这样微薄的薪酬在行业里极为普遍,是造成社工行业人员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6 l! I, \7 P$ o) W" E. z- h ! L& _4 I. m0 ?# k0 p0 K “这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大多数人不了解我们的工作。”卢金艳对记者说,“刚到南京时我们去社区里调研,街坊们经常问我们跟居委会有什么区别;很多人没听说过社工这个职业,甚至怀疑我们是在传销。” 3 r8 A% u% G6 Z; z2 x" n 8 s. x4 i! D1 Z' q4 H/ y “工作都没被承认,谁来为我们"从业人员"的工作买单呢?”卢金艳说,“一些民办机构往往出现"揭不开锅"的情况,一边做着服务,一边为找钱发愁,有时资助方还明确表示资助经费不包括人员工资。” . s9 |+ J6 a4 B8 H0 P2 P7 l' k' g2 i3 g6 Y2 V
2011年11月,中组部、中央政法委、民政部等18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就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评价和激励工作作出规划,这是第一个关于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专门文件。文件中专门指出要采取财政资助、提供服务场所等方式支持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并提出建立健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提高基层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薪酬待遇水平。0 `- Y. p' ?/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