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棵榕树的灵性之美,400年繁衍生息,一木成林15亩,吸引了成群的鹭鸟栖息。这就是巴金先生笔下的“小鸟天堂”,更是江门人生活的好地方。 2011年12月20日,江门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光荣称号。6 m! p, z! O- `1 l- f A
一枝一叶关“民生”1 R8 m& G3 s5 V' R5 X* n2 z7 h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是形象工程,而是民生工程。”这是江门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定位。# _$ W4 B# ?8 F0 ^ _
江门坚持把每年新增财力的主要部分用于民生事业建设。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是江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市委、市政府向社会公开承诺的2011年要办好的10类33项民生工程之一。去年以来,江门市各级投入7600多万元,完成了市区1000平方米以上的43个农贸市场改造工程。2011年,全市各级财政民生投入预计达61.4亿元,涉及促进就业、公共教育、公共交通、住房保障、医疗保障、“三农”等33项民生工程。
t7 t, k! B3 u/ m) S0 w 为了推进为民服务,江门开设了家喻户晓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2011年1月—10月热线共处理市民来电348784多宗,受理有效事项83304宗,有效事项办结率99%。
[& T7 u" t* @ “江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载体,体察群众冷暖,从老百姓最关心的小事做起,为群众解难事、做好事,改善民生,让‘文明’惠民。” 江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纯说。江门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以来,市民对环境改变的满意率达到86%,对政府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8%。3 @1 \2 E. b/ }, r3 t9 J, u
“义工”传递的爱心与文明, U" d( _ m! b G7 m3 `/ V
义工的笑容是江门一道美丽的风景,更是这座城市文明的生动缩影。据江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韩安贵介绍,江门市目前约有18万名注册义工,占城市人口比例的13.2%,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了1/4。
. L9 z. _" m$ `6 e; [& g2 } 江门市探索推行“社工+志工+义工”义工志愿服务新模式,按照特长组建各类志愿者协会、义工协会等志愿服务机构。由江门团市委、市义工联制定审议通过了《市政府领导和组成人员参与义工服务活动制度》。江门市政府领导在每年人代会结束后参加义工活动已成为长效机制。目前,江门市义工联整合了全市义工和志愿者组织,成立了13支义工服务总队、133个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及700多支志愿者服务队。在社区义工服务站的组织下,义工坚持每月举办一期“万名义工献爱心”进社区系列活动,提供便民服务;坚持每周两次走进社区低保家庭开展“大哥哥大姐姐”义教服务,为100多户家庭的孩子提供辅导;坚持每天接听12355服务热线,开展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已成功为1200多个个案提供了咨询和服务。
0 R# Q C' V% a& K/ e “累计超过40万人次的志愿者在扶贫开发、社会救助、社区建设、环境保护、残障康复、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开展服务活动5000多场次,服务群众逾100万人次。”江门市文明办黄明亮主任介绍说。
) m+ D" a7 t, P; g4 Z 从“慈善”侨乡到文明城市' C$ A* U4 U1 O- G( y7 H4 Y! V" L" ~
“慈善”公益是江门的传统。“江门创建的特殊意义,在于得到了400万江门籍华侨的关心支持,创文的影响扩大到了海外华侨群体。” 江门市委常委、秘书长黄悦胜强调说。8 `/ O& `% e7 ~ ?. ?; r4 g
江门籍的侨胞,散居全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侨胞累计捐赠近60亿元。在这种慈善氛围中成长的江门人,渐渐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如今江门市民间慈善组织已发展到34个,并打造了“慈善公益万人行”、“爱心100”、“慈善一日捐”等多个慈善文化品牌。江门连续7年在元宵节举办“慈善公益万人行”活动,为社会福利事业筹集善款累计达6.2亿多元,救助困难群众30.1万多人……2009年,中华慈善总会颁奖表彰“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江门受表彰者10人,人数占广东总数的一半。
$ W8 f" |# |( {( v 今日江门,市民幸福指数日益提升、义工服务蓬蓬勃勃,慈善文化枝繁叶茂,人人争当文明使者,这些构成了全民创建活动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吴 冰 李亚舟)/ L3 I" f( R& \. N)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