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社工网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查看: 25263|回复: 2

[社工影视] 《熔炉》2011年上映,韩国聋哑学校性侵青少年事件,根据真实事件改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4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清流资讯 于 2012-1-4 16:00 编辑

韩国电影:熔炉 도가니(2011)
熔炉

导演: 黄东赫
  主演: 孔侑/ 郑有美金智英
  类型: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时间:124分钟  
上映日期:2011

  又名: 漩涡
  《熔炉》以真实发生在光州一所聋哑障碍人学校的事件为蓝本,描写了一起性暴力引发的悲剧以及学校的教授和人权运动者力图揭开背后黑幕的故事,引起了社会上对弱势团体保护的讨论。而该小说作者孔志英的前作《我们的幸福时光》同样曾被搬上银幕,让主演姜东元、李娜英受到演技上的诸多好评。据悉,孔宥将在片中扮演力图揭开黑幕的聋哑人学校教授,而与他一起孤军奋斗、充满正义感的人权组织成员由郑有美饰演。该片将于2月开拍,预计秋季档上映。
  2011年,大韩民国最震撼人心的真实一面被突然揭开。
  尽管难以置信,这一切还是发生了。某听觉障碍学校内一幕幕令人无法容忍的真相大白于众。自2000年起的5年间,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对学生们实施了程度不一的性暴力,以及各种虐待。新来的美术教师发现学校里适中弥漫了难言的压抑气氛,并频频听到从洗手间内传出的女子尖叫声。学校的黑幕渐渐露出冰山一角,美术教师和人权主义者力图揭开这些隐藏在象牙塔内的暴力事件,终止校园悲剧的进一步蔓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流资讯 于 2012-1-4 16:03 编辑

经典台词:
我们一路奋战,这么努力奋斗,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这世界改变我们。

冬天冷,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周围人的温暖,是多么的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4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影评:《熔炉》烘烤集体的良知
看韩国影片《熔炉》时,我脑中闪现过另一个真实的影子,忘记这则新闻报道于哪年哪月了,报道的题目便是《少女在敬老院遭多人强奸怀孕》,事件是失去双亲的一对姐弟,被送到养老院,12岁的姐姐三年里遭到数人强奸,直到怀孕才被亲戚发现。结果是少女的亲人找养老院领导,找当地政府反映,意料之中的情形出现,封口、掩盖、否认、推诿,甚至横眉怒对采访的记者。晃荡的视频画面中,清晰地演绎出了熔炉里炙烤的一颗颗被拷问的良心。
  
   这样的事件绝非偶然,因为对应的是更加严厉的法律制裁与道德的鞭挞,社会的关注度也极高,至于能不能施行制裁就是另一回事了。英国的《儿童10大宣言》里不断强调儿童的安全成长权利,小孩子有保护自己身体的权利——“背心、裤衩遮盖的地方不许别人摸”;不与陌生人打交道的权利——“不与陌生人说话”;对坏人可以不讲真话的权利——“坏人是可以骗的”等等,远观这些法律相对完善发达的国家,可以看出全社会对儿童的保护,也足见伤害儿童的罪大恶极了。
  
   想来坏人是除不干净的。那些单枪匹马做尽恶事的魔鬼还不算最可怕,因为“小红帽”随时警示人类提防可怕的“狼外婆”,像《可爱的骨头》这样的电影也会不断搬上银幕给观者一记警钟。可怕的是一张无形的犯罪网络,不分地域国家,总能因地制宜地演练出滔天悲剧。靠的不外乎权钱勾结,沆瀣一气。
  
   臭名昭著的娈童癖神父奥利弗•奥格莱迪便无拘无束地谱写了这种集团式的罪恶,纪录片《大急救》可谓勇敢之极,因为这样一部由奥利弗与一些受害者及受害者家人昭示的面目实在令人无语。而他至今逍遥法外,只是从美国遣送回了家乡,这又表明了不言而明的“真相”, 从梵蒂冈的红衣主教到全球天主教会企图掩盖个别神职人员对儿童及其教徒的性侵犯、性猥亵案的。引用这段,自然不是针对宗教信仰的诽谤,不过举例说明了金钱、政治之外,利用宗教旗帜钻漏洞,打擦边球的双面罪恶。除此之外,还有权钱交易使之猖獗的贩卖儿童,有关这类题材影片,意大利、瑞典、俄罗斯、乌克兰很多国家都拍摄过。
  
   谈回到韩国影片《熔炉》,观看时,不难体会到整部影片不得不“管中窥豹”的设计感。这也是整部剧出彩之处,导演的拍摄思路一直遵循着整个事件的走向,毕竟真相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真相。同时,从民秀的弟弟自杀,孔侑(饰演姜仁昊)到聋哑学校报到,随后引出两个女孩被校长强奸,兄弟俩被班主任猥亵,用几个典型人物表现故事,“节选”的意图,随戏剧的面孔就呈现出来了。这自然是恰当的改编方式,其中点缀的有关孔侑的个人家庭,及所有参与事件中正反人物的立场,成为了饱满故事骨架的血肉。
  
   《熔炉》在大体上稳步展现了真实事件,在细节上也做了必要的补充与说明,这也是这部剧经得住推敲的所在。爱吃零食的小女孩儿是全剧翻找历史痕迹的页码,在法庭上,女医生描述小女孩儿的遭遇,这一段则把追踪真相的案宗足足摞叠到了小女孩儿受侵害时的2000年。这样穿针引线的方式在剧中多次出现,是值得回味的。
  
   我觉得,真相,通常只有时间找得到它。可是有一些人他们从未放弃过寻找,即便要加入到一场生死未卜的战斗,代价是牺牲一切包括生命。这些人的执着信念,多半没有可装入“小册子”的宣言做指导,不过有个最实在的理由——活着的尊严与人世不可放弃的正义。就像剧中郑有美所言:“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这样一群人又从另一面丰富着我的联想网络,想起微博里有关“什么是贵族?”的讨论,引用陈凯歌导演的话:“所谓贵族,就是关键时刻能够站出来的人。”这话耐人寻味,屹立于道德高地、俗世圣域、出淤泥不染之莲的美誉,贵族在“土财主”面前真正提升了它的价值。而在这部《熔炉》中,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贵族”的稀缺与宝贵。
  
   毫无疑问,在通往正义的道路上,脚下的绊石,眼前的迷雾,斩不断的荆棘将悉数登场。有学者研究“雾”在狄更斯的小说中寓意着扭曲的人性,是光明背后的罪恶。在韩国文坛享有盛誉的小说家金承钰有部现实主义作品叫《雾津行纪》,小说中亦描绘了主人公乘坐大巴前往大雾弥漫、不见消散的雾津。这一隐含寓意的“气象”借用到光州聋哑学校性侵丑闻上,或许是一种巧合,却足以表现出全剧不言而喻的氛围,在黑暗之内的雾笼罩的灰色地带,寻找出口的方向。
  
   又因改编自真实的事件,2005年被揭发,时至今日仍没有完美的结局,所以看待这部剧的角度与意义大概已脱离了欣赏电影戏剧的初衷,无所谓优与劣,支持电影多少是一种追寻正义的希望与态度了。总之,这部电影所表现出的鲜明特色,大概只适用于这部剧,常言“过犹不及”,黄东赫导演却利用这一步险棋,在《熔炉》身上淋淋尽致地泼洒出了无语凝咽的悲愤。
  
   显然,这种拍摄方式与电影故事本身是某种“珠联璧合”的关系。因这是真实的还在继续着的悲剧,故几大段赤裸裸伤害儿童的画面被放大、延长、重复,透过银幕流泻的才会致观者对恶棍无法抑制地唾弃。这样看,这就不是一部电影艺术那么简单了,由此传递出的是丑陋的现实,呼吁民众的关注,与抗议的精神。《熔炉》创造的票房纪录也是有利的证明,韩民众发动签名运动,要求政府重新对此案进行调查,并取缔事件中光州聋哑特殊学校,这多少是令人稍感欣慰的结果。
  
   事实上,真实的情况要比电影故事来得惨烈黑暗。“鱼死网破”的说法往往讽刺的是正义一方无谓的牺牲,“邪不压正”也是有条件的,总之道貌岸然的本质被揭穿,这些一丘之貉、一条船上的权势恶霸,要抱拳出击时,所造成的伤害也不是一两个恐怖的镜头能够完全展现的。电影《熔炉》把这样的现实刻画得露骨直白,有些伤到了看片的“情绪”,但经过一进一退式的结构编排,电影至始至终给人以力量,电影的艺术魅力也就随之展现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QQ|清流社工网 ( 苏ICP备19044186号-1 )

GMT+8, 2024-12-27 16:12 , Processed in 0.04322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