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Young舞台之后,心情其实蛮复杂的。一方面对已完成工作,如释重负,稍感轻松;另一方面,听着那些孩子们的话语,又增添些许的沉重。- B% r, b8 q0 i0 B 
 
8 Q+ h$ E/ \8 G& Z2 R9 L在村委活动室分开的那一刻,我确实是被感动了,被他们天真无邪的笑感动了,被他们淳朴纯真的话感动了,也被他们精明的世俗所感动,更被自己感动了。与他们接触不到2个月的时间,他们却能够与我们的社工结下如此之缘,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就是这样的吗?* j% `" b* ~+ p# a# g 
  e: q6 f( `5 D" L( X  E, c 
曾记得以前写新闻稿,末尾总要加上一句,大家纷纷表示,活动很好,希望能够看组织更多这样的活动。有时候这样的话是真的,有时候这样的话是客套话,显示出活动的成效。而今次,这些孩子们,一遍一遍的问,你们还有其他活动么,什么时候丫,一遍一遍的说再见,从活动现场,到村委活动室,说完再见,还要再握手,还要在拥抱,走下楼了,还集体喊着,你们要再来。 
) ^: h& Q0 u4 i2 Z- { 
" j' J; C' r% e6 k1 `我不从专业的角度讲,我们给这些孩子们带来怎么样的成长和改变,单就这样一个场景,我相信,社工的作用已经达到了。Young舞台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社区剧场,当中掺杂了社工自我的期望,它也不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表演小组,我们都是非专业出身的演员。但这却是一个优秀的平台,在这里,我们让更多的孩子感受爱,感受关怀,让他们充满对生活的希望,让他们认为,至少社工是好的。- [0 `0 a( ?+ z# F+ Y- J0 x& n 
. @3 z, m3 U- n) { 
我时常想起那些透过12349公益平台转介过来的案子,是那么的相似:小孩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打游戏,上网,无所事事,与父母关系不好。他们现在都还小,慢慢会长大,但他们会长大,该走出家门,走进社会了,他们还在温室。成长中的关怀在哪里?什么样的爱,才是孩子们所需要的?我们任重而道远。 
  c; u2 p8 A1 F7 |5 u& ?+ a 
8 |, Q* X. @7 R( N' V/ C2 f% F在Young舞台,我读懂了社工的角色,是北斗星,是萤火虫,是那海边捡小鱼的孩童。 
  U. @& S; J3 N- |, R8 r- \, _. E8 s' p4 |" O 
我想大声告诉孩子们:其实,我们的心从未离开,又何来再来之言?' B1 J4 E& B% @$ M 
7 x5 H3 u' G6 A6 e6 Z; Y 
 
7 _% A; ~9 {8 X$ Z' I   该贴已经同步到 社工哥哥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