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菜菜小蛋玄 于 2012-3-30 17:56 编辑
) P# {4 Y* R5 ?! W5 U1 F) {) d% `2 J9 k# R" i( o6 I* p
转自2011年09月02日 11:29:55 来源: 新华网江苏频道
; b1 ]; x; q7 h+ L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9月2日电(记者蔡玉高)你可能难以置信,但他们确实如此: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每周休息一天半;经常遭遇误解,甚至被当成传销;每月工资2000元,没有其它福利……' O8 c3 Q I/ f6 f% D
8 `7 @& i- H( A9 Y 这是26岁的翟荣芳坚守的岗位——社会工作者。
3 ^5 u/ F; V) r- |1 a7 m% b
8 H1 {1 h& i8 M! G9 L, _ 他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为何选择这份职业……记者1日走进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找寻答案。1 z c- l- ~ j" @% s o
! q* G- F4 h4 y
在南京市内北圩路边一幢二层橙黄色小楼内,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摆着四张简易办公桌,满地材料。看到记者,翟荣芳急忙起身招呼,“有点挤哈!这里是社区免费借我们的。两边是图书室和活动室,都用来给农民工子女放学后或放假期间学习与活动所用。”
) p" V3 ~! c* h S& A: I
, U0 T& s* m d6 ~: M; D1 r 南京市协作者社区发展中心,2007年成立,在建邺区民政局注册,4名专职工作人员,其中3位“80”后。“只要与农民工有关的,如工伤维权、讨薪、子女教育,我们都‘管’,”翟荣芳这样描述她的工作,“凡是找上门的,我们一定竭尽所能。我们不是简单地介入,而是告诉他们遇到问题时该怎么做,为的是促进他们更好融入城市生活。”
+ T3 k5 w; w4 G& _: O% S* P, e e% y! d
与办公室不同,2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明亮又整洁,桌子、板凳、书架一应俱全,墙上挂着几面农民工送来的锦旗。听说,这里的物品几乎都是别人赠送,有的还有感人的故事。就拿10多张木质板凳来说,去年中心帮助一位民工要到了工资,事后他非要捐出1000元。他的钱来之不易,中心当然不收。双方最后“妥协”,他看这里用的是塑料椅,就买了木质板凳送来。他说,这些凳子质量好,孩子们坐着踏实。6 v7 l: I6 o5 G7 e
, m4 S& @. A, g3 `: H2 W' f* f 没有惊天动地,就是一点一滴的累加,在不到4年里,三个“80”后撑起的草根组织服务流动人口达10多万人次。“这些都归功于爱心企业与志愿者们的无私投入。”翟荣芳谦虚地说。
3 {% c- X, ]6 G/ x" E0 E' @: Q5 o1 {# z G$ v+ p( J7 z0 c- j
反复掂量着“10多万”这个数字,又想起那些锦旗与板凳,记者慢慢体会到翟荣芳们工作的价值所在。( \# Q" i, i$ g+ Q5 v
7 \( h! ], f/ L. q0 }
“为何做社工?”记者问。4 ^3 M& o: [& u$ r* A# o1 g
- U2 [3 z4 {+ [) r “说实话,工作与最初想象有很大落差,压力大、待遇低。曾想过退却,不过,现在想通了,就是因为有人需要。”翟荣芳说。
+ J- ]! G( i) O; c r
3 C0 X; n; o( |) _9 T “如果有高薪工作,你会离开吗?”记者试探着问。
! t9 u4 I7 K+ k- t0 l
! c/ V, F9 x9 U6 m8 L! g “前两年有可能,现在肯定不会。”翟荣芳坚定地回答,“社会对社会组织的需求越来越大,如帮扶农民工、居民养老、环境保护等,你不做,他不做,那谁来做呢?我也舍不得这个集体,大家一起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努力,虽然辛苦但很开心。”
' o* W( {, X/ K# W: a6 l
+ C! y M4 J; @% L! Y) B% a4 J9 z 来自河北的“80”后王瑞海是翟荣芳的同事。他说:“活在世上,不能光为了钱,还应有别的追求。”% K/ b( o3 l K6 H5 e' c
) A2 W) j' a- J; u
快中午十二点了。“就留在这里吃饭吧,”不容记者推却,翟荣芳已打开柜子舀米,“稍等下,今天轮到我做饭。”半个多小时,三盘菜端了上来:清炒黄瓜、清炒芹菜、洋葱炒肉丝。吃饭时,翟荣芳算了一笔账:大家搭伙,轮流做饭,平均每人每顿只要4块多。那一刻,记者忽然明白她说的“工资,基本够用”。
7 _8 R* i3 t( g5 `8 G" I4 k! D
# K- \) `2 P6 T8 q" U( ?3 p# D 草根人组成的草根组织,关注着草根群体,背后是社会亟需的草根情怀。这是对翟荣芳们工作的最好诠释。(完)& m" b2 \+ y) f' h
1 p$ H9 `6 |- d' k+ Y3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