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18 3:34 来源:江门日报 第7992期 A1版
) o( q+ d$ j3 q# Z0 `" p7 A! o. ]) r' {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但爱永远是共同的情愫;每一个城市都可能有不同的性格,但文明是永恒的方向。我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是一座充满爱心的城市,因为有爱,而精彩,因为有爱,而文明。在这座城市里,多少人自发地成为义工、志愿者;在这座城市里,政务环境清新,人们温文有礼,治安成为品牌,环境生态优美,处处和谐有序;在这座城市里,慈善既是华侨、港澳同胞的优良传统,也是企业家们的普遍选择,更是市民大众的普遍行为;在这座城市里,困难群体、残疾人、外来工受到广泛关爱,爱心和文明在四处洋溢……这是一个爱心之城、幸福之城、文明之城。1 _$ M1 v( _: ~3 L
2 B1 K- Q5 c& z- j 本报今起推出的“城市,因爱而精彩·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系列报道”,为你捕捉城市那些充满爱的动人故事和精彩镜头。敬请垂注。
0 l, g( x8 }- i# I; a6 M ]6 R4 x
B) l/ s1 a" O% {7 o “我拿来了一把风扇,家里还有几个坏电器,我等会也拿来修理。”蓬江区杜阮镇松岭村70多岁的黄伯说。1 j6 L/ e7 O% m( c0 P, ]" e: M7 D
3 f5 l) z) z6 I' f8 L; M “都拿来,我们一次性把它们都修好。”旁边的义工告诉黄伯。
" f/ p% _1 I2 s" K% T0 s( b* s5 P, p- D" s
“这么热的天,你们还大老远地跑来帮我们修理电器,汗流浃背,真是了不起!”黄伯伸出了大拇指。
$ h$ P3 E' i3 l; _0 J( Y
. ~1 \: U3 v, w4 k* [* G5 o0 m 8月7日上午,蓬江区杜阮镇松岭村,义工们正在帮村民们维修电器。2个多小时的活动中,市义工联直属服务总队的义工们探访了村中6户困难家庭并赠送慰问品,为村民们修复电器40多件,这是市义工联每月都举行的“万名义工献爱心走进社区”服务活动的一个场景。( z$ h1 G" |5 Q8 h( Q9 ^
Q# D1 p* G, N: l r% O 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我市义工服务队伍不断壮大,超过16万人的义工、志愿者队伍,已经成为推动我市建设和谐社会的一支生力军,也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品牌。
% a! B/ ^ ^* z8 b. O( i* R
% ~% c! e2 e- s7 @ 退休市领导带头做义工7 g, O. t, N8 S: _. x1 n
7 T3 j: W" M% S; L' J4 G
2006年11月17日,江门市义工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会议审议通过《江门市义工联合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江门市义工联合会第一届理事会。即将到龄退休、时任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司徒捷当选为第一届理事会主席。
6 K, ~# }0 Q6 Q4 U: l' B0 \7 G5 x1 k0 E. o8 x3 _3 y0 y1 p
经过考察、借鉴和思考,司徒捷明确了市义工联的指导思想,即以“传递爱心、传播文明”为宗旨,以“构建和谐文明江门”为主题,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义工精神;培育“奉献爱心、完善自我”的义工文化,鼓励义工参与志愿工作,在奉献自我的同时,又可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提升。
* X$ c: A6 K+ b6 l. y( Z2 }% S4 W' j+ o `5 Z
义工联成立之初,遇到了重重困难。面对困境,司徒捷从各方面着手调整,突破难关,重点加强义工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加强义工队伍建设,不断吸纳优秀义工骨干,参与到义工联的组织、管理工作以及服务活动策划中。2007年初,市义工联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市低保家庭调查行动。此项活动均由社会上的义工自发报名、参与,深入全市范围内的社区开展调查,取得第一手、最真实的困难户情况资料。2008年12月,市义工联成立了直属服务总队,由许多积极、优秀的义工组成了个精英骨干队伍,起着先锋队、宣传队、示范队的作用。这些优秀义工的热情参与、无私奉献精神,不断地感染着社会上许多高素质、高学历、综合能力强的人积极参与到义工队伍与义工服务活动中。
& ]+ S+ a. s& R
) y& b% i) s) e' F3 f* `0 H ^ “做义工,没有工资,没有实质的回报,义工凭什么长期坚持在休息时间为他人服务?为了凝聚义工,市义工联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推广义工理念,宣传义工文化、对接求助与服务的同时,还注重对义工进行分级培训,灌输义工的基本理念、精神、宗旨、文化。让义工们认识到,大家利用休息时间常规化开展服务,奉献爱心,不求回报,就是为了让别人过得更美好,同时也是义工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司徒捷对记者说。" m" G2 c. ]/ e9 H* B/ A
5 i* Y5 v8 D7 A# U! Y# ?+ j R 志愿者总数达到16万人
; M l m3 ~9 o0 E2 Z* j( w2 K# d# N
义工服务既是“助人”,也是“助己”。在提供爱心服务的同时,义工们也感到社会对于自身的认可,获得了做好事、当好人的精神享受。
9 d! X$ M% A5 u [
: A; f1 [ ^$ O( k+ U “走向社会、走进基层,我们在服务他人的奉献中磨砺自身;服务发展、服务市民,我们在共同行动中展现了青春风采。”18岁的义工黄展彬是江门二中高三(1)班的班长。他从15岁开始,就跟着妈妈赵秀红做“亲子义工”:到市福利院与小朋友玩游戏;走进社区大街小巷清理“牛皮癣”;走上马路当文明向导;走进低保户、孤寡老人家里,与老人谈心;到白水带、大西坑捡垃圾.....在功课不忙的时候,他几乎每月拿出4天时间参与各项义工服务活动。“当了3年义工,我感觉自己性格开朗了,见识广了,我写作的素材多了,成绩越来越好!”
# F5 G1 k; B6 ^( i# `, x! `/ e. G# y' y$ D; x6 z$ |* W% O7 P; f: ]
“做义工,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充实、快乐。”广东省五星志愿者、76岁的优秀长者义工谢伟明说道。在每次探访活动或大型表演活动中,谢伟明经常自掏腰包购买表演魔术的道具,为福利院的老人小孩、残疾人、街坊邻里表演魔术。本报开展“新春圆梦行动”,谢伟明看了报道后,掏钱为岭梅社区低保户李婆婆买了新电饭煲,踩单车送到她家,临走时还塞给李婆婆300元,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 O" z; o- o% @2 L, i
2 s+ i7 z* A+ ^* m% _ 39岁的义修队义工区灿培,自小双下肢残疾,需靠双拐杖和残疾人专用车出行,20年来他在礼乐开家电修理小店维生。2010年9月24日他参加了义工队伍后,经常撑着一双拐杖走进社区献爱心,义务为村民们维修电器。崖西麻风村、开平玲珑村、良溪古村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汗水。“我利用一技之长帮助别人,感到很满足和快乐,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义工朋友。”性格安静的区灿培谦逊地说。 $ T z- O2 q# Q5 v
' Y) x- j$ K2 O/ e0 c! e+ L' r 黄展彬、区灿培、谢伟明是我市16万多名志愿者中的普通的一员,他们在默默地奉献者自己的爱心,温暖了别人的同时也充实了自己。2010年我市新增志愿者7万多人,志愿者总数达到16万多人,其中,20岁以下占40.27%(14岁以下占8.47%),21-50岁占30.32%,51岁以上占29.42%。+ N N% |$ b4 A+ d' O
( b1 ]$ S) H2 V 义工服务专业化、定期化、规范化" \$ }7 z6 [/ |
) f; e) f5 N6 S# e1 I' Z
如果说市义工联是“头”,那么,社区义工服务站就是“脚”,扎根基层,把义工服务日常化。从2009年开始,我市在社区义工服务点实施“站长+志工+义工”的义工服务站形式,将义工服务专业化、定期化、规范化;并进一步推行“社工+义工”社区服务站运作模式,创新、发展义工服务活动,可谓我市首创的志愿服务品牌。
+ {3 ~- ]- p3 D' U7 G( u
1 F* y, w( {8 e# Y5 W5 u 与义工不同,志工是指志愿贡献自己的时间、精力、技能,协助义工组织或机构组织基层义工开展服务的兼职人员,义工组织或机构根据其工作每月向其支付一定的补贴。志工是在我市社工人才缺乏的现实情况下设置的岗位,有利于推动社区义工服务站的持续发展。27岁的马启锋就是外海街道的志工。
* g( x8 I* t( q% l+ b- N% ?) f
9 X3 U9 U- N( l “2008年11月,我报名当义工,2010年5月,我通过面试,成为外海街的志工,就是希望有机会策划更多的义工服务活动,为更多有需要的人服务。”马启锋说。一年多来,他组织麻园中学的学生,策划了每月一次的探访本村空巢老人的活动;他通过外海电视站招聘了50名本地义工,组织培训后再带领他们探访外海本地27户残疾人。9 l' D4 }" h& e4 W2 p$ E$ D
- A6 P# i9 O) O( ? 今年7月,马启锋还向外海街道、中东村各申请了2000元资金,再由外海热心人陈先生出资1600多元,带领外海义工们奋斗了3天,为中东村上石里一户残疾人家庭建了爱心厕所。53岁的屋主黄焕娇不仅患有精神残疾,而且因意外导致肢体残疾,当她看到爱心厕所建起来后,开心地笑了。“虽然生在这样一个特殊家庭,但我仍然感到很幸运——从小就有很多热心肠的人,认识的,不认识的,都在帮我们。感谢热心的义工们再次用真情温暖了我们一家。”娇姨的女儿吴华(化名)感动地说。
! U- y' ^" W. O# L, `8 g3 `
% }+ F2 H0 g5 } Y: K: d& p3 { 传递爱心,引领风尚
( e/ ^2 A9 {# ]8 E7 p# t; x5 b, O6 ^# D3 e0 e9 s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爱心义工就像一颗颗文明的种子,他们在贡献自己时间和精力的同时,播撒了爱心,传递了文明,引领了风尚。
1 l; m2 a3 z, Y. m6 I- P* J# ^
! r# T+ }; y! j1 D0 a* e 我市义工坚持每月举办一期“万名义工献爱心”进社区(工业区)活动,提供义务维修、美容美发、心理咨询、法律咨询等便民服务,探访农民工子女家庭、“空巢老人”等,活动已经覆盖全部社区,每场次服务群众近1000人次;
$ {/ z) ~5 k) J' E' H& o% W! T# c' @4 |% C
坚持每周两次走进社区低保家庭开展“大哥哥-大姐姐”义教服务,为100多户家庭的孩子提供课程辅导,帮助农民工子女解决成长过程中的系列问题。: D% ^/ x: {7 c# y, l# {
; P8 I' R) n' X2 n. K; y" R! [4 c 坚持每天接听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热线,133位专业志愿者长期参与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已接听来电3000多人次,为1200多个个案提供服务。5 ?2 j6 D3 n4 f) g$ f
. V, `8 p) k+ n' {
义工们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美化绿化侨乡大地、种植“江门义工林”;探访低保家庭、关爱贫寒学子、牵手伤残人士;上街清洁铲除“牛皮癣”;走近麻风病康复者......在每一次志愿行动中,义工们更懂得爱和成长。$ D* Y% _# F$ m$ D& e- O
- a, x" J( i0 v
努力耕耘就有收获。市义工联在社区结对帮扶、应急救援、敬老助残、维权帮教、心理辅导、文化娱乐、文明劝导、青少年成长等方面树立了一大批优秀的义工典型,成为城市文明和谐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市义工联也先后被评为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中国社工协会志愿者委员会评为优秀志愿者组织,这是唯一获得广东省此项殊荣的地级市。司徒捷也被评为广东省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市义工联合会直属服务总队获得2008-2009年度广东省志愿服务银奖。
1 }" q# i# I9 g" ]2 G
8 R* Q" [2 G/ G& y, \) j6 d “风霜雪雨中同舟,我在你的左右,坎坷曲折中牵手,我和你肩并肩走......”唱着江门义工之歌——《橙色玫瑰》,江门的义工们怀揣着理想与追求,继续默默奉献,为这个城市的人们带来真情和爱,带来温暖和文明。
6 q4 k. }4 t7 L. ]/ i" ^: m- e4 u; C( e
" \# W# ]' c) I M
/ u) J. z0 H4 Y3 _( i: [3 u 该贴已经同步到 小小琴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