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 _! J; d' `& t5 c
一、; \: z( @4 @+ U1 r
说
4 r8 J3 z7 A7 w8 }" i明 本培训计划根据《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标准》制定,适合于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以社会工作者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使其适应社会需求。& x7 \8 s4 v6 f: r2 S# a: ~
本计划力求贯彻“能力本位”的职业培训指导思想。加强技能培训,注重代表性、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理论知识的选择,原则上是以学习、掌握技能够用为度。培训内容的编排组合,力求使用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密切结合的模块式结构,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辅相成。根据内容的种类及互相关联程度,组合成理论知识学习与操作技能训练一体化的若干个培训模块,以达到职业标准的要求。: B3 U7 Z' b* O8 ], z c
% S% G3 k7 J: p! _9 i! \
3 O) z! Z- s7 \, a5 V! e二、! f2 T1 }9 y/ b, s) N4 p& N1 e) z
培训目标 本计划用于培训社会工作者四级人才。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够对一些问题较简单的案主进行辅助性直接服务,同时能够具备辅助性行政工作的基本技能。
0 G; x( {& a0 n. T# P- g 0 t/ D/ R5 I. C
三、
. ? X9 X8 E( _$ }2 C模块设置与培训要求 根据培训内容的类别及相互的关联程度,按照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一体化的原则,设置3个培训模块。& d! `+ {% n% h& e, I6 j
模块13 R. K7 R+ B- z) k
社会工作基本知识
2 C" u! A1 @: b" [" H" [使学员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概念、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职业道德等内容。
, e4 S3 e# Y$ S- Q9 I模块2
6 f! @, k9 ~# F- E7 P5 a6 f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 W4 w' z% _' c" I- ~2 P使学员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社会工作的基本方法。
( H& R' j, c8 X8 H模块3
3 [2 }8 H5 O" d7 I6 `+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 J5 w( k \& ?( d! ~
使学员学习接案、资料收集与预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评估与结案等社会工作实务过程的基本知识,掌握接案、资料收集与预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评估与结案的方法与技巧。
( q; [: r9 s f1 G/ J! n9 O+ i4 j2 Q# k' V
2 p4 l' y& R- A" x( {( o
# H9 k" }0 R2 F1 ?
| 模. c+ f4 I$ A3 ~6 E/ E+ d
块 | | | | | | | | | | | | | | | | | | | | 总: ^1 K5 m3 I- e$ d s6 Y
课
6 O3 H) b8 _" q2 F, I时 | | | | 1、课堂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 l( q$ ~9 y, {8 g
2、经典案例分析,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h6 L: Y2 V, ^2 l
3、情景模拟
1 f. s5 `1 w0 U6 x {4、工作实例参与
M" e2 `" z1 y/ n4 A" |8 P2 e. R 7 p; N; Z0 n7 I; i
* |$ f/ G" ~- Q H+ A( n# \
1.: c. O* v @9 W5 A/ Y- s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 i' T+ \5 v S+ b4 c6 f
2 .朱眉华:《社会工作实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 A) Y [7 L6 D3.《个案工作》,许莉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 A2 s' u- C6 O8 r% [2 A- d' P4.《团体社会工作》,黄丽华,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F2 K& q y! X& K) a! N5.《社区社会工作》,周 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