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创办以来,得到了民政部、中国记协、腾讯基金会等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得到了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立国的高度评价,他认为:中国公益新闻年会的创办,是一件非常具有时代意义的事情,充分体现了“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企业支持、媒体互动”的公益事业发展新格局。
7 C, V% E5 y) X8 b6 X8 W6 ]" u$ g, L: _6 k! T. a2 A$ E( O- G% V
中国公益新闻年会创办以来,媒体对公益新闻的参与和报道,不再局限于一报了之,而是开始更主动地介入,既宣传报道,又在通过自身努力推动公益事业和社会工作的发展。媒体在公益新闻中的角色已经从单纯的报道者向组织者转变,开始践行新的职业理念。. U" a3 W+ \% b9 I$ {, l6 ^
* w' T; M7 F+ @( [ 公益事业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三大动力之一,是美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使用的是“授人以渔”的方式,而这个理念在中国也生根发芽,与我们传统的慈善理念形成了共存的局面;而在今天,在中央最高层的文件之中,多次提到的,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
) L; P6 X, ^/ @$ h H$ @9 z! c! L" E3 ]' R0 Z, I; I) W
什么是社会工作
5 Z) G% K) C0 r9 w9 Y7 @$ z/ T
3 a: b, c! O4 g" B+ R- } 中组部赋予社会工作的定义是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强调了社会工作要按照“助人自助”的理念。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授人以渔,二是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帮助。中央党校的学者对于社会工作给出的定义是,除了政府工作和经济工作以外的工作,统称社会工作。9 b6 k1 a8 q1 k% y/ o' x5 V
5 \! Z/ E# z4 T, S( L2 w
所以,我们定义的社会工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社工,而是涵盖了公益、慈善、社会建设等一系列事务的工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作之一。这样一种工作,正在被以历史的高度前所未有的重视着。
' E' j: L/ C6 j% n8 H2 `$ W- { L& v1 d
我们大家都知道,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党的任务之一。5 o) S1 a8 |7 m! z$ \; p, a' k! ]1 x
& \1 _( c9 X$ ?( |4 G 紧跟着,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正式表述了“和谐社会”的理论,明确提出:“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进一步明确了社会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体系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5 L8 U# I% d% T$ Y/ U4 D; R8 r
! |* ?$ y% E+ I$ L2 g$ d3 \6 r 此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更为明确地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依托,也是人才强国战略的一个新的内容”。这一重要论述阐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定位。- u$ F8 ]/ f2 W9 |# g* S
- v+ r) w. p# B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提出“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建设目标。表明我国政府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 Q5 z; a# x& ?0 c8 |6 x1 N' D
7 G V6 b* d' S5 S. N, }, h+ _
社会领域的改革正在拉开帷幕- I ^% S, }* C# X* w3 c% R
* ?5 V( {+ W8 f# f( e. O6 C' D2 \0 A 2010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作为推进社会工作基础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一次将社会工作人才纳入党和国家人才发展大局,将社会工作人才与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一起作为我国的六支主体人才队伍进行全面部署。$ z- v6 G" W9 P9 \* t5 C
# @/ I+ ?, E' A, _' a9 {3 Y
更为值得欣喜的是,在刚刚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精神,明确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再一次对“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结构提出指导意见。
- v7 I$ V; w! W3 E, A
- |7 S2 A" s: t6 S) d 中国最高决策层发出的声音,正在宣告一场规模宏大的社会领域的改革正在拉开帷幕。将中国版的公益事业——“社会工作”持续写入党最高决议的文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开天辟地的大事。3 Y$ Z5 L2 q: V8 ^8 I2 f6 Q
3 R. H/ r; ~$ G 第三届中国公益新闻年会的召开,以及大家从事的职业,就是社会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工作者。我们做的不仅仅是帮助人,更重要的是帮助我们自己,提升我们自身的价值理念。正如去年六月份,《公益时报》组织了1500名首都大夫到内蒙古的乌兰察布和阿拉善做义诊一样,在回来的路上,好多大夫都讲到了,应该是“受到帮助的人帮助了我们”,我们共同找到了生活的幸福和尊严。& D. D: T0 |% q* l
) `% y0 q/ Q B" _
中国公益新闻年会的举办,就是希望能够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调动社会力量,在媒体与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公民之间搭建一个沟通与交流的桥梁,贯彻社会工作的“助人自助”理念,为推动公益事业和社会工作的传播效果营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H' r9 g% ^( V8 j( d
2 }# Y S0 q. B" S2 r" X6 A' a (本文根据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公益时报社社长刘京讲话整理)
' Z) z2 `! [# I; g: ~$ T- {' [% k7 g!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