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举全国之力送他们回家
( {5 ]- z: J8 Y/ [/ h/ L" l1 c
( `+ ^- R: z1 e0 e7 p B7 K“办好奥运不难,办好亚运不难,办好春运,难!”昨日,2011年春运第一天,《人民日报》一篇署名文章的第一句话,直接引用了网上流传的这句话。
3 \, V/ C" v2 I% N1 x4 i* ~0 g
4 Z x3 x1 q3 h. _就在这一天,北京西站,一位连续5天凌晨4时来排队却最终没能买到票的男子,愤怒地大骂了一句后嚎啕大哭。
5 k( B$ s W/ ^* R7 B: A) ~0 Z6 X# W2 [; I
还是这一天,上海一位年轻白领,在坚持不懈地拨打了一小时的铁路订票电话后,还是没能订到铁路部门号称运力有富余的前往徐州的车票。
# j* D% r+ u6 O6 L: P4 x! }& @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人挡不住家的召唤,赶在春运之前就已经上路了。% u# s5 ~" J( d
5 |, E9 U# }- r. r1月11日,开往成都的K696列车离开上海站时,硬座车厢里挤满了人。“老乡,今年人太多了嘛,怎么卖了这么多站票。”车厢过道内,一位站了6个多小时的乘客操着川语询问列车员,满脸微笑。
1 [0 q+ h9 e7 R q9 ^* {+ ~/ L9 @) g* v5 r; i9 s
列车员留着一个寸头,东瞅一眼,西看一下,回过头来回答:“哪个说人多,我跟你讲,人最多的时候你连站的地方都没得,有一年春运,苏州站一下上来300多人,把整个车厢都挤爆了。” 车厢里一阵笑声。
' ~2 }3 ~( e A- E$ L2 Z' x$ l; F0 l# ~# Z
这就是现在中国春运的一幕,当身体被禁锢在冰冷的铁皮盒子中,那些返乡的候鸟们,却在并不舒适的环境中,用吃苦耐劳的传统和毅力,与亲友或同行者快乐地倒数回家的分分秒秒,憧憬着回到家后的温暖。
& ?1 H! l& i6 k9 g8 l* n+ U6 @. [6 E5 R9 V" J
在沿海和内地发展不平稳的背景下,每年春节前后,数以亿计的人们从中国东部到西部,再从西部到东部,如荡秋千般来来去去。今年,春运客流量将创纪录地达到28.5亿人次,再一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类迁徙。
5 C* m0 U \3 s) ]+ c/ w+ Z
6 S6 L3 g Z f5 A6 B2 L一
! S. l" ^0 X( w4 [- U3 d5 `
/ g s2 i) `2 m; }我们似乎总能给世界带去震撼和惊讶:从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到连续10多年的GDP高速增长;从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二,到奥运、世博的精彩和无与伦比;甚至在美国虚构的好莱坞电影《2012》中,最后承载起拯救世界重任的,都是你和我。
0 x9 C7 ~, p/ S7 x" a4 Q
4 k% b n9 y3 S9 G4 I+ m7 l! b但是,在这样一个盛世繁华的和谐年代,自信心不断增长壮大的国人,却每每在春节前后体会着压抑,体会着被春运挫败的失落感。2008年,南方的一场大雪将庞大的铁路网摧残得支离破碎,数十万人滞留在广州火车站,还有更多人滞留在南方各地。
2 a8 f- t8 ~% m9 K
' E* }+ C7 l) B6 N" i- ~; ^那个时候,我们才发现,春运从来不只单纯是一次迁徙或旅途,春运承载着太多,甚至能牵挂整个民族的心灵。
4 ^5 n' W5 a+ W: q$ p; M2 p, v% A. P$ d7 P) a `0 N6 N3 A
2011年1月11日的K696次列车上,40来岁的陈华(音)盘腿坐在过道上,仰望着周围拥挤的人群,念叨起儿子的故事。为了给儿子买套城郊的房子,陈华在上海辛苦打工三年,每年春节回趟家,陈华说自己才能明白“为哪样这么辛苦”。( \: ?+ G0 B* V
# Q" y8 Y/ O/ B站在旁边的青年杨永辉(音)也喜欢聊聊家乡,他说家乡有一个长得像张娜拉一般的俊俏女友,“脸有点胖,肉肉的,相当可爱”。女友将来也打算到上海打工,未来,杨永辉在火车上再也不会感到孤单,再也不会感到寒冷。
% D0 P$ @# w" Q, @5 R! u
& G" u; C8 c4 T$ j7 r还有一直蹲坐在厕所口的王武强(音),他的三个孩子都留守在西昌老家,为了一小家人过得美美满满,他每天在工地里起早贪黑,将一块块建筑材料拼凑成宽敞明亮的楼房。每年春节回去,王武强都觉得“小孩长得实在快,一年一个样,大的娃娃还特别野,说话都不听”。* h; R; H- C' k: g% Y. {- S* Q
1 {% P: {7 h( G+ Z2 C2 l# k; v2 [……
) X4 y7 T; U3 z( p! ~# b& J- q! A, X1 b& n0 }0 J
这样的故事和人物不胜枚举,在春运车厢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听到这样的乡音乡话,这样的故事家事。
/ R4 U/ r3 t$ z6 z) W0 X6 ?9 Z# `3 i$ k
春运是什么?其实很简单,陈华也好,杨永辉也好,王武强也好,他们只是想在离别一年后,回到可能早已不再熟悉的故乡,和渐渐老去的亲人们吃上一顿亲手包的饺子,一起蜗居在温暖的老屋看看春节联欢晚会,甚至给孩子们一笔数额很小的压岁钱,让孩子不至于忘记了自己。
+ }5 U2 T* C& F9 p
. m1 C1 X3 {* G6 h2 O6 ^9 N: I遗憾的是,每年的春运前后,我们总是难以顺利去畅想这样的画面,因为总有人买不到那张承载一家人期盼的火车票。因此,每到这个时候,我们总是体会着挫败,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
8 W) Z+ e* ?0 K4 i! q; `3 H- h5 { C0 M; S
二
7 b# W# s& w+ B) t& _0 s9 G1 J+ I9 L8 D3 B9 A r
我们当然想问,一个能承办起精彩、无与伦比奥运会和世博会的民族,为何每年都要在春运面前,挫败而忧伤?. M( S$ \! d8 N/ F
4 }; K/ K4 m" F% n' Q+ f
春运难,根子在运力不足,又突出表现为买火车票难。
3 w" u2 e+ X% p' q# d* b6 \1 s# \: Y8 o0 x$ w
买火车票回家,性价比最高,千军万马都奔着这条“独木桥”而来,能不难吗?9 i. a( G# z+ R9 j1 d& }
" d7 b, W1 e6 M& A4 w
供需失衡,一直是中国铁路的痛。截至去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9.1万公里。但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曾多次表示,16万公里的铁路总里程才有可能满足春运的需求。
* b2 r, j' y9 w& K+ B; `! h% f+ `2 y$ i q) @$ _! p
所有人都在着急这个供需缺口,2009年春运前,胡锦涛总书记就春运“买票难”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铁道部开动脑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众,以化解矛盾,确保春运任务顺利完成。
; B1 Z: Z0 s. @, L5 B( R; q7 b
9 e/ L$ O- d- k: N H, W6 Z8 G过去10年里,国家对公路、铁路、民航、水运进行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建设,投资额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目前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跃居世界第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跃居世界第一,民航运输总周转量跃居世界第二。今年春运,全国铁路计划日均开行列车2265.5对,同比增加293对;运送旅客能力达到620万人次,增加69万人次。
a0 p- M, L; F4 a9 L8 P' T0 K, v# n8 n( E8 \( o q" R3 E5 u
但是,每当我们热切期待着来年的春运不再紧张,农民工兄弟都能顺利回家时,却总要无奈地面对“再等等,再等等”的解释,而这样孱弱的解释也总是挫败着我们的内心。: C. e2 {; s |) K) `2 z2 V
( A% f0 f; E' c4 ]! F7 b2 k
铁道部官员尽快解决“买票难”承诺的兑现日期则一拖再拖。2 n e+ b* s1 {- n) o! w9 k
6 a/ R P+ F- }2 \2011年1月16日,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称,解决“买票难”,可能要到“十二五”末期,也就是2015年,届时“春运一票难求的情况将从根本上改观”。
" B$ N1 I( i" G8 S b* B; F
( n) t1 v0 i4 K. F4 q# W4 Q# M+ I但财新网记者发现,网友对此并不买账。一些人搜集历年报道后发现,2007年2月1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就称:“到2010年,发达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那时,一票难求的问题会得到解决。”" u7 p3 ]/ S, z7 \+ a
( s( |5 |' T! d1 L6 P( S
一年后的2008年1月25日,王勇平开始改口,称“在三五年后,我国铁路客运专线网将初步形成,部分干线拥挤状况将成历史”。3 O4 m: r9 C" g9 P* c- F) D
4 U- U: H: s- G% ?$ J" Q) W到了2009年10月7日,王勇平再度改口,更谨慎地说:“2012年我国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状况会初步缓解”,一票难求将有较大改观。4 \8 N# I6 ], F6 \$ k/ [
) i- G, q- E1 s! z3 E
到底什么原因造成解决“买票难”的承诺一再改变?修高铁、打击黄牛、实名售票、限制购票数量,到底有多大用?2011年铁道部新的承诺能否如期兑现?还有没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
3 E5 S: _9 j# ~& p6 d+ y- A N4 D/ E
三$ ]1 h9 O! Q5 E: _8 p8 P2 [6 P% N
* N" X- Y d e7 {+ e
我们怀念起人民铁路在建国初期的气宇轩昂。成立于1949年1月的新中国铁路,曾在首任部长滕代远的领导下,喊出“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的气壮宣言,雄赳赳气昂昂地在满目疮痍的中华大地上,修筑了一条条人民的铁路。
. Z1 z/ G7 b- n$ ]( a( A3 E0 h6 P1 I& t- K
我们期待今天的铁路也有这样的气魄和胸怀,哪怕面前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迁徙,哪怕面前是巨大的供需矛盾。/ {& m2 W+ P: x2 c$ U
+ c2 K* x8 c' G
我们举全国之力创下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也许,在春运的难题上,全国人民的给力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I& ~2 w% q9 j3 R( W1 |# S; b/ T! [4 @1 t% h0 M+ t: M& q
近年来,当一条条高速铁路竣工通车时,越来越多的声音宣泄出来,人们询问是否应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到最需要的普通铁路上,而不是建设成本数倍于普通铁路的高速铁路?当高铁空旷的车厢和塞满乘客的普通列车照片一齐被镜头记录下来,这样的质疑声也越来越响亮。/ K: v! m& ^. p8 h- S1 L( V
" J' `5 U4 j' p1 S, z! \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认为,铁路作为大众化交通工具,应主要服务于大多数中低收入旅客,首先铁路运输应满足大多数人的最基本出行需求,这是由中国的基本国情和铁路运输的经济技术属性所决定的。铁路发展只有据此定位,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火车票“一票难求”和票贩子众多等问题。) [! T. c+ }4 _& [6 y
% Y Q; y4 U9 i9 O
赵坚还认为,铁路上的巨额投入并没有缓解运力匮乏,反而因为票价提得过高,丧失了客运竞争力。具体例证就是,京津高铁运行一年亏损约8亿元;目前,武广高铁实际运力只有设计运力的约四分之一。1 ~% ~' E/ h: y5 F- H9 j
' G; h' s3 l: A% [6 r9 B) R9 Q# V
也许这样的质疑需要更多的声音和时间,才能有所结果。但是,这些质疑确实是全国民众为春运揪心的表现。有良知的人都在关心那些不曾相识的人,关心他们是否能顺利回家,是否在来年还回到我们的城市。8 j4 F1 \3 x% r' ~. U k
0 f- c5 X+ ?) `8 D/ ?
2009年,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评选,来自深圳一个普通车间的农民工姐妹们,站在外国记者的镜头前,羞涩地抬起头,微微一笑。《时代》周刊评价称,中国经济顺利实现“保八”,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继续保持最快的发展速度,并带领世界走向经济复苏,这些功劳首先要归功于中国千千万万勤劳坚韧的普通工人。# d6 k( `: h% h1 w
- j( Y t) Y" A4 t1 Q
是啊。所以为什么当每年春节就要到来时,我们为那些陌生而熟悉的面孔担心,担心他们没法回家吃上一口饺子。为什么当每年春节过去以后,我们为那些陌生而熟悉的面孔担心,担心他们不再回到这个城市,继续和我们一起走向明天的美好生活。. i( ]6 j4 ]; n" ]
: T- [$ }! |5 e
辛苦了一年,我们都想送他们回家,送他们好好回家,让他们和分别一年或数年的亲人好好过个温暖的春节。相信这样一个愿望,在当下的中国,在举国之力中,很快能实现。3 n! @: Q1 y0 f: S g, V
& {% Z" ]+ c9 O& d& ~+ U* b, r; q作者 李伟% B3 t8 m5 M- H) Z4 }3 R0 B2 F* {
. Z% ^) {- L0 G |